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回 踏月訪幽居 野寺欣逢山澤隐 穿波誅巨寇 洞蕭聲徹水雲鄉
關燈
小
中
大
前文黑摩勒師徒去往玄真觀投宿。
快到以前,發現兩起夜行人相繼馳人廟前樹林之中。
趕進林内一看,前面果有一廟。
叩門許久,方有一潘道士隔門回覆,不肯容留。
黑摩勒先因當地形迹可疑,并未明言來意,一聽道士閉門不納,便同鐵牛縱将進去。
及見自己越牆而入,道士神色冷靜,不以為奇,更生疑心。
正在拿話試探,鐵牛在旁插口,說了來意。
潘道士一聽風蛔引來,立時改據為恭,引同入内。
黑摩勒想要查看對方是什路道,一路都留了心。
到了二層大院,方覺當中假山布置得奇怪,對方如真洗手歸正,就是練武,當地離開湖口大鎮不過數裡之遙,形迹不會這樣明顯。
心方一動,猛瞥見月亮地裡有三個人頭影子一閃即隐,情知不妙,忙即戒備,伸手把臉一摸,一面忙向鐵牛發出警号。
鐵牛本也看出有異,但是心有成見,以為對方既以客禮相待,風-又是那等說法,決無惡意,廟中道士本非常人,方才那兩起人,也許是他徒黨在旁窺看,隻非敵人,管他作什?心念才動,猛又瞥見兩邊殿頂上有人影刀光閃動,同時師父又用平時說好的隐語警告留意。
心中一驚,剛把腰問紮刀一按,忽聽咝咝連聲,了當亂響,立有七八個敵人,由殿頂和假山上紛紛縱落,滿院刀光閃閃,镖弩縱橫,知已上當,剛急喊得一聲“師父”,又聽波波連聲,三四團黑影當前爆炸,化為幾蓬煙霧飛起。
耳聽有人大喝:“要捉活的!”手中刀還未拔出,說時遲,那時快!就這變起非常、眼睛一眨的工夫,師父已翻身倒地;心更惶急,一聲怒吼沒有出口,一股異香已迎面撲來,人便昏倒在地。
鐵牛醒來一看,已連師父被人一同綁在院中兩根木樁之上。
對面大殿廊上,坐定兩個道士和五個身着夜行衣的壯漢,正在紛紛議論。
師父閉目垂頭,不知何故尚未醒轉,先見道童,拿了一些解藥,正朝師父鼻孔吹進,仍是不醒,又朝師父頭上打了一掌,方回禀告。
鐵牛見狀大怒,正想喝罵,忽聽上面賊黨争論甚烈,暗中用力一掙,綁索甚緊,休想猙脫分毫。
暗付:咒罵無用,平白吃他的虧,不如聽他說些什麼,風-引我師徒上當,是何原故?便在暗中咬牙靜聽,一面留神師父,吹了解藥,為何不醒? 先聽中座一個年長的道士說道:“你們說得容易,我師兄弟三人,好容易有此片基業,單是田産就有好幾千畝,地方上人都當我師徒清規甚嚴,終日閉門清修,不與外人往來,大師兄以前又是本地财主,這多年來,從無一人疑心。
因為素來慎重,每年至多出門一兩次,都借遊山為由。
便是鄱陽三友那樣靈的耳目,均被我們瞞過。
去年三弟自不小心,被那姓風的厭物看出一點破綻,生了疑心,命人半夜人廟窺探,次日,本人又來請見。
全仗大師兄應變機警,早就防他要來,頭一夜假裝談天,說了許多假話,又往殿前靈官石上和三弟練了一次武功,表示師弟兄三人喜武好道,最愛遊山玩水,每日除卻打坐念經,就是練武,并喜修積善功,對姓風的答話極巧,當時哄信。
人走以後,還不放心,又在暗中托人留心查探。
這厮果然狡詐多疑,如非大師兄是當地老家,田業在此,平日常做好事,裝得極像,地室機關巧妙,外人走不進來,家眷姬妾,離廟還有兩裡多路,另有兩人出名,平日多借訪友來往,從無人知。
這廟在本地人口中,聽的多是好話,一句也問不出來,以這厮的為人,我們早已不得太平了。
先前你們隻說小賊黑摩勒是你們的仇人,又有師叔老偷天燕的親筆書信和飛燕花押,本人也要前來,并還帶有獨門迷香。
我們明知此事關系不小,一則小賊近年屢和江湖上人作對,成了公敵,自投羅網,隻要做得幹淨隐秘,真個再妙沒有;何況又有王師叔的書信,更無話說。
等将小賊擒到,才聽說是都陽三友引來,本令去往玄真觀投宿,想是将路走錯,誤投我們董家祠靈官廟。
三弟也真粗心,鄱陽三友和玄真觀那兩個賊道無一好惹,不是不知厲害,這裡共總隻有兩座廟,又有去年的事,小賊來此投宿,忽然失蹤,對頭何等精明,非疑心我們不可!小賊既然說出來曆,便應指明玄真觀去路,引其前往,這麼一來,不特把三個強敵以前疑念去掉,并可暗中尾随,照樣下手将他除去,不留痕迹。
如今鬧得進退兩難,騎虎難下。
你們隻顧報仇交令,恨不得當時便把人頭帶走,也不想想,我們亂子多大!我也明知不能再放,大師兄的脾氣,三位老弟也都知道,好歹也要等他回來,問明再說。
