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回 朗月照松林 洞壑幽奇 清溪如鏡 晴空翔鶴羽 煙雲變滅 異寶騰輝
關燈
小
中
大
偶一回頭,見張遠滿面悲苦之容,守在張鴻榻前,仍隻管低頭垂淚。
不特呂、王諸人屢勸他睡不肯,連二道人入定吐納,俱沒心觀看。
不由觸動孝思,想起父母入京服仇,一去多年,并無音信。
雖聽白猿說是孝行格天,轉禍為福,報仇之後,又得奇遇;塗雷轉述清波上人之言,也說各有遇合,他年父子同登仙籍,但終未得過實信。
雖也時生孺慕,想一會便自放開,哪有他這等至性。
不信此毒除二道人苦治一年外無藥可醫,回山見了塗雷,好歹托他轉求上人,要兩粒靈丹,趕來成全他的孝道。
越看越覺張遠可憐可敬,剛想爬起安慰他幾句,勸他少為安歇,猛聽一聲虎嘯,仿佛來自峰側。
黑虎一來就在門外蹲伏,不曾人室。
白猿、二猱晚飯後過不一會,也都相次出去,沒有進來。
虎王當時隻顧談話,慰問張鴻父子,并未在意。
一聽嘯聲,忽然想起同道人所說室外設有禁制,生人能出不能人,洞中怪物盤踞,今晚必來窺伺的話,恐虎、猱誤到峰前迷了歸路,遇見怪物中毒受傷。
心方一動,又聽黑虎猛嘯兩聲,聽出是在遇敵發威。
見二道人猶是煉氣吐納,恍如不聞,未便驚動。
一時情急着忙,由地上縱起,持了兵刃飛叉,将古玉符取出挂在胸前,循聲往外跑去。
靈姑在隔室内聞得虎嘯,情知有異,也匆匆縱起,追了出來。
二人先後腳到了外面,側耳一聽,雙猱也在那裡吼嘯。
虎王對靈姑道:“它們已和怪物對敵,同道人還未做完功課,這屋它進不來,别的不怕。
你把那飛刀放起,我兩人快接應去吧。
”邊說邊跑。
靈姑手按玉匣,暗中準備,緊随虎王身後,疾行如飛。
一會轉到峰側,循聲往前一看,隻見離前不遠的天空中飛起一個怪物,正在張牙舞爪,噴毒發威。
黑虎、二猱俱都分别遠避。
隻白猿獨自舞動仙劍,發出一二十丈長遠的紅光,與怪物相持不下。
怪物周身俱有彩霧圍繞,口裡噴出一道虹光,長約三丈,抵禦白猿的仙劍。
身子比洞中初見時暴長了二三倍,兩隻又肥又大的前爪和腹下兩行蜈蚣形的短足淩空劃動,如魚遊水,如鳥行空,不住翔舞攫拿,卷舒回環,捷若掣電,赤舌焰焰,噴吐不息。
四雙藍眼齊射兇光,注定下面。
屢次飛近雙猱立處,意似得而甘心,吃白猿劍光阻住,不得近前。
雙猱縱避敏捷,心思靈巧,得了白猿警嘯,不等近前,先自逃避,不時還就地上拾些石塊,朝怪物身上打去,手法又巧又準。
怪物雖不泊打,卻被逗得性發如雷,轟的一聲怒吼,宛如銅山崩倒,洛鐘齊鳴,山搖谷應,震耳欲聾,端的聲勢驚人,非同小可。
靈姑見狀,早不等招呼,手掐靈訣,一指玉匣,匣中飛刀化為一道銀虹,破空直上,朝怪物身後飛去。
怪物見仇敵來了幫手,越發暴怒,闊口張處,又是震天價一聲怒吼。
接着口裡噴出一團紫藍色的火球,出口大如拷栳,奇光眩目,徑将靈姑飛刀敵住。
同時背脊縫中又迸射出無數毒煙,化為彩霧,越布越廣,漸漸往地面籠罩下來。
