第十一章 今夕何夕
關燈
小
中
大
南偷留下來的書信才轉憂為喜。
書信留在房間的桌上,簡單的幾句,隻說他這個師父有急事下江南,要小子跟着路上留下的記号前去會合。
小子知道明珠回江南,便已經有心要追到江南去,難得有這個機會,如何不高興,匆匆别過徐廷封,星夜上路,趕赴江南。
鐘大先生第二天才從徐廷封口中知道這件事,不由得搖頭苦笑道:「這師徒二人都是這種急性子,說走便走,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發生了什麼事。
」 徐廷封道:「蓋老前輩雖然遊戲人間,但這樣突然趕赴江南隻怕亦真的有什麼事必須要立即趕去解決。
」 「應該是的。
」鐘大先生沉吟道:「距離百花洲論劍的日子亦沒有多久的了。
」 「師父亦是要離開京城?」 「京城并不是一個令我們這種人覺得舒服的地方。
」 「那麼師父打算什麼時候動身?」 「越快越好。
」 「弟子也希望能夠走一趟。
」 「你已經是朝廷中的重臣,又怎可以……」 「明天一早弟子就去見皇上,交還兵權,相信皇上一定會明白弟子的苦心,不會加以留難。
」 「你決定了……」 「正如師父所說,京城并不是一個令我們這種人覺得舒服的地方。
」 鐘大先生笑道:「你以為皇上會讓你離開?」 「大局已定,弟子願意交出兵權,皇上正是求之不得。
」 「你倒是拿得起放得下。
」 「能夠放下的時候還是放下的好。
」 「很好」鐘大先生想了想道:「去百花洲之前,為師會走一趟廬山,看看醫、毒、藥世外三仙。
」 「幾十年的朋友了,底山之行也是早已經約好。
」 「三位老前輩名滿天下,弟子若是有幸得見,亦是人生樂事。
」 「既然如此,隻要皇上沒意見,我們便立即動身好了。
」 徐廷封并無異議。
皇帝也正要找徐廷封,看見徐廷封到來倒是有一點喜出望外,劈頭便歎息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徐廷封一怔,道:「是劉瑾餘黨未清,又有所行動?」 「不是,問題是發生在甯王身上。
」 「甯王忠君愛國,皇上還擔心他什麼?」 「你忘了劉瑾被抓住那天,一口咬定是甯王指使他……」 「當日甯王不是已經表明心态?若是事實,也不會出手相助,現在相信還不知道是什麼局面。
」 「我始終覺得,甯王的确是心有反意。
」皇帝接問道:「你也許不知道,劉瑾伏誅之後,他曾經來找我,要我讓他在江南可以自行課稅征兵,不受朝廷管制?」 「聽說這是皇上在劉瑾伏誅之前已經答應他的?」 皇帝一怔,道:「當時我是迫不得已,果真讓他這樣做,不是坐視勢大,養虎為患?」 徐廷封沒有作聲,皇帝又道:「甯王的祖先,先太祖第十七子朱權亦曾經有反叛,被先太祖廢為庶人,如今甯王欲效先人,不無可能。
」 「然則皇上的意思……」 「我想軟禁他在京城,使他無從作亂。
」皇帝目光霍地大亮道:「江南那邊則由你去打點。
」 「我?」徐廷封大感意外。
「沒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選了。
難道你不會答應?」 「皇上有所不知,微臣一向習慣逍遙自在,不慣拘束,這一次到來正是要交還兵權,跟随師父到江湖上見識見識。
」 「什麼?」皇帝實在有點懷疑自己的耳朵。
「這一次甯王亦可算立下大功,皇上其實也不必太過慮。
」 「防人之心不可無。
」 語聲甫落,張永匆匆奔進來,神色緊張,一面大呼道:「皇上!皇上」 「什麼事?」皇帝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看見張永這樣子,心頭亦難免一陣的不舒服。
張永目光落在徐廷封臉上,欲言又止,皇帝看在眼裡,悶哼一聲道:「安樂侯府不是外人,有話直說便是。
」 「是關于甯王的……」 「他怎樣了?」皇帝心頭已自不覺一沉。
「已經星夜動身走了。
」 皇帝一張臉也沉下來,半晌才道:「我也實在大大意,竟然想不到他會這樣做。
」 「奴才看一定是回江南去了。
」 「哪裡兒去還不是一樣。
」皇帝把袖一拂道:「也罷」 「不追回來?」張永急問。
「追?叫哪裡一個去做?你以為他路上沒有安排?」皇帝搖頭道:「近來就是沒有一件事情順意。
」一頓再問徐廷封道:「你真的要交還兵權?」 「是真的。
」徐廷封一正臉色。
「朝中個個都希望做這個五軍大都督,手掌兵權。
你卻是毫不在乎。
」 「微臣原就不是一個做五軍大都督的材料,當日隻是迫不得已。
」 「沒有你在身旁,我總是不放心,再說甯王現在……」 「微臣倒有一個主意…:」 「你說。
」皇帝盯穩了徐廷封。
「隻要将王守仁調返南京,由他來監視甯王,應該是勝任有餘。
」 「不錯」皇帝一言驚醒。
「微臣去意已決,請皇上恩準。
」徐廷封把握機會。
