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 雪地冰天 忽驚寇警

關燈
土人并未随同走進,一個不等開口先往取草,一個拿了掃帚鐵鏟趕往坡前低頭查看,掃了兩掃,略微張望,便走将上來。

    旺子業已看出,那是一具雪橇,上坐三人,一大兩小,陸地行舟也似飛馳而來,越想心越有氣。

    少年好勝,又想看那來賊是什麼形貌,立在門前還不想走進去。

    土人忽然低聲說道:"我們均受過恩人的好處,否則早已凍餓而死,哪裡還能活到如今。

    裡面有一小窗,照樣可看,還免受凍。

    " 旺子恐怕連累好人,忙即點頭入内,見那馬立在當地,上房雖不算小,堆有不少糧食用具,轉身都難,馬卻一動不動,好似事前有人指教一樣。

    前後兩面均有小窗,老漢已将窗上布簾卷起了些,果然得看,一面說起女俠樊茵前年雪後曾由當地經過,因和恩人以前來過一次,人數甚多,所以認得此馬,并知它的靈巧。

    方才見馬踏雪飛馳,便疑是它。

    隔鄰二人業已出看,一見尊客手勢,料定有事,否則不會中途停留,折來這裡。

     恐他兩個心粗,以前知道引馬暗号,馬的眼力又好,同時發現來路黑點追來,比馬還快,恐被看破,特意趕出,先将此馬引進,早料馬上人不是樊茵,果然料中等語。

    旺子才知巧合:暗忖:諸位師長真個名不虛傳,到處受人親敬,連這窮鄉僻壤荒野之中,也有他的知交,雙方素昧平生,隻打一個手勢,立時親如家人,關切非常,也無一絲客套。

    此是多大力量,自己幾時能和師父一樣,到此地步,就大好了。

     心中尋思,眼望外面,那前後高起、其形如舟、一行共坐三人的雪橇已飛馳而來,來勢真個和箭一樣。

    剛看見他的全身,人的面目未及看真,便由下面平地上急馳而過。

     大人坐在後面,手中拿着兩枝短篙,撐地而行,雪橇下面兩條發亮之物,像是兩根鋼條,看神氣似未發現自己。

    前面兩小人都是目注前面,手中拿着一個鐵管朝前遙望,不時偏頭回顧。

    三人都是一身皮毛衣褲,臉上好似戴有風鏡,一瞥即過,并未旁顧,一晃馳往前途,又成了一個黑點,端的神速已極。

     旺子趕路心急,匆匆和土人說了幾句,便要趕出取草,老漢說:"那年樊女俠途遇大雪,也曾用草綁在馬蹄之上,所以我們知道。

    外面已有人在準備,這坐雪船的人想必厲害,小的手上鐵管與恩人那年所用望筒相似,你的人馬必已被他看出,追了一陣突然不見,未必就此幹休。

    我料他少時必要回來,你是初見,覺他雪船快,其實此馬也慢不了多少,索性等他來此,探詢之後再去,穩妥得多。

    "旺子雖不知仇敵深淺,一則惟恐愛馬受傷,二則對頭來勢神速,實在驚人。

    那兩個徒弟如無本領,怎會帶他出來走此遠路?這等強敵,一應一尚難自信,那兩賊徒就算年幼,多少總有一點本領,自己也非大人,如何驕敵,對他輕視?再想起王老漢父子走時告誡之言,不由有點情虛起來,好在紮馬蹄的草尚未取進,便點頭答應,想等上一會再走。

     隔有盞茶光景,因老漢說,風雪之中長路奔馳,天已近午,定必又餓又冷,執意要他吃點熱東西,再三勸說,不令走出。

    旺子知他好意,飲食還在其次,最重要是恐被敵人看出,不令出外,推辭不掉。

    心想,恩師常和這類窮苦土人交往親密,人家好意,不應辜負。

    鄉下農人終年吃些粗糧,難得吃葷,梁五走時送有兩包東西,說是幹糧路菜,看去分兩不重,不像銀子,急于上路,又恐小家子氣,當時沒有取看,此時雖不覺餓,照此荒涼景色,路又險滑,沿途有無人家實拿不穩,那馬奔馳了這一早晨,也難免于力乏,何不借花獻佛,取将出來,與他們同吃一頓,也算稍微還情,就便歇息片刻,豈不也好。

    主意打定,便不再走出,請老漢代約外面兩人進屋同吃。

     旺子剛把馬後所紮馬料取了一些,用水和了一點馬藥任馬自吃,把梁五所贈路菜取下,未及取酒,忽然覺着内一小包。

    "沉甸甸的,用手一捏,十分堅硬,像是銀子,但重得多,心中生疑,知非食物,随手揣向懷中。

    餘者共有好幾包,有的并用蔑簍紮緊,打開一看,乃是各種熏臘,牛羊豬雞無一不備,每樣少說也有兩三斤。

    所說幹糧,也是精巧面食,鹹甜俱備,包紮尤為巧妙。

    許多東西分門别類一起紮緊,除幹糧是先凍好,再用兩個小布口袋裝上,橫跨馬背之上而外,所有路菜共紮成一包,橫在馬背之上,一點不占地方。

    因老漢再三推謝,說:"此去路程遙遠,這些點心我們也吃不大來,酒更不會入口,共總四人,請把凍牛羊肉分與我們一些嘗鮮,足夠吃的。

    隔鄰二位老弟還要對付坐雪船的敵人,尊客年紀不大,單人匹馬,好些可慮。

    既被敵人發現,便須留意,說走就走,我們均受過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