久聞人言,小賊本領大得出奇,連鐵扇子樊秋都跌倒在他手裡;今日一見,貌不驚人,生得又瘦又小,活像一個猢狲,偏說得那麼厲害。
如非他衣包内那身裝束面具與傳說相同,方才三弟又曾看過他的輕功,說什麼我也不會相信。
同來小賊是他徒弟,三弟說他一同越牆進來,都是一縱三四丈高,落在地上聲息全無。
我想用解藥救醒轉來,問他幾句,叫他吃點苦頭,做一個明白鬼,不知何故,兩次均未救醒。
莫非方才你們恨他不過,聽我要捉活的,暗下毒手弄死了吧?” 鐵牛在旁,見師父綁在樁上,仿佛已死,本就情急悲憤,咬牙切齒,眼裡快要冒出火來,正在強忍怒火,往下聽去,聽出敵人都怕風-,仿佛有了生機,心方一寬,又聽這等說法,不由急怒攻心,再也忍耐不住,怒吼道:“我師父如受暗害,我便做鬼,也饒你們這班狗賊不得!”猛瞥見師父的頭微微搖了一搖,一眼微啟,朝自己看了一眼,重又閉上,忙即住口,定睛一看,師父身上綁繩好似松了一點。
暗忖:師父為人何等機警,方才倒地時連手腳均未見動,也未開口,他身旁帶有兩種解藥,除風蛔外,還有卞師叔所贈,以他本領,敵人暗器雖多,決傷他不了。
便被打中,也不妨事。
大可在迷香未爆發前縱向一旁,聞上解藥再行動手,敵人能奈他何?哪有說倒就倒,這等無用?敵人連救兩次,又不醒轉。
師父新學會縮骨鎖身之法,莫要恨我多口冒失,使我吃點苦頭,以戒下次,就便窺聽賊黨底細吧?這綁索不知何物,如此堅韌?方才見他和我一樣綁緊,此時臂腿等處仿佛松了許多,左邊兩圈已有一半松斜,看神氣人已早醒,快要脫身而出。
不過師父本領雖高,隻得一人,我的紮刀镖囊,連衣包均被敵人拿去,我尚不能脫身,單他一人,如何能夠動手呢? 心正尋思,忽聽上面賊黨中有人說道:“二哥怎如此膽小?既然怕事,為何不将小賊綁吊後殿密室之中拷問?卻綁在這等明處,月光又亮,不怕對頭尋來麼?”為首道士冷笑道:“我才不怕事呢!不過大師兄脾氣太剛,遇事必須請命罷了。
啟來是福不是禍,對頭雖然出了名的厲害,并未和他交手,真要尋來,今夜我們人多,說不得隻好和他拼一下了。
至于小賊,你隻見他綁在明處,卻不曉得下面還有機關。
未擒小賊以前,你們先後往來了三次,這兩根木樁看見過麼?廟外我已派人巡風,稍有動靜,一聲暗号,這兩小賊,連人帶樁一齊沉入地底鐵牢之内,對頭就是進來,也看不出一點痕迹。
你們把小賊衣包兵器全數取去,卻要留心一點,見我把手一搖,立時藏起,不要被他發現才好。
這小狗可惡,競敢口出不遜,等大師兄回來,先給他吃頓點心,就知我們的味道了。
” 鐵牛知道另一為首賊道一回,必有苦吃,再看紮刀衣包,均挂在身旁台階廊柱之上,相隔隻有丈許。
隻一脫身,稍為一縱便可搶到手内。
正在心亂,又聽一賊笑道:“董大哥怎麼還未請來?夜長夢多,二哥也真多慮。
我們身旁帶有好些迷香彈,對頭不來是他便宜,他如來時,一齊迷倒送終,代三位兄長永除後患,豈不是好?” 鐵牛聽那賊說大話,心中暗罵:“你那迷人的玩意,人家早有解藥。
大先生如來,你們一個也休想活命!”再看對面師父,又低着頭,仍無醒意,正自優疑,猛瞥見左偏殿角廟檐底下,好似伏有一條黑影,方想:此是何人?如是賊黨,不會藏在暗處,如是風大先生,怎不動手?姓潘的賊道坐在旁邊,先是一言不發,忽然起立說道:“此事奇怪,小賊被擒時,是我親手綁好。
當時覺着人雖昏迷,不曾反抗,周身硬得和鐵一樣,兩次不曾救醒,又無一人傷他。
久聞小賊詭計多端,我老疑心有詐。
反正騎虎難下,大師兄至今不來,夜長夢多,乘着諸位弟兄在此,拼着大師兄見怪,如有什事,由我承當。
等我将他除去,那三個厭物如其尋來,索性迷倒,一齊殺死,再往玄真觀把那兩個狗道士除去,一舉成功,永絕後患,豈不也好?” 鐵牛方料不妙,潘道士已由道袍底下拔出一柄明晃晃的鋼刀,長才二尺,朝黑摩勒身前走去。
鐵牛急得破口大罵。
潘道士已快走到黑摩勒面前,聞聲回顧,正指鐵牛冷笑道:“小狗再如狗叫,我先叫你吃上兩刀,不死不活。
”話未說完,覺着腦後吹了一口冷氣,不禁大驚。
轉身一看,黑摩勒頭已擡起,正在歎氣,仿佛剛醒未醒,此外并無别人。
剛罵得一聲“小賊快醒”,黑摩勒忽然龇牙一笑,人本生得又黑又醜,笑得更是難看,跟着自言自語道:“徒兒你在哪裡?我怎麼看不見你,方才做了一夢,夢見你的師祖逼我去捉幾個狗強盜,第一個是那鬼眼睛的道士。
不把這幾個狗強盜交與你的師祖,又怕他怪我,怎麼辦呢?”鐵牛一聽師父醒轉,喜得怪叫,急喊:“師父快些張眼!你說的那綠豆眼的狗道士要殺你呢!”黑摩勒笑答:“不怕,他殺不了我。
