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莊屯富商遇寇 招商店俠客逢兇
關燈
小
中
大
有許多事情。
乘此無人留意,賊黨這時決不敢在店中停留,你們快些遷居,回房安歇。
王兄到底年老力衰,三玉在此數日之内必須随在你父身旁,不可離開。
我料你們隻不出櫃房門,就有賊黨混進也可無事。
楊老幺雖未學過武功,膽大機警,人甚忠實,可往你姑父家中安歇。
賊黨陰謀敗露,今夜決不敢再作掘取藏金之想,先前所說,已用你不着。
等到睡足,養好精神,明日傍午,可到我們房中相見便了。
” 說時,姓李的矮胖子,已向楊老幺和先前退出、剛由外面試探着走進的兩個夥計,探詢店中有無可疑人物。
均說:“當日來客雖多,均是熟客和年前回家的本份商人,還有兩起大小商幫也都相識。
平日除于相公外,隻有兩老夫妻。
男的姓許,因有兩個同伴親友中途病倒,在來路鎮上求醫。
當地是一村莊,醫家房少,不便同住人家,那兩個又是至親,約好在此等候。
先來了十來天,因病人至今不來,人地生疏,每日枯坐,談起甚是愁悶。
男的年約五十多歲,像個教蒙館的先生。
女的雖是一雙大腳,連路都似走不大動,來時拄着一根拐杖,看去老弱忠厚,毫無可疑。
陳四本來率衆要走,聞言忽又停住,先朝門外探頭四面一看,重又仔細盤問。
老幺方覺這兩老夫妻帶着家眷進京投親,就便謀事,平日守在房裡步門不出,膽子甚小,因其所居是個雜院,往來人多,惟恐遇見歹人,丢了衣物,天黑便睡,門窗關得甚緊,老怕丢了東西,飲食均極清苦,實是兩個忠厚懦弱的好人。
自己不在前院做事,共隻見過兩面。
因聽前院夥計說老夫妻輕不使喚人,終日相對靜坐,極少聽到語聲,難得要一回開水,日子一久,仿佛這兩人除每早洗臉外,茶都不喝一口。
先頗奇怪,正要往看,又聽人說老夫妻因有濕氣,不大吃茶,帶有一個水葫蘆,故鄉是在湖北山野之中,平日飲慣山泉,不須熱水,又最愛惜物力,早起所剩開水均存葫蘆之中,吃得又少,所以誤會,其實并非不飲。
那葫蘆卻是特别,大約尺許,不知用什方法壓扁,隻有寸許厚薄。
這兩人行李不多,衣服;日而幹淨,想是出身寒苦,無論何物全都看得甚重,不願人動。
葫蘆挂得頗高,外有布套,也無一人取看。
老幺先聽對方好幾天不要一次開水,覺着奇怪,聞言才知怕犯濕氣,水飲極少,也就不以為意,事情又忙,由此丢開。
及聽陳、李二人接連兩次探詢,陳四問得更是仔細,先以為這兩老夫妻決無可疑,後來想起終日不飲之事,正要開口,又覺白骷髅立意殺他,便因那日酒店一句無心的話。
自己本來為好,不料那惡賊因此生疑,反認為自己如不看破他的行藏,怎會代為掩飾?于相公和諸俠背後也曾勸告話要謹慎,可見禍從口出,這兩人年老衰弱,并非真個斷水,不過飲得極少,不值一提,同時想到表弟業已學成武功,自己如有本領,怎會受那惡賊欺侮?難得遇到幾位大俠異人,聽口氣對我頗好,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如何錯過?想到這裡,猛觸靈機,生出希望,隻顧盤算如何請求。
陳、李二俠業已把話問完,一同起身,就此岔開,也未再說。
衆人事前商定,王氏父子引了二商客在前,老幺和兩夥計裝着做事,随後跟去。
陳、李二俠另作一起,暗中戒備,護送到了櫃房附近,看準四外無人,再往裡走。
二俠護送到櫃房左近,方各離去。
除老幺明午去往小院相見之外,餘均不必再在人前出現,一面由王标命賬房密令衆夥計,有人打聽,便說天明前,店東同了兩人被昨夜兩位老客約去,已同起身。
三玉面生,偶出窺探,或與諸俠相見,還可無妨,王标等五人在事未完以前,一步不可走出。
這時已是夜靜更深,一行九人,連明帶暗,輕悄悄往櫃房走去,因都走熟的路,連店中打更的人俱都繞路避過不使看見,沿途未遇一人。
到了櫃房附近,王标陪客,推門走人。
三玉、老幺人走最後,已快進門,因陳、李二俠隐身暗中,一路同來,中途便不見人,不知藏在何處,少年好奇,探頭回顧,一條人影由斜刺裡閃出,剛往回路馳去,忽又回身停住,昏燈影裡,剛看出是那瘦子陳四,忽聽頭上微風飒然,接連飄過,目光到處,由店門那面房頂上相繼飛落四人,都是黑衣蒙面,内中一個像是女子,身材最矮,跟着便見六人會合一起,掩往暗中低聲談論,說不幾句,便有兩人往前院那面越房而去。