白猿見飛刀、飛劍要抵禦怪物的内丹和所噴虹光,其勢不能全顧,知道毒重厲害,連忙急嘯,令虎王等人、獸聚在一起,以免受害,自己也退避下來。
虎王護身玉符早已準備停當,先想乘隙相助,及見怪物不畏叉石,離地又高,連發了幾個飛叉,俱是白打,知道無用,隻得停手旁觀。
聞聲知旨,忙喚靈姑、虎、猱近前,會合自猿,同立寶光之内。
仍由靈姑,白猿以飛刀、飛劍與怪物惡鬥。
是夜碧空澄霎,雲淨星稀,怪物身具奇形,五色斑斓,所噴毒氣彩霧,映着月光,閃閃生輝,直似長虹電舞,明霞麗空,天花亂飛,散為明绮。
更有一團火球與紅、白兩道寶光,在霞彩氣層中上下跳動,往來馳逐,彙為奇觀,耀眼生穎,絢麗無濤,不似日間沙龍毒氣腥穢刺鼻。
虎王、靈姑童心猶盛,當這勝負未分、吉兇莫定之際,邊鬥邊看,反倒互贊好看,喝起彩來。
似這樣相持了半個多時辰,同道人始終未見出來相助。
虎王等隻顧好看還不怎樣,怪物乍遇勁敵,久鬥不勝,敵人又有一幢寶光護身,無法近前,不由發起急來,口吐虹光越發加大,脊骨上射出來的彩煙似蒸籠初揭一般突突亂冒。
一會工夫,峰前一帶全被布滿,将虎王等護身光幢一齊罩住,兀自奈何不得。
靈姑見狀,忽然驚覺,暗忖:“同道人竟似坐觀成敗,不理此事。
聞說毒氣甚烈,似此相持,不能除害,如何是個了局?”方在尋思,耳聽白猿叫了幾聲,虎王随說道: “怪物周身毒氣俱使盡了。
”靈姑定睛往上一看,毒霧迷漫中,自己飛刀裹住那團紫藍色的球,白猿劍光專敵虹光,已略見一點優勢,怪物背上毒煙果然發盡,不再冒起。
剛想:“可惜此時塗師兄不曾在場,否則再有一口飛劍,便制怪物死命。
”忽聽哧的一聲,一條白氣如匹練橫空,從身後高峰上飛出,直朝怪物射去。
靈姑回頭一看,月光正照峰頂,奇石鱗峋,矮樹搖風,景甚幽靜。
隻近頂一塊突出的危崖上面,有一團丈許大小的雲霧,勢欲浮起,那條白氣便由此中射出,卻不見一個人影。
再看怪物,已吃那白氣攔腰裹住,繞身數匝,懸在空中,僅剩頭尾在外掙紮不脫。
想是情急大過,一聲怪嘯,張口一吸,那團紫藍色的火球舍了飛刀,倏地掣轉。
靈姑哪肯放松,手一指,空中銀光電馳般追去,火球飛到怪物口邊,飛刀也已趕到。
怪物竟似忘了飛刀厲害,依然張口吸進,同時先吐虹光跟着掣回,意欲收回内丹,用那虹光抵敵。
白猿在下面看出它心意,胸有成竹,虹光還未容它掣近口邊,便吃白猿運用手中仙劍急追上前,照樣裹住。
當這時機瞬息之際,虹光飛回一緩,靈姑飛刀已然先到,圍着怪物頸間一繞,立時斬斷。
怪頭剛往下一落,忽又往上升起,似欲破空飛去。
說時遲,那時快,怪頭一斷,怪物繞身白氣似銀蛇飛掣,離了怪身,直向怪頭繞來,怪物屍身随即墜落地上。
靈姑先見怪頭不落,破空飛遁,方欲指揮飛刀追去,耳聽峰頂兩人同聲大喝:“且慢!”聽出是同道人的口音,略一緩手,怪頭已吃白氣包沒,裹了個又緊又密,若沉若揚,緩緩下降,看去怪頭仍有知覺,似要掙紮逃去。
靈姑為防萬一,仍指揮飛刀随同防護。