你的師祖還逼我殺他呢!我因為還有兩位朋友要尋他算賬,樂得省事,想等一會,你吵些什麼!” 潘道士有名的鬼眼靈官潘興,人最兇殘,還不知道對面就是他的大歲,隻當是說夢話。
因想敵人被綁樁上,手無寸鐵,憑自己的本領,舉手便可殺死。
正想喊醒再殺,黑摩勒忽然張眼,笑嘻嘻說道:“是你把我綁在這裡的麼?要綁就綁緊一點,這是何苦?糊裡糊塗把我弄死多好!偏又叫我費事,活在世上,專殺惡人,真叫麻煩!”潘興一向深沉,照例聽完對方的話,想好主意再行回答,已成習慣;敵人生命已在掌握之中,綁索又是蚊筋、人發、生麻聯合特制,多好武功也掙不斷;對方罵得越兇,少時回報也越慘,正張着一雙鬼眼注目靜聽,滿臉獰笑,一言不發。
聽到未兩句,覺出話中有骨,猛想起方才綁人時節,敵人周身如鐵,與衆不同,心中一動,怒喝:“小賊滿嘴胡說!想先挨兩刀麼?”黑摩勒笑道:“憑你也配?”未一字本是開口音,潘興剛把刀一揚,冷不防,一股内家真氣,已由敵人口中噴出,立覺急風撲面,手中刀已被揚向一旁。
同時又聽本廟道童急喊:“師叔留意!這小賊手怎松開了?”聲才人耳,叭叭兩聲,臉上已中了兩掌。
原來黑摩勒藝高膽大,一到廟中,便看出對方不是善良,先還以為對方必看鄱陽三友情面,不會為敵,後見假山布置,心已生疑,跟着發現月亮地的人影,擡頭一看,兩偏殿上伏有多人。
自從黃山途中受人暗算,處處留心,又聽風-令鐵牛轉告,說新來三賊帶有迷香,入林以前所見夜行人恰是三個,猛然心動,不問是否,借着摸臉,先把解藥聞上,敵人迷香果然發出。
先想:這班賊黨不知是何來曆,許多人對付一個,決不是什好貨,何不就便考查,借此警戒鐵牛也好。
立時乘機假裝昏倒,一面施展内功,把真氣運足,貫穿全身,使其堅如鋼鐵,一面暗中留意。
看出敵人所用綁索乃是特制,堅韌異常,心中一驚,暗忖:幸而學會縮骨鎖身之法,否則,這麼堅韌的東西要想掙斷,豈不艱難?先還疑心人心難測,風-也許與賊同黨,鐵牛、盤庚年幼無知,上人的當,否則又是一個假的,并非本人;後見被擒之後,殿前地底冒出兩根木樁,鐵牛和自己一同被綁樁上。
一會,鐵牛被道童救醒,又來解救自己。
兩次均裝昏迷,不曾答理。
廟中賊黨共是師徒九人,還有好幾個外賊,内有數賊,奉命巡風,已然走出。
随聽賊黨争論,才知走錯地方,誤人賊巢。
本來想讓鐵牛吃一點苦,後見鐵牛悲憤情急之狀,又覺不忍,乘着賊黨均在對面說笑,暗用縮骨法,先将雙手縮出,把背後死結解開。
剛準備停當,打算待機而動,忽然發現對面殿角大樹後面似有白光微閃,定睛一看,竟是兩人,料知多半為了自己而來,心更拿穩。
但這兩人來得大巧,必與風蛔有關,再不打脫身主意,等人解救,面子上豈不難看?正在待機發作,一聽鐵牛情急怒罵,忙即把頭微搖,偷遞了一個眼色,跟着便聽群賊說大話,想将都陽三友一齊殺死。
再看殿角,突有一人由樹後走出,刀已拔在手内,似有怒容,被後面那人拉了回去,并朝自己指了一指。
賊黨都在殿台之上,無一警覺。
方想冷不防脫身而出,潘興已持刀走下。
覺着這個賊道最是可惡,何不先給他一個厲害?于是假裝初醒,神志不清,師徒二人對答了幾句。
潘興聽他嘲罵,心中生疑,方想砍他一刀,不料敵人未傷,反挨了兩個大嘴巴,當時順口流血,連牙齒都被打落四枚,手中刀也被敵人一口真氣噴開。
這一驚真非同小可,急怒交加之下,倒退出丈許遠近,一緊手中刀,正要搶前動手,就這驚慌急怒,轉眼之間,人還不曾縱起,忽聽嚓的一聲,黑摩勒突然脫綁而起,雙手用力一拔一扳,那根尺許粗的木樁,立被斷折三尺多長,揚手照準殿台打去。
上面群賊,見潘興被黑摩勒打了兩下嘴已,并且綁索尚有好幾道在身上,不知敵人那樣厲害,正在厲聲喝罵。
因知潘興性情乖張,手法殘忍,照例不容他人過問,方才又說了大話,雖在紛紛喝罵,并無一人起身,做夢也未想到,敵人身子往上一拔便自脫出,緊跟着折斷木樁,朝上打到。
事出意外,群賊紛紛躲避,隻聽喀嚓叭嗒一片亂聲,大殿門窗被木樁打碎了兩扇。
群賊當時一陣大亂,紛紛拿了兵器,縱将下來。
為首惡道手朝道童一揮,道童便往殿中趕去。
另一面,潘興瞥見敵人脫身縱起,心裡一急,正往前縱,猛覺腦後疾風,未及回顧,肋下一麻,便被人點了穴道,揚着手把刀定在地上,行動不得。
上面三賊方才用迷香占了便宜,人還未到,連發三彈,被黑摩勒用掌風淩空打向一旁。
