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回 亭午唱荒雞 竹樹蕭疏容小隐 淩空飛白練 池塘清淺長靈秧

關燈
首先贊同南海雙童之言,變了初計。

     石完性烈如火,倔強非常,膽子比誰都大。

    雖然敬畏師長,不敢還言,心卻一點不知警戒。

    因聽衆人說得妖邪那麼兇,越不服氣。

    暗忖:“祖父常說,我身禀靈石精氣而生,除遇三陽真火、乾天靈火、極光大火而外,任何邪毒均難傷害。

    又精地行石遁之法,萬丈山石均可通行自如,到最厲害時,隻消往地底一鑽,有什妨害?初入師門,無甚功績,師父說得敵人那麼兇法,何不仗着天賦本能家學,像除妖僧一樣,暗入赤身寨,出其不意,先将為首妖孽殺死除去,或将列霸多的肉體用姊姊行時所贈石火神雷炸成粉碎,豈非大功一件?”心念一動,又想起:“姊姊石慧拜在淩雲鳳門下,不知何時始能得到音信。

    都是妖人不好,否則日前師父還說,為了雷起龍之事,要尋淩師叔一行,豈不可與姊姊見面?”越想越有氣,不由性起,痛恨妖人,恨不能一下斬盡殺絕。

     衆人自不知他心意,又飛了一會,便越過前面高山,到了赤身寨邊界。

    遙望前面亂峰環列之中,瘴氣彌漫,結成一片極廣大的彩雲,覆蓋大片盆地之上,離地約有十來丈高下,方圓達數百裡。

    遠近群峰,宛如一根根的碧玉簪和好些大小青螺,倒插浮沉于汪洋千頃的五色雲海之中,霞彩鮮明,好看已極。

    來路山巅又高,淩虛而馳,迎着浩蕩天風,目極穹蒼,憑臨下界,由高向低,隐了遁光斜飛過去,越覺當前景物雄麗,從所未見。

    幸而事前知底,相隔已近,預有戒心;如是尋常經過,再要隔遠一些,必當是仙雲餌地,繁霞麗空,總有仙靈寄居,可以晉接,決想不到内中伏有無限危機。

    因是地域廣大,毒瘴凝聚,以金、石二人的神目竟不能透視下面。

    二人深知厲害,又因南海雙童再三力說不可冒進,便說:“好在過山以前,已用本門神符掩蔽遁光,便有敵人跟蹤,也難發現。

    已然深入虎穴,不必忙此一時。

    最好謀定後動,看準敵人虛實,再行下手除害,使其一發必中,既免徒勞,又少危險。

    ”衆人俱以為然,便在就近下落,想不去沖動那片瘴幕,隻順山徑,由彩雲之下繞将過去。

     到地一看,那山形的險惡簡直從未見過。

    一面是峻嶺冰峰高出天漢,半山以上草木不生,所有山石沙土均是紅色。

    再往上去,便是冰雪布滿,陰寒刺骨。

    半山以下氣候炎熱,草莽亂生,上面多帶毒刺。

    奇石磊-,險峨難行,休說羊腸,連個鳥道俱無。

    沿途不是深溝大壑,病氣蒸騰,毒煙藉郁中時見毒蛇巨蟒影子出沒,異聲四聲,響振空山,怪風時作,鳥飛不下,便是森林綿亘,叢菁阻路,光景黑暗,不見天日。

    衆人雖不畏這些艱險,看去也覺陰森凄厲,不可流連。

    略微端詳形勢,為防飛行太急,易被敵人驚覺,各把飛勢改緩,貼着地面,緩緩飛将過去。

    好在山路危險,也不畏難。

    正覺沿途形勢險惡醜怪,使人無歡,前面已然發現瘴氣,隻是斷斷續續,零散飛翔,殘錦斷纨,自成片斷,浮空停滞。

    越往前越多,片也越大,望将過去,宛如錦堆繡幕,虛懸地上,已覺美觀非常。

     等到再往前走不多遠,隐聞雞啼之聲,比起平常閑行田野之間所聞到的雞啼迥乎不同。