老幺知這六人均是一路,瘦長子李六也在其内,必是追賊回來,還不怎樣。
三玉忽想起途中曾遇大俠聞捷,此人隻與師父相識,曾聽說過,并非本門師長,和店中這幾位前輩英俠都是至交,來時曾在途中路遇,按理應該早到。
此人本領既高,人又和氣,對我十分愛惜獎勉,說好今夜店中相見,還要見我父親。
看這來的數人,均不像有他在内,是何原故?日裡談得投機,并有約會,渴欲一見,因人未來,心中失望,又防聞捷孤身追賊,受到暗算,見還有三人立談未走,正想前往探詢。
老幺也是同一好奇心理。
二人剛在商計,乘此無人,看那來人是誰,三玉并想探詢聞捷下落,當夜明早是否會來。
忽見李六将手連揮,似令二人急速回屋,跟着,前面三人便往暗影中掩去。
二人隻得罷了,一同進門,由櫃房暗門走往裡院王标住家的密室之中。
王妻得信,自然情急,一面招呼傷人,一面款待來客,忙作一團,仗着床鋪被褥俱都現成,不消片刻便各安頓停當。
因夜已深,惟恐明日有事,主人又受了傷,便各安歇。
楊老幺想起自己心事,又和三玉幼時情厚,特意同卧炕上談說心事,說自己想拜諸俠為師,不知能否如願。
三玉便問:“你和他們相識雖淺,人卻投機。
尤其于老前輩在此日久,聽說看你得起,你要拜師,也許有望,可知他們的來曆麼?”老幺答說:“因受姑夫囑咐,不敢多問,隻知先來二位,一位姓李行六,一位姓陳行四,後又來了一位姓李行十四的矮胖子,還聽說有一位叫林十三的,我還不曾見過,另外一男一女也隻聽說,不知是何來曆,三表弟你知道麼?”三玉笑答:“他們真姓名均未明言,那位于老前輩,連我也是中途折轉才聽說起,是否那位前輩老俠,還不知道呢。
”老幺笑問:“于相公看年紀決未滿四十,比那姓陳的還似年輕幾歲,如何算老?”三玉笑答:“你未從師,那裡知道?隻這一位,連指教我的那位師長均說難料,我更拿他不準。
下餘諸位的來曆和白骷髅的惡迹我卻深知。
反正你也不困,難得有此良機,我先對你詳言經過。
日内相見,照我所說行事,且試試運氣吧。
”老幺聞言大喜。
乘此無人留意,賊黨這時決不敢在店中停留,你們快些遷居,回房安歇。
王兄到底年老力衰,三玉在此數日之内必須随在你父身旁,不可離開。
我料你們隻不出櫃房門,就有賊黨混進也可無事。
楊老幺雖未學過武功,膽大機警,人甚忠實,可往你姑父家中安歇。
賊黨陰謀敗露,今夜決不敢再作掘取藏金之想,先前所說,已用你不着。
等到睡足,養好精神,明日傍午,可到我們房中相見便了。
” 說時,姓李的矮胖子,已向楊老幺和先前退出、剛由外面試探着走進的兩個夥計,探詢店中有無可疑人物。
均說:“當日來客雖多,均是熟客和年前回家的本份商人,還有兩起大小商幫也都相識。
平日除于相公外,隻有兩老夫妻。
男的姓許,因有兩個同伴親友中途病倒,在來路鎮上求醫。
當地是一村莊,醫家房少,不便同住人家,那兩個又是至親,約好在此等候。
先來了十來天,因病人至今不來,人地生疏,每日枯坐,談起甚是愁悶。
男的年約五十多歲,像個教蒙館的先生。
女的雖是一雙大腳,連路都似走不大動,來時拄着一根拐杖,看去老弱忠厚,毫無可疑。
陳四本來率衆要走,聞言忽又停住,先朝門外探頭四面一看,重又仔細盤問。
老幺方覺這兩老夫妻帶着家眷進京投親,就便謀事,平日守在房裡步門不出,膽子甚小,因其所居是個雜院,往來人多,惟恐遇見歹人,丢了衣物,天黑便睡,門窗關得甚緊,老怕丢了東西,飲食均極清苦,實是兩個忠厚懦弱的好人。
自己不在前院做事,共隻見過兩面。
因聽前院夥計說老夫妻輕不使喚人,終日相對靜坐,極少聽到語聲,難得要一回開水,日子一久,仿佛這兩人除每早洗臉外,茶都不喝一口。
先頗奇怪,正要往看,又聽人說老夫妻因有濕氣,不大吃茶,帶有一個水葫蘆,故鄉是在湖北山野之中,平日飲慣山泉,不須熱水,又最愛惜物力,早起所剩開水均存葫蘆之中,吃得又少,所以誤會,其實并非不飲。
那葫蘆卻是特别,大約尺許,不知用什方法壓扁,隻有寸許厚薄。
這兩人行李不多,衣服;日而幹淨,想是出身寒苦,無論何物全都看得甚重,不願人動。
葫蘆挂得頗高,外有布套,也無一人取看。