三賊不知敵人用意是恐鐵牛未上解藥又被迷倒,見被打歪,又發了兩彈。
黑摩勒一想不對,敵人迷香太多,何不先把解藥與鐵牛聞上?同時發現樹後縱出一人,身法絕快,隻一縱便到了潘興身後,用點穴法将人定住。
猛想起衣包和紮刀就在廊柱之上,何不取用?心念一轉,群賊已紛紛縱下。
黑摩勒也不迎敵,雙足一頓,正往殿廊上縱去。
剛由群賊頭上飛過,猛瞥見内中一賊正想取那紮刀,手已伸出,快要拿起,自己手無寸鐵,慢了一步,敵黨人多,鐵牛尚未脫綁,惟恐有失。
方想用重手法将賊打倒,奪回紮刀,往救鐵牛,忽有一點豆大寒星由身旁飛過,随聽一聲怒吼,賊手已被那點寒星打中。
右手腕骨立被打碎,其痛徹骨,正往後面驚退。
黑摩勒也自趕到,一掌打向胸前,咽的一聲,仰跌在地。
黑摩勒刀取到手,回顧寒星來路,越發高興。
原來東廊上縱落一個道士,正是前在孤山所遇異人雲野鶴。
料知群賊必遭慘敗,忙朝鐵牛身前縱去。
待要解救,西殿角樹後又有一人縱出,口中大喝:“黑兄不要上前!可先殺賊。
下面還有機關,留神上當!”話未說完,那人是個中年文士,已朝鐵牛身前縱落。
同時地底隆隆作響,木樁四圍丈許方圓的地面忽然下陷,鐵牛也被那人一劍斬斷綁索,同往地底沉落。
黑摩勒人已縱起,聽那人一說,忽想起方才木樁由地底冒出之事,又見那人與鐵牛所說都陽三友中的崔萌年貌相同,忙把真氣一提,待使“飛鳥盤空”身法往旁飛落,猛瞥見下面群賊随定自己,兩次撲空,又由上面紛紛追到,刀槍并舉,镖弩橫飛;有兩個一用迷香,一用鋼镖,正朝鐵牛想要發出;外面也有幾個賊黨得信趕來,連殿内先後縱出的,有十數人之多;為首賊道立在殿台之上,正在發令,尚未動手。
心想:擒賊擒王。
就着降落之勢,伸手将镖接去,照準賊道便打。
恰值一賊由外趕來,手持鐵鞭,迎面打來。
黑摩勒看出來賊鞭粗力大,知其有點蠻力,手中紮刀一緊,橫砍上去,-的一聲,用力大猛,鐵鞭揮為兩段。
那賊上來輕敵,見黑摩勒身材瘦小,所用兵器又窄又長,一點也不起眼,滿拟力猛鞭沉,一下便可打個腦漿迸裂,不料一刀朝上揮來将鞭斬斷,手臂震得生疼,大驚欲逃,已自無及,被黑摩勒連肩帶頭砍去半邊,連聲音也未出,鮮血狂噴,死于地上。
那镖卻被賊道接去,方要追上,忽聽鐵牛急喊:“師父将刀還我,好去殺賊!方才那位便是崔三先生,我已聞了解藥,不怕狗賊鬧鬼了。
” 回頭一看,鐵牛已由下面縱上,崔萌和方才點倒潘興的少年似同沉入地内,人已不見,雲野鶴已和賊道動起手來。
群賊連發迷香,見敵人未倒,賊黨先後傷亡,本就心慌,再聽鐵牛說是那陽三友已到,後來瘦長道士又極厲害,隻兩照面便招架不住,越發情急,打算拼命。
派出巡風的賊黨,連同廟中原有的徒弟,也都趕來助戰,心想:敵人隻得五人,兩個厲害的已落人地底,隻剩三人,自己這面有十來個,意欲以多為勝,便分兩人去助賊道,下餘還有七人,便朝黑摩勒師徒包圍上來。
這原是同時發生,先後幾句話的工夫。
鐵牛知道師父善于空手人白刃,無須用什兵器,又見賊黨本領不過如此,迷香無用,便可無懼,要過紮刀,正往前縱,看見潘興定在地上,急得鬼眼亂轉,心想:這賊道最是可惡!順手一刀,剛剛殺死,一眼瞥見先用解藥的道童正往裡逃,同時又聽身旁怒吼連聲,賊黨又有兩人被師父打倒,料知必勝,心膽更壯,還不知道童奉命發動機關,想要誘敵人伏,并将先下去兩人困住。
因想起方才師父曾被他打了一掌,縱身上前,迎頭攔住,笑問道:“方才打我師父的是你麼?”那道童名叫清光,年隻十五,狡猾兇狠,最得賊道寵愛。
方才見黑摩勒老救不醒,仗着練過一點硬功,想讓敵人醒來受點痛苦,用力打了一掌,覺着敵人頭骨堅硬如鐵,手臂微微酸痛,當時也未在意,隔了一會,忽然半身酸脹,痛苦難當,知道受了暗傷。
由外趕回,想要報複,發現敵人手已脫綁,剛一驚呼,潘興已被敵人點傷要穴,定在那裡。
情知不妙,忙由旁邊縱上。
賊道知其機警靈巧,地底機關埋伏均能随意運用,命往發動,并向觀主董長樂報警。
事在緊急,不顧臂傷,忍着奇痛,由殿旁繞縱下來。
正想抄近去往偏院密室發動埋伏,連兵器也未帶,忽被鐵牛攔住,驚慌欲逃。
鐵牛如何能容!縱上前去,夾背心一把連皮帶肉抓住,手中一緊,道童立似中了一把鋼鈎,奇痛徹骨,顫聲急喊:“小爺爺饒命!”鐵牛心中一軟,罵道:“方才你狐假虎威,此時這樣膿包,殺你污我主刀。
我照樣也打你一下,趕快逃走。
從此學好,還可無事,再要害人為惡,你就活不成了!”說罷,将手一松,就勢一掌。
