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回 古洞幾千春 遍地香光開别府 滇池八百裡 彌天霞彩鬥癫師
關燈
小
中
大
心正代他愁急,不知怎的,蜘蛛白影已快撲到,後二敵人一到,忽然隐去。
妖僧暗忖:“逃既絕望,死後元神不為佛光所化,也必被妖物所害。
與其這樣,還不如暫留殘生,暗令韋蛟求情,相機行事。
如能借用神木劍兵解,豈不是好?”主意打定,一面運用玄功抵禦身綁蛛絲,以免痛楚;一面束手聽命。
甄氏師徒将他押到上面。
金蟬、阿童天性極仁厚,一向不為過分之事。
又知妖僧自從當年敗在嵩山二老手内,永不再往人間作惡。
就是以前也隻脾氣古怪,專喜侮弄輕視他的人,并未聽說犯什大惡。
否則不待今日,二老先放他不過。
雖說對待九姑姊弟淫兇殘忍,人并未被害死。
然而不知怎的,心生厭惡,立意置之于死,并無絲毫寬容之念。
妖僧得道年久,深悉前因。
本還想令韋蛟求說,及至見到為首兩個敵人竟是夙孽,又見衆人多半對他嫉視,情知不免,不由長歎一聲,一言不發。
這時幹神蛛仍未現身,衆人再喚,隻答了一聲:“我還有事,行再相見。
”韋蛟卻跪在石生面前,抱膝痛哭,代師乞命,不住哀聲求告說:“自己如無前師收容,傳以道法,不等得見恩主與諸位師長,早已慘死,哪有今日?如非舍不得前生恩主,今世恩師,真恨不能代他一死。
望乞諸位仙師念在前師雖是旁門,無甚惡行,斂迹已久,此次威逼九姑,實因大劫情急,出此下策,萬非得已。
如蒙恩施格外,網開一面,弟子有生之日,均是戴德之年。
” 衆人雖多痛恨妖僧,畢竟素性寬厚,見韋蛟如此忠義,全被感動。
石生尤其可憐愛徒,首先力主釋放,許其自新之路。
便向空高呼:“幹道友,你看我徒兒分上,把法寶收去吧。
”随聽幹神蛛答道:“這厮神通變化,邪法甚高,内人出其不意,才将他師徒擒住。
我這人言行如一,說收就收。
不過等他有了防備,再想除他,那就難了。
”語聲聽去甚遠,卻又好似在妖僧身上發出。
衆人均覺奇怪,重又請其現身,幹神蛛未答。
石生因見韋蛟哭得可憐,衆人已有允意,二次說道:“這類妖人,我也明知他未必能夠改悔。
我和蟬哥哥他們已然答應徒兒放他,未便說了不算,請做個整人情吧。
”随聽答說: “石道友,依你。
”便無應聲。
妖僧身纏白影忽然不見,立有一片青光籠罩全身。
阿童當他又要鬧鬼,石生連忙攔住,方說:“妖僧伎倆不過如此,無須怕他。
”金蟬已大聲喝道:“無知秃賊!看韋師侄分上,已然饒你狗命,你還不走,尚欲何為?”妖僧苦笑道:“你休多疑,貧僧絕無他意。
隻因自知今生雖無大罪,夙孽太重,大劫将臨,不可避免。
諸位道友既然看在小徒薄面,何妨成全到底?7話未說完,忽然一道青光破空疾駛而來,老遠便喝:“諸位道長,千萬休放妖僧元神逃走。
”妖僧看出仇人飛來,知道絕望,不俟衆人答言,立縱遁光朝空飛去,勢甚神速,與來人正撞在一起。
衆人因為韋蛟忠義所感,決計放他,不曾想九姑恰在此時趕來。
妖僧惟恐逃不脫,話未說完,忽然遁走。
衆人一時疏忽,沒有留意,等看出兩下裡對面,才得想起雙方仇重,均防妖僧乘機加害。