那顆怪頭下降越低,跳掙越急,幾番被它掙升老高,終未得脫。
約有刻許工夫才落下來,快達地面,還有兩丈高下。
又聽同道人喝令:“大家不可走出光幢之外,聽候行止。
”随見彌天妖霧毒氛,似潮湧一般往峰上飛去,漸漸稀薄,僅剩白猿手舞仙劍,與空中那道妖虹纏繞為戲。
雖然怪物已斬,妖虹失了主馭,哪知毒重,急切間無法消滅,又不能收去,隻得任劍光将它纏在空中,以防它逃逸為害,不令下降,靜候同道人收完妖霧,再行發落。
這時同道人已從峰崖雲霧中現身,站立崖上。
腳底踏着一個與日間所見同樣的葫蘆,口斜朝下,所有妖氣毒霧,齊往葫蘆口中争逐鑽入,與日問行徑相似。
看神氣,不似那麼畏懼毒氣侵襲,但是兩人都一手持劍向空比劃收那毒霧,同時目光卻注定下面白氣裹住的怪頭,顯得十分慎重。
直到那怪頭離地隻有三尺,跳蕩之勢也漸歇,妖氛毒霧也都斂盡,地面上月白如霜,清光畢照,才從峰頂飛落。
一到地,内中一個先将葫蘆放在地上,命白猿用仙劍将空中妖虹緩緩向他身前繞落。
等将落近頭上,左手取出令牌護住頭面,右手竹劍一指,葫蘆蓋自開。
白猿劍光往回一掣,妖虹又要騰空揚去,被道人舉劍畫了兩畫,猛力朝葫蘆口一指,妖虹才往葫蘆内飛去,眩的一聲收盡,蓋随自合。
道人将葫蘆挂向腰間,然後同聲發話,命虎王收了護身符,遠立旁觀。
又各持竹劍,上下畫了一陣,朝妖頭一指,便停在地上不動。
虎王見二道人頭上汗出,行動甚忙,怪頭已落,白氣仍未收轉,又不令用飛刀、仙劍去砍,口裡同聲自言自語,好似處置為難之狀。
忍不住問道:“妖霧已盡,怪頭已斬,難道還怕它跑麼?”二道人同聲答道:“你們哪裡知道。
此怪久已通靈,耳目尤極敏銳,稍近一點,便被聽去。
金猱洞中一叫,便知闖禍,妖物必不甘休。
有心就着你們所帶飛刀、仙劍将它除去,又恐力量不夠,好生為難。
初到時久不和你們說話,便由于此。
後來知道你們尚有一件防身之寶可禦它的毒氣,方始定局。
當時算計此怪必在外面窺伺,故意說出明早起行時再合力除它的話,又令衆人不要外出,好使無備,暗中卻在準備,将恩師所傳兩身真氣合而為一。
知虎、猿、二猱俱是通靈的異獸,我事前未禁它們出去,必往外面窺伺,雙方相遇,定鬥起來。
你二人聞聲往援,我們卻繞道遁往高峰上面相機行事。
” “此怪所煉内丹,乃先天奇毒之氣所萃,雖甚厲害,因差着百餘年苦煉之功嬰兒尚未成形,不能自在飛出,我們大家合力誅它不難。
最可慮的是它借兵解之力,元神帶了内丹遁走,不易搜戮,異日贻禍人間,為害無窮。
所以下手時須要缜密神速,一絲疏忽不得。
當它毒氣放盡,妖虹、内丹兩俱相形見绌,又吃我們太乙真氣将它攔腰束住,技窮力绌之際,自知難免誅戮,果然發狠,竟欲收轉内丹與元神合一遁去。
我們早就預料及此,下手得快,不等它元神出竅,先用真氣将它連頭裹住,一任奮力掙紮,終歸無用。
此怪吃了頭殼堅固的虧,它那元神内丹藏在命門以内。
适才飛刀幸是齊頸斬斷,如若連腦斬破,早被它遁走了。
