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回 旗幟誰家 萬頃滄波驚遠棹江山如畫 千行楊柳坐垂綸
關燈
小
中
大
黑摩勒師徒白趕了兩天,一點影子也未尋到。
後來還是鐵牛無意之中向一老者打聽,也隻說是兩個紫臉少年曾在當地經過,相隔已有多半日光陰。
再往前面探詢,答話多半不同,仿佛二人并非一路。
黑摩勒知道對方故意把形貌衣服換去,有時路上投宿打尖,遇到人多之處還要分成兩起,裝不相識,心想:這厮并不知我是劍主人,死賊又未被人看見,據說本領頗高,何故如此膽小情虛,鬼頭鬼腦?料已趕他不上,為防沿途打聽,被他同黨警覺,好在前途便是江西境内,小孤山已快趕到,吩咐鐵牛不要再向人探詢。
次早趕到江邊,見天色甚好,雇了一隻船,往小孤山駛去。
二人搖望那山孤峙中流,宛如一支碧玉簪插在水上。
四面波濤浩蕩,斷岸千尺,隻西、南兩面有一片淺灘,時見漁村蟹舍掩映煙樹之間。
江山如畫,風景清麗,遙望廬山,高矗天際,白雲缥缈,時隐時現,煙岚明滅,不見全身,顯得形勢分外雄奇。
正在指點贊賞,因是逆風而行,船行甚慢。
鐵牛見所雇小舟,共隻老少二人,老的搖橹,兼帶掌舵,小的年隻十來歲,短發蓬松,短隻齊額,看去人甚瘦弱,年比自己還小,卻拿着一根長竹篙,橫在手裡獨立船頭,遇見有船對面走過便大聲吆喝,用篙向來船點去,将來船抵緊,對面錯開。
江上風日晴美,隻管涼風拂拂,心身輕快,舟童卻累得頭上冒汗,看去十分吃力,老的搖橹也極勉強,不由動了憐憫。
暗忖:都是一樣人,自己以前也曾吃過苦頭,如今拜了師父,遊行自在,無慮無憂,何等快活!這兩個船家一老一小,無非為了衣食,拼了性命,賣此苦力。
看去實在可憐,放着一身力氣,何不幫他一幫?便朝舟童笑道:“你太累了,我幫你撐船如何?這裡有二兩銀子,送給你們,少時買點酒肉,吃頓好飯。
我們遊山回來,還坐你的船呢。
” 舟童喜道:“因我祖父年老,江湖風濤大大,客人多不願意坐我的船,常不開張。
方才那些船家見客人年紀小,又未帶什行李,以為給錢不多,才讓祖父攬了這趟買賣。
他們因今日天好,又是孤山小姑神女廟會之期,雇船人多,恐我祖父要錢太少,在旁礙事,故意支開,還說了許多閑話。
我們恐客人嫌我們人老船小,不敢多要,二位客人竟付了加倍船錢,足夠我祖孫全家一月之糧,現在又給這多銀子,如何敢當呢?”鐵牛見他說之不已,一雙小眼卻注定銀子上面,分明想要又不好意思,越覺窮人可憐,并且還有良心,對此非份之财還在害羞,忙道:“不要說了,我師父比我還大方,你隻管拿去,把篙給我,你歇一會。
” 舟童先因黑摩勒年紀較長,雇船由他做主,還恐客人不快,不敢要那銀子,及聽這等說法,忙即謝諾,将銀接過,心中一喜歡,忘了再說下文,竟被鐵牛将篙奪去。
正想将銀送往後面與祖父觀看,忽見對面一條大船,船人甚多,揚帆順流而來,相隔不過七八丈,江流大急,晃眼撞上。
猛想起客人年紀和自己差不多,又是外行,就是力氣較大,看去強壯,風浪之中也弄不慣,方要開口。
操舟老頭因江流太急,逆水行舟,年老力衰,正以全力應付,忽然發現船頭上小客人将竹篙拿去,對面恰有大船駛來,知道不妙,嘶聲急喊:“孫兒如何将篙給人?前面大船就到,沒有看見麼?”話未說完,對面大船淩風破浪走得飛快,相隔不過丈許遠近,眼看撞上,小船立成粉碎。
大船上人約有二十多個,均是壯漢,正在同聲怒吼,紛紛喝罵。