鐵牛原因道童年輕,不忍殺死,
快到以前,發現兩起夜行人相繼馳人廟前樹林之中。
趕進林内一看,前面果有一廟。
叩門許久,方有一潘道士隔門回覆,不肯容留。
黑摩勒先因當地形迹可疑,并未明言來意,一聽道士閉門不納,便同鐵牛縱将進去。
及見自己越牆而入,道士神色冷靜,不以為奇,更生疑心。
正在拿話試探,鐵牛在旁插口,說了來意。
潘道士一聽風蛔引來,立時改據為恭,引同入内。
黑摩勒想要查看對方是什路道,一路都留了心。
到了二層大院,方覺當中假山布置得奇怪,對方如真洗手歸正,就是練武,當地離開湖口大鎮不過數裡之遙,形迹不會這樣明顯。
心方一動,猛瞥見月亮地裡有三個人頭影子一閃即隐,情知不妙,忙即戒備,伸手把臉一摸,一面忙向鐵牛發出警号。
鐵牛本也看出有異,但是心有成見,以為對方既以客禮相待,風-又是那等說法,決無惡意,廟中道士本非常人,方才那兩起人,也許是他徒黨在旁窺看,隻非敵人,管他作什?心念才動,猛又瞥見兩邊殿頂上有人影刀光閃動,同時師父又用平時說好的隐語警告留意。
心中一驚,剛把腰問紮刀一按,忽聽咝咝連聲,了當亂響,立有七八個敵人,由殿頂和假山上紛紛縱落,滿院刀光閃閃,镖弩縱橫,知已上當,剛急喊得一聲“師父”,又聽波波連聲,三四團黑影當前爆炸,化為幾蓬煙霧飛起。
耳聽有人大喝:“要捉活的!”手中刀還未拔出,說時遲,那時快!就這變起非常、眼睛一眨的工夫,師父已翻身倒地;心更惶急,一聲怒吼沒有出口,一股異香已迎面撲來,人便昏倒在地。
鐵牛醒來一看,已連師父被人一同綁在院中兩根木樁之上。
對面大殿廊上,坐定兩個道士和五個身着夜行衣的壯漢,正在紛紛議論。
師父閉目垂頭,不知何故尚未醒轉,先見道童,拿了一些解藥,正朝師父鼻孔吹進,仍是不醒,又朝師父頭上打了一掌,方回禀告。
鐵牛見狀大怒,正想喝罵,忽聽上面賊黨争論甚烈,暗中用力一掙,綁索甚緊,休想猙脫分毫。
暗付:咒罵無用,平白吃他的虧,不如聽他說些什麼,風-引我師徒上當,是何原故?便在暗中咬牙靜聽,一面留神師父,吹了解藥,為何不醒? 先聽中座一個年長的道士說道:“你們說得容易,我師兄弟三人,好容易有此片基業,單是田産就有好幾千畝,地方上人都當我師徒清規甚嚴,終日閉門清修,不與外人往來,大師兄以前又是本地财主,這多年來,從無一人疑心。
因為素來慎重,每年至多出門一兩次,都借遊山為由。
便是鄱陽三友那樣靈的耳目,均被我們瞞過。
去年三弟自不小心,被那姓風的厭物看出一點破綻,生了疑心,命人半夜人廟窺探,次日,本人又來請見。
全仗大師兄應變機警,早就防他要來,頭一夜假裝談天,說了許多假話,又往殿前靈官石上和三弟練了一次武功,表示師弟兄三人喜武好道,最愛遊山玩水,每日除卻打坐念經,就是練武,并喜修積善功,對姓風的答話極巧,當時哄信。
人走以後,還不放心,又在暗中托人留心查探。
這厮果然狡詐多疑,如非大師兄是當地老家,田業在此,平日常做好事,裝得極像,地室機關巧妙,外人走不進來,家眷姬妾,離廟還有兩裡多路,另有兩人出名,平日多借訪友來往,從無人知。
這廟在本地人口中,聽的多是好話,一句也問不出來,以這厮的為人,我們早已不得太平了。
先前你們隻說小賊黑摩勒是你們的仇人,又有師叔老偷天燕的親筆書信和飛燕花押,本人也要前來,并還帶有獨門迷香。
我們明知此事關系不小,一則小賊近年屢和江湖上人作對,成了公敵,自投羅網,隻要做得幹淨隐秘,真個再妙沒有;何況又有王師叔的書信,更無話說。
等将小賊擒到,才聽說是都陽三友引來,本令去往玄真觀投宿,想是将路走錯,誤投我們董家祠靈官廟。
三弟也真粗心,鄱陽三友和玄真觀那兩個賊道無一好惹,不是不知厲害,這裡共總隻有兩座廟,又有去年的事,小賊來此投宿,忽然失蹤,對頭何等精明,非疑心我們不可!小賊既然說出來曆,便應指明玄真觀去路,引其前往,這麼一來,不特把三個強敵以前疑念去掉,并可暗中尾随,照樣下手将他除去,不留痕迹。
如今鬧得進退兩難,騎虎難下。
你們隻顧報仇交令,恨不得當時便把人頭帶走,也不想想,我們亂子多大!我也明知不能再放,大師兄的脾氣,三位老弟也都知道,好歹也要等他回來,問明再說。
久聞人言,小賊本領大得出奇,連鐵扇子樊秋都跌倒在他手裡;今日一見,貌不驚人,生得又瘦又小,活像一個猢狲,偏說得那麼厲害。
如非他衣包内那身裝束面具與傳說相同,方才三弟又曾看過他的輕功,說什麼我也不會相信。
