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今夕何夕

關燈
聽到劉瑾上了馬車,往西而去。

     他們往西一路上打聽,出城十裡,隻見拖車約兩匹健馬都已力竭倒地,馬車棄置在路旁,再追,到了河邊,終于看見皇甫兄弟保護劉瑾,挾持皇帝,正要登上一倏小船。

     若不是去弄水下那幾箱子的珠寶,劉瑾這時候早已經上了船,順流而下遠去。

     那幾箱珠寶不但令皇甫兄弟往來奔走,浪費氣力,也令他們延誤了上船的時間。

     小子也可謂機靈,先跳進水裡,将船底弄破了一個洞,斷了劉瑾的去路。

     皇甫兄弟來不及阻止,到這個地步也隻有拚命一戰,希望先将陸丹與小子擊殺,再尋生路。

     陸丹看見劉瑾,也是怒火中燒,一心要沖殺過去,找劉瑾算帳,自然奮力出擊,小子雖然沒有陸丹那股沖動,但天性刁鑽,尋瑕伺隙,也不是容易應付。

     皇甫兄弟單打獨鬥,原就不是他們的對手,應付陸丹,雖然還不成問題.但多了一個刁鑽的小子,不時聲東擊西,難免手忙腳亂。

     小子陸丹将皇甫兄弟擊殺當然也不容易,可是弄翻了皇甫忠之後,聯手再對付皇甫義。

    實在輕松。

     劉瑾看在眼裡,臉上不免露出了驚惶之色,仍然不肯罷休,一柄匕首在手,架在皇帝的咽喉上,厲喝道:「哪裡一個再動手,我先将皇帝殺掉!」 小子、陸丹不由怔住,劉瑾目注陸丹,又喝道:「你那個做老子的三番四攻與我作對,你這個做兒子的竟然也是一樣,不要命了。

    」 小子冷笑道:「你這個老匹夫,死到臨頭,還是這樣嚣張。

    」 劉瑾咬牙切齒地道:「皇帝在我手上,有什麼損傷你們承擔得了。

    」 陸丹也是咬牙切齒,要沖上,腳步舉起又放下,小子亦無計可施,嘴巴卻不肯饒人道:「好,倒要看你能夠支持到什麼時候,我們能夠找來,其它的人也一樣能夠,就是你,除了皇甫兄弟,還有什麼手下?」 陸丹不由接上口道:「殷天虎、常勝都已死在蕭三公子劍下,難道白蓮教的人這個時候還會來救你?」 劉瑾試探着問道:「天地雙尊又怎樣了?」 「他們敗在鐘大先生與安樂侯師徒劍下,隻有逃命的份兒,連他們也不是對手,五燈使者更加不是,又怎敢再多管閑事。

    」小子大笑。

     劉瑾雖然心中有數,但知道事實才真的絕望,緊張之下,冷汗迸流。

     「我看你還是束手就擒的好。

    」小子目光一轉道:「說不定皇上一下高興起來,将你的死罪免去。

    」 劉瑾不由得偷看皇帝一眼,皇帝面無表情,也彷佛沒有聽到。

     「隻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小子還有話。

     「住口!」劉瑾斷喝道:「若是你再廢話……」 「千萬不要沖動。

    」小子搖搖頭道:「看你啊,滿頭冷汗,手腳顫動,連匕首也快拿不穩的了。

    」說着他将手中短刀抛高又接下,動作是那麼輕捷。

     「将刀丢下!」劉瑾喝令。

     小子笑問道:「一定要丢下?」 「快!」劉瑾雙手一緊,皇帝不免又是一陣辛苦,不由得一聲嗆啷。

     小子連忙将刀丢掉,去得遠遠地,劉瑾冷笑道:「算你知情識趣。

    」霍地轉向陸丹道:「你的劍」 陸丹看看小子,悶哼一聲,反手将劍遠遠的丢開去,劉瑾這才松過一口氣,移動拿匕首的手,舉袖擦掉額上的汗珠,在他的心目中,陸丹、小子沒有兵器在手便沒有那麼危險。

     也正當此際,小子一枚飛铊從袖中飛出,閃電般理在劉瑾右腕上,「磬」地骨碎聲響,劉瑾的右掌雖然沒有被擊斷,匕首再也把持不住,脫手飛開。

     陸丹配合得恰到好處,一個箭步離弦箭矢也似射前,探手扣住了劉瑾的左腕,硬硬将劉瑾從皇帝身旁拖開,連忙一陣拳打腳踢。

     他盛怒之下拳腳并沒有用上内力,但已經将劉瑾踢打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樂,死去活來。