阿童恐救不及,手指處,佛光首先飛起,恰将雙方一齊罩定。
衆人也紛紛趕去。
妖僧恨極九姑,本心未始不想報複。
及見敵人來勢這麼快,剛與九姑迎面,未等出手,佛光已然上身。
這次與前兩次不同,毫未防備,全身竟被罩定,隐身法首先破去。
忽然急中生智,停手向衆人笑道:“諸位道友已允放我,即便恐留後患,也須等我再來冒犯,下手不晚,何必忙此一時,說了不算呢?”阿童見他逃時行迹雖然可疑,并未出手,反被問住。
又見韋蛟滿面愁急悲苦之容,飛身追來,擋在妖僧身前,眼巴巴望着自己似要開口求告神氣,心越不忍,面上一紅,還未答話。
石生、金蟬同聲喝道:“你這秃賊,行蹤鬼祟,居心險詐。
既允放你,盡可從容。
何況你話未說完,突然飛走,來的又是你的仇人,斷定你必有詭謀,方始追來。
你不及出手,兇迹未露,總算便宜。
我們明知你禀性兇狹,萬無改悔,隻等你再來伏誅,連句勸誡的話也沒有。
我弟兄言行如一,怎會失言?此去禍福在你,如敢故态複萌,或來本山侵擾,終于形神俱滅。
去吧。
”說時,阿童佛光已收。
來的青光,正是九姑姊弟把臂同飛。
聽出衆人釋放妖僧,方要勸阻,阿童佛光一撤,妖僧已先遁走。
衆人見他滿臉慚愧之容,逃時隐身法已被佛光所破,遁光竟比電還急,隻看得一眼,便射向遙空雲層之中不見。
石生笑說:“妖僧功力實非尋常,所習也與尋常妖邪不同;便所用法寶、飛劍,除法台妖火而外,多半不帶邪氣。
可惜生性兇橫,否則一樣可以成道。
說他妖邪,似乎稍過。
”九姑姊弟随衆降落,在旁接口道:“秃賊所得道書,前半本是邪正參半;尤其末幾章乃性命要旨,三元秘奧,關系重要。
如能得到勤修,用之于正,不仗中部下乘法術任性為惡,照樣可以成道,連天劫也可避免。
起初許他将雙方道書抄錄,互相交換,彼此有益,他偏不允,因而成仇,舍弟幾遭毒手。
愚姊弟并非報仇心切,實在舍弟被困年餘,深知秃賊心性險詐,詭計多端,卷土重來,必非易與,連元神也不可放其逃走。
否則,諸位道長在此修煉,必是未來隐憂。
”又問衆人:“妖僧還有幾件厲害法寶,可曾見其使用?”衆人各說前事。
九姑驚道:“妖僧為報嵩山二老之仇,曾用多年心力,除烏靈妖火之外,尚煉了兩件法寶,如何未見使用?定是此寶不曾攜帶,上來輕敵。
慘敗以後,九盤嶺妖窟又經仙法禁制,不能重返老巢,緻未取用。
此時逃走,定必往取這兩件法寶。
一是邪教中有名的黑眚絲。
本非妖僧原有之物,不知是何妖人所贈,經其重煉,據說威力甚大,多高法力的人,驟出不意,也為所害。
一是妖僧采取地底陰煞之氣,會合五金之精所煉陰雷。
雖不似九烈神君與軒轅老怪的獨門陰雷猛烈陰毒,但是能發能收,化生無窮,晃眼之間,能将方圓十裡内化為雷山火海,萬幹霹靂同時爆炸,随滅随生,另具一種厲害威力。
隻有土木島主、商氏二老先天土木二行精氣能夠破它。
此外還有一樣用以防身逃遁之寶,名叫火雲沖。
三寶向藏法台地底石穴之中,平日自負無敵,除每月朔望按時祭煉而外,連門人也隻有姬蜃一人見過,從未使用。
照此情勢,定必逃回,取此三寶,前來報仇。
以諸位道長、神僧法力,固然無慮,多厲害的異寶,也難與佛光為敵。