如今休看它已入網,吃我連頭困在這裡,但要誅它元神,好好取出它的内丹,卻非容易呢。
” 這時靈姑仍指着那口刀,盤旋怪頭之側,以防突然飛起遁走。
聞言笑道:“這個有什麼難?我這口飛刀乃鄭颠仙恩師所賜至寶,大小随心,神妙非常。
這怪物頭已斬下,還有什麼能為?我将刀光布開,蓋在它上面,白仙持劍守住一面,道長放開一些,等它元神一離竅,我們兩道寶光相交一裹,它多快也逃不定了。
”同道人聞言,為難了一會,說道:“要除它何用如此?隻因它那内丹用處甚大,與元神合而為一,想要完整留下,不令殘破,苦無善法,故此委決不下;否則何須如此費事,隻須運用真氣一逼一絞,便成粉碎。
看此情形,勢難兩全。
你們且躲遠些,兔為毒氣所中,索性毀掉了吧。
” 靈姑收了飛刀,随虎王等避過一旁。
道人又将葫蘆取置地上,仍用竹劍比劃了一陣,面對面朝着怪頭東西立定。
剛把手一搓,便聽怪頭在白氣内轟轟怪叫。
同道人喝道: “你天生惡質,此時大劫臨頭,縱将内丹獻出,我也不能發那婦人之仁,放你元神出為異日大害。
我也決不詐騙你,逼出内丹,再加誅戮,違我恩師戒條。
你隻靜俟形神俱滅,同歸于盡好了。
”更不再說,各舉右手指定怪頭,一任慘嗥怪叫,全不理睬,白氣糾裹愈緊。
耳聽裡面頭骨喀嚓碎裂之聲密如貫珠。
眼看怪頭就要粉碎,忽聽空中一聲鶴映,同道人聞聲驚喜,連忙住手,向天跪伏在地。
虎王等擡頭一看,碧霄月明,澄淨如拭,僅東南方挨近月亮處,有一團白雲緩緩浮動。
一隻孤鶴銀羽翩翔,正從雲邊掠過,向下飛來,上面仿佛馱着一人,看似舒徐,卻極迅速,晃眼之間已飛離頭上不遠。
接連又是兩聲鶴
不特呂、王諸人屢勸他睡不肯,連二道人入定吐納,俱沒心觀看。
不由觸動孝思,想起父母入京服仇,一去多年,并無音信。
雖聽白猿說是孝行格天,轉禍為福,報仇之後,又得奇遇;塗雷轉述清波上人之言,也說各有遇合,他年父子同登仙籍,但終未得過實信。
雖也時生孺慕,想一會便自放開,哪有他這等至性。
不信此毒除二道人苦治一年外無藥可醫,回山見了塗雷,好歹托他轉求上人,要兩粒靈丹,趕來成全他的孝道。
越看越覺張遠可憐可敬,剛想爬起安慰他幾句,勸他少為安歇,猛聽一聲虎嘯,仿佛來自峰側。
黑虎一來就在門外蹲伏,不曾人室。
白猿、二猱晚飯後過不一會,也都相次出去,沒有進來。
虎王當時隻顧談話,慰問張鴻父子,并未在意。
一聽嘯聲,忽然想起同道人所說室外設有禁制,生人能出不能人,洞中怪物盤踞,今晚必來窺伺的話,恐虎、猱誤到峰前迷了歸路,遇見怪物中毒受傷。
心方一動,又聽黑虎猛嘯兩聲,聽出是在遇敵發威。
見二道人猶是煉氣吐納,恍如不聞,未便驚動。
一時情急着忙,由地上縱起,持了兵刃飛叉,将古玉符取出挂在胸前,循聲往外跑去。
靈姑在隔室内聞得虎嘯,情知有異,也匆匆縱起,追了出來。
二人先後腳到了外面,側耳一聽,雙猱也在那裡吼嘯。
虎王對靈姑道:“它們已和怪物對敵,同道人還未做完功課,這屋它進不來,别的不怕。
你把那飛刀放起,我兩人快接應去吧。
”邊說邊跑。