舟童見勢不佳,慌不疊放下銀子,搶上前去,口中急喊:“客人你弄不來!”伸手想奪那竹篙時,鐵牛從小頑皮,所居臨河,學會一點水性,并未把那大船放在心上,心想:我如不行,你們老少二人更是無用。
早搶上前去,雙手持篙照準來船右舷前頭用力撐去,大小二船雖被一下錯開,無奈用力太猛,前後不勻,老頭力弱,變出非常,急切間扳舵不及,船便往旁橫過,正擋大船去路。
這時危機瞬息,眼看小船非被大船齊中撞斷不可,老頭連驚帶急,已滑倒船上。
大船上人一面同聲怒罵,任其朝前猛沖,右舷幾個壯漢各持篙竿,照準小船上人便打。
舟童吓得抱頭尖喊,周身亂抖。
鐵牛還不知小船就要撞碎,見狀大怒,手中長篙正撤回來,就勢朝對面一揮一舞。
船行正急,船艄又生變化,兩下對錯之際,大船上人怎禁得住鐵牛神力?經此一掃,有的将篙震脫,落在水中,手臂酸麻,立足不穩;有的竟被掃跌水中随流飄去,被船人奮力救起。
再看小船,已由橫而直停在水上,不住晃動起伏,快要随流淌去。
老少兩船家做夢也未想到,危機一發之際免去一場大難。
再看大船,已駛出一二十丈,船上衆人正朝小船這面手舞足跳,同聲咒罵,但是相隔已遠,回舟不便,無可奈何。
鐵牛見師父立在後艄,周身好些水點,面有笑容,還不知道是何緣故。
老頭一面搖橹前進,口呼:“孫兒,還不向這二位恩人叩頭!不是他們,我們連人帶船早已完了。
”鐵牛問故,原來那條大船,乃湖口惟一惡霸曾三省所有,外号震三省,與他姓名同音,橫行不法,勢力甚大,開有八九十家大木行。
這類大船養有二三十條,船頭上挂有一面三角旗,上繡一個“曾”字,往來江西兩湖之間,江湖上舟船望即遠避。
這類大船頭上均裝有三隻鐵角,名為鐵龍沖。
遇時,如是逆風上駛還好一些;如是順風揚帆而來,下流舟船隔老遠望見那面三角旗,便須設法避開;如因風浪大大發現稍遲,躲避不及便要遭殃。
船上人個個兇惡強暴,照例橫沖直撞,向不讓人,有時對面來船明已避開,隻要離他稍近,或是這班惡徒看來船不順眼,犯了兇心,往往故意把舵一搬,朝來船沖去,十九沖成粉碎。
他們不特不肯救人,反而以此為樂。
偶然船家閃避得快,僥幸躲過,至少也被他們用篙竿打上幾下才罷。
狗子如在船上,更是厲害,真個萬惡。
船家先還怪孫兒将篙給人,幾乎闖禍,後來才知年老眼花,不曾看出來船是誰。
如非這師徒二人,萬無生理。
先是鐵牛一篙将船頭錯過。
同時,黑摩勒本在看小孤山不曾留意,聞得船家呼喊,見勢危急不願開口,忙往後艄縱去,本意代老頭将舵扳轉,一見船已橫過,大船正朝小船中腰沖來,同時瞥見船頭上還有一大兩小三個鐵角映日生光,看出專為與來船對撞之用,再看船上的人又都滿臉橫肉,神态兇惡,不禁大怒。
百忙中抄起一塊七尺來長的船跳闆,搶往中腰,照準大船前頭鐵角備力一抵,小船當時由橫而直,兩下分開。
大船上人斷定小船必被撞碎,因恐碎木亂飛,江水受激湧起,濕了衣服,或受誤傷,齊聲笑罵,往後閃退,正在打算欣賞這場慘禍,不料會在千鈞一發之際船竟錯開。
曾家大船都是硬木特制,船頭甚高,那三隻鐵尖角,看去形似鐵錨,又尖又銳,最前一根低及水面,長達三丈。
黑摩勒身材瘦小,本不起眼,這時手握跳闆,低頭俯身朝那鐵角猛抵,自看不見,等到船已錯開,才被發現。
内有兩人眼快,看出小船上有一幼童将船撐開,不禁大怒,又聽右舷同伴怒罵,有人落水,也不想想對方兩個小孩怎會這大力氣?一聲怒喝,舉篙就刺。
另外幾個惡黨也用長篙亂鈎亂搗,想将小船鈎翻,一面去救落水同黨。