但這裡本是洞天仙府,被秃賊竊踞多年,經其加工布置,美景甚多,一旦失去,必不甘服,必須防其暗算,加以殘毀。
最好此時趕去,也許禁制嚴密,妖僧不能入内。
諸位道長若将三件法寶得到手内,再将本山人口行法封禁,便無憂了。
” 衆人見九姑改了稱呼,竟執後輩之禮,知她姊弟心意。
因一說破,對方開口拜師,反倒難處,便不說破。
聞言稱善,方要命人前往查看。
韋蛟深知妖師為人,心中發急,初次從師,不敢多說,隻得說道:“此去九盤嶺頗遠,雖有地道秘徑相通,也非當時可達。
諸位師長此時趕去,恐已無及。
何如由弟子再用傳真照形之法,立可看出真相,以免虛此一行。
不知可否?”石生知他維護前師,惟恐前去撞上,不過所說也頗有理。
笑罵道:“你這孽畜,剛剛見面,仍是前生猴兒脾氣,喜歡鬧鬼。
自來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你那妖師兇心不改,早晚伏誅,看你能維護他幾時?還不快把你那邪法現将出來!” 七矮弟兄情分最厚,一向同心同德,不論什事,隻要有一人提議,所行不犯教規,無不依從。
韋蛟領命,如法施為,水光重現。
由當地起直達九盤嶺的景物,似電一般現将過去,并無妖僧蹤迹。
眼看九盤嶺洞穴就要現出,衆人方想:“地道秘徑,适才遊行全洞,己用仙法禁制。
妖僧繞山飛行,這麼遠道路,斷無如此快法。
”哪知九盤嶺剛一出現,便見一個身材高大,山民裝束,腰圍獸皮,袒着半臂,背插叉環,手足裸露的妖人,駕着一道火焰,由妖洞崖壑下面飛起,手上拿着一個皮口袋。
韋蛟一見,忙道:“韋師法寶,被那妖人盜去了。
”衆人忙令查看妖人去路,以便分頭堵截。
話未說完,又見妖僧駕着一道青光,疾如流星,由斜刺裡飛來,晃眼對面。
方料二人必要動手,哪知兩人見面,各停遁光叙談,竟是同道。
妖僧忽又偏頭,惡狠狠朝着衆人這面說了兩句,由妖人身上發出一股黑煙,人便不見。
等到金蟬吩咐韋蛟行法查聽時,已由妖人隐了身形,一同遁走。
衆人見韋蛟神情沮喪,好似憂愁更甚,問他何故。
韋蛟垂淚道:“弟子不敢隐瞞,韋師現與妖人合流,早晚必來生事。
弟子也不敢再為求恩,隻求各位師長憐他能到今日,修為不易,到時不傷他的元神,便感激不盡了。
”衆人還未開口,石生一心想成全愛徒的義氣,首先答應。
衆人見他如此愛護門人,俱都好笑。
衆人因覺九姑為人靜好溫柔,乃弟雲翼元氣大傷,恐其回山狹路逢仇,又遭毒手。
好在當地石室甚多,便留他們洞中暫住,等到事完,或是雲翼複原,再定行止。
九姑姊弟本想借此親近,為異日拜師引進地步,聞言正合心意,忙應遵命,并謝解救之恩。
大家歡叙了一陣。
因嫌九盤嶺妖窟無什用處,相隔又遠,索性行法封閉,連地道也同堵塞,把各處景物也一齊加以修整。
初意妖僧必要勾結妖黨來犯,哪知待了數月,并無迹兆。
韋蛟用功甚勤,除與石完性情不甚相投而外,衆人對他俱頗期愛。
山中景物溫和,四時如春,靈景甚多,花開不斷。
衆人在内修煉之餘,偶然分班出外行道。
九姑姊弟也就住了下去,中間兩次探詢衆人口氣,均被婉言拒絕。
