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鎮海樓

關燈
鐘大先生的出現,劉瑾方面當然是有點意外,他們雖然知道鐘大先生在京城,卻是想不到鐘大先生竟然會在這種場合出現。

     聽說鐘大先生隻是做評判,皇甫兄弟、殷天虎、常勝等全都松了一口氣,劉瑾看在眼裡,卻是不由自主地一聲歎息,他是知道鐘大先生在江湖上舉足輕重,也知道人的名兒,樹的影兒,皇甫兄弟等既然是江湖人出身,對一個鐘大先生這樣的江湖名人難免會有些避忌,但竟然完全想不到鐘大先生既然隻是一個江湖人,絕不可能參與争奪大都督的職位,最多也不過是一個評判而已。

     事實證明他的推測并沒有錯誤。

     「既然是以武功來決定,總該找一個武林高手來做評判的,是不是?」 對于皇帝這樣說話,劉瑾當然也隻有贊成,然後他考慮到皇帝找來鐘大先生,未必隻是做評判這麼簡單,也居然考慮到鐘大先生可能會面授機宜,指點皇帝方面的高手如何對付他那方面的高手。

     皇帝方面事實也有這個主意,卻是早已實行,也因為事先得到鐘大先生的提點,錦衣衛都指揮使韓滔一上來便看準劉瑾手下常勝的弱點,輕易将常勝理敗。

     常勝之後是殷天虎,看過韓滔的出手,殷天虎放棄小巧功夫,與韓滔較量内功。

     韓滔所以能夠輕易擊敗常勝,完全是因為知道常勝以小巧功夫見長,以靜制動,出其不意,這下子與殷天虎硬碰硬,打來當然辛苦得多,以他所知,殷天虎内外功兼修,徐廷封所長,則是内功在外功之上,隻較内功,則是鐘大先生經驗如何豐富,徐廷封事前又提點清楚,韓滔在這種情形下除了硬拚亦無他法。

     兩人的動作已經不快,越來就越慢,到最後四隻手掌合在一起,就更動也不動了。

     鐘大先生也就在這時候出手,飄然涼到兩人身前。

     殷天虎勃然色變,韓滔卻覺得意外,那邊劉瑾看見便要大喝,但最後還是沒有這樣做。

     皇帝有言在先,公平較量,鐘大先生突然這樣必有原因,劉瑾索性靜觀其變,若是鐘大先生真的要出手助韓滔,縱然韓滔勝了,他也樂得一個推翻的借口。

     鐘大先生身形落下,右手輕擡,袖子一塊鐵闆也似地切向韓滔、殷天虎兩人相抵的四掌當中。

     那四隻手掌原是黏在一起,緊緊的,可是袖子插進來,不由便分開,鐘大先生袖子随即左右一撥。

     韓滔在左,當先被震開,然後是殷天虎,兩人都不由一臉驚訝之色,鐘大先生内力的深厚實在大出他們意料之外,他們不明白鐘大先生為什麼要這樣做,相顧一眼,但都沒有開口。

     明白的人在場相信隻有一個徐廷封,也沒有作聲,隻等鐘大先生解釋。

     「今日的較量點到即止,兩位又何必大認真?」鐘大先生搖搖頭。

     劉瑾插口道:「怎能不認真?」 鐘大先生自顧接道:「兩位這樣以内力硬拚,縱然分出勝負,勝負兩方隻怕亦難免付出相當代價,要是傷及内腑,三五年間,猶如廢人一個,于事何補,眼下正當用人之際,這種較量,要不得。

    」 「要不得。

    」皇帝接上口。

     劉瑾立即問道:「然則以鐘大先生所見,他們兩人的内力何者為高?」 「看不出。

    」鐘大先生拈須微笑道:「高手較量内力,除非非常接近,否則不容易立即分出高下,而任何的因素亦是可以影響勝負的。

    」 「這個我聽不懂。

    」劉瑾冷笑。

     徐廷封接上話道:「家師的意思是,他們兩位的内力相差無幾,苦鬥之下,難保兩敗俱傷。

    」 殷天虎立時一聲道:「未必」 皇帝看了他一眼,他下面的話再也接不上來,皇帝也這才問道:「然則以鐘大先生的意思,這件事如何解決?」 鐘大先生道:「還是請他們暫歇片刻,以其它方式再較高下。

    」 「好」.酌帝當然沒有異議。

     劉瑾目光一轉道:「若是其它方式地分不出勝負,最後也難免兩敗俱傷?」 鐘大先生沉吟道:「應該有高低的。

    」 劉瑾又道:「鐘大先生能夠肯定一定公平?」 鐘大先生隻是笑了笑,劉瑾也立時知道說錯了話,若是鐘大先生不能肯定,環顧周圍,又還有什麼人能夠肯定? 他考慮了片刻,才接道:「其實分出高低也沒有什麼意思。

