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森林之花

關燈
婦覺着蠻女明知來人帶有令牌,還敢戲侮作梗,生出反感。

    念頭一轉,便将令牌取出,朝為首蠻兵一晃,還未開口,所有蠻人全數跪伏在地,連蘭花也同松手伏地,隻是面有憤色。

    王翼見狀大驚,忙拉蘭花起身,一面急呼:"二弟,你這是做什麼?,、再興回顧蠻女蘭花伏地不起,面有怒容,王翼甚是惶急,心想此牌真有這樣威力。

    忙使一眼色,示意王翼不要開口,先朝蘭花笑道:"蘭花妹妹請起。

    "初意王翼那樣拉她,俱都不起,隻想分說取這令牌不是對她而發,哪知第二句還未出口,蘭花已應聲而起。

     再興看出此牌真個靈極,越發有了主意,便朝同來蠻兵說道:"我弟兄蒙諸位引送來此,又蒙本寨主人厚待,親如家人,萬分高興,已用你們不着,等我明日起來,照你夫人所說,寫下一封回信,交你二人帶回複命。

    願意在此遊玩些日,自可随意;如願早回金牛寨,也任諸位自便,不論何日,均可起身。

    但是蘭花姑娘先實不知我們帶有老王令牌,為了防守的人把話聽錯,緻生疑心,方才并非真打,否則也不是那樣打法。

    如不相信,我弟兄二人到了碧龍洲,無論兵器拳腳,當着你們練上一會,自知真假。

    照王大哥所說,主人力氣比他大得多,如其真打,早已受傷。

    這原是彼此年輕喜事,事出不知,各有誤會"。

    看在老王令牌面上,這些話回去不必提起。

    夫人如問,可說我二人以客禮自居,不肯先現令牌,老少二位主人見我弟兄對他尊敬,也極高興,雙方越談越投機,如今成了一家。

    多謝老王夫婦,說我弟兄蒙他救命之恩和解難護庇之德,終身感激,至死不忘。

    他日如有機緣,再當拜謝,赴湯蹈火,均所不辭。

    餘言均在我二人的信上,請起來吧。

    "說完,将牌收起。

     蘭花-甚是聰明機警,聞言方始醒悟,立時轉怒為喜。

    衆人業已起立,恭恭敬敬跟在後面,已不敢靠近。

    蘭花重又拉着王翼膀臂挽臂同行,回首嬌笑道:"你看時哥哥多麼聰明,我方才隻顧說得高興,沒想到有些心裡的話不該說出,傳到叔公耳中難免見怪,這樣說法再好沒有。

    你還不知這令牌的來曆呢。

    此是祖傳四枝神箭之一,本寨的人對它最是敬重。

    無論何人,隻要當面取出,生殺均可聽命。

    你教他們的話必定照說,不敢多少一句,大概你們路上沒有用過,難怪方才那兩個老東西敢和你們鬼頭鬼腦說話,你看他們此時多麼恭敬。

    "二人回顧,果然那些蠻兵和金牛寨初出發時一樣,非但步伐整齊,連頭也不往旁偏。

    一個個悄無聲息,手持盾牌刀矛,靜靜的遠随在後,相去兩丈遠近。

     不似方才時前時後,跳跳縱縱,随意說笑。

    連蘭花身旁的男女蠻人也都遠避,好生驚奇。

     再興本不願和蠻女拉在一起,這一分手,見她隻顧和王翼親密,不再理會自己,偶然回望,喊聲:"時哥哥怎不過來?走近一點!"話未說完,頭又偏向王翼一面,正合心意,假裝觀看沿途花草,不再向前挨近。