這日甄氏弟兄同了石完剛由外面回山,偶然同習地行之法,準備直達金石峽口,再行出土,快要到達。
石完人在地底,照樣能由土石中透視三丈上下景物。
師徒三人正走之間,忽聽上面有破空之聲飛落,忙由地中升出地面一看,正是妖僧一人在峽口外向裡窺探,身邊帶有上次所見皮囊,手裡拿着兩面妖幡,擲向峽口之外,立時不見。
石完性急,口喊:“妖僧現在上面鬧鬼,師父快來!”随說,人早由地飛出,揚手一道劍光,朝前飛去。
妖僧一見石完,惡狠狠回身喝道:“無知小狗,也敢欺人!”随手飛起一道青光,剛将石完敵住,南海雙童也由地底趕出。
因不知妖僧此來另有用意,見他邪法厲害,惟恐有失,連忙傳聲發出警号。
金、石諸人紛紛趕出,一齊夾攻,鬥了些時,未分勝負。
妖憎傷了一口飛劍、一件法寶,正待發動邪法,将埋伏的妖幡施展出來。
金、石二人已各将二十六口修羅刀,合成五十四道寒碧刀光,朝前夾攻。
妖僧知道此刀來曆,越發心寒,不肯戀戰,取出火雲沖,化為一溜火星,電射逃去。
阿童因當地離雲南甚近,昨日前往石虎山探看師兄朱由穆未回,妖僧逃後方始趕到。
這時妖幡隐伏峽口尚未出現,衆人看出峽口邪氣隐隐,金蟬首先用太乙神雷打将過去,妖幡立時出現,隻見兩幢黑氣突升地面,内裡裹着好些通身赤裸的血人,一個個身材高大,相貌猙獰,帶着極濃厚的妖光邪氣,向衆人撲來。
阿童不知妖僧一心想借神木劍兵解,特意向妖人借這兩面妖幡,以為阿童必用佛光去破,然後冷不防運用玄功變化撲上身去,等阿童用神木劍抵禦時,立可乘機兵解。
不料陰錯陽差,甄氏師徒無心撞破,詭謀未遂,白送了兩面妖幡,人也不曾遇見。
阿童看出幡上俱是一些十惡不赦的兇魂厲魄,立放佛
妖僧暗忖:“逃既絕望,死後元神不為佛光所化,也必被妖物所害。
與其這樣,還不如暫留殘生,暗令韋蛟求情,相機行事。
如能借用神木劍兵解,豈不是好?”主意打定,一面運用玄功抵禦身綁蛛絲,以免痛楚;一面束手聽命。
甄氏師徒将他押到上面。
金蟬、阿童天性極仁厚,一向不為過分之事。
又知妖僧自從當年敗在嵩山二老手内,永不再往人間作惡。
就是以前也隻脾氣古怪,專喜侮弄輕視他的人,并未聽說犯什大惡。
否則不待今日,二老先放他不過。
雖說對待九姑姊弟淫兇殘忍,人并未被害死。
然而不知怎的,心生厭惡,立意置之于死,并無絲毫寬容之念。
妖僧得道年久,深悉前因。
本還想令韋蛟求說,及至見到為首兩個敵人竟是夙孽,又見衆人多半對他嫉視,情知不免,不由長歎一聲,一言不發。
這時幹神蛛仍未現身,衆人再喚,隻答了一聲:“我還有事,行再相見。
”韋蛟卻跪在石生面前,抱膝痛哭,代師乞命,不住哀聲求告說:“自己如無前師收容,傳以道法,不等得見恩主與諸位師長,早已慘死,哪有今日?如非舍不得前生恩主,今世恩師,真恨不能代他一死。
望乞諸位仙師念在前師雖是旁門,無甚惡行,斂迹已久,此次威逼九姑,實因大劫情急,出此下策,萬非得已。
如蒙恩施格外,網開一面,弟子有生之日,均是戴德之年。
” 衆人雖多痛恨妖僧,畢竟素性寬厚,見韋蛟如此忠義,全被感動。
石生尤其可憐愛徒,首先力主釋放,許其自新之路。
便向空高呼:“幹道友,你看我徒兒分上,把法寶收去吧。
