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回 燔松炙虎 巧計戲兇僧 絕頂飛身 淩空揮鐵掌
關燈
小
中
大
前文陶元曜、蒲漪、婁公明、寇公遐、李鎮川、馬玄子諸老,以及由金華北山得信趕來的諸平、葉神翁、王鹿子、司空曉星等先後二十來位老前輩,在黃山始信、天都兩峰,與一班兇憎、惡道相持惡鬥了三日。
黑摩勒、江明、童興同了玄瑩大師的門人玄玉、清緣,同往鐵船頭山峽之内,除了三條最惡毒的蟲蛇和猛禽犬骛,也随後趕來。
申林早奉師命在鳌魚口接應,一見五人趕到,忙即喚住。
由口旁山洞秘徑中引了進去。
先到始信峰下洞,再往峰頂拜見各位師長,随在洞中住下,每日同出觀戰。
衆男女小俠初次見到這大場面,又見自己這面連占上風,全都興高采烈,得意非常。
衆中隻有江明一人心中有事,隻管雙方打得熱鬧火熾,一心惦記殺害父母全家的仇人,暗忖:前在山中,隻當仇人是獨叟吳尚,後來随師下山,才知另有其人。
親姊姊是江小妹,不是蘭珍。
無如百計千方向人打聽,全都不肯吐露隻字。
後聽姊姊說起,有一皮衣被一姓唐的借去,乃是呂師伯經手轉借,請黑哥哥代為探詢。
母親、姊姊均是女中英俠,目前往在虞舜民家中,衣食無憂,一件皮衣何值如此重視、此中必有原因。
方想追問,不料姊姊言詞閃爍,又向黑哥哥示意,疑點甚多。
無如大家守口如瓶,略微探詢,各位師長定必正色告誡,連黑哥哥那麼豪爽的人,彼此又是骨肉至交,均不肯說一句,可知事關重大。
好容易來路途中聽童師弟露出一點口風(事詳《雲海争奇記》),未等探詢,又被黑哥哥示意阻住,一句也問不出來,實在氣悶死人!聽童興的口氣,此事必知幾分,至不濟,那兵書峽隐居的老少三人來曆姓名也必知道,隻要姓唐,又是借我母親皮衣的人,将其尋到,便能問出真情。
興弟年輕口直,胸無城府,又最愛友,何不背人向其打聽,再不肯說,好在師父現已許我随意在外走動,往來黃山、永康兩地。
湊巧黑哥哥和七指神偷葛鷹訂有約會,十日之内便須趕往自雁峰何家相見,一同回去,連來路途中已耽擱了好幾天,至多還有三日便須起身,到時假作同歸見母,中途設詞分手,趕往兵書峽,好歹也尋到那姓唐的,問出一點底細再打主意。
這日心正盤算,恰巧敵我雙方隔峰相持,不曾出手。
黑摩勒因與葛鷹有約,暗忖:我剛拜師不久,又拜婁師,到日不歸,葛師難免多心。
這班前輩異人,平日得見一面都難,好容易都聚在此,單是觀戰開眼,有什用處?何不乘此有限數日良機,向婁師和諸老前輩請教,學得一點是一點。
于是每遇諸老無事時,便即恭請教誨。
婁公明本來對他期愛,又看出他緊記前師之約,日期有限,求學心切,越發看重,每請必允。
别位老輩也都獎贊,再一随時指教,短短三數日中,黑摩勒着實得了不少進益,這時剛被婁公明與司空曉星喚去,不在峰頂。
童興正和清緣一起,同坐松林石上,向對峰眺望說笑。
江明不禁勾動前念,忙趕過去,故作不經意之狀笑道,“興弟,怎麼隻你和小師姊一起,他們人呢?”童興笑答:“黑哥哥尋婁師伯求教去了。
申師兄本和我一起,後被大師姊來喚去,說陶師伯有話吩咐,一同去了。
我本和蒼猿師兄同立峰前洞口,小師姊說敵我雙方日内不會動手,看厭無聊,約來此間打聽一人,本想少時間完了話,請你來談呢。
” 江明便問打聽何人。
童興聞言,方一遲疑,清緣已笑說道:“其實說也無妨,就是令姊。
我和師姊早想見她一面。
方才已聽童師弟說了。
”江明心又一動,故意笑答:“家姊現住永康虞家,二位師姊如願光臨,歸時正好同路,有什事情見教麼?”清緣笑道:“我師姊也是受人之托,想見伯母、令姊問幾句話。
先因不知住址,後往富春江邊尋訪,又值遷居,不知何往,已然回複人家。
為了那人日前曾往金華北山去過一次,并還受傷回來,不曾上場,也許他兄妹已知令姊住處。
我們歸途須往他家,問明之後再定。
令姊孝友英俠,今之奇女,便不受人之托,也要往見。
何況方才聽說,家師昔年好友湘江女俠柴師叔也隐居在虞家,去是必去,但不同行罷了。
