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 三兇兩怪
關燈
小
中
大
明月弩厲害,自知寡不敵衆,仗着一身輕功,當地離鎮甚近,抽空逃走,晃眼縱上人家屋頂。
大嫂見賊逃遠,恐傷好人,镖師們又在一旁恭敬求教,便未再追。
"雙方正在談說前事,大嫂本就喜事,好打不平,再聽五兇賊如此強橫可惡,衆镖師再三卑禮求助,不由激動義憤。
正在商量,同去招商棧,到第五日镖行所約的人到齊一同應敵,一面派人去往對面店中查看,賊黨已全不知去向。
跟着又聽人報,樹林中所殺三賊也被人擡走。
賊黨多年兇名,料其不肯甘休,等到快要黃昏毫無音信,又未見大哥追來,心疑把路走岔,否則斷無不來之理。
賊黨所約期限還有好幾天,又不慣與镖師們應酬,再三推辭,意欲回家看望,以防大哥撲空懸念,就便約了大哥再尋一兩個幫手同來。
為首镖師先說敵人兇狠陰毒,向來不講情面,就許半夜掩來暗算,堅留大嫂住在店裡,另外派人去尋大哥,以防萬一。
大嫂歸心大急,力言無妨,後又答應,當夜必回,就是賊黨來犯也趕得上。
衆镖師明知事情兇險,因見賊黨受創甚重,大嫂本領又高,心想自家所約的人最快也要三四天才能趕到,難得遇到這樣好幫手,并可由她身上把大哥和别位英俠引去,以為鎮上人多熱鬧。
賊黨就來,必在三更之後,彼時人早趕回,便未多說。
大嫂既不放心大哥,恐其在雨地裡往返跋涉,又見五賊可惡,業已答應镖師,好人應做到底。
匆匆一說,連夜飯也沒有吃,便自起身。
"走到路上,天已快黑,先見愛馬泥水又多,不肯使其急馳。
二次起身,趕路心急,當地離她娘家尚有八九十裡,為想早去早回,正在催馬加急飛馳,忽聽道旁有人說笑,似說馬快,人也不差。
天雨陰黑,馬行如飛,想起可疑,相隔已遠,遙望身後來路大樹下似有兩個小人影子閃動,也未注意。
再走不遠,忽聽那馬低嘶報警,方料前有敵人,先發現那兩小人忽由後面追來,最近的相隔馬後不過數丈,心中一動。
暗忖:這兩人不知是什來路,看去還未成年,怎的這好輕功,比馬還快?那兩小黑影時隐時現,時遠時近,緊随馬後,已和箭一樣追來,相隔隻有兩丈左右。
剛要開口喝問,猛覺那馬越發連聲怒嘶,跑得更快,兩旁林木飛也似往馬後倒退下去,人似騰雲駕霧,隻聽耳邊風生,晃眼便是老遠,與平日發現敵人必要回身等待情景不同,心疑前面還有敵人埋伏,否則不會如此。
正在尋思,因馬太快,那兩黑影眼看追上,忽然失蹤,口裡的話沒有說出已不再見人影,同時發現那馬怒嘶更急,并往旁邊淺坡之上蹿去,到後還颠了兩颠,知道遇到強敵,要她下騎準備,人數還不在少,才會有此表示,天氣又黑,如非多年練就的目力,三四丈以外來人便看不出。
情知事已緊急,決非尋常,一算裡程離家隻三四十裡,忙即縱身下馬,正取兵器,向馬發令,如見敵人勢盛急速回家,與主人送信,并請來人相助。
話還不曾說完,猛瞥見前途竹林之中有火星閃動,緊跟着便是一枝響箭橫空而過,隐聞左右兩面賊黨喝罵之聲。
"原來這五個兇賊狡詐無比、本身武功又好,尤沖敗逃回去,先往店中送信,命衆同黨速退。
起初當他夫妻二人一路,又因早來路上受了人家兩次戲弄,吃了啞巴虧,卻未尋見一個敵人,心疑還有别的異人勁敵。