同來小賊是他徒弟,三弟說他一同越牆進來,都是一縱三四丈高,落在地上聲息全無。
我想用解藥救醒轉來,問他幾句,叫他吃點苦頭,做一個明白鬼,不知何故,兩次均未救醒。
莫非方才你們恨他不過,聽我要捉活的,暗下毒手弄死了吧?” 鐵牛在旁,見師父綁在樁上,仿佛已死,本就情急悲憤,咬牙切齒,眼裡快要冒出火來,正在強忍怒火,往下聽去,聽出敵人都怕風-,仿佛有了生機,心方一寬,又聽這等說法,不由急怒攻心,再也忍耐不住,怒吼道:“我師父如受暗害,我便做鬼,也饒你們這班狗賊不得!”猛瞥見師父的頭微微搖了一搖,一眼微啟,朝自己看了一眼,重又閉上,忙即住口,定睛一看,師父身上綁繩好似松了一點。
暗忖:師父為人何等機警,方才倒地時連手腳均未見動,也未開口,他身旁帶有兩種解藥,除風蛔外,還有卞師叔所贈,以他本領,敵人暗器雖多,決傷他不了。
便被打中,也不妨事。
大可在迷香未爆發前縱向一旁,聞上解藥再行動手,敵人能奈他何?哪有說倒就倒,這等無用?敵人連救兩次,又不醒轉。
師父新學會縮骨鎖身之法,莫要恨我多口冒失,使我吃點苦頭,以戒下次,就便窺聽賊黨底細吧?這綁索不知何物,如此堅韌?方才見他和我一樣綁緊,此時臂腿等處仿佛松了許多,左邊兩圈已有一半松斜,看神氣人已早醒,快要脫身而出。
不過師父本領雖高,隻得一人,我的紮刀镖囊,連衣包均被敵人拿去,我尚不能脫身,單他一人,如何能夠動手呢? 心正尋思,忽聽上面賊黨中有人說道:“二哥怎如此膽小?既然怕事,為何不将小賊綁吊後殿密室之中拷問?卻綁在這等明處,月光又亮,不怕對頭尋來麼?”為首道士冷笑道:“我才不怕事呢!不過大師兄脾氣太剛,遇事必須請命罷了。
啟來是福不是禍,對頭雖然出了名的厲害,并未和他交手,真要尋來,今夜我們人多,說不得隻好和他拼一下了。
至于小賊,你隻見他綁在明處,卻不曉得下面還有機關。
未擒小賊以前,你們先後往來了三次,這兩根木樁看見過麼?廟外我已派人巡風,稍有動靜,一聲暗号,這兩小賊,連人帶樁一齊沉入地底鐵牢之内,對頭就是進來,也看不出一點痕迹。
你們把小賊衣包兵器全數取去,卻要留心一點,見我把手一搖,立時藏起,不要被他發現才好。
這小狗可惡,競敢口出不遜,等大師兄回來,先給他吃頓點心,就知我們的味道了。
” 鐵牛知道另一為首賊道一回,必有苦吃,再看紮刀衣包,均挂在身旁台階廊柱之上,相隔隻有丈許。
隻一脫身,稍為一縱便可搶到手内。
正在心亂,又聽一賊笑道:“董大哥怎麼還未請來?夜長夢多,二哥也真多慮。
我們身旁帶有好些迷香彈,對頭不來是他便宜,他如來時,一齊迷倒送終,代三位兄長永除後患,豈不是好?” 鐵牛聽那賊說大話,心中暗罵:“你那迷人的玩意,人家早有解藥。
大先生如來,你們一個也休想活命!”再看對面師父,又低着頭,仍無醒意,正自優疑,猛瞥見左偏殿角廟檐底下,好似伏有一條黑影,方想:此是何人?如是賊黨,不會藏在暗處,如是風大先生,怎不動手?姓潘的賊道坐在旁邊,先是一言不發,忽然起立說道:“此事奇怪,小賊被擒時,是我親手綁好。
當時覺着人雖昏迷,不曾反抗,周身硬得和鐵一樣,兩次不曾救醒,又無一人傷他。
久聞小賊詭計多端,我老疑心有詐。
反正騎虎難下,大師兄至今不來,夜長夢多,乘着諸位弟兄在此,拼着大師兄見怪,如有什事,由我承當。
等我将他除去,那三個厭物如其尋來,索性迷倒,一齊殺死,再往玄真觀把那兩個狗道士除去,一舉成功,永絕後患,豈不也好?” 鐵牛方料不妙,潘道士已由道袍底下拔出一柄明晃晃的鋼刀,長才二尺,朝黑摩勒身前走去。
鐵牛急得破口大罵。
潘道士已快走到黑摩勒面前,聞聲回顧,正指鐵牛冷笑道:“小狗再如狗叫,我先叫你吃上兩刀,不死不活。
”話未說完,覺着腦後吹了一口冷氣,不禁大驚。
轉身一看,黑摩勒頭已擡起,正在歎氣,仿佛剛醒未醒,此外并無别人。
剛罵得一聲“小賊快醒”,黑摩勒忽然龇牙一笑,人本生得又黑又醜,笑得更是難看,跟着自言自語道:“徒兒你在哪裡?我怎麼看不見你,方才做了一夢,夢見你的師祖逼我去捉幾個狗強盜,第一個是那鬼眼睛的道士。
不把這幾個狗強盜交與你的師祖,又怕他怪我,怎麼辦呢?”鐵牛一聽師父醒轉,喜得怪叫,急喊:“師父快些張眼!你說的那綠豆眼的狗道士要殺你呢!”黑摩勒笑答:“不怕,他殺不了我。