”随聽幹神蛛答道:“這厮神通變化,邪法甚高,内人出其不意,才将他師徒擒住。
我這人言行如一,說收就收。
不過等他有了防備,再想除他,那就難了。
”語聲聽去甚遠,卻又好似在妖僧身上發出。
衆人均覺奇怪,重又請其現身,幹神蛛未答。
石生因見韋蛟哭得可憐,衆人已有允意,二次說道:“這類妖人,我也明知他未必能夠改悔。
我和蟬哥哥他們已然答應徒兒放他,未便說了不算,請做個整人情吧。
”随聽答說: “石道友,依你。
”便無應聲。
妖僧身纏白影忽然不見,立有一片青光籠罩全身。
阿童當他又要鬧鬼,石生連忙攔住,方說:“妖僧伎倆不過如此,無須怕他。
”金蟬已大聲喝道:“無知秃賊!看韋師侄分上,已然饒你狗命,你還不走,尚欲何為?”妖僧苦笑道:“你休多疑,貧僧絕無他意。
隻因自知今生雖無大罪,夙孽太重,大劫将臨,不可避免。
諸位道友既然看在小徒薄面,何妨成全到底?7話未說完,忽然一道青光破空疾駛而來,老遠便喝:“諸位道長,千萬休放妖僧元神逃走。
”妖僧看出仇人飛來,知道絕望,不俟衆人答言,立縱遁光朝空飛去,勢甚神速,與來人正撞在一起。
衆人因為韋蛟忠義所感,決計放他,不曾想九姑恰在此時趕來。
妖僧惟恐逃不脫,話未說完,忽然遁走。
衆人一時疏忽,沒有留意,等看出兩下裡對面,才得想起雙方仇重,均防妖僧乘機加害。
阿童恐救不及,手指處,佛光首先飛起,恰将雙方一齊罩定。
衆人也紛紛趕去。
妖僧恨極九姑,本心未始不想報複。
及見敵人來勢這麼快,剛與九姑迎面,未等出手,佛光已然上身。
這次與前兩次不同,毫未防備,全身竟被罩定,隐身法首先破去。
忽然急中生智,停手向衆人笑道:“諸位道友已允放我,即便恐留後患,也須等我再來冒犯,下手不晚,何必忙此一時,說了不算呢?”阿童見他逃時行迹雖然可疑,并未出手,反被問住。
又見韋蛟滿面愁急悲苦之容,飛身追來,擋在妖僧身前,眼巴巴望着自己似要開口求告神氣,心越不忍,面上一紅,還未答話。
石生、金蟬同聲喝道:“你這秃賊,行蹤鬼祟,居心險詐。
既允放你,盡可從容。
何況你話未說完,突然飛走,來的又是你的仇人,斷定你必有詭謀,方始追來。
你不及出手,兇迹未露,總算便宜。
我們明知你禀性兇狹,萬無改悔,隻等你再來伏誅,連句勸誡的話也沒有。
我弟兄言行如一,怎會失言?此去禍福在你,如敢故态複萌,或來本山侵擾,終于形神俱滅。
去吧。
”說時,阿童佛光已收。
來的青光,正是九姑姊弟把臂同飛。
聽出衆人釋放妖僧,方要勸阻,阿童佛光一撤,妖僧已先遁走。
衆人見他滿臉慚愧之容,逃時隐身法已被佛光所破,遁光竟比電還急,隻看得一眼,便射向遙空雲層之中不見。
石生笑說:“妖僧功力實非尋常,所習也與尋常妖邪不同;便所用法寶、飛劍,除法台妖火而外,多半不帶邪氣。
可惜生性兇橫,否則一樣可以成道。
說他妖邪,似乎稍過。
”九姑姊弟随衆降落,在旁接口道:“秃賊所得道書,前半本是邪正參半;尤其末幾章乃性命要旨,三元秘奧,關系重要。
如能得到勤修,用之于正,不仗中部下乘法術任性為惡,照樣可以成道,連天劫也可避免。