” 江明忙問:“師姊說那好友兄妹,可是姓唐,隐居在兵書峽多年的麼?”童興因守黑摩勒之誡,知道江明親仇時刻在念,人又精細,随時都在留心訪問。
方才聽說,恰是這兩兄妹,惟恐清緣走口,方說“不是”,底下話未出口,清緣已同時說道:“我不會說假話,雖然被你猜對,你的事我已知道;但是他們全都囑咐過我,此事關系太大,你又性情剛烈,時機未到以前,如仗匹夫之勇,去了隻是送死;知而不去,何苦聽了難受?我們已然約定,此時決不向你吐口。
你如自己知道,那是無法;你那假裝老實的樣子,在我面前全使不開。
再如盤問我們,豁出你恨我,去向陶師伯禀告,你連想回永康都無望了。
” 江明知她心直口快,說得出,做得到,經此一來,連童興也不敢再問,又聽童興在旁力勸說:“事是知道一些,無如二哥知道,有害無益。
又奉各位師長與黑哥哥嚴命,縱令二哥怪我,也不敢于妄談。
”隻得強忍心頭悲忿,淡淡地說道:“我就知道,也不會随便輕舉妄動,冒失行事。
想先知道,也是人情。
不聞不問,聽其自然,成什人呢?大家既把我當冒失鬼,一字不說,我就從此不再打聽如何?其實我就知道底細,不奉師命,時機成熟,還不是和現在一樣氣恨在心,有何法想?如其可為,休說黑哥哥和我骨肉至交,單是各位師姊兄弟,哪一位不是俠肝義膽、為友銳身、不計安危的英俠之士?能這樣如無其事,連話都不許問麼?” 清緣見他強作笑容,目有淚光,知其心中悲苦,便笑勸道:“江師弟,我們實在太愛惜你。
你能明白事關重大,暫時必須慎秘,免誤全局,最好。
換我設身處地,也必和你一樣。
事情早晚你必得知,決瞞不久,但你方才所說卻要算數。
如逞血氣之勇妄想一試,休說成功十九無望,即或僥幸一時,至多和仇人一齊拼掉,不特使老母姊姊痛心,良朋悲恨,反使窮兇極惡之徒平日積惡如山,臨了隻以一死了事,豈非不值?各位師長多為此事痛恨,至今不曾發難,一半因為時機未至,一半還不是想等你們這些遺孤成長,手刃親仇,為被害的許多人發洩冤恨麼?忙它作什?”江明知問不出,假意謝諾,暗中仍照預計行事,由此也不再探詢。
光陰易過,一晃又是三日。
諸老忽将衆小兄弟喚去,司空曉星先對黑摩勒道:“葛師自從收你為徒,認為衣缽傳人,難得你心地純厚,雖拜婁師,不肯負他恩義。
此時敵我雙方尚在相持,我們除惡務盡,敵人又須七日之内始能到齊。
你由北山行時,和葛師不曾見面。
葛師隻令旁人帶話,令你十日後去往白雁峰赴約。
好在你天資靈慧,就這幾天,已将婁師所傳基本功夫學會,照此勤習,必有成就。
你離北山已有八日,回去正可應約。
昨問江、童二人,均因與你交厚,又以來時未向母親、師長禀告,意欲同行。
此後你們三人多半常聚一起。
人類本應互相扶持,濟困扶危,救助人民,均是我輩應為之事,不過你們年少氣盛,又都性剛疾惡,難免操之過急。
以後應從寬厚一面着想,遇事首要虛心,不可驕狂自恃。
還有江明親仇關系重大,平日言行更須慎秘,時機一至,自然如願,水到渠成,心急不得。
此時不知底細最好,如以機緣,得知一二,也須歸告母姊師長,從長計較,待命而行。
妄逞一時意氣,以能複仇為勇,不特仇人厲害,萬無成功之望,甚或贻誤全局,增加母姊慘痛、師友悲憤,後悔無及。
因你以後常在外面走動,人又細心,遲早必能探出幾分,特加告誡。
其實你不必急,如見你們這些遺孤都無出息,各位師長已早約人下手,令師也不會苦心成全,此時就許你下山了。
現既命你在外曆練,發難自不會久。
莫要辜負令師教導苦心呢。
” 江明聞言,當時也自警覺,連應“弟子不敢”。
陶、婁諸老也向三人分别告誡了一陣,方令起身。
行時,三小弟兄又和祖存周、申林、玄玉、清緣、蒲青、蒲紅諸人殷殷話别,各訂後會。
一同送出鳌魚口山洞秘徑,方始分手。
到了路上,江明想起各位師長訓誡,雖覺衆人所說有理,但想事關重大,固應慎重,仇人姓名住址仍應知道。
兵書峽唐家老少蹤迹如此隐秘,聽衆人所說口氣,似乎司空師叔也是近一二年才知底細。
又是借那珍貴皮衣的人,分明不是同仇,也與報仇之事有關。
