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回 遠水碧連空 甫學冥鴻逃矰繳 斜陽紅欲暮 忽驚鳴镝渡流星

關燈
前文黑摩勒師徒因往黑風頂尋訪蘇同不見,發現所留紙條,得知老人已走,隻得又往回路追去。

     趕到半夜,正恐又有黑風之險,獅面猿身的怪獸忽然尋來,将二人引往一處山洞之中。

    正用手勢連比帶問,問出後洞崖下藏有一條形似蟒蛇的大毒蟲。

    怪獸經一黃衣人指點,聞出黑摩勒身有雄精異香,向其求助,想将毒蟲除去。

    人獸言語不通,隻知一個大概。

    黑摩勒方想:毒蟲似蛇非蛇,照怪獸所比手勢,好似初遇大人熊猛時所殺毒蟲與之同類,忽見群獸紛紛奔出,隐聞男女呼喝之聲由遠而近。

    聽出是江小妹姊弟口音,想起江明本來說好同路,小菱洲上船以前,郁馨、龍綠萍忽由後面追來,和小妹姊弟低聲說了幾句,江明便說:“龍九公要和我見上一面,留住一日,随後追來,或等二人歸途再與相會。

    ”并說:“此行不宜人多,就要同去,也分兩起。

    ”于是改在小孤山等候,當日如不迫來,便先起身。

    江明因聽黑摩勒打算先回黃山,心意未定,不以為然,分手時節又說:“你如回山去見葛師,我便和姊姊先走一路,不去小孤山了。

    ”當時忙着上路,也未說定,江明便被綠萍喊去。

    想不到此時他會尋來,阮家姊妹也在其内。

    不是賊黨人多厲害,有人指點趕來應援,便是江氏姊弟以為自己已去黃山,意欲來此拜見那位怪老人,不禁驚喜交集。

    因還雜有怪獸吼聲,恐有誤傷,忙即飛縱趕出,大呼:“大姊、明弟不可動手!它們并不傷人。

    ”剛到洞外,便見為首怪獸兩點目光迎面馳來,後面三四條寒光閃動飛馳之中現出四條人影,為首一個已先應聲歡呼:“是黑哥哥麼?”怪獸已由側面繞到身後,想似知道來的是自己人,也在歡嘯不已。

     雙方會面以後,江氏姊弟果與阮菡、阮蓮同來,相見驚喜,同到洞内。

    一問來意,才知二人走後,江明也被九公喊出,告以葛鷹和青笠老人均不知武夷怪人底細。

    黑摩勒雖想回山,見了青笠老人,必被勸止。

    但他二人此行恐難如願,人又任性,至多将人尋到,未必能夠投機。

    江明同去反而誤事。

    那異人隐居黑風頂風穴之上,覆盆老人與之至交,九公昔年也曾相識,最好由江氏姊弟單走一路,自往尋他,明言悲苦身世,求其相助,就是未忘先人昔年嫌隙,也當看在這幾家孤兒可憐的遭遇,加以援手。

    到時,隻要能夠忍氣,十九如願,比黑摩勒師徒容易得多。

    不過此老性情奇特,所行所為往往出乎情理之外。

    黑摩勒師徒雖然少年氣盛不肯服低,但極機警,膽更大得出奇,就許一言之合将他打動,不特不念前隙,反而出山相助均在意中。

    此舉雖是希望極少,此老一向各論各事,行事莫測,如其投機,事更好辦,因此聽其自去,不曾攔阻。

    萬一途中相遇,最好各走一面,雙管齊下,比較穩妥。

    免得一個不成便自絕望,或因下手稍遲,被仇敵想到,命人尋去,又多枝節。

     江氏姊弟因覺事關重要,次日便由小菱洲起身。

    阮氏姊妹人最義氣,又和小妹一見投緣,拜了同盟姊妹,知道諸家遺孤,隻他姊弟二人老賊看得最重,必欲殺之為快,賊黨人多勢衆,一旦遇上難免吃虧,執意同往。

    小妹謹細,見她們意誠,不便堅拒,去向九公請示。

    九公說是同行無妨,又指點了一些機宜,便同起身。

    行時,郁馨恐四人途中遇險,又将伊氏弟兄前贈龍、郁諸人的家傳易容丹送了幾粒,并将阮家姊妹每人一條白眉染黑,方送上路。

    小妹見龍、郁兩家姊妹都是一見如故,如非九公不許,都恨不得全跟了去;呂不棄、端木琏隻在旁邊微笑,毫無表示,所說都不相幹;阿婷兩次開口想要同走,均被勸止,後來阿婷也不再提,覺着雙方至交姊妹,以二女的為人,不應這等淡漠,心中一動,又想:呂不棄從小出道,機智絕倫,長于料事,必是知道此行不宜人多,不願說那空話,也就罷了。

