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計

關燈
劉瑾随即着陳全去請皇帝到武英殿,皇帝這時候正在豹房盡情享受人生,陳全如何請得動,又不敢違抗皇帝命令,回去請劉瑾到豹房來。

     這早已在劉瑾意料之中,也不堅持,從而帶了王守仁的本子到豹房見皇帝,至于說什麼話,在陳全來往間亦大都已拟定。

     也不用他怎樣說話,一看王守仁的本子皇帝便已雷霆震怒,王守仁說他的不是什麼,正是他的沉迷女色,荒廢朝政。

     劉瑾侍候了皇帝多年,又怎會不清楚皇帝最讨厭就是别人過問他的私生活看見皇帝果然一如所料,大發雷霆,又怎肯錯過這個機會,煽風點火惟恐皇帝不降罪王守仁皇帝看似真的怒火中燒,劉瑾所說的無一不認同,一切也聽由劉瑾安排,随即召來王守仁,當場杖責八十,革去南京兵部尚書之職。

     劉瑾原是要乘此機會置王守仁于死地,皇帝卻念在王守仁一向盡忠職守,屋建奇功,免去死罪,這也是劉瑾最感遺憾的一件事,但看見王守仁被打得死去活來,心裡亦好生痛快。

     皇帝按着下令将王守仁逐出京城,貶往山西大同做一個總兵。

     劉瑾并沒有考慮到那許多,隻要王守仁不留在京城再跟他作對,對皇帝的決定當然極表贊成,不予反對。

    一路上得意洋洋,一直到他回到私邸。

     ※※※ 殷天虎、常勝、皇甫兄弟等知道消息,無不替劉瑾高興,你一言我一語,都說去掉這根眼中釘,從此可以安枕無憂。

     劉瑾聽着心頭大樂,忍不住放聲大笑,他已經不止一次要将王守仁弄倒,今日總算得償所願,難得又如此的順遂。

     「看你這個小小的山西總兵以後如何再與我作對。

    」這句話出口,劉瑾的笑臉突然僵結道:「山西——」他喃喃自語地接道:「皇帝下個月出巡太原,山西……太原……」 「周瑜打黃蓋,好一條苦肉計!」他大叫出來,到底想通了。

     皇甫義一旁聽得奇怪,接問道:「什麼苦肉計?」 「是啊——」殷天虎亦道:「将王守仁貶到大同,對我們應該是有利而無害。

    」 「好毒也——」劉瑾自顧沉吟道:「我就是看不出其中的利害。

    」 「是什麼利害?」皇甫義不覺追問下去。

     「你們有所不知,皇帝下個月出巡太原,隻要他離開了京師,我們便不能夠直接威脅他的安全。

    」 「那與王守仁有何關系?」 「大同與太原相距有多遠,皇帝到了太原,要與王守仁會合又有何困難?王守仁人在大同,必先掌握當地的兵權,加上他的舊屬,為數在二十萬以外,回師反攻京城,我這個九十歲如何應付?」 「九十歲有甯王相助……」 「隻怕到時候那個甯王猶如牆頭之草,說不定反過來投向皇帝那邊,莫忘了他也畢竟是姓朱的。