你的師祖還逼我殺他呢!我因為還有兩位朋友要尋他算賬,樂得省事,想等一會,你吵些什麼!” 潘道士有名的鬼眼靈官潘興,人最兇殘,還不知道對面就是他的大歲,隻當是說夢話。
因想敵人被綁樁上,手無寸鐵,憑自己的本領,舉手便可殺死。
正想喊醒再殺,黑摩勒忽然張眼,笑嘻嘻說道:“是你把我綁在這裡的麼?要綁就綁緊一點,這是何苦?糊裡糊塗把我弄死多好!偏又叫我費事,活在世上,專殺惡人,真叫麻煩!”潘興一向深沉,照例聽完對方的話,想好主意再行回答,已成習慣;敵人生命已在掌握之中,綁索又是蚊筋、人發、生麻聯合特制,多好武功也掙不斷;對方罵得越兇,少時回報也越慘,正張着一雙鬼眼注目靜聽,滿臉獰笑,一言不發。
聽到未兩句,覺出話中有骨,猛想起方才綁人時節,敵人周身如鐵,與衆不同,心中一動,怒喝:“小賊滿嘴胡說!想先挨兩刀麼?”黑摩勒笑道:“憑你也配?”未一字本是開口音,潘興剛把刀一揚,冷不防,一股内家真氣,已由敵人口中噴出,立覺急風撲面,手中刀已被揚向一旁。
同時又聽本廟道童急喊:“師叔留意!這小賊手怎松開了?”聲才人耳,叭叭兩聲,臉上已中了兩掌。
原來黑摩勒藝高膽大,一到廟中,便看出對方不是善良,先還以為對方必看鄱陽三友情面,不會為敵,後見假山布置,心已生疑,跟着發現月亮地的人影,擡頭一看,兩偏殿上伏有多人。
自從黃山途中受人暗算,處處留心,又聽風-令鐵牛轉告,說新來三賊帶有迷香,入林以前所見夜行人恰是三個,猛然心動,不問是否,借着摸臉,先把解藥聞上,敵人迷香果然發出。
先想:這班賊黨不知是何來曆,許多人對付一個,決不是什好貨,何不就便考查,借此警戒鐵牛也好。
立時乘機假裝昏倒,一面施展内功,把真氣運足,貫穿全身,使其堅如鋼鐵,一面暗中留意。
看出敵人所用綁索乃是特制,堅韌異常,心中一驚,暗忖:幸而學會縮骨鎖身之法,否則,這麼堅韌的東西要想掙斷,豈不艱難?先還疑心人心難測,風-也許與賊同黨,鐵牛、盤庚年幼無知,上人的當,否則又是一個假的,并非本人;後見被擒之後,殿前地底冒出兩根木樁,鐵牛和自己一同被綁樁上。
一會,鐵牛被道童救醒,又來解救自己。
兩次均裝昏迷,不曾答理。
廟中賊黨共是師徒九人,還有好幾個外賊,内有數賊,奉命巡風,已然走出。
随聽賊黨争論,才知走錯地方,誤人賊巢。
本來想讓鐵牛吃一點苦,後見鐵牛悲憤情急之狀,又覺不忍,乘着賊黨均在對面說笑,暗用縮骨法,先将雙手縮出,把背後死結解開。
剛準備停當,打算待機而動,忽然發現對面殿角大樹後面似有白光微閃,定睛一看,竟是兩人,料知多半為了自己而來,心更拿穩。
但這兩人來得大巧,必與風蛔有關,再不打脫身主意,等人解救,面子上豈不難看?正在待機發作,一聽鐵牛情急怒罵,忙即把頭微搖,偷遞了一個眼色,跟着便聽群賊說大話,想将都陽三友一齊殺死。
再看殿角,突有一人由樹後走出,刀已拔在手内,似有怒容,被後面那人拉了回去,并朝自己指了一指。
賊黨都在殿台之上,無一警覺。
方想冷不防脫身而出,潘興已持刀走下。
覺着這個賊道最是可惡,何不先給他一個厲害?于是假裝初醒,神志不清,師徒二人對答了幾句。
潘興聽他嘲罵,心中生疑,方想砍他一刀,不料敵人未傷,反挨了兩個大嘴巴,當時順口流血,連牙齒都被打落四枚,手中刀也被敵人一口真氣噴開。
這一驚真非同小可,急怒交加之下,倒退出丈許遠近,一緊手中刀,正要搶前動手,就這驚慌急怒,轉眼之間,人還不曾縱起,忽聽嚓的一聲,黑摩勒突然脫綁而起,雙手用力一拔一扳,那根尺許粗的木樁,立被斷折三尺多長,揚手照準殿台打去。
上面群賊,見潘興被黑摩勒打了兩下嘴已,并且綁索尚有好幾道在身上,不知敵人那樣厲害,正在厲聲喝罵。
因知潘興性情乖張,手法殘忍,照例不容他人過問,方才又說了大話,雖在紛紛喝罵,并無一人起身,做夢也未想到,敵人身子往上一拔便自脫出,緊跟着折斷木樁,朝上打到。
事出意外,群賊紛紛躲避,隻聽喀嚓叭嗒一片亂聲,大殿門窗被木樁打碎了兩扇。
群賊當時一陣大亂,紛紛拿了兵器,縱将下來。
為首惡道手朝道童一揮,道童便往殿中趕去。
另一面,潘興瞥見敵人脫身縱起,心裡一急,正往前縱,猛覺腦後疾風,未及回顧,肋下一麻,便被人點了穴道,揚着手把刀定在地上,行動不得。
上面三賊方才用迷香占了便宜,人還未到,連發三彈,被黑摩勒用掌風淩空打向一旁。
三賊不知敵人用意是恐鐵牛未上解藥又被迷倒,見被打歪,又發了兩彈。
黑摩勒一想不對,敵人迷香太多,何不先把解藥與鐵牛聞上?同時發現樹後縱出一人,身法絕快,隻一縱便到了潘興身後,用點穴法将人定住。