皇帝終于一聲歎息道:「你準備什麼時候走?」 「打點好一切微臣便立即動身。
」 「也是說,我們又有一段日子不能見面了。
」皇帝一頓,按着吩咐張永道:「還不去準備?」 張永應聲退下,皇帝突然想起了什麼,眼珠子一轉,問道:「那個傅香君又怎樣了?」 「微臣還沒有問她……」 「你覺得這個女孩子怎樣?」 「很好。
」徐廷封這是由衷之言。
「可有績弦的意思?」 「皇上又來說笑了,微臣已經習慣了無拘無束的生活。
」徐廷封這當然不是心裡話。
「哦?」皇帝突然笑起來,笑得很奇怪道:「你既然對她沒有意思,我就放心了。
」 「皇上的意思……」 「宮中雖然美女如雲,畢竟是那樣子,猶如山珍海味,吃得太多也會無趣,這個江湖上的美女,應該是别有情趣。
」皇帝随又問道:「她還在你那兒啊?」 徐廷封心裡一沉,方待說已經不在,皇帝已經轉向張永吩咐道:「傳旨到安樂侯府召傅香君進宮」 徐廷封要阻止如何來得及,事實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夠阻止。
這頓酒也當然喝得并不舒暢,徐廷封不得已隻有裝作量淺,皇帝不知道是否想着傅香君,也沒有再留下,讓他離開。
一路上,徐廷封一顆心就象是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希望當然就是傅香君沒有給張永找着,若是給找着了也希望能夠在路上遇上,看機會如何将張永支開,将傅香君帶走。
傅香君是怎樣的一個女孩子他又怎會不清楚,到了皇帝面前一定不會屈服,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皇帝主意竟然動到傅香君身上實在大出他意料之外,也令他感到啼笑皆非,他原以為經過劉瑾這件事,皇帝多少也有些改變,哪裡知道劉瑾一事方了,皇帝又故态複萌。
也所以對于自己的選擇他不但毫不後悔,反而因此而慶幸。
來到了安樂侯府,仍然沒有遇上張永、傅香君,他并沒有放下心,隻恐張永接了傅香君從另一條道路離開,一直到看見張永仍然在大堂等候,才真的放下心來。
一問知道傅香君帶了憶蘭外出遊玩,徐廷封才松了一口氣,連忙找個借口先避人後堂,找着師父鐘大先生,将事情先說一個清楚明白。
聽說皇帝要召傅香君進入豹房,鐘大先生亦是又驚又怒,立即從後門離開,趕去攔截傅香君——
書信留在房間的桌上,簡單的幾句,隻說他這個師父有急事下江南,要小子跟着路上留下的記号前去會合。
小子知道明珠回江南,便已經有心要追到江南去,難得有這個機會,如何不高興,匆匆别過徐廷封,星夜上路,趕赴江南。
鐘大先生第二天才從徐廷封口中知道這件事,不由得搖頭苦笑道:「這師徒二人都是這種急性子,說走便走,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發生了什麼事。
」 徐廷封道:「蓋老前輩雖然遊戲人間,但這樣突然趕赴江南隻怕亦真的有什麼事必須要立即趕去解決。
」 「應該是的。
」鐘大先生沉吟道:「距離百花洲論劍的日子亦沒有多久的了。
」 「師父亦是要離開京城?」 「京城并不是一個令我們這種人覺得舒服的地方。
」 「那麼師父打算什麼時候動身?」 「越快越好。
」 「弟子也希望能夠走一趟。
」 「你已經是朝廷中的重臣,又怎可以……」 「明天一早弟子就去見皇上,交還兵權,相信皇上一定會明白弟子的苦心,不會加以留難。
」 「你決定了……」 「正如師父所說,京城并不是一個令我們這種人覺得舒服的地方。
」 鐘大先生笑道:「你以為皇上會讓你離開?」 「大局已定,弟子願意交出兵權,皇上正是求之不得。
」 「你倒是拿得起放得下。
」 「能夠放下的時候還是放下的好。
」 「很好」鐘大先生想了想道:「去百花洲之前,為師會走一趟廬山,看看醫、毒、藥世外三仙。
」 「幾十年的朋友了,底山之行也是早已經約好。
」 「三位老前輩名滿天下,弟子若是有幸得見,亦是人生樂事。
」 「既然如此,隻要皇上沒意見,我們便立即動身好了。
」 徐廷封并無異議。
皇帝也正要找徐廷封,看見徐廷封到來倒是有一點喜出望外,劈頭便歎息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徐廷封一怔,道:「是劉瑾餘黨未清,又有所行動?」 「不是,問題是發生在甯王身上。
」 「甯王忠君愛國,皇上還擔心他什麼?」 「你忘了劉瑾被抓住那天,一口咬定是甯王指使他……」 「當日甯王不是已經表明心态?若是事實,也不會出手相助,現在相信還不知道是什麼局面。
」 「我始終覺得,甯王的确是心有反意。