    蘭花與王翼正談得高興頭上,也未勉強。

    由此二人自自然然成了一對。

     離開樹林行約半裡多路,便有一峰突起,拔地直上,高出雲霄,左面還連着大片山崖。

    二人走過崖去一看,面前重又展開一幅天然圖畫,端的美景無邊,觀之不盡,眼界為之一寬。

    目光到處,先是大片生滿花林的平野,斜側面正對峰崖,又是大片湖蕩,當中一座島嶼,似是湖中沙土漲成,離水不高,甚是平坦。

    上面卻有好些奇峰怪石,都是平地直上,不高而秀。

    方圓約有二三百畝,花樹甚多,臨水大片空地,業已聚滿了人,似在等候佳客登門。

    遙望右首黑壓壓一大片,問出那地方便是森林邊界。

    前面還有一條廣溪,與湖水相通。

    林中猛獸甚多,也全仗此天然地理,被水隔斷,否則也是讨厭。

    就這樣,仍有猛獸毒蛇零星越過,傷害人畜。

    總算蘭花近年代父主事,調度有方,使手下蠻人勞逸相均,防禦嚴密。

    蠻人又都畏威感德,遇事格外出力,一聲号令,全數出發。

     所練毒箭镖矛又極厲害,多猛惡兇毒之物中上必死,這才少掉好些危害。

    本年共才傷了數人,還是膽子太大,自不小心,否則均可無事,不似以前日有傷亡,人不夠用,常往老寨讨人,或是翻山過嶺去擄蠻人,少掉好些仇怨煩擾。

     可是森林之中仍是奇險。

    入林稍遠,一過三裡,步步皆是危機,而那許多富源物産偏又在那密林深處。

    内中并有一種最兇惡的東西,看去不過手指大小,因其為數大多。

    " 防不勝防,無論人畜,遇上均難活命,被它圍上,晃眼倒地,成了枯骨。

    其餘兇惡之物尚多,隻此最為厲害。

    近來已有發現,總算運氣,相隔還有十五六裡,中間又有幾處湧泉急流将其隔斷。

    那來勢之厲害,蘭花每一想起俱都膽寒,日常為此憂疑。

    幾次想把所有的人都移在碧龍洲上,又恐地方大小,沒有野獸和野生的食物。

    就有一點也是新近移植,為數不多。

    沒有吃的,早晚餓死。

    洲上沒有崖洞,房舍又少,無法住人。

    但是這東西業已發現,早晚是禍,現正準備命人斫伐竹木,打算多蓋樓房,以為将來避難之計,隻想不出被它圍攻之後用什方法除害。

    日子一久,所存食糧如其吃完,以何度日?難得二人帶來五谷菜蔬種予,可照鳳珠上次所說開辟田畝耕種起來,仗着地土肥美,氣候溫和,好些花樹都是一年兩三次開花結果,無論什麼種子撒向地上,轉眼成長,所以喜極。

     蘭花說完前事,連說:"我們要有地裡出來的糧食,二位哥哥又會種田織布,真太好了!"二人間那手指大的奇怪毒蟲叫什名字,蘭花說不出來,隻用蠻語答以嘶嘶。

    一面說那形象仿佛螳螂,但又身短,沒有長臂,色作紫黑,别的說不出來。

    二人見她說時面有憂急之容,暗忖:此女曾獨斬巨獅,刀斷毒蟒,天生膽勇,神力驚人,怎會對此幺麼小蟲如此憂懼,大有談虎色變之勢?料是一種極奇怪猛惡的小蟲。

    心想:多麼厲害的毒蛇猛獸尚能以人力戰勝,何況這樣小的蟲類?可惜沒有見過,不知何名,将來問知底細,終有除它之法。

    正向蘭花安慰,說吉人天相,早晚必能想出除害之法。

    蘭花喜道: "我還忘了叔婆去年說過,你們漢城裡也有這類東西,不知怎不傷人,可惜那名字我說不上來。

    也許哥哥能為我們除此大害,去掉我一塊心病,那真快活死人了!實不相瞞,我爹爹老早想我嫁人,隻為從小生長,愛這一片地方,不願離開。

    這裡又無可嫁之人,至今沒有一個看得順眼的。

    要是被這毒蟲侵害,說不得隻好逃往山外,我父女多少年的心力全都白用,那有多麼可惜呢!" 二人一聽,鳳珠曾說漢城中也有此蟲,越發看輕,以為蠻人多半迷信鬼神,必是那蟲生長深山,和蝗蟲一樣為數大多,不比猛獸毒蛇可以拼鬥,因而害怕,也許還是一種極常見的小蟲,并不足奇。

    正想往下探詢,人已走到湖邊,對面湖心碧龍洲上笙蕭大作,已在迎賓,并有幾隻獨木舟停泊岸旁,就此放過,未以為意。

    蘭花随拉二人登舟,由兩壯漢駕駛,往對面洲上駛去。

    這時,洲上男女蠻人均是一色鮮明的蠻裝,頭戴花冠,上插鳥羽。

    上身一件野麻織成的半截短裝,下面圍着紗籠和戰裙之類。

    背腿大半裸露在外,膚色卻不一樣,紫、黑、紅、白不等。

    女的大半生得美麗健實,男的看去大半粗野。

    内中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