如能尋到,既可訪出真情,并還結交幾個異人奇士。
我隻不輕舉妄動,有什相幹!何況行時司空叔也曾說起“既在江湖走動,早晚必有風聞”的話。
如向黑、童二人詢問,徒令生疑,一句也問不出。
前途不遠便是兵書峽,正好便道訪問。
偏與二人同行,如知我去,定必勸阻,途中如想不出抽身之法,隻好回到永康見完母姊,設詞再來了。
三人腳程迅速,兵書峽已相隔不遠。
因非必由之路,眼看快由左近繞越過去,正想不起脫身之策,忽聽遠遠虎嘯之聲。
童興笑道:“我們這回自一上路,就未吃過一天好的飲食。
反正無事,明日趕到白雁峰定來得及,此時有點腹饑,且打點野味來,烤吃一回,換換口味如何?” 黑摩勒知道童興幼得師門鐘愛,彭氏雙俠因在北天山住過幾年,對于飲食均頗講究;陶師伯山居清苦,老輩中雖有幾位好量,酒食均是主人特為備辦,為數無多,後輩門人全都随吃山糧素齋,無一陪侍,童興年幼,難免口饞,便自己走了這遠的路,也覺有些饑渴,申林所備幹糧又均粗闆,聞言也不由動了食欲,笑道:“興弟你口饞麼?這個容易,聽那虎嘯就在隔山,你二人等在這裡,我去打一個來。
如有口福,就便捉他幾隻山雞來烤,還更妙呢。
”童興笑道:“要去都去,以黑哥哥的本領,殺一虎固是容易,到底同去熱鬧,借此活動手腳也是好的。
”說時又聽兩聲虎嘯。
黑摩勒方說:“虎還不止一個,同去也可,最好分成三面,免被逃走。
吃還小事,方才來路山凹中,還有兩處茅篷和幾家山民,離此不過一二十裡。
這類猛獸,留在山中,必為人害。
就便除去,免得樵采的人遇上受傷。
” 江明一聽黑摩勒應允,早料童興必主同行,心中暗喜,表面卻作聽便,一言不發。
及聽黑摩勒主張分路搜索,更對心思,正想故意說上兩句反話。
黑摩勒話未說完,忽然想起當地離兵書峽近,以及上次追殺大虎,與兩小兄妹争鬥之事,心中一動。
暗查江明神色自如,似覺童興口饞,微笑不語。
自己又是天生說到必做的性情,不願臨場反口,暗忖:明弟素敬師長,哪怕私底下,也從無違背師命之事,以前還向衆人打聽仇敵姓名下落,自從司空叔與各位師長告誡之後,這次途中便未再提前事。
此人天性至厚,又極沉穩機智,如非謹守師言,便是以退為進,待機而動。
司空叔為人向無虛言,行時說他早晚得知仇人虛實,隻是不可輕舉妄動,此言必有深意。
似他這樣血性男子,已然聽出一點口風,縱不敢違背師命,又知利害,中止前念,也必先要查訪出仇人姓名來曆才罷,決不會就此不再聞問。
好在兵書峽在東北面,虎嘯來自西南山後,兩地相反,何不就此試他一下?如真不肯死心,也好看事行事,做一準備,免其輕蹈危機。
同時又想起司空曉星兩次談起,以後再過兵書峽,不妨繞道一探,暗中留意,那兩山童是否一兄一妹:如其所料不差,速回送信。
那日為往北山去尋查洪,臨時沒有去成,卻在祝三叔所居崖洞山腹之内,得到一口前古奇珍靈辰劍。
回船不久,便聽柴師叔(即化名蔡一娘,在山口外賣馄饨之湘江女俠柴素秋,事詳《雲海争奇記》)說,明弟已向丐仙呂師伯痛哭陳情,并由呂師伯引其同尋昔年代借皮衣的一位老前輩去了。
正覺明弟此舉大已心急,呂師伯怎也答應,與在方岩初遇時所說前後不符?心正奇怪。
天明前,明弟、童興忽然同來江船聚會。
問其何往,明弟答說因恐乃姊江小妹擔心,乘暇回家送信,告以北山之行。
這面來了好些強有力的老前輩相助,決不妨事。
随被母親姊姊留住,夜飯後便強令安歇,睡到半夜,乃姊才令起身趕來。
方疑所說不實,正待暗中盤問童興,柴師叔忽使眼色,喚向一旁說:“呂師伯已回,與江明不是一路。
昨日并未同往尋人,更未與之交談。
先前所說,乃呂師伯義女小龍女呂不棄把話聽左,此時要帶阿婷去往花村後山埋伏,斷老花婆的逃路。
詳情事完再和你說,不可再向江明探詢,緻生疑心。
”跟着司空叔也背人說:“那兵書峽兩小兄妹來曆已知,忘對你說。
日後再遇,務要盡力相助,此我故人子女。
”以緻無暇與柴師叔交談,未得請問。
照說呂不棄有名俠女,人又那麼美秀靈慧,斷無聽錯之理;最奇是她千裡遠來,專為北山赴會,行時卻不知其何往,以後也未再見。