起初許他将雙方道書抄錄,互相交換,彼此有益,他偏不允,因而成仇,舍弟幾遭毒手。
愚姊弟并非報仇心切,實在舍弟被困年餘,深知秃賊心性險詐,詭計多端,卷土重來,必非易與,連元神也不可放其逃走。
否則,諸位道長在此修煉,必是未來隐憂。
”又問衆人:“妖僧還有幾件厲害法寶,可曾見其使用?”衆人各說前事。
九姑驚道:“妖僧為報嵩山二老之仇,曾用多年心力,除烏靈妖火之外,尚煉了兩件法寶,如何未見使用?定是此寶不曾攜帶,上來輕敵。
慘敗以後,九盤嶺妖窟又經仙法禁制,不能重返老巢,緻未取用。
此時逃走,定必往取這兩件法寶。
一是邪教中有名的黑眚絲。
本非妖僧原有之物,不知是何妖人所贈,經其重煉,據說威力甚大,多高法力的人,驟出不意,也為所害。
一是妖僧采取地底陰煞之氣,會合五金之精所煉陰雷。
雖不似九烈神君與軒轅老怪的獨門陰雷猛烈陰毒,但是能發能收,化生無窮,晃眼之間,能将方圓十裡内化為雷山火海,萬幹霹靂同時爆炸,随滅随生,另具一種厲害威力。
隻有土木島主、商氏二老先天土木二行精氣能夠破它。
此外還有一樣用以防身逃遁之寶,名叫火雲沖。
三寶向藏法台地底石穴之中,平日自負無敵,除每月朔望按時祭煉而外,連門人也隻有姬蜃一人見過,從未使用。
照此情勢,定必逃回,取此三寶,前來報仇。
以諸位道長、神僧法力,固然無慮,多厲害的異寶,也難與佛光為敵。
但這裡本是洞天仙府,被秃賊竊踞多年,經其加工布置,美景甚多,一旦失去,必不甘服,必須防其暗算,加以殘毀。
最好此時趕去,也許禁制嚴密,妖僧不能入内。
諸位道長若将三件法寶得到手内,再将本山人口行法封禁,便無憂了。
” 衆人見九姑改了稱呼,竟執後輩之禮,知她姊弟心意。
因一說破,對方開口拜師,反倒難處,便不說破。
聞言稱善,方要命人前往查看。
韋蛟深知妖師為人,心中發急,初次從師,不敢多說,隻得說道:“此去九盤嶺頗遠,雖有地道秘徑相通,也非當時可達。
諸位師長此時趕去,恐已無及。
何如由弟子再用傳真照形之法,立可看出真相,以免虛此一行。
不知可否?”石生知他維護前師,惟恐前去撞上,不過所說也頗有理。
笑罵道:“你這孽畜,剛剛見面,仍是前生猴兒脾氣,喜歡鬧鬼。
自來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你那妖師兇心不改,早晚伏誅,看你能維護他幾時?還不快把你那邪法現将出來!” 七矮弟兄情分最厚,一向同心同德,不論什事,隻要有一人提議,所行不犯教規,無不依從。
韋蛟領命,如法施為,水光重現。
由當地起直達九盤嶺的景物,似電一般現将過去,并無妖僧蹤迹。
眼看九盤嶺洞穴就要現出,衆人方想:“地道秘徑,适才遊行全洞,己用仙法禁制。
妖僧繞山飛行,這麼遠道路,斷無如此快法。
”哪知九盤嶺剛一出現,便見一個身材高大,山民裝束,腰圍獸皮,袒着半臂,背插叉環,手足裸露的妖人,駕着一道火焰,由妖洞崖壑下面飛起,手上拿着一個皮口袋。
韋蛟一見,忙道:“韋師法寶,被那妖人盜去了。
”衆人忙令查看妖人去路,以便分頭堵截。
話未說完,又見妖僧駕着一道青光,疾如流星,由斜刺裡飛來,晃眼對面。
