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蟒窟中的香涎

關燈
暗之中望見火光朝人撲來,豈不送命? 不禁又是心喜,又是憐愛,想起膽寒,忍不住便勸了幾句。

    時再興也說:"蘭妹全山之主,不應如此冒失犯險。

    "蘭花聽二人埋怨,倚在王翼懷中嬌笑道:"我早料你們在旁必要作梗,雖是好意,卻不想這許多犀牛,天氣又熱,兩三日内如何收拾得完?平日想打一條都辦不到,好容易冒着奇險,得來這多,就此糟掉,豈不可惜?我姊妹雖不吃那蟒肉,他們全都當成美味,這大一條也須有個處置,暫時偏顧不到它,又不知是否還有同類藏在洞裡。

    難得事情樣樣湊巧。

    我不領頭當先,專叫幾個蠻人犯險,非但人心不服,難免怨恨,有許多事他們也沒有我想得周到。

    洞中如有蛇蟒,那隻小獅怎能逃回?因此親身入内查看,果然被我尋到兩處極好地方,還有兩堆香涎和一條大蟒褪下的空皮,都是珍貴之物,便是好幾年不去采荒,也不愁無法交那歲貢,大家還可過點舒服日子。

    我不親身下手,專靠他們,這許多犀牛三日之内如弄不完,至少糟掉一半,豈不冤枉?" 邊說邊令蠻女傳話,吩咐全體蠻人分班飽餐牛肉,三日之内不許飲酒,吃完少歇,仍要做事。

    等到犀牛分别洗剝,運送入洞藏好,再按人數和所出氣力當衆分配,一面準備一些肥嫩牛肉,就在樓前空地上烤吃。

    蠻女應聲走去,二女又說:"這幾件喜事都是王、時二人帶來。

    "全山蠻人無不喜出望外,把二人認作福星。

    二人口中謙謝,知道機緣湊巧,蠻人從此信服,可以長久安居,也頗欣喜。

    因這許多驚險之事接連而來,結局全都轉憂為喜,彼此忙亂高興頭上始終沒有想到犀群未到以前山口來路一面相繼傳過來的警号為了何事,守山蠻人照例遇警傳報,别的不管,人又愚魯健忘,未再說起,全都當作所有信号均為犀群而發,就此忽略過去。

     等到吃完牛肉,同往小金牛寨查看地洞石壁,已被蠻人塗上黑石油膏用火點燃,先将它燒酥,再用鐵鍬猛攻,業已攻穿一洞,犀牛恰可擡進。

    内裡兩處厭小洞徑也被攻穿,碎石已打掃幹淨。

    蘭花尚嫌洞口大隻方丈,又命開大一點,并往裡面查看了一次,出來分别指揮,将所有犀牛堆在洞前空地之上,索性等洞徑開大一點再運進去。

    那受傷最重的死犀留在外面,分出人來運往附近溪澗中連夜洗剝吹幹。

    有的放在原有腌肉的大石槽内,取出岩鹽先腌起來。

    似這樣連忙了三四日。

    由孟龍父女起,直到全山蠻人,都是日夜分班力作,除了兩餐一卧之外極少休息。

    仗着人逢喜事精神爽,衆蠻人生長山野之中,習于勞苦,雖是日夜不休,比起森林采荒仍好得多,又無絲毫兇險,全都踴躍争先。

    到第三日午後,犀牛運完,共是三千多隻,比人多出好幾倍。

    那條大蟒又是蠻人美食,不等犀牛腌好,已先開剝,前後又忙了好幾天才得停當。

    地洞中存放的犀牛還有一多半不曾腌好,鹽已用完。

    幸而天氣助美,有風無雨,早晚涼爽。

     蘭花急于打發蠻兵回去報告喜信,肉剛腌好風幹,便命起身。

    另派百多個壯漢代為運送,共是八十副背子,約有二十條腌好的牛肉,連同許多皮角和以前采荒所得珍貴之物一同送去。

    王、時二人又向孟雄、鳳珠夫婦分别寫了親筆書信交與蠻兵帶走。

    那二十個蠻兵各得到蘭花一份極厚的禮物,欣喜若狂。

    事前三日,蘭花又發出信号,傳令山口危崖守望的寨蠻用箭和蘆笙傳信,通知老金牛寨那面守望送信的人去向孟雄夫婦禀告,估計蠻兵走到山口以前必有人來迎接,方始打發上路。

    隔了幾天,山口守望的人來報,說孟雄夫婦聽說山中大獲,平空增加了許多财富,高興已極,也認為是王、時二人的福氣,越發歡喜,吩咐孟龍父女和全體寨民對于二人格外恭敬厚待,一切均照蘭花所說行事,暫時放工一年,以後隻要能有二百條犀牛送往山外,便抵一年歲貢。

    在此期中,全由賓主四人作主,無須再為禀告。

    隻令将所得犀牛連同皮骨陸續運往山口,以便命人來接,并請王、時二人取出牙牌令箭當衆宣示,說孟龍年老退位,以後改由蘭花當寨主等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