還有初到視三叔洞中,曾見榻上卧一白衣少年,受傷似乎不輕,看去十分面熟。
正待請問,葛師忽然出現,就此岔開。
少年不久被諸老救走,也未再見。
由此一天忙一天,又加得了一口好寶劍,終日盤算,便把此人忽略過去。
到了黃山,雖然想向祖存周詢問,偏又終日用功,向師請益,無暇與人閑談。
這兩三件事,全都明知可疑,不曾留意查考。
司空叔說我天分雖高,無如年輕好勝,往往心粗氣浮,實是不假。
想到這裡,猛觸靈機,有些醒悟,決計放寬江明一步,相機而行。
如守師長之誡,或是隻想先探仇敵姓名住址,以為異日之計,便由他去。
如仍膽大輕身,往犯奇險,索性禀明葛師,強其同去,再不由此日常守在一起,行止與共,豁出耽誤幾年,好歹将他管住,不令犯那奇險,以盡朋友之義,保全這個少年孝義英俠。
主意打定,故意笑道:“适聽虎嘯至少大小三個,明弟興弟,可分東西兩面,分路抄去;我由中路,越山而過。
三人分頭合圍,一同除去,免得留來害人。
” 江明見他話未說完,中間停頓,也自生疑,故意說道:“虎雖害人猛獸,但是此地離兵書峽近,黑哥哥上次為了殺虎,與人争鬥;那兩山童曾說虎是他家養,并不傷人,想是以前逃走之虎;洞中老人又與司空叔相識。
自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在明日便到白雁峰,好吃的酒食有的是。
我們吃些山糧,權且充饑,到了外面村鎮,再換口味飽餐解饞如何?” 黑摩勒先也當他做作,假說:“無妨。
虎終害人之物,它身上又未寫出家養的字,不再追往兵書峽有什相幹?如有那兩山童一路,或是在旁,便不動手,司空叔還命我留神查看他二人是否兄妹呢。
”童興年幼喜事,也在一旁力說。
江明方始笑說:“随便你們。
”三人議定,便即分路趕去。
黑摩勒不知江明聲東擊西,故意走往嶺西與兵書峽相反的一面,漸把方才疑念去掉。
到了山頂,回顧下面,江明已将兵刃暗器取出,遠遠繞着山腳往前抄去,人影掩映崖石林樹之間,虎嘯之聲時斷時續,也正偏向西面。
看那聚精會神繞山飛馳情景,不似有什别的心意,忙把腳步加快,翻山而過。
到地一看,那一面正是山陰,到處危峰怪石,草樹茂密,陰森森的,形勢比來路險惡得多。
遙望西山腳坡野間,草木有些騷動,好似山風剛過,略一起伏,也就靜止。
虎嘯之聲已止,立處正當橫嶺之中,兩頭相隔,都有好幾裡遠近,自覺打錯了主意。
如等江、童二人來此會合,還要等上些時。
方才明聽那虎有好幾隻,就在山後一帶奔馳吼嘯。
這類猛獸,行動之間照例有風,沿途草樹均要騷動,極易查看,如何靜蕩蕩的,不見一點影迹?下時曾見西山腳草樹起伏,也許剛往山陽一面繞去。
虎數不止一兩隻,憑江明的本領,遇上固是無妨,要想全數除去,定必艱難。
正要往西追去,忽聽東面又是一聲虎嘯,正是童興來路,忙即趕去。
走不多遠,便聽吼聲慘厲,震撼林野,仿佛那虎被人擒按地上,正受毒打掙命。
暗忖:“小弟兄三人,隻童興本領較弱,年紀也小兩歲。
憑他本領,打虎容易,如用空手将虎抓緊,按在地上毒打,就他那點身量,也辦不到,莫非另外還有打虎的人不成?”心念一動,急于查看底細,竟将尋找江明的念頭抛下,朝那虎吼來處,飛上急馳。
剛聽出虎吼是在前側面危崖松林之中,忽又聞得一聲慘嗥,由此便沒了聲息。
聽出那虎身量不小,已被人用重手法活活打死,斷定不是童興所為,越想查看那人是誰。
正往前急馳間,眼看離林不過十來丈遠近,猛瞥見林内有一小人影子一閃,甚是眼熟,還未看真,人影已不再現。
遙聞松林深處有人厲聲喝道:“小野種,你往哪裡去了?那兩個小狗男女,可曾尋到蹤迹?這虎已被我空手打死,還不快尋松枝,少時一同烤吃!想挨打麼?” 黑摩勒人本機警,近來連經大敵和好些高明人物指教,越發長了閱曆。
聽出那人語聲兇暴,又能空手殺一大虎,心疑不是善類。
剛把腳步放緩,一面留神查聽,待由林側悄悄掩将過去。
忽又聽一幼童口音大聲嚷道:“你這斷手指的和尚,好沒道理!殺個把老虎有什希罕?要撿松枝不難,你又不是我的師父,憑什麼要打我?” 黑摩勒一聽,答話幼童,正是前在福建所收愛徒田鐵牛。