黑摩勒越發忿怒,知道對方人多,隻要被他鈎上,自己雖有本領,小船也非翻不可,怒火頭上,更不怠慢,忙将手中跳闆
後來還是鐵牛無意之中向一老者打聽,也隻說是兩個紫臉少年曾在當地經過,相隔已有多半日光陰。
再往前面探詢,答話多半不同,仿佛二人并非一路。
黑摩勒知道對方故意把形貌衣服換去,有時路上投宿打尖,遇到人多之處還要分成兩起,裝不相識,心想:這厮并不知我是劍主人,死賊又未被人看見,據說本領頗高,何故如此膽小情虛,鬼頭鬼腦?料已趕他不上,為防沿途打聽,被他同黨警覺,好在前途便是江西境内,小孤山已快趕到,吩咐鐵牛不要再向人探詢。
次早趕到江邊,見天色甚好,雇了一隻船,往小孤山駛去。
二人搖望那山孤峙中流,宛如一支碧玉簪插在水上。
四面波濤浩蕩,斷岸千尺,隻西、南兩面有一片淺灘,時見漁村蟹舍掩映煙樹之間。
江山如畫,風景清麗,遙望廬山,高矗天際,白雲缥缈,時隐時現,煙岚明滅,不見全身,顯得形勢分外雄奇。
正在指點贊賞,因是逆風而行,船行甚慢。
鐵牛見所雇小舟,共隻老少二人,老的搖橹,兼帶掌舵,小的年隻十來歲,短發蓬松,短隻齊額,看去人甚瘦弱,年比自己還小,卻拿着一根長竹篙,橫在手裡獨立船頭,遇見有船對面走過便大聲吆喝,用篙向來船點去,将來船抵緊,對面錯開。
江上風日晴美,隻管涼風拂拂,心身輕快,舟童卻累得頭上冒汗,看去十分吃力,老的搖橹也極勉強,不由動了憐憫。
暗忖:都是一樣人,自己以前也曾吃過苦頭,如今拜了師父,遊行自在,無慮無憂,何等快活!這兩個船家一老一小,無非為了衣食,拼了性命,賣此苦力。
看去實在可憐,放着一身力氣,何不幫他一幫?便朝舟童笑道:“你太累了,我幫你撐船如何?這裡有二兩銀子,送給你們,少時買點酒肉,吃頓好飯。
我們遊山回來,還坐你的船呢。
” 舟童喜道:“因我祖父年老,江湖風濤大大,客人多不願意坐我的船,常不開張。
方才那些船家見客人年紀小,又未帶什行李,以為給錢不多,才讓祖父攬了這趟買賣。
他們因今日天好,又是孤山小姑神女廟會之期,雇船人多,恐我祖父要錢太少,在旁礙事,故意支開,還說了許多閑話。
我們恐客人嫌我們人老船小,不敢多要,二位客人竟付了加倍船錢,足夠我祖孫全家一月之糧,現在又給這多銀子,如何敢當呢?”鐵牛見他說之不已,一雙小眼卻注定銀子上面,分明想要又不好意思,越覺窮人可憐,并且還有良心,對此非份之财還在害羞,忙道:“不要說了,我師父比我還大方,你隻管拿去,把篙給我,你歇一會。
” 舟童先因黑摩勒年紀較長,雇船由他做主,還恐客人不快,不敢要那銀子,及聽這等說法,忙即謝諾,将銀接過,心中一喜歡,忘了再說下文,竟被鐵牛将篙奪去。
正想将銀送往後面與祖父觀看,忽見對面一條大船,船人甚多,揚帆順流而來,相隔不過七八丈,江流大急,晃眼撞上。
猛想起客人年紀和自己差不多,又是外行,就是力氣較大,看去強壯,風浪之中也弄不慣,方要開口。
操舟老頭因江流太急,逆水行舟,年老力衰,正以全力應付,忽然發現船頭上小客人将竹篙拿去,對面恰有大船駛來,知道不妙,嘶聲急喊:“孫兒如何将篙給人?前面大船就到,沒有看見麼?”話未說完,對面大船淩風破浪走得飛快,相隔不過丈許遠近,眼看撞上,小船立成粉碎。
大船上人約有二十多個,均是壯漢,正在同聲怒吼,紛紛喝罵。
舟童見勢不佳,慌不疊放下銀子,搶上前去,口中急喊:“客人你弄不來!”伸手想奪那竹篙時,鐵牛從小頑皮,所居臨河,學會一點水性,并未把那大船放在心上,心想:我如不行,你們老少二人更是無用。