靈姑手按玉匣,暗中準備,緊随虎王身後,疾行如飛。
一會轉到峰側,循聲往前一看,隻見離前不遠的天空中飛起一個怪物,正在張牙舞爪,噴毒發威。
黑虎、二猱俱都分别遠避。
隻白猿獨自舞動仙劍,發出一二十丈長遠的紅光,與怪物相持不下。
怪物周身俱有彩霧圍繞,口裡噴出一道虹光,長約三丈,抵禦白猿的仙劍。
身子比洞中初見時暴長了二三倍,兩隻又肥又大的前爪和腹下兩行蜈蚣形的短足淩空劃動,如魚遊水,如鳥行空,不住翔舞攫拿,卷舒回環,捷若掣電,赤舌焰焰,噴吐不息。
四雙藍眼齊射兇光,注定下面。
屢次飛近雙猱立處,意似得而甘心,吃白猿劍光阻住,不得近前。
雙猱縱避敏捷,心思靈巧,得了白猿警嘯,不等近前,先自逃避,不時還就地上拾些石塊,朝怪物身上打去,手法又巧又準。
怪物雖不泊打,卻被逗得性發如雷,轟的一聲怒吼,宛如銅山崩倒,洛鐘齊鳴,山搖谷應,震耳欲聾,端的聲勢驚人,非同小可。
靈姑見狀,早不等招呼,手掐靈訣,一指玉匣,匣中飛刀化為一道銀虹,破空直上,朝怪物身後飛去。
怪物見仇敵來了幫手,越發暴怒,闊口張處,又是震天價一聲怒吼。
接着口裡噴出一團紫藍色的火球,出口大如拷栳,奇光眩目,徑将靈姑飛刀敵住。
同時背脊縫中又迸射出無數毒煙,化為彩霧,越布越廣,漸漸往地面籠罩下來。
白猿見飛刀、飛劍要抵禦怪物的内丹和所噴虹光,其勢不能全顧,知道毒重厲害,連忙急嘯,令虎王等人、獸聚在一起,以免受害,自己也退避下來。
虎王護身玉符早已準備停當,先想乘隙相助,及見怪物不畏叉石,離地又高,連發了幾個飛叉,俱是白打,知道無用,隻得停手旁觀。
聞聲知旨,忙喚靈姑、虎、猱近前,會合自猿,同立寶光之内。
仍由靈姑,白猿以飛刀、飛劍與怪物惡鬥。
是夜碧空澄霎,雲淨星稀,怪物身具奇形,五色斑斓,所噴毒氣彩霧,映着月光,閃閃生輝,直似長虹電舞,明霞麗空,天花亂飛,散為明绮。
更有一團火球與紅、白兩道寶光,在霞彩氣層中上下跳動,往來馳逐,彙為奇觀,耀眼生穎,絢麗無濤,不似日間沙龍毒氣腥穢刺鼻。
虎王、靈姑童心猶盛,當這勝負未分、吉兇莫定之際,邊鬥邊看,反倒互贊好看,喝起彩來。
似這樣相持了半個多時辰,同道人始終未見出來相助。
虎王等隻顧好看還不怎樣,怪物乍遇勁敵,久鬥不勝,敵人又有一幢寶光護身,無法近前,不由發起急來,口吐虹光越發加大,脊骨上射出來的彩煙似蒸籠初揭一般突突亂冒。
一會工夫,峰前一帶全被布滿,将虎王等護身光幢一齊罩住,兀自奈何不得。
靈姑見狀,忽然驚覺,暗忖:“同道人竟似坐觀成敗,不理此事。
聞說毒氣甚烈,似此相持,不能除害,如何是個了局?”方在尋思,耳聽白猿叫了幾聲,虎王随說道: “怪物周身毒氣俱使盡了。
”靈姑定睛往上一看,毒霧迷漫中,自己飛刀裹住那團紫藍色的球,白猿劍光專敵虹光,已略見一點優勢,怪物背上毒煙果然發盡,不再冒起。
剛想:“可惜此時塗師兄不曾在場,否則再有一口飛劍,便制怪物死命。
”忽聽哧的一聲,一條白氣如匹練橫空,從身後高峰上飛出,直朝怪物射去。