     小子一眼看見,連忙上前一把拉住道:「你這樣将他打死,不是便宜了他?」 陸丹總算冷靜下來,看看一堆爛泥也似倒在地上的劉瑾,腳舉起又放下。

     一陣急遽的馬蹄聲與之同時随風吹來。

     皇帝驚弓之鳥,移步到小子、陸丹身後,小子眼利,目光及處,雀躍高呼道:「侯爺來了」 ※※※ 除了徐廷封、鐘大先生等,還有甯王、蕭三公子與四季殺手,軍兵多人。

     皇帝臉上這才有笑容,目注劉瑾道:「你也有今天。

    」 劉瑾突然爬起來,一面叩頭一面泣聲道:「奴才該死,皇上開恩」 「你也知道該死了。

    」皇帝笑起來。

     「奴才該死。

    」劉瑾突然又叫道:「一切都是甯王指使,奴才隻是聽命行事。

    」 「哦」皇帝目光一轉,目注甯王。

     「皇上恕罪,微臣救駕來遲,逼不得已。

    」甯王跪下來道:「劉瑾在京中隻手遮天,微臣幾次要北上,都被他截下,為了能夠順利入京接近皇上,不得假意奉承他……」 「好,做得好,我完全明白。

    」皇帝笑顧劉瑾道:「這時使用這條狡計不是已經太遲了。

    」 劉瑾轉顧甯王,眼中露出了怨毒之色,甯王卻隻是笑。

     皇帝也在笑,誰也看不出這一笑之前他眼中閃過的一絲疑惑之色。

     ※※※ 劉瑾這邊事敗,那邊六科給事中,十三道監察禦史便紛紛上奏,力數劉瑾大罪三十餘款,皇帝也沒有空理會誰是誰非,着錦衣衛将劉瑾交付廷訊。

     廷訊存午間,問官是六部尚書及一班大臣,劉瑾一見便大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

    」 他是自知難逃一死,什麼也豁出來了,衆人見他說話奇怪,無不呆住。

     「是你們啊。

    」劉瑾再環顧一眼道:「你們全憑哪裡一個才有今天的地位?」 衆人又是一怔,劉瑾語聲一沉道:「好,我人在這裡,哪裡一個來問我,是你?還是你?」 他手所指,被他指着的都不由垂下頭來,劉瑾氣談更盛,仰天大笑道:「滿朝公卿,都出自我門下,哪裡一個有資格來問我?」 「我來問你」徐廷封應聲走進來。

     這一次到劉瑾怔住了,徐廷封接問道:「我與你并無任何關系,應該可以有資格審訊你的了。

    」 劉瑾無話可說,徐廷封接道:「其實也不用再多問什麼。

    」一頓抖開了一道手谕道:「你看皇上是什麼意思?」 劉瑾目光落在手谕上,臉如土色,幾乎立即昏倒在地上。

     大罪三十餘款,一款款審問明白,頗費功夫,皇帝是急性子,哪裡有這個耐性,随即寫了六個字的手論交給徐廷封。

     毋複奏,淩遲之! 既然不用複奏,且下了處決的命令,審問也是多餘,一見這手谕,劉瑾如何不心膽俱喪? ※※※ 同樣是死刑,卻有分輕重,最輕的是「絞」,在獄中施行,照例三收三放,死而後己,其次是「斬」,再次是「枭首」,斬與枭首同樣是殺頭,不同的是斬後準許家屬收屍,拿頭颀去請皮匠縫合,勉強還可算是落得一個全屍。

    最重的就是淩遲,俗稱為「剮」,又名「脔割」,要将身上的肉一片片割下,若是創子手受了賄囑,動手之際先在要害處-一刀,所剮的隻是一具屍體,當然了無痛苦。

     劉瑾這樣的一個重犯,刑部的創子手如何敢受賄囑,也不敢賣人情,何況淩遲之日,萬人空巷,衆目昭彰,又有監斬官在? 劉瑾善哭,這時候已吓得半死,根本哭不出來,半拖半扶地被送到刑場中央,頭發随即被緊系在木樁的鐵環上。

     創子手跟着抖開一張繩網,将劉瑾赤着的上半身連木樁都罩在漁網裡,抽繩子使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