自從救助虞堯民和黃、李諸人,殺死大盜伊商,脫險
黑摩勒、江明、童興同了玄瑩大師的門人玄玉、清緣,同往鐵船頭山峽之内,除了三條最惡毒的蟲蛇和猛禽犬骛,也随後趕來。
申林早奉師命在鳌魚口接應,一見五人趕到,忙即喚住。
由口旁山洞秘徑中引了進去。
先到始信峰下洞,再往峰頂拜見各位師長,随在洞中住下,每日同出觀戰。
衆男女小俠初次見到這大場面,又見自己這面連占上風,全都興高采烈,得意非常。
衆中隻有江明一人心中有事,隻管雙方打得熱鬧火熾,一心惦記殺害父母全家的仇人,暗忖:前在山中,隻當仇人是獨叟吳尚,後來随師下山,才知另有其人。
親姊姊是江小妹,不是蘭珍。
無如百計千方向人打聽,全都不肯吐露隻字。
後聽姊姊說起,有一皮衣被一姓唐的借去,乃是呂師伯經手轉借,請黑哥哥代為探詢。
母親、姊姊均是女中英俠,目前往在虞舜民家中,衣食無憂,一件皮衣何值如此重視、此中必有原因。
方想追問,不料姊姊言詞閃爍,又向黑哥哥示意,疑點甚多。
無如大家守口如瓶,略微探詢,各位師長定必正色告誡,連黑哥哥那麼豪爽的人,彼此又是骨肉至交,均不肯說一句,可知事關重大。
好容易來路途中聽童師弟露出一點口風(事詳《雲海争奇記》),未等探詢,又被黑哥哥示意阻住,一句也問不出來,實在氣悶死人!聽童興的口氣,此事必知幾分,至不濟,那兵書峽隐居的老少三人來曆姓名也必知道,隻要姓唐,又是借我母親皮衣的人,将其尋到,便能問出真情。
興弟年輕口直,胸無城府,又最愛友,何不背人向其打聽,再不肯說,好在師父現已許我随意在外走動,往來黃山、永康兩地。
湊巧黑哥哥和七指神偷葛鷹訂有約會,十日之内便須趕往自雁峰何家相見,一同回去,連來路途中已耽擱了好幾天,至多還有三日便須起身,到時假作同歸見母,中途設詞分手,趕往兵書峽,好歹也尋到那姓唐的,問出一點底細再打主意。
這日心正盤算,恰巧敵我雙方隔峰相持,不曾出手。
黑摩勒因與葛鷹有約,暗忖:我剛拜師不久,又拜婁師,到日不歸,葛師難免多心。
這班前輩異人,平日得見一面都難,好容易都聚在此,單是觀戰開眼,有什用處?何不乘此有限數日良機,向婁師和諸老前輩請教,學得一點是一點。
于是每遇諸老無事時,便即恭請教誨。
婁公明本來對他期愛,又看出他緊記前師之約,日期有限,求學心切,越發看重,每請必允。
别位老輩也都獎贊,再一随時指教,短短三數日中,黑摩勒着實得了不少進益,這時剛被婁公明與司空曉星喚去,不在峰頂。
童興正和清緣一起,同坐松林石上,向對峰眺望說笑。
江明不禁勾動前念,忙趕過去,故作不經意之狀笑道,“興弟,怎麼隻你和小師姊一起,他們人呢?”童興笑答:“黑哥哥尋婁師伯求教去了。
申師兄本和我一起,後被大師姊來喚去,說陶師伯有話吩咐,一同去了。
我本和蒼猿師兄同立峰前洞口,小師姊說敵我雙方日内不會動手,看厭無聊,約來此間打聽一人,本想少時間完了話,請你來談呢。
” 江明便問打聽何人。
童興聞言,方一遲疑,清緣已笑說道:“其實說也無妨,就是令姊。
我和師姊早想見她一面。
方才已聽童師弟說了。
”江明心又一動,故意笑答:“家姊現住永康虞家,二位師姊如願光臨,歸時正好同路,有什事情見教麼?”清緣笑道:“我師姊也是受人之托,想見伯母、令姊問幾句話。
先因不知住址,後往富春江邊尋訪,又值遷居,不知何往,已然回複人家。
為了那人日前曾往金華北山去過一次,并還受傷回來,不曾上場,也許他兄妹已知令姊住處。
我們歸途須往他家,問明之後再定。
令姊孝友英俠,今之奇女,便不受人之托,也要往見。
何況方才聽說,家師昔年好友湘江女俠柴師叔也隐居在虞家,去是必去,但不同行罷了。
” 江明忙問:“師姊說那好友兄妹,可是姓唐,隐居在兵書峽多年的麼?”童興因守黑摩勒之誡,知道江明親仇時刻在念,人又精細,随時都在留心訪問。