老幺先聽對方好幾天不要一次開水,覺着奇怪,聞言才知怕犯濕氣,水飲極少,也就不以為意,事情又忙,由此丢開。
及聽陳、李二人接連兩次探詢,陳四問得更是仔細,先以為這兩老夫妻決無可疑,後來想起終日不飲之事,正要開口,又覺白骷髅立意殺他,便因那日酒店一句無心的話。
自己本來為好,不料那惡賊因此生疑,反認為自己如不看破他的行藏,怎會代為掩飾?于相公和諸俠背後也曾勸告話要謹慎,可見禍從口出,這兩人年老衰弱,并非真個斷水,不過飲得極少,不值一提,同時想到表弟業已學成武功,自己如有本領,怎會受那惡賊欺侮?難得遇到幾位大俠異人,聽口氣對我頗好,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如何錯過?想到這裡,猛觸靈機,生出希望,隻顧盤算如何請求。
陳、李二俠業已把話問完,一同起身,就此岔開,也未再說。
衆人事前商定,王氏父子引了二商客在前,老幺和兩夥計裝着做事,随後跟去。
陳、李二俠另作一起,暗中戒備,護送到了櫃房附近,看準四外無人,再往裡走。
二俠護送到櫃房左近,方各離去。
除老幺明午去往小院相見之外,餘均不必再在人前出現,一面由王标命賬房密令衆夥計,有人打聽,便說天明前,店東同了兩人被昨夜兩位老客約去,已同起身。
三玉面生,偶出窺探,或與諸俠相見,還可無妨,王标等五人在事未完以前,一步不可走出。
這時已是夜靜更深,一行九人,連明帶暗,輕悄悄往櫃房走去,因都走熟的路,連店中打更的人俱都繞路避過不使看見,沿途未遇一人。
到了櫃房附近,王标陪客,推門走人。
三玉、老幺人走最後,已快進門,因陳、李二俠隐身暗中,一路同來,中途便不見人,不知藏在何處,少年好奇,探頭回顧,一條人影由斜刺裡閃出,剛往回路馳去,忽又回身停住,昏燈影裡,剛看出是那瘦子陳四,忽聽頭上微風飒然,接連飄過,目光到處,由店門那面房頂上相繼飛落四人,都是黑衣蒙面,内中一個像是女子,身材最矮,跟着便見六人會合一起,掩往暗中低聲談論,說不幾句,便有兩人往前院那面越房而去。
老幺知這六人均是一路,瘦長子李六也在其内,必是追賊回來,還不怎樣。
三玉忽想起途中曾遇大俠聞捷,此人隻與師父相識,曾聽說過,并非本門師長,和店中這幾位前輩英俠都是至交,來時曾在途中路遇,按理應該早到。
此人本領既高,人又和氣,對我十分愛惜獎勉,說好今夜店中相見,還要見我父親。
看這來的數人,均不像有他在内,是何原故?日裡談得投機,并有約會,渴欲一見,因人未來,心中失望,又防聞捷孤身追賊,受到暗算,見還有三人立談未走,正想前往探詢。
老幺也是同一好奇心理。
二人剛在商計,乘此無人,看那來人是誰,三玉并想探詢聞捷下落,當夜明早是否會來。
忽見李六将手連揮,似令二人急速回屋,跟着,前面三人便往暗影中掩去。
二人隻得罷了,一同進門,由櫃房暗門走往裡院王标住家的密室之中。
王妻得信,自然情急,一面招呼傷人,一面款待來客,忙作一團,仗着床鋪被褥俱都現成,不消片刻便各安頓停當。
因夜已深,惟恐明日有事,主人又受了傷,便各安歇。
楊老幺想起自己心事,又和三玉幼時情厚,特意同卧炕上談說心事,說自己想拜諸俠為師,不知能否如願。
三玉便問:“你和他們相識雖淺,人卻投機。
尤其于老前輩在此日久,聽說看你得起,你要拜師,也許有望,可知他們的來曆麼?”老幺答說:“因受姑夫囑咐,不敢多問,隻知先來二位,一位姓李行六,一位姓陳行四,後又來了一位姓李行十四的矮胖子,還聽說有一位叫林十三的,我還不曾見過,另外一男一女也隻聽說,不知是何來曆,三表弟你知道麼?”三玉笑答:“他們真姓名均未明言,那位于老前輩,連我也是中途折轉才聽說起,是否那位前輩老俠,還不知道呢。
”老幺笑問:“于相公看年紀決未滿四十,比那姓陳的還似年輕幾歲,如何算老?”三玉笑答:“你未從師,那裡知道?隻這一位,連指教我的那位師長均說難料,我更拿他不準。
下餘諸位的來曆和白骷髅的惡迹我卻深知。
反正你也不困,難得有此良機,我先對你詳言經過。
日内相見,照我所說行事,且試試運氣吧。
”老幺聞言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