猛想起衣包和紮刀就在廊柱之上,何不取用?心念一轉,群賊已紛紛縱下。
黑摩勒也不迎敵,雙足一頓,正往殿廊上縱去。
剛由群賊頭上飛過,猛瞥見内中一賊正想取那紮刀,手已伸出,快要拿起,自己手無寸鐵,慢了一步,敵黨人多,鐵牛尚未脫綁,惟恐有失。
方想用重手法将賊打倒,奪回紮刀,往救鐵牛,忽有一點豆大寒星由身旁飛過,随聽一聲怒吼,賊手已被那點寒星打中。
右手腕骨立被打碎,其痛徹骨,正往後面驚退。
黑摩勒也自趕到,一掌打向胸前,咽的一聲,仰跌在地。
黑摩勒刀取到手,回顧寒星來路,越發高興。
原來東廊上縱落一個道士,正是前在孤山所遇異人雲野鶴。
料知群賊必遭慘敗,忙朝鐵牛身前縱去。
待要解救,西殿角樹後又有一人縱出,口中大喝:“黑兄不要上前!可先殺賊。
下面還有機關,留神上當!”話未說完,那人是個中年文士,已朝鐵牛身前縱落。
同時地底隆隆作響,木樁四圍丈許方圓的地面忽然下陷,鐵牛也被那人一劍斬斷綁索,同往地底沉落。
黑摩勒人已縱起,聽那人一說,忽想起方才木樁由地底冒出之事,又見那人與鐵牛所說都陽三友中的崔萌年貌相同,忙把真氣一提,待使“飛鳥盤空”身法往旁飛落,猛瞥見下面群賊随定自己,兩次撲空,又由上面紛紛追到,刀槍并舉,镖弩橫飛;有兩個一用迷香,一用鋼镖,正朝鐵牛想要發出;外面也有幾個賊黨得信趕來,連殿内先後縱出的,有十數人之多;為首賊道立在殿台之上,正在發令,尚未動手。
心想:擒賊擒王。
就着降落之勢,伸手将镖接去,照準賊道便打。
恰值一賊由外趕來,手持鐵鞭,迎面打來。
黑摩勒看出來賊鞭粗力大,知其有點蠻力,手中紮刀一緊,橫砍上去,-的一聲,用力大猛,鐵鞭揮為兩段。
那賊上來輕敵,見黑摩勒身材瘦小,所用兵器又窄又長,一點也不起眼,滿拟力猛鞭沉,一下便可打個腦漿迸裂,不料一刀朝上揮來将鞭斬斷,手臂震得生疼,大驚欲逃,已自無及,被黑摩勒連肩帶頭砍去半邊,連聲音也未出,鮮血狂噴,死于地上。
那镖卻被賊道接去,方要追上,忽聽鐵牛急喊:“師父将刀還我,好去殺賊!方才那位便是崔三先生,我已聞了解藥,不怕狗賊鬧鬼了。
” 回頭一看,鐵牛已由下面縱上,崔萌和方才點倒潘興的少年似同沉入地内,人已不見,雲野鶴已和賊道動起手來。
群賊連發迷香,見敵人未倒,賊黨先後傷亡,本就心慌,再聽鐵牛說是那陽三友已到,後來瘦長道士又極厲害,隻兩照面便招架不住,越發情急,打算拼命。
派出巡風的賊黨,連同廟中原有的徒弟,也都趕來助戰,心想:敵人隻得五人,兩個厲害的已落人地底,隻剩三人,自己這面有十來個,意欲以多為勝,便分兩人去助賊道,下餘還有七人,便朝黑摩勒師徒包圍上來。
這原是同時發生,先後幾句話的工夫。
鐵牛知道師父善于空手人白刃,無須用什兵器,又見賊黨本領不過如此,迷香無用,便可無懼,要過紮刀,正往前縱,看見潘興定在地上,急得鬼眼亂轉,心想:這賊道最是可惡!順手一刀,剛剛殺死,一眼瞥見先用解藥的道童正往裡逃,同時又聽身旁怒吼連聲,賊黨又有兩人被師父打倒,料知必勝,心膽更壯,還不知道童奉命發動機關,想要誘敵人伏,并将先下去兩人困住。
因想起方才師父曾被他打了一掌,縱身上前,迎頭攔住,笑問道:“方才打我師父的是你麼?”那道童名叫清光,年隻十五,狡猾兇狠,最得賊道寵愛。
方才見黑摩勒老救不醒,仗着練過一點硬功,想讓敵人醒來受點痛苦,用力打了一掌,覺着敵人頭骨堅硬如鐵,手臂微微酸痛,當時也未在意,隔了一會,忽然半身酸脹,痛苦難當,知道受了暗傷。
由外趕回,想要報複,發現敵人手已脫綁,剛一驚呼,潘興已被敵人點傷要穴,定在那裡。
情知不妙,忙由旁邊縱上。
賊道知其機警靈巧,地底機關埋伏均能随意運用,命往發動,并向觀主董長樂報警。
事在緊急,不顧臂傷,忍着奇痛,由殿旁繞縱下來。
正想抄近去往偏院密室發動埋伏,連兵器也未帶,忽被鐵牛攔住,驚慌欲逃。
鐵牛如何能容!縱上前去,夾背心一把連皮帶肉抓住,手中一緊,道童立似中了一把鋼鈎,奇痛徹骨,顫聲急喊:“小爺爺饒命!”鐵牛心中一軟,罵道:“方才你狐假虎威,此時這樣膿包,殺你污我主刀。
我照樣也打你一下,趕快逃走。
從此學好,還可無事,再要害人為惡,你就活不成了!”說罷,将手一松,就勢一掌。
鐵牛原因道童年輕,不忍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