方才聽說,恰是這兩兄妹,惟恐清緣走口,方說“不是”,底下話未出口,清緣已同時說道:“我不會說假話,雖然被你猜對,你的事我已知道;但是他們全都囑咐過我,此事關系太大,你又性情剛烈,時機未到以前,如仗匹夫之勇,去了隻是送死;知而不去,何苦聽了難受?我們已然約定,此時決不向你吐口。
你如自己知道,那是無法;你那假裝老實的樣子,在我面前全使不開。
再如盤問我們,豁出你恨我,去向陶師伯禀告,你連想回永康都無望了。
” 江明知她心直口快,說得出,做得到,經此一來,連童興也不敢再問,又聽童興在旁力勸說:“事是知道一些,無如二哥知道,有害無益。
又奉各位師長與黑哥哥嚴命,縱令二哥怪我,也不敢于妄談。
”隻得強忍心頭悲忿,淡淡地說道:“我就知道,也不會随便輕舉妄動,冒失行事。
想先知道,也是人情。
不聞不問,聽其自然,成什人呢?大家既把我當冒失鬼,一字不說,我就從此不再打聽如何?其實我就知道底細,不奉師命,時機成熟,還不是和現在一樣氣恨在心,有何法想?如其可為,休說黑哥哥和我骨肉至交,單是各位師姊兄弟,哪一位不是俠肝義膽、為友銳身、不計安危的英俠之士?能這樣如無其事,連話都不許問麼?” 清緣見他強作笑容,目有淚光,知其心中悲苦,便笑勸道:“江師弟,我們實在太愛惜你。
你能明白事關重大,暫時必須慎秘,免誤全局,最好。
換我設身處地,也必和你一樣。
事情早晚你必得知,決瞞不久,但你方才所說卻要算數。
如逞血氣之勇妄想一試,休說成功十九無望,即或僥幸一時,至多和仇人一齊拼掉,不特使老母姊姊痛心,良朋悲恨,反使窮兇極惡之徒平日積惡如山,臨了隻以一死了事,豈非不值?各位師長多為此事痛恨,至今不曾發難,一半因為時機未至,一半還不是想等你們這些遺孤成長,手刃親仇,為被害的許多人發洩冤恨麼?忙它作什?”江明知問不出,假意謝諾,暗中仍照預計行事,由此也不再探詢。
光陰易過,一晃又是三日。
諸老忽将衆小兄弟喚去,司空曉星先對黑摩勒道:“葛師自從收你為徒,認為衣缽傳人,難得你心地純厚,雖拜婁師,不肯負他恩義。
此時敵我雙方尚在相持,我們除惡務盡,敵人又須七日之内始能到齊。
你由北山行時,和葛師不曾見面。
葛師隻令旁人帶話,令你十日後去往白雁峰赴約。
好在你天資靈慧,就這幾天,已将婁師所傳基本功夫學會,照此勤習,必有成就。
你離北山已有八日,回去正可應約。
昨問江、童二人,均因與你交厚,又以來時未向母親、師長禀告,意欲同行。
此後你們三人多半常聚一起。
人類本應互相扶持,濟困扶危,救助人民,均是我輩應為之事,不過你們年少氣盛,又都性剛疾惡,難免操之過急。
以後應從寬厚一面着想,遇事首要虛心,不可驕狂自恃。
還有江明親仇關系重大,平日言行更須慎秘,時機一至,自然如願,水到渠成,心急不得。
此時不知底細最好,如以機緣,得知一二,也須歸告母姊師長,從長計較,待命而行。
妄逞一時意氣,以能複仇為勇,不特仇人厲害,萬無成功之望,甚或贻誤全局,增加母姊慘痛、師友悲憤,後悔無及。
因你以後常在外面走動,人又細心,遲早必能探出幾分,特加告誡。
其實你不必急,如見你們這些遺孤都無出息,各位師長已早約人下手,令師也不會苦心成全,此時就許你下山了。
現既命你在外曆練,發難自不會久。
莫要辜負令師教導苦心呢。
” 江明聞言,當時也自警覺,連應“弟子不敢”。
陶、婁諸老也向三人分别告誡了一陣,方令起身。
行時,三小弟兄又和祖存周、申林、玄玉、清緣、蒲青、蒲紅諸人殷殷話别,各訂後會。
一同送出鳌魚口山洞秘徑,方始分手。
到了路上,江明想起各位師長訓誡,雖覺衆人所說有理,但想事關重大,固應慎重,仇人姓名住址仍應知道。
兵書峽唐家老少蹤迹如此隐秘,聽衆人所說口氣,似乎司空師叔也是近一二年才知底細。
又是借那珍貴皮衣的人,分明不是同仇,也與報仇之事有關。
如能尋到,既可訪出真情,并還結交幾個異人奇士。
我隻不輕舉妄動,有什相幹!何況行時司空叔也曾說起“既在江湖走動,早晚必有風聞”的話。
如向黑、童二人詢問,徒令生疑,一句也問不出。
前途不遠便是兵書峽,正好便道訪問。