」皇帝接問道:「你也許不知道,劉瑾伏誅之後,他曾經來找我,要我讓他在江南可以自行課稅征兵,不受朝廷管制?」 「聽說這是皇上在劉瑾伏誅之前已經答應他的?」 皇帝一怔,道:「當時我是迫不得已,果真讓他這樣做,不是坐視勢大,養虎為患?」 徐廷封沒有作聲,皇帝又道:「甯王的祖先,先太祖第十七子朱權亦曾經有反叛,被先太祖廢為庶人,如今甯王欲效先人,不無可能。
」 「然則皇上的意思……」 「我想軟禁他在京城,使他無從作亂。
」皇帝目光霍地大亮道:「江南那邊則由你去打點。
」 「我?」徐廷封大感意外。
「沒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選了。
難道你不會答應?」 「皇上有所不知,微臣一向習慣逍遙自在,不慣拘束,這一次到來正是要交還兵權,跟随師父到江湖上見識見識。
」 「什麼?」皇帝實在有點懷疑自己的耳朵。
「這一次甯王亦可算立下大功,皇上其實也不必太過慮。
」 「防人之心不可無。
」 語聲甫落,張永匆匆奔進來,神色緊張,一面大呼道:「皇上!皇上」 「什麼事?」皇帝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看見張永這樣子,心頭亦難免一陣的不舒服。
張永目光落在徐廷封臉上,欲言又止,皇帝看在眼裡,悶哼一聲道:「安樂侯府不是外人,有話直說便是。
」 「是關于甯王的……」 「他怎樣了?」皇帝心頭已自不覺一沉。
「已經星夜動身走了。
」 皇帝一張臉也沉下來,半晌才道:「我也實在大大意,竟然想不到他會這樣做。
」 「奴才看一定是回江南去了。
」 「哪裡兒去還不是一樣。
」皇帝把袖一拂道:「也罷」 「不追回來?」張永急問。
「追?叫哪裡一個去做?你以為他路上沒有安排?」皇帝搖頭道:「近來就是沒有一件事情順意。
」一頓再問徐廷封道:「你真的要交還兵權?」 「是真的。
」徐廷封一正臉色。
「朝中個個都希望做這個五軍大都督,手掌兵權。
你卻是毫不在乎。
」 「微臣原就不是一個做五軍大都督的材料,當日隻是迫不得已。
」 「沒有你在身旁,我總是不放心,再說甯王現在……」 「微臣倒有一個主意…:」 「你說。
」皇帝盯穩了徐廷封。
「隻要将王守仁調返南京,由他來監視甯王,應該是勝任有餘。
」 「不錯」皇帝一言驚醒。
「微臣去意已決,請皇上恩準。
」徐廷封把握機會。
皇帝終于一聲歎息道:「你準備什麼時候走?」 「打點好一切微臣便立即動身。
」 「也是說,我們又有一段日子不能見面了。
」皇帝一頓,按着吩咐張永道:「還不去準備?」 張永應聲退下,皇帝突然想起了什麼,眼珠子一轉,問道:「那個傅香君又怎樣了?」 「微臣還沒有問她……」 「你覺得這個女孩子怎樣?」 「很好。
」徐廷封這是由衷之言。
「可有績弦的意思?」 「皇上又來說笑了,微臣已經習慣了無拘無束的生活。
」徐廷封這當然不是心裡話。
「哦?」皇帝突然笑起來,笑得很奇怪道:「你既然對她沒有意思,我就放心了。
」 「皇上的意思……」 「宮中雖然美女如雲,畢竟是那樣子,猶如山珍海味,吃得太多也會無趣,這個江湖上的美女,應該是别有情趣。
」皇帝随又問道:「她還在你那兒啊?」 徐廷封心裡一沉,方待說已經不在,皇帝已經轉向張永吩咐道:「傳旨到安樂侯府召傅香君進宮」 徐廷封要阻止如何來得及,事實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夠阻止。
這頓酒也當然喝得并不舒暢,徐廷封不得已隻有裝作量淺,皇帝不知道是否想着傅香君,也沒有再留下,讓他離開。
一路上,徐廷封一顆心就象是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希望當然就是傅香君沒有給張永找着,若是給找着了也希望能夠在路上遇上,看機會如何将張永支開,将傅香君帶走。
傅香君是怎樣的一個女孩子他又怎會不清楚,到了皇帝面前一定不會屈服,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皇帝主意竟然動到傅香君身上實在大出他意料之外,也令他感到啼笑皆非,他原以為經過劉瑾這件事,皇帝多少也有些改變,哪裡知道劉瑾一事方了,皇帝又故态複萌。
也所以對于自己的選擇他不但毫不後悔,反而因此而慶幸。
來到了安樂侯府,仍然沒有遇上張永、傅香君,他并沒有放下心,隻恐張永接了傅香君從另一條道路離開,一直到看見張永仍然在大堂等候,才真的放下心來。
一問知道傅香君帶了憶蘭外出遊玩,徐廷封才松了一口氣,連忙找個借口先避人後堂,找着師父鐘大先生,将事情先說一個清楚明白。
聽說皇帝要召傅香君進入豹房,鐘大先生亦是又驚又怒,立即從後門離開,趕去攔截傅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