    」 皇帝奇怪道:「這句話又是怎樣說?」 劉瑾道:「大都督必須智勇雙全,武功差一點兒其實不要緊,智謀大可以補其不足皇帝點頭道:「那是說要找一個題目考驗一下他們的智謀武功了。

    」也不等劉瑾接上口,轉向鐘大先生接道:「方才的較量無疑緊張,就是不夠精彩,難得鐘大先生到來,若是不見識一下昆侖派的武功,豈非可惜得很?」 劉瑾正要找一個時間考慮清楚,當然不肯放過這個機會,立即道:「難得皇上有這個雅興。

    」 皇帝再向鐘大先生,不等他說話,鐘大先生已一揖道:「是皇上的意思,草民隻好獻醜,隻是一個人獨自表演,無甚趣味。

    」 韓滔上前道:「韓滔願意讨教。

    」 「好」不但皇帝叫好,連劉瑾也心裡叫好,隻要韓消消耗氣力,殷天虎要取勝還不容易?哪裡知皇帝随又道:「單打獨鬥也是無甚熱鬧,殷天虎、常勝、皇甫兄弟不若都一齊上去向鐘大先生讨教一下。

    」 皇帝既然開口,劉瑾也隻好點頭,殷天虎、常勝、皇甫兄弟亦無異議,相顧一眼,不約而同都有意聯手盡力,希望能夠擊倒鐘大先生。

     皇甫兄弟判官筆随即在手,常勝輕功展開,從鐘大先生頭上掠過,落在地上,正好在鐘大先生後面,殷天虎雙掌盤旋,腳踏七星步,亦到了鐘大先生右側。

     韓滔隻好搶到鐘大先生左側,鐘大先生怎會看不出劉瑾手下四個高手打的什麼壞主意,仍若無其事,反問常勝、殷天虎道:「兩位的兵器?」 殷天虎傲然一笑,道:「我一向不用兵器。

    」 常勝亦道:「該用兵器的時候我是會用的。

    」 鐘大先生沒有再說什麼,再向皇帝一揖,左手捏劍訣,右手并成劍指。

     殷天虎等亦一齊向皇帝施體,暴喝聲中,分從不同的方向攻向鐘大先生,除了韓滔,其它四人一出手便全力施為,企圖一下子将鐘大先生擊倒。

     鐘大先生的表演當然不是皇帝一時心血來潮,其實是計劃的一部分,劉瑾的反應,殷天虎等人準備采取的行動,早已在皇帝徐廷封、鐘大先生意料之内,也所以韓滔一開始便第一個上前來讨教。

     韓滔的存在,其實就是避免鐘大先生腹背受敵,對于殷天虎四人的實力,鐘大先生早已在資料中計算清楚,甚至考慮到四人若是聯手将會采取一種怎樣的攻勢。

     他也是存心一挫劉瑾的銳氣,所以一出手便是天龍八式的變化,一個身子飛舞在半空,極盡變化之能事,伸拳探爪,搶制先機。

     攻擊的對象當然是殷天虎、常勝、皇甫兄弟四人,韓滔反而成為他借力的助手,舊力将盡他使撲向韓滔,雙掌接觸,新力一生,立即飛離,再撲擊殷天虎四人。

     韓滔配合得也實在恰到好處,在鐘大先生未撲到之前使姿勢多多,吃喝連聲,出手也極其迅速,在衆人眼中反而是最賣力的一個。

     鐘大先生有韓滔借方,天龍八式施展至極限,用到第三式,便将皇甫兄弟的判官筆奪去,第四式搶進常勝空門,常勝千疊掌雖然變化甚多,一被搶進空門便什麼也變不出來,鐘大先生奪在手中的判官筆随即送進他掌裡,他也不由自主地握住,一個身子同時被鐘大先生震開半丈。