偏與二人同行,如知我去,定必勸阻,途中如想不出抽身之法,隻好回到永康見完母姊,設詞再來了。
三人腳程迅速,兵書峽已相隔不遠。
因非必由之路,眼看快由左近繞越過去,正想不起脫身之策,忽聽遠遠虎嘯之聲。
童興笑道:“我們這回自一上路,就未吃過一天好的飲食。
反正無事,明日趕到白雁峰定來得及,此時有點腹饑,且打點野味來,烤吃一回,換換口味如何?” 黑摩勒知道童興幼得師門鐘愛,彭氏雙俠因在北天山住過幾年,對于飲食均頗講究;陶師伯山居清苦,老輩中雖有幾位好量,酒食均是主人特為備辦,為數無多,後輩門人全都随吃山糧素齋,無一陪侍,童興年幼,難免口饞,便自己走了這遠的路,也覺有些饑渴,申林所備幹糧又均粗闆,聞言也不由動了食欲,笑道:“興弟你口饞麼?這個容易,聽那虎嘯就在隔山,你二人等在這裡,我去打一個來。
如有口福,就便捉他幾隻山雞來烤,還更妙呢。
”童興笑道:“要去都去,以黑哥哥的本領,殺一虎固是容易,到底同去熱鬧,借此活動手腳也是好的。
”說時又聽兩聲虎嘯。
黑摩勒方說:“虎還不止一個,同去也可,最好分成三面,免被逃走。
吃還小事,方才來路山凹中,還有兩處茅篷和幾家山民,離此不過一二十裡。
這類猛獸,留在山中,必為人害。
就便除去,免得樵采的人遇上受傷。
” 江明一聽黑摩勒應允,早料童興必主同行,心中暗喜,表面卻作聽便,一言不發。
及聽黑摩勒主張分路搜索,更對心思,正想故意說上兩句反話。
黑摩勒話未說完,忽然想起當地離兵書峽近,以及上次追殺大虎,與兩小兄妹争鬥之事,心中一動。
暗查江明神色自如,似覺童興口饞,微笑不語。
自己又是天生說到必做的性情,不願臨場反口,暗忖:明弟素敬師長,哪怕私底下,也從無違背師命之事,以前還向衆人打聽仇敵姓名下落,自從司空叔與各位師長告誡之後,這次途中便未再提前事。
此人天性至厚,又極沉穩機智,如非謹守師言,便是以退為進,待機而動。
司空叔為人向無虛言,行時說他早晚得知仇人虛實,隻是不可輕舉妄動,此言必有深意。
似他這樣血性男子,已然聽出一點口風,縱不敢違背師命,又知利害,中止前念,也必先要查訪出仇人姓名來曆才罷,決不會就此不再聞問。
好在兵書峽在東北面,虎嘯來自西南山後,兩地相反,何不就此試他一下?如真不肯死心,也好看事行事,做一準備,免其輕蹈危機。
同時又想起司空曉星兩次談起,以後再過兵書峽,不妨繞道一探,暗中留意,那兩山童是否一兄一妹:如其所料不差,速回送信。
那日為往北山去尋查洪,臨時沒有去成,卻在祝三叔所居崖洞山腹之内,得到一口前古奇珍靈辰劍。
回船不久,便聽柴師叔(即化名蔡一娘,在山口外賣馄饨之湘江女俠柴素秋,事詳《雲海争奇記》)說,明弟已向丐仙呂師伯痛哭陳情,并由呂師伯引其同尋昔年代借皮衣的一位老前輩去了。
正覺明弟此舉大已心急,呂師伯怎也答應,與在方岩初遇時所說前後不符?心正奇怪。
天明前,明弟、童興忽然同來江船聚會。
問其何往,明弟答說因恐乃姊江小妹擔心,乘暇回家送信,告以北山之行。
這面來了好些強有力的老前輩相助,決不妨事。
随被母親姊姊留住,夜飯後便強令安歇,睡到半夜,乃姊才令起身趕來。
方疑所說不實,正待暗中盤問童興,柴師叔忽使眼色,喚向一旁說:“呂師伯已回,與江明不是一路。
昨日并未同往尋人,更未與之交談。
先前所說,乃呂師伯義女小龍女呂不棄把話聽左,此時要帶阿婷去往花村後山埋伏,斷老花婆的逃路。
詳情事完再和你說,不可再向江明探詢,緻生疑心。
”跟着司空叔也背人說:“那兵書峽兩小兄妹來曆已知,忘對你說。
日後再遇,務要盡力相助,此我故人子女。
”以緻無暇與柴師叔交談,未得請問。
照說呂不棄有名俠女,人又那麼美秀靈慧,斷無聽錯之理;最奇是她千裡遠來,專為北山赴會,行時卻不知其何往,以後也未再見。
還有初到視三叔洞中,曾見榻上卧一白衣少年,受傷似乎不輕,看去十分面熟。
正待請問,葛師忽然出現,就此岔開。
少年不久被諸老救走,也未再見。
由此一天忙一天,又加得了一口好寶劍,終日盤算,便把此人忽略過去。