    」劉瑾歎了一口氣道:「之前皇帝與他在宮中相聚,故意将小德祿調閱,就是早已達成協議,亦未可知。

    」 「那麼我們現在應該怎樣做?」 「當前之計,當然是先去将王守仁截下來。

    」劉瑾接喝道:「殷天虎!常勝!」 「九十歲有何吩咐?」殷天虎、常勝反應是那麼敏銳。

     「追上去,殺了!」劉瑾右掌做了一個砍殺的動作。

     ※※※ 殷天虎、常勝立即動身,同去還有二十個内廠的高手,挑的又是百中選一的健馬,一路上馬不停蹄,出城十八裡,終于追上了王守仁一行。

     根據得到的消息,王守仁匆匆離開京城,輕車簡從,一行不足三十人,殷天虎、常勝自問一身本領,再加上二十個内廠的高手,應該便足夠應付有餘。

     可是現在迫近了,二十二騎上了一個山坡,原是要抄捷徑趕在前頭,出其不意,迎頭痛擊,但居高臨下看清楚,殷天虎、常勝卻不由怔在那裡。

     王守仁一行不但不是不足三十人,而且數十信這個數目,左右還有兩隊鐵騎護送,為首的兩個赫然就是韓滔與高升。

     單就是這兩個已經不容易應付,那兩隊鐵騎與随行數百個侍衛顯然都是訓練有素,以他們二十二人沖殺前去,又何異以卵擊石。

     常勝目光轉回殷天虎臉上,歎了一口氣,道「.「九十歲這一次又估計錯誤了。

    」 殷天虎淡然應道:「也許他現在已經考慮到皇上插手這件事。

    」 常勝隻是問道:「我們應該怎樣做?」 殷天虎以行動答複,勒轉馬頭,往來路奔回。

     ※※※ 劉瑾果然已經考慮到,但沒有派人去接應常勝、殷天虎,他不知道皇帝到底派了多少人護送王守仁,沒有興趣打這種沒有把握的仗,隻等殷天虎、常勝回來證實,聽說護送的是高升、韓滔,仍然有點意外。

     「高升、韓滔不在左右,我們要對付皇帝是不是方便一點?」殷天虎随即問,追殺王守仁無功而還,他實在希望其它方面有所表現。

     劉瑾聽說卻笑了。

     「高升、韓滔就是在左右,要對付皇帝也是很方便的。

    」 殷天虎一言驚醒,苦笑退下,劉瑾笑接道:「他們也不會将王守仁一直護送到大同,但縱然他們半途折回,以王守仁的狡滑,必然早已作好安排,另有接應,事既至此,隻好作罷。

    」 常勝大急道:「九十歲的意思……」 劉瑾目光一轉,揮手截住。

     「我說的作罷隻是王守仁這件事,皇帝方面,嘿嘿——」冷笑兩聲他才接下去道: 「我自有分寸,那個皇位他是坐不了多久的了。

    」 常勝等雖然不清楚劉瑾準備采取什麼報複行動,聽他說得這麼肯定,亦知道他胸有成竹,全都放下心來。

     ※※※ 劉瑾并沒有立即采取行動,除了心腹手下也不作任何透露,皇帝沒有得到任可的消息,徐廷封等人亦不例外,隻是發覺劉瑾派在安樂侯府附近嚴密監視的手下已逐漸松懈下來,卻并不奇怪,以為一直以秘道出入,劉瑾的手下久候沒有收獲,終于疲态畢露,他們也沒有加以利用,事實也沒有這種需要。

     府中多了傅香君、南偷、小子,最高興的當然就是憶蘭,整天纏着南偷、小子,變這個玩那個的,南偷原就是一個老頑童,小子也其實一個大孩子,憶蘭又是那麼的可愛,他們當然樂于令憶蘭高輿一番。

     之前憶蘭天天嚷着要到什刹海,主要也就是要看他們表演,百看不厭,但現在看了幾遍便完全提不起興趣來,她雖然沒有說出口,又怎瞞得過南偷、小子的眼睛,也知道不是他們表演得不精彩,乃是環境不同,沒有什刹海那種熱鬧的氣氛,以緻憶蘭沒有了那份看表演的心情。

     對此他們當然束手無策,也所以億蘭提出要到外面去看熱鬧,他們完全不加以反對不但憶蘭,就是他們地想到外面瞧瞧逛逛,散散心頭那股郁悶,隻是風聲既緊,南偷心裡牽挂的事又多,小子亦隻是想着如何與南宮明珠取得聯絡,雖然有到外面跑一趟的念頭,一時間還是提不起那個勁兒來。

     憶蘭也竟以看出他們的心意,沒有問他們,隻求傅香君,之前當然先向父親徐廷封請示。

     徐廷封平日有空也習慣了帶憶蘭到外面去看看,在他來說原就不是一回事,隻是近日他正如南偷一樣,牽挂的事太多,騰出了身騰不出心來,将憶蘭交給徐福照顧又放心不下,難得傅香君答應回去,又怎會反對? 他原就不以為憶蘭會有什麼危險,所以放心不下隻是一種父女關懷,而對徐福的不放心,也隻因為徐福的老邁,一向的大意粗心。

     與劉瑾的沖突在他的意念中完全是大人的事,小孩子完全拉不上關系,有一個傅香君那麼細心,武功又好的保镖,又還有什麼放心不下。

     劉瑾的不擇手段,連小孩子也不放過賞在在他的意料之外,傅香君也是。

     也就因為她的沒有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