     韓滔依計行事,立即從皇甫兄弟身前搶過,正擋在常勝身前,雙掌擊向鐘大先生。

     鐘大先生身形一個翻滾,正好落在那個位置,雙掌與韓滔相接,又往上拔起來,韓滔即時輕呼一聲,一個身子倒翻出去。

     殷天虎也搶前來,卻快不過韓滔,到韓滔被震退,鐘大先生已飛撲而下,他雙掌盤旋三匝,内力盡透在雙臂上,全力擊出。

     鐘大先生一撲突然倒翻開去,身形着地才又撲前,所取的角度全無後顧之憂,也無須兼顧左右,着地同時内力已透到雙臂上,每移前一步,内力便加重一分,九成功力撞向殷天虎。

     他的九成功力已高出殷天虎何止三籌,殷天虎硬接這一擊立時被震得血氣翻騰。

     鐘大先生也甚有分寸,一發出内力立即收回兩成,雙掌順勢一分,殷天虎同時被震退,也正好返到皇甫兄弟、常勝之間,一張臉不由沉下來。

     韓滔不等他們再有所行動,已上前抱拳道:「鐘大先生果然武功高強,晚輩等敗在鐘大先生手下,無話可說。

    」 鐘大先生打了一個「哈哈」,拱袖向五人連聲道:「承讓承讓。

    」 殷天虎四人隻有怔在那裡,皇帝也就在這時候鼓掌笑贊道:「鐘大先生不愧是一派宗師,精彩精彩,佩服佩服。

    」 連皇帝也贊不絕口,其它人如何不鼓掌叫好,劉瑾無可奈何,隻有強裝笑臉。

     鐘大先生這才道:「雕蟲小技,皇上見笑了。

    」 長榮郡主朱菁照一直呆在一旁,她到底沒有忘記曾經挑戰鐘大先生,當時雖然知道技不如人,卻是想不到鐘大先生的武功竟然如此高強。

     呆到這下子她才忍不住道:「我看還是不要再比試下去了。

    」 劉瑾不以為然的道:「長榮郡主何出此言?」 朱菁照看看殷天虎他們,搖頭道:「他們五個人加起來也不是鐘大先生的對手,比試下去還有什麼意思,哪裡一個對他們還有信心?」 「不錯啊。

    」皇帝點點頭。

     劉瑾怔了一怔,方要說什麼,朱菁照又道:「以我看,倒不如就請鐘大先生做大都督算了。

    」 「好主意」皇帝一頓搖搖頭道:「可惜鐘大先生世外高人,未必習慣官場「皇上明見。

    」劉瑾立即接上口。

     朱菁照随即問鐘大先生道:「你真的沒有興趣做官啊。

    」 鐘大先生一笑,道:「不是興趣問題,是我這個老頭兒不配做這個大官。

    」 「以你的武功難道還有人不服?」 「江湖上不認識我這個老頭兒的大概沒有多少個,可是官中卻可以肯定絕大多數都陌生,再加上一介村野之夫,又如何服衆?」 「有道理有道理。

    」皇帝目光一轉道:「我們總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反應。

    」 朱菁照突然嚷起來道:「有一個人一定合适的。

    」 劉瑾立即想到是哪裡一個,不等他開口,朱菁照已手指徐廷封道:「安樂侯」 「他?」皇帝有些意外的。

     「安樂侯是鐘大先生的入室弟子,武功方面肯定是絕不會差的了,他既是中山王之後,又是侯爺身份,由他來做這個大都督,有誰會反對?」 劉瑾聽着一顆心沉下去,皇帝卻笑了,笑着竟然道:「我」 朱菁照一怔,皇帝笑接道:「這個人太麻煩,三年前我勉強他做一個兵部侍郎,哪裡知道任職不到三個月他使挂官而去,要我在群臣面前無可交待。

    」 王守仁亦道:「年前微臣一力保薦他做北京兵部尚書,又何嘗不是左推右卸?」 徐廷封隻是笑,皇帝随又道:「一個人不喜歡做官,勉強不來的。

    」 徐廷封這才道:「微臣是明白根本不是做官的材料,勉強做做得不好,皇上臉上不是更難看?」 皇帝搖頭道:「你這個性格的确不宜做這個大都督。

    」一頓轉問劉瑾道:「他事實也未夠份量是不是?」 劉瑾看看徐廷封,道:「這倒也不是,說才幹出身,沒有比安樂侯更好的了。

    」 徐廷封笑應道:「總管言重,我這個人天性懶惰,事實是難當重任。

    」 「這實在是國家的損失。

    」劉瑾佯歎了一口氣。

     王守仁接上口道:「劉總管一向知人善用,連他也贊不絕口,可見侯爺是最佳人選。

    」 「衆望所歸,侯爺卻是提不起這個興趣,未免令大家太失望了。

    」劉瑾一心隻想着徐廷封不肯做這個大都督,說話自然也漂亮得多。

     徐廷封苦笑道:「想不到總管也站在皇上那邊,這樣來迫我。

    」 劉瑾「哈哈」一笑,道:「這怎能說是迫?侯爺實在是一個人才,隻可惜沒有時間,否則我總要找齊所有的大臣,一齊在皇上面前聯保你上任。

    」 「總管未免太看得起我了。

    」徐廷封仍然是謙謙虛虛的,完全一副不肯接受模樣。

     劉瑾不覓連聲道:「可惜可惜」接道:「連皇上與我都請不動侯爺啊。

    」 王守仁又道:「總管從來未這樣擡舉一個人,侯爺又何妨考慮清楚?」 徐廷封微笑道:「我已經考慮清楚的了。

    」 劉瑾又一疊聲的「可惜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