方料二人必要動手,哪知兩人見面,各停遁光叙談,竟是同道。
妖僧忽又偏頭,惡狠狠朝着衆人這面說了兩句,由妖人身上發出一股黑煙,人便不見。
等到金蟬吩咐韋蛟行法查聽時,已由妖人隐了身形,一同遁走。
衆人見韋蛟神情沮喪,好似憂愁更甚,問他何故。
韋蛟垂淚道:“弟子不敢隐瞞,韋師現與妖人合流,早晚必來生事。
弟子也不敢再為求恩,隻求各位師長憐他能到今日,修為不易,到時不傷他的元神,便感激不盡了。
”衆人還未開口,石生一心想成全愛徒的義氣,首先答應。
衆人見他如此愛護門人,俱都好笑。
衆人因覺九姑為人靜好溫柔,乃弟雲翼元氣大傷,恐其回山狹路逢仇,又遭毒手。
好在當地石室甚多,便留他們洞中暫住,等到事完,或是雲翼複原,再定行止。
九姑姊弟本想借此親近,為異日拜師引進地步,聞言正合心意,忙應遵命,并謝解救之恩。
大家歡叙了一陣。
因嫌九盤嶺妖窟無什用處,相隔又遠,索性行法封閉,連地道也同堵塞,把各處景物也一齊加以修整。
初意妖僧必要勾結妖黨來犯,哪知待了數月,并無迹兆。
韋蛟用功甚勤,除與石完性情不甚相投而外,衆人對他俱頗期愛。
山中景物溫和,四時如春,靈景甚多,花開不斷。
衆人在内修煉之餘,偶然分班出外行道。
九姑姊弟也就住了下去,中間兩次探詢衆人口氣,均被婉言拒絕。
這日甄氏弟兄同了石完剛由外面回山,偶然同習地行之法,準備直達金石峽口,再行出土,快要到達。
石完人在地底,照樣能由土石中透視三丈上下景物。
師徒三人正走之間,忽聽上面有破空之聲飛落,忙由地中升出地面一看,正是妖僧一人在峽口外向裡窺探,身邊帶有上次所見皮囊,手裡拿着兩面妖幡,擲向峽口之外,立時不見。
石完性急,口喊:“妖僧現在上面鬧鬼,師父快來!”随說,人早由地飛出,揚手一道劍光,朝前飛去。
妖僧一見石完,惡狠狠回身喝道:“無知小狗,也敢欺人!”随手飛起一道青光,剛将石完敵住,南海雙童也由地底趕出。
因不知妖僧此來另有用意,見他邪法厲害,惟恐有失,連忙傳聲發出警号。
金、石諸人紛紛趕出,一齊夾攻,鬥了些時,未分勝負。
妖憎傷了一口飛劍、一件法寶,正待發動邪法,将埋伏的妖幡施展出來。
金、石二人已各将二十六口修羅刀,合成五十四道寒碧刀光,朝前夾攻。
妖僧知道此刀來曆,越發心寒,不肯戀戰,取出火雲沖,化為一溜火星,電射逃去。
阿童因當地離雲南甚近,昨日前往石虎山探看師兄朱由穆未回,妖僧逃後方始趕到。
這時妖幡隐伏峽口尚未出現,衆人看出峽口邪氣隐隐,金蟬首先用太乙神雷打将過去,妖幡立時出現,隻見兩幢黑氣突升地面,内裡裹着好些通身赤裸的血人,一個個身材高大,相貌猙獰,帶着極濃厚的妖光邪氣,向衆人撲來。
阿童不知妖僧一心想借神木劍兵解,特意向妖人借這兩面妖幡,以為阿童必用佛光去破,然後冷不防運用玄功變化撲上身去,等阿童用神木劍抵禦時,立可乘機兵解。
不料陰錯陽差,甄氏師徒無心撞破,詭謀未遂,白送了兩面妖幡,人也不曾遇見。
阿童看出幡上俱是一些十惡不赦的兇魂厲魄,立放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