早搶上前去,雙手持篙照準來船右舷前頭用力撐去,大小二船雖被一下錯開,無奈用力太猛,前後不勻,老頭力弱,變出非常,急切間扳舵不及,船便往旁橫過,正擋大船去路。
這時危機瞬息,眼看小船非被大船齊中撞斷不可,老頭連驚帶急,已滑倒船上。
大船上人一面同聲怒罵,任其朝前猛沖,右舷幾個壯漢各持篙竿,照準小船上人便打。
舟童吓得抱頭尖喊,周身亂抖。
鐵牛還不知小船就要撞碎,見狀大怒,手中長篙正撤回來,就勢朝對面一揮一舞。
船行正急,船艄又生變化,兩下對錯之際,大船上人怎禁得住鐵牛神力?經此一掃,有的将篙震脫,落在水中,手臂酸麻,立足不穩;有的竟被掃跌水中随流飄去,被船人奮力救起。
再看小船,已由橫而直停在水上,不住晃動起伏,快要随流淌去。
老少兩船家做夢也未想到,危機一發之際免去一場大難。
再看大船,已駛出一二十丈,船上衆人正朝小船這面手舞足跳,同聲咒罵,但是相隔已遠,回舟不便,無可奈何。
鐵牛見師父立在後艄,周身好些水點,面有笑容,還不知道是何緣故。
老頭一面搖橹前進,口呼:“孫兒,還不向這二位恩人叩頭!不是他們,我們連人帶船早已完了。
”鐵牛問故,原來那條大船,乃湖口惟一惡霸曾三省所有,外号震三省,與他姓名同音,橫行不法,勢力甚大,開有八九十家大木行。
這類大船養有二三十條,船頭上挂有一面三角旗,上繡一個“曾”字,往來江西兩湖之間,江湖上舟船望即遠避。
這類大船頭上均裝有三隻鐵角,名為鐵龍沖。
遇時,如是逆風上駛還好一些;如是順風揚帆而來,下流舟船隔老遠望見那面三角旗,便須設法避開;如因風浪大大發現稍遲,躲避不及便要遭殃。
船上人個個兇惡強暴,照例橫沖直撞,向不讓人,有時對面來船明已避開,隻要離他稍近,或是這班惡徒看來船不順眼,犯了兇心,往往故意把舵一搬,朝來船沖去,十九沖成粉碎。
他們不特不肯救人,反而以此為樂。
偶然船家閃避得快,僥幸躲過,至少也被他們用篙竿打上幾下才罷。
狗子如在船上,更是厲害,真個萬惡。
船家先還怪孫兒将篙給人,幾乎闖禍,後來才知年老眼花,不曾看出來船是誰。
如非這師徒二人,萬無生理。
先是鐵牛一篙将船頭錯過。
同時,黑摩勒本在看小孤山不曾留意,聞得船家呼喊,見勢危急不願開口,忙往後艄縱去,本意代老頭将舵扳轉,一見船已橫過,大船正朝小船中腰沖來,同時瞥見船頭上還有一大兩小三個鐵角映日生光,看出專為與來船對撞之用,再看船上的人又都滿臉橫肉,神态兇惡,不禁大怒。
百忙中抄起一塊七尺來長的船跳闆,搶往中腰,照準大船前頭鐵角備力一抵,小船當時由橫而直,兩下分開。
大船上人斷定小船必被撞碎,因恐碎木亂飛,江水受激湧起,濕了衣服,或受誤傷,齊聲笑罵,往後閃退,正在打算欣賞這場慘禍,不料會在千鈞一發之際船竟錯開。
曾家大船都是硬木特制,船頭甚高,那三隻鐵尖角,看去形似鐵錨,又尖又銳,最前一根低及水面,長達三丈。
黑摩勒身材瘦小,本不起眼,這時手握跳闆,低頭俯身朝那鐵角猛抵,自看不見,等到船已錯開,才被發現。
内有兩人眼快,看出小船上有一幼童将船撐開,不禁大怒,又聽右舷同伴怒罵,有人落水,也不想想對方兩個小孩怎會這大力氣?一聲怒喝,舉篙就刺。
另外幾個惡黨也用長篙亂鈎亂搗,想将小船鈎翻,一面去救落水同黨。
黑摩勒越發忿怒,知道對方人多,隻要被他鈎上,自己雖有本領,小船也非翻不可,怒火頭上,更不怠慢,忙将手中跳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