     四人因受九公指教,送黑摩勒的那條船恰巧趕回,說起湖口來了許多厲害賊黨,也許要往小菱洲尋來。

    為防狹路相逢,仍由原船送走,避開湖口一面,改由都陽湖邊起身,由九宮山中取道繞往武夷,照九公所說山中小路,由盤蛇谷中部穿出,轉往黑風頂。

    這樣走法,乃昔年諸長老往來武夷捷徑,比青笠老人所說近而好走。

    山路雖極險僻,四人均有一身極好輕功,并不相幹,隻龍樟集九公不曾提緻。

    四人形貌年紀雖易使敵生疑,仗着駕船的二人地理極熟,泊處是一臨江山村,地最荒涼,共隻七八戶人家,食糧早已備好,無須耽擱,衣履又極樸素,上岸毫未停留,由村旁繞過,便即覓路入山。

    上來一個人也未遇上,途程早經九公開好,極為詳細,沿途均有一定住處,多半山洞岩穴。

    隻有兩處行經兩山交界,一是古廟,一是山民所居荒村,也隻打尖歇息,代九公向廟中道士送信,并未住下。

    不似黑摩勒日夜急趕,曉行夜宿,也頗從容。

    沿途地勢雖險,風景頗有佳處,一路觀賞而行。

    因不知賊黨已有人去,路上又未遇一可疑之人,心中無事,反覺此行不虛,好些佳趣,誰也沒有倦容。

     這日走入武夷山深處,算計前途還有二百多裡便是盤蛇谷險徑,離黑風頂已不在遠。

    沿途風景更好,山花滿地,古木參天,萬壑松風與飛瀑流泉彙成一片清籁,到處樹色泉聲,觀賞不盡。

    正在指點煙岚雲樹、白石清泉向前趕去,心中高興,阮蓮笑說:“這裡風景極好,今日未明起身,多趕了不少路。

    九公行前又曾吩咐,說這條路隻有兩三處地勢寬平,風景頗好,下餘不是窮山惡水,瘴病之區,便是危崖峭壁,鳥道羊腸,中間如遇人家廟字,這等荒野之區,也都可疑,不是什麼好路道,最好不要錯過他說的那幾處寄宿之地。

    好在天色尚早,今夜宿處又是一座荒崖,連個洞都沒有。

    據說那一帶形勢險惡,遍地野草荊棘,早到沒什意思,又不宜于夜間行路,我們第一次遇到這好地方,何不多遊玩一會,算準時候再走?趕到前途正好日落,用完飲食分班安眠,仍是天明以前。

    乘着曉風殘月起身,明日便可走進盤蛇谷,豈不也好?” 小妹為人謹細,原因這未兩站形勢最險,又是盤蛇谷中部人口,且喜路上未遇敵人,事情順手,意欲在黃昏前早點趕到前途最難走的小盤谷,登高四望,看好形勢,明日起身。

    一聽這等說法,不便拒絕,自己也愛那一片山水,便在當地停了下來,把腳步放慢,一路遊山玩水,緩步前行。

    有時發現左近風景佳處,并還乘興繞回,流連片時再走。

    大家都在高興頭上,竟忘時間早晚。

     後來小妹見日色偏西,路才走了二三十裡,因在途中兩三次繞越,已把九公所開途向走偏許多,前途還有百餘裡山路方到小盤谷宿處,這點路程雖不在大家心上,一口氣便可趕到,初次前往,山路奇險,九公既命照他所說行止,并在路單上注明,必有原因,忙告衆人快走。

    依了江明,徑由當地起身,不必繞回九公所開原路,阮氏姊妹同聲附和。

    小妹惟恐山路曲折,再走錯路,耽延時候,知道衆人愛那一帶地方的泉石花樹,不舍離開,打算就勢遊玩過去。

    阮菡并說:“身旁帶有五色流星,這一帶地勢隻當中隔着一條長嶺,又不甚高,反正沿嶺而行,一正一背相去不遠。

    此時日色初斜,到處香光浮動,山光晴翠撲人眉宇,風景比方才還好得多。

    一樣的走法,不過稍微偏了一點,怎麼都趕得上,何苦走那山陰荒涼之地?姊姊如不放心,不妨分作兩路,萬一把路走錯,這五色流星乃家父由兵書峽帶回,不論日夜均可應用。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