靈姑回頭一看,月光正照峰頂,奇石鱗峋,矮樹搖風,景甚幽靜。
隻近頂一塊突出的危崖上面,有一團丈許大小的雲霧,勢欲浮起,那條白氣便由此中射出,卻不見一個人影。
再看怪物,已吃那白氣攔腰裹住,繞身數匝,懸在空中,僅剩頭尾在外掙紮不脫。
想是情急大過,一聲怪嘯,張口一吸,那團紫藍色的火球舍了飛刀,倏地掣轉。
靈姑哪肯放松,手一指,空中銀光電馳般追去,火球飛到怪物口邊,飛刀也已趕到。
怪物竟似忘了飛刀厲害,依然張口吸進,同時先吐虹光跟着掣回,意欲收回内丹,用那虹光抵敵。
白猿在下面看出它心意,胸有成竹,虹光還未容它掣近口邊,便吃白猿運用手中仙劍急追上前,照樣裹住。
當這時機瞬息之際,虹光飛回一緩,靈姑飛刀已然先到,圍着怪物頸間一繞,立時斬斷。
怪頭剛往下一落,忽又往上升起,似欲破空飛去。
說時遲,那時快,怪頭一斷,怪物繞身白氣似銀蛇飛掣,離了怪身,直向怪頭繞來,怪物屍身随即墜落地上。
靈姑先見怪頭不落,破空飛遁,方欲指揮飛刀追去,耳聽峰頂兩人同聲大喝:“且慢!”聽出是同道人的口音,略一緩手,怪頭已吃白氣包沒,裹了個又緊又密,若沉若揚,緩緩下降,看去怪頭仍有知覺,似要掙紮逃去。
靈姑為防萬一,仍指揮飛刀随同防護。
那顆怪頭下降越低,跳掙越急,幾番被它掙升老高,終未得脫。
約有刻許工夫才落下來,快達地面,還有兩丈高下。
又聽同道人喝令:“大家不可走出光幢之外,聽候行止。
”随見彌天妖霧毒氛,似潮湧一般往峰上飛去,漸漸稀薄,僅剩白猿手舞仙劍,與空中那道妖虹纏繞為戲。
雖然怪物已斬,妖虹失了主馭,哪知毒重,急切間無法消滅,又不能收去,隻得任劍光将它纏在空中,以防它逃逸為害,不令下降,靜候同道人收完妖霧,再行發落。
這時同道人已從峰崖雲霧中現身,站立崖上。
腳底踏着一個與日間所見同樣的葫蘆,口斜朝下,所有妖氣毒霧,齊往葫蘆口中争逐鑽入,與日問行徑相似。
看神氣,不似那麼畏懼毒氣侵襲,但是兩人都一手持劍向空比劃收那毒霧,同時目光卻注定下面白氣裹住的怪頭,顯得十分慎重。
直到那怪頭離地隻有三尺,跳蕩之勢也漸歇,妖氛毒霧也都斂盡,地面上月白如霜,清光畢照,才從峰頂飛落。
一到地,内中一個先将葫蘆放在地上,命白猿用仙劍将空中妖虹緩緩向他身前繞落。
等将落近頭上,左手取出令牌護住頭面,右手竹劍一指,葫蘆蓋自開。
白猿劍光往回一掣,妖虹又要騰空揚去,被道人舉劍畫了兩畫,猛力朝葫蘆口一指,妖虹才往葫蘆内飛去,眩的一聲收盡,蓋随自合。
道人将葫蘆挂向腰間,然後同聲發話,命虎王收了護身符,遠立旁觀。
又各持竹劍,上下畫了一陣,朝妖頭一指,便停在地上不動。
虎王見二道人頭上汗出,行動甚忙,怪頭已落,白氣仍未收轉,又不令用飛刀、仙劍去砍,口裡同聲自言自語,好似處置為難之狀。
忍不住問道:“妖霧已盡,怪頭已斬,難道還怕它跑麼?”二道人同聲答道:“你們哪裡知道。
此怪久已通靈,耳目尤極敏銳,稍近一點,便被聽去。
金猱洞中一叫,便知闖禍,妖物必不甘休。
