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 雪夜除兇

關燈
别多年。

    二人本來都有家傳武功,後又遇到明師,各練成了一身驚人本領,蔔氏二老自然更高。

    如玉先嫁一人,過不幾年便被老賊勾引成好,不久離異,做了老賊的繼室。

    事隔十餘年,雙方無心相遇,蔔二先生天性奇特,為了婚姻不能如意,終身不娶,又守父母遺命,已不再有夫妻之想,對于此女卻是愛極。

    老賊得知此事,非但不怒,反因此女明言相告,想起自家所行所為,早晚難免身敗名裂,想借對方之力作為将來免禍之計,暗用心機與之結交。

    蔔二先生隻圖與意中人常時相見,竟不借與賊為伍。

     他和武當諸俠本是至友,老賊事敗之時,他正得信趕到,再三向衆求情苦勸。

    武當諸俠一則和他弟兄交情極深。

    二則當年黃河決口,水災浩大,須用巨萬金錢,急切間無從籌備。

    老賊用心深險狡詐,大量藏金,無人得知。

    被擒之時,自稱平日所劫不義之财都是貪官污吏、土豪惡霸所有,先前殺人雖多,今已悔悟,如能饒他全家性命,情願将功折罪,由他獻出家财,以作救災之用。

    諸俠急于救災,蔔二先生又在一旁力保,說: "諸位以為老賊用心難測,将他留下,未免可慮,但我願負全責,從今以後守定老賊,永不離開他一步。

    如其在外為惡,由我一人擔待。

    "并還指出隐居之處。

    諸俠心想:老賊悔禍與否雖不可知,暫時卻可救出千萬人的生命,何況蔔二先生的本領制他得住,自己情願看守他到老死,決不離開一步,平日交情太深,如再固執,難免翻臉,多生枝節,隻得答應下來。

     為防老賊享受已慣,年紀快老,此後生活窮苦,也必難免生事,并不将他家财全部取走,隻令訂約立誓,便将老賊全家連手下門人一同釋放。

    内中幾個最兇惡的先已殺死,不知情的俱都遣散,隻有限十幾個少年男女,情願跟随老賊一同隐居,受那約束。

    這些都是平日受愚較深的,并非全是惡人,定要相從也就聽之。

    商定之後,一點老賊家财,實在多得驚人,單是田地就有好幾千畝,凡是通都大邑均開有他的買賣,并還不止一種行業。

    那大一場水災,所用赈糧銀米,他一個人竟占去十之八九,底下還有不少财産未動。

     老賊人雖窮兇,用的人卻極老成幹練,謹慎忠心,手下共有八九十處糧樞,三百多處買賣,均由受過他多年訓練考驗、甘心永遠做他奴才、代為盤剝經營的幾個大總管率領,表面上仍由老賊當衆聲言,說他年将半百,雖有敵國之富,連個兒子都沒有,今已看破世情,日内便要披發入山,自願将那大量困産按人數分配,送與佃戶長工和當地沒有田地的土人,耕種為業,由那幾個總管分别代寫斷契,蓋上他的圖章,并向官府立案。

     所有店鋪資财和他所置幾百處房産,有的變賣助災,有的一半分送執事人等,一半充作善舉,并稱入山在即,不願久停,一切均交總管辦理,由武當諸俠推出兩人當面交待,替他全權主持。

    第五日便被蔔二先生押了上路。

     就這樣,老賊暗中留下來的金珠細軟仍多得不可數計,内中并有一處金銀窖。

    武當諸俠因他所獻财産救了千萬人的性命,又使許多苦人從此有了田業,可以度日,明知鬧鬼,也就不為己甚,何況蔔二先生又在極力袒護,隻得假裝糊塗,任其運走。

    後來還是你樊師叔看不過去,說老賊萬惡滔天,饒他一命已是萬幸,他從此隐居山中,如不重犯舊惡,就是不肯和蔔二先生一樣躬耕自給,仍想豐衣足食,坐享現成,我們給他所留金銀便用幾世也用不完,要帶這許多金銀細軟人山作什?留在那裡救人多好!老賊狡猾,聞言并不開口,卻令賊妻發話争論。

    這位蔔二先生人雖極好,獨對這個前世冤孽一味體貼愛護,無微不至,向不許人稍微欺侮,恐她受氣,竟代出頭,說了好些不近人情的話,不是樊茵的丈夫沈鴻和鐵笛子勸解,雙方幾乎反目,結果還是遂了老賊的意,非但把丈許來深的一座金銀窖全數搬走,連他家中那些窮奢極欲的富麗陳設、古玩衣服也被連明帶暗運走了許多。

    彼時從他夫妻入山的,除一些少年門人和三個心腹死黨而外,還有一個新勾引成好、霸占到手才隻兩年的寵妾淫婦鳳仙花金刀娘子茅二姑。

     本定乘着陰天黑夜,直達青林壩地洞山腹之中,無奈老賊過慣荒淫生活,最貪舒服,蔔老前輩久居在此,深知地理,事前雖曾托人代為布置出好幾間石室,老賊仍不滿意,又指使任如玉出面,磨着蔔二先生,要将所帶陳設照他心意全數布置停當才願人居。

    蔔二先生既重情人的面子,又因老賊行李太多,同時運到山中未免驚人耳目,雖然另有一條秘徑可由崖頂下去,到底不妥。

    再者,老賊心意難測,人太兇殘,自家為他和人打賭,負有極大責任,心想老賊從此深居地底,不見天日,就這一次麻煩,隻他能夠洗心革面,老死洞中,不出害人,就多享受一點也由他去。

    何況老賊近年越來越懶,除卻每兩月一次要生吃人腦,偶然出動而外,已不大再出走動。

    未了兩年,連人腦也是手下徒黨由外面買來的生人,如非為了擄來兩個窮苦人家的童男,被武當諸俠跟蹤訪查,看出破綻,兇謀尚不至于暴露。

    以前自己不知此事,幾乎代他受過,總算這班老友念在多年交情,恰巧又遇黃河水災,才得保全下來。

    此後他夫妻雖在地洞之中,蹤迹至多走到谷口裡面為止,如其洞中生活樣樣舒服,也許能夠安心,不出為惡,豈不少掉許多心事?雖氣心上人受老賊多年愚弄,始終百依百随,執迷不悟,但是自己不能與之成婚,愛屋及烏,無可如何,仔細盤算,隻得答應。

    先将老賊夫妻師徒一同安置在附近好友家中,一面托人暗中運送,樣樣均照狗男女的心意,把所居地洞布置停當,老賊才無話說。

    中間如非蔔大先生見兄弟一意孤行,庇此巨惡,惟恐夜長夢多,兄弟幫手又少,萬一被老賊逃走,豈不留下禍根,再三警告,弟兄二人并還幾乎反目、方始催着起身;否則,老賊還想拖延下去。

    先因老賊遲不入山,原生疑心,後在暗中查看,居然安分,不曾違約妄動,一住多年,均無事故發生。

     三四年前,除老賊的門人偶然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