    衆人均覺這等蠻煙瘴雨,毒岚郁蒸之地,休說是漢人,連生蠻野人也早絕迹,怎會有此雞鳴?連忙循聲尋去。

    沿崖一轉,忽見清溪映帶,松竹蕭森,到處花光如繡,綠柳含煙,水木明瑟,全是一派靈淑清妙之景。

    再被那些看去美麗非常,實則中蘊奇毒的山岚惡瘴一陪襯,越覺靈景天開,其中必有神仙宮宅。

    衆人因沿途蕪穢非常,黴濕之氣中人欲嘔,這裡風景偏是如此靈妙,最難得的是泉石清幽,地絕纖塵,情知有異,越發留心。

    沿着一片花林直往前行,又聽山巅雞聲。

    日光停午,溪山如畫,滿眼芳菲中,忽然聞此,令人有雲中雞犬之思。

    心正奇怪,路轉峰回,前面山崖上忽現出兩間用新竹子建成的茅舍,似新落成未久。

    竹色依然蒼潤欲流,屋頂茅草也是青色,與常見不類。

    屋前崖石上高立着一雙金色雄雞,也比常見的要大幾倍,生得朱冠錦羽,鈎爪如鐵,昂首獨立,目射金光,顧盼之間甚是威猛。

    那地方乃是石崖上面一片狹長平地,茅屋側面尚辟有大片水田。

    田中種着尺許長的苗秧,看去似稻非稻,一色通紅,甚是奇麗美觀。

     石生正向阿童悄聲說道:“這等地方怎會住有人家?景物偏又如此靈秀。

    你看花林竹屋,綠水紅秧,與四圍的樹色泉聲交相映襯,有多好看。

    ”石完覺那田中所種與平時所見水稻不同,清風吹動,宛如紅浪,又勻又細,覺着好看,便往田邊走去。

    甄艮早看出主人敢在此地隐居,不問邪正,均非庸流;稻又異種,從所未見。

    恐石完冒失惹事,忙趕過去,想要攔阻。

    忽聽石完笑喚:“師父、師伯快來,這裡的水怎會倒流?”甄艮因諸人所居相隔隻有半箭之地,虛實未知,恐被聽去,忙令禁聲。

    衆人也看出異處,趕了過來,往田中仔細瞧看。

     原來水田所在,地勢較寬。

    好似本來和茅屋前面同是狹長形,後經人力将靠裡面的山崖由頂到底削去了一大片,并在上面加以雕琢。

    所以别處山崖都是布滿蒼苔,翠色如染,這裡卻是大片黑石,不長寸草。

    壁上大小洞穴密如蜂巢,處處嵌空玲珑,看去頗具匠心。

    因是曆年較久,風雨侵蝕,如非衆人慧目法眼,又是行家,常人到此,必當天生奇景,決看不出雕琢之痕。

    這還不奇,最奇是那片水田廣隻數畝,方塘若鏡,中間并無畦壟。

    所種紅稻甚是柔韌,高出水面雖隻數寸,下面卻深。

    通體長約三尺,稻尖上各有一粒綠豆大小的紅珠。

    水深竟達七尺以上,稻并無根,水系活水,偏能直立水中,行列整齊,毫不移動。

    近梢出水數寸的上半段,盡管随風披拂,柔軟非常,水面以下卻仿佛一枝長箭,插向土中,穩定非常。

    靠近前面崖口辟有兩條水路,寬約二尺,與田相通。

     大股清泉宛如銀蛇,由山下清溪中蜿蜒急駛飛來,朝着相隔十數丈的危崖猛竄,逆行而上,順着水路人口石槽,直注田中。

    入口水勢立歸平靜,田面上一片澄泓,依舊清明,并不起什波紋。

    另一水路在斜對面,卻順石槽,臨崖往下飛瀉。

    探頭崖外一看,好似兩條玉龍此去彼來,上下飛舞,追逐于青山碧崖之上,循環往來,永無休息,頓成奇觀。

     經此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