有心就着你們所帶飛刀、仙劍将它除去,又恐力量不夠,好生為難。
初到時久不和你們說話,便由于此。
後來知道你們尚有一件防身之寶可禦它的毒氣,方始定局。
當時算計此怪必在外面窺伺,故意說出明早起行時再合力除它的話,又令衆人不要外出,好使無備,暗中卻在準備,将恩師所傳兩身真氣合而為一。
知虎、猿、二猱俱是通靈的異獸,我事前未禁它們出去,必往外面窺伺,雙方相遇,定鬥起來。
你二人聞聲往援,我們卻繞道遁往高峰上面相機行事。
” “此怪所煉内丹,乃先天奇毒之氣所萃,雖甚厲害,因差着百餘年苦煉之功嬰兒尚未成形,不能自在飛出,我們大家合力誅它不難。
最可慮的是它借兵解之力,元神帶了内丹遁走,不易搜戮,異日贻禍人間,為害無窮。
所以下手時須要缜密神速,一絲疏忽不得。
當它毒氣放盡,妖虹、内丹兩俱相形見绌,又吃我們太乙真氣将它攔腰束住,技窮力绌之際,自知難免誅戮,果然發狠,竟欲收轉内丹與元神合一遁去。
我們早就預料及此,下手得快,不等它元神出竅,先用真氣将它連頭裹住,一任奮力掙紮,終歸無用。
此怪吃了頭殼堅固的虧,它那元神内丹藏在命門以内。
适才飛刀幸是齊頸斬斷,如若連腦斬破,早被它遁走了。
如今休看它已入網,吃我連頭困在這裡,但要誅它元神,好好取出它的内丹,卻非容易呢。
” 這時靈姑仍指着那口刀,盤旋怪頭之側,以防突然飛起遁走。
聞言笑道:“這個有什麼難?我這口飛刀乃鄭颠仙恩師所賜至寶,大小随心,神妙非常。
這怪物頭已斬下,還有什麼能為?我将刀光布開,蓋在它上面,白仙持劍守住一面,道長放開一些,等它元神一離竅,我們兩道寶光相交一裹,它多快也逃不定了。
”同道人聞言,為難了一會,說道:“要除它何用如此?隻因它那内丹用處甚大,與元神合而為一,想要完整留下,不令殘破,苦無善法,故此委決不下;否則何須如此費事,隻須運用真氣一逼一絞,便成粉碎。
看此情形,勢難兩全。
你們且躲遠些,兔為毒氣所中,索性毀掉了吧。
” 靈姑收了飛刀,随虎王等避過一旁。
道人又将葫蘆取置地上,仍用竹劍比劃了一陣,面對面朝着怪頭東西立定。
剛把手一搓,便聽怪頭在白氣内轟轟怪叫。
同道人喝道: “你天生惡質,此時大劫臨頭,縱将内丹獻出,我也不能發那婦人之仁,放你元神出為異日大害。
我也決不詐騙你,逼出内丹,再加誅戮,違我恩師戒條。
你隻靜俟形神俱滅,同歸于盡好了。
”更不再說,各舉右手指定怪頭,一任慘嗥怪叫,全不理睬,白氣糾裹愈緊。
耳聽裡面頭骨喀嚓碎裂之聲密如貫珠。
眼看怪頭就要粉碎,忽聽空中一聲鶴映,同道人聞聲驚喜,連忙住手,向天跪伏在地。
虎王等擡頭一看,碧霄月明,澄淨如拭,僅東南方挨近月亮處,有一團白雲緩緩浮動。
一隻孤鶴銀羽翩翔,正從雲邊掠過,向下飛來,上面仿佛馱着一人,看似舒徐,卻極迅速,晃眼之間已飛離頭上不遠。
接連又是兩聲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