到了黃山,雖然想向祖存周詢問,偏又終日用功,向師請益,無暇與人閑談。
這兩三件事,全都明知可疑,不曾留意查考。
司空叔說我天分雖高,無如年輕好勝,往往心粗氣浮,實是不假。
想到這裡,猛觸靈機,有些醒悟,決計放寬江明一步,相機而行。
如守師長之誡,或是隻想先探仇敵姓名住址,以為異日之計,便由他去。
如仍膽大輕身,往犯奇險,索性禀明葛師,強其同去,再不由此日常守在一起,行止與共,豁出耽誤幾年,好歹将他管住,不令犯那奇險,以盡朋友之義,保全這個少年孝義英俠。
主意打定,故意笑道:“适聽虎嘯至少大小三個,明弟興弟,可分東西兩面,分路抄去;我由中路,越山而過。
三人分頭合圍,一同除去,免得留來害人。
” 江明見他話未說完,中間停頓,也自生疑,故意說道:“虎雖害人猛獸,但是此地離兵書峽近,黑哥哥上次為了殺虎,與人争鬥;那兩山童曾說虎是他家養,并不傷人,想是以前逃走之虎;洞中老人又與司空叔相識。
自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在明日便到白雁峰,好吃的酒食有的是。
我們吃些山糧,權且充饑,到了外面村鎮,再換口味飽餐解饞如何?” 黑摩勒先也當他做作,假說:“無妨。
虎終害人之物,它身上又未寫出家養的字,不再追往兵書峽有什相幹?如有那兩山童一路,或是在旁,便不動手,司空叔還命我留神查看他二人是否兄妹呢。
”童興年幼喜事,也在一旁力說。
江明方始笑說:“随便你們。
”三人議定,便即分路趕去。
黑摩勒不知江明聲東擊西,故意走往嶺西與兵書峽相反的一面,漸把方才疑念去掉。
到了山頂,回顧下面,江明已将兵刃暗器取出,遠遠繞着山腳往前抄去,人影掩映崖石林樹之間,虎嘯之聲時斷時續,也正偏向西面。
看那聚精會神繞山飛馳情景,不似有什别的心意,忙把腳步加快,翻山而過。
到地一看,那一面正是山陰,到處危峰怪石,草樹茂密,陰森森的,形勢比來路險惡得多。
遙望西山腳坡野間,草木有些騷動,好似山風剛過,略一起伏,也就靜止。
虎嘯之聲已止,立處正當橫嶺之中,兩頭相隔,都有好幾裡遠近,自覺打錯了主意。
如等江、童二人來此會合,還要等上些時。
方才明聽那虎有好幾隻,就在山後一帶奔馳吼嘯。
這類猛獸,行動之間照例有風,沿途草樹均要騷動,極易查看,如何靜蕩蕩的,不見一點影迹?下時曾見西山腳草樹起伏,也許剛往山陽一面繞去。
虎數不止一兩隻,憑江明的本領,遇上固是無妨,要想全數除去,定必艱難。
正要往西追去,忽聽東面又是一聲虎嘯,正是童興來路,忙即趕去。
走不多遠,便聽吼聲慘厲,震撼林野,仿佛那虎被人擒按地上,正受毒打掙命。
暗忖:“小弟兄三人,隻童興本領較弱,年紀也小兩歲。
憑他本領,打虎容易,如用空手将虎抓緊,按在地上毒打,就他那點身量,也辦不到,莫非另外還有打虎的人不成?”心念一動,急于查看底細,竟将尋找江明的念頭抛下,朝那虎吼來處,飛上急馳。
剛聽出虎吼是在前側面危崖松林之中,忽又聞得一聲慘嗥,由此便沒了聲息。
聽出那虎身量不小,已被人用重手法活活打死,斷定不是童興所為,越想查看那人是誰。
正往前急馳間,眼看離林不過十來丈遠近,猛瞥見林内有一小人影子一閃,甚是眼熟,還未看真,人影已不再現。
遙聞松林深處有人厲聲喝道:“小野種,你往哪裡去了?那兩個小狗男女,可曾尋到蹤迹?這虎已被我空手打死,還不快尋松枝,少時一同烤吃!想挨打麼?” 黑摩勒人本機警,近來連經大敵和好些高明人物指教,越發長了閱曆。
聽出那人語聲兇暴,又能空手殺一大虎,心疑不是善類。
剛把腳步放緩,一面留神查聽,待由林側悄悄掩将過去。
忽又聽一幼童口音大聲嚷道:“你這斷手指的和尚,好沒道理!殺個把老虎有什希罕?要撿松枝不難,你又不是我的師父,憑什麼要打我?” 黑摩勒一聽,答話幼童,正是前在福建所收愛徒田鐵牛。
自從救助虞堯民和黃、李諸人,殺死大盜伊商,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