前途本有一處坐地分贓的同黨住在竹林後面,便把人退往這同黨家中,打算探明敵人虛實相機下手,一面選了兩個輕功最好的飛賊假裝客人,去往招商店裡窺探。
賊黨用心頗深,想劫那兩起镖車已非一日,老早便在招商店埋伏下兒個賊黨,裝着本分商客往來鎮上,照樣帶有貨物,外人不知他們搶劫而來。
住過幾次,店家十九相識,以緻連那久走江湖的镖師均被瞞過。
雙方所居隻隔一牆,并還有門相通,新去三賊均裝商客同伴,誰也不曾疑心。
夥計因這幾起客人手寬,貪得酒錢,有問必答,所以賊黨容易探得虛實。
日裡四賊因為镖行中人膽怯,臨時想起兩位隐名英俠住在附近,意欲分人往請,被賊黨得信,随後趕去,逞強攔阻,就便将镖師殺死一個示威,免得由那兩人身上引出強敵。
中途發現那馬起了貪心,想要擒走,結果馬未得到,反傷了三個同黨,才看出厲害。
始而急怒交加,既恐中途罷手,丢人太大,以後無法在外稱雄,又防沈氏夫婦不是好惹,萬一将昔年幾個強敵激引出來,鬧得身敗名裂,更是冤枉,越想越恨,打算借口衆镖師日裡不該出手傷人,不守五日之約,等大嫂\走便往店中下手,連客人帶镖師一齊殺死出氣。
"所派二賊剛到店裡,便由同黨向店夥口中探出大嫂孤身一人,就要起身。
因衆镖師也頗機密,雖因多年往來的客店,夥計都是老人,有的話還是不令聽去,以防走口。
二賊隻知大嫂與镖師初次相識,無心出手,雖經苦留,仍要上路,别的全是猜想,并不全知。
以為此是報仇洩恨的好機會,忙即分頭尋人,互一商計;均覺沈氏夫婦乃綠林中的大對頭,難得女的單人匹馬,孤身上路,不問生擒殺死都是一件最有體面的事情,何況日裡又被她殺了三人,無故為仇幫助镖師作梗,如不乘機将其除去,非但未來大害,傳出去也太丢人。
又聽夥計所說,業已答應镖師出力相助,今明日必要回來。
也許此去便是約人,如何可以放過?當時想好毒計,把人分成兩起,由那坐地分贓的同黨帶了二十多個賊黨三面埋伏,先把人馬放過,等其入伏之後同時發難,三面包圍。
以為竹林旁邊有一小溝,乃大嫂必由之路,上來先是前後夾攻。
對方如真大強,便且戰且退,到了溝中,再由上面埋伏的數十個喽-連發亂箭,天大本領也非死不可。
因知馬認主人,靈警忠義,外人無法騎上,索性一齊殺死,免得那馬亂踏亂咬,比人還兇,無法近身。
另由三兇兩怪帶上幾個得力黨羽,掩往招商店殺人劫财,仗着陰雨黃昏,路斷行人,準備停當,立即分頭下手,大嫂一點還不知道。
"幸而那馬異種龍駒,耳目格外靈警,剛經過頭一起賊黨埋伏之處便自驚覺,前面伏得有人,連向主人急嘶警告,因賊黨有心放過,再從後面掩來,不曾動手,走的又是小路捷徑,沿途均有樹林掩避,天又入夜,大嫂聞聲回顧,不見有人,隻發現馬後追來兩條小黑影,其行如飛。
大嫂見賊逃遠,恐傷好人,镖師們又在一旁恭敬求教,便未再追。
"雙方正在談說前事,大嫂本就喜事,好打不平,再聽五兇賊如此強橫可惡,衆镖師再三卑禮求助,不由激動義憤。
正在商量,同去招商棧,到第五日镖行所約的人到齊一同應敵,一面派人去往對面店中查看,賊黨已全不知去向。
跟着又聽人報,樹林中所殺三賊也被人擡走。
賊黨多年兇名,料其不肯甘休,等到快要黃昏毫無音信,又未見大哥追來,心疑把路走岔,否則斷無不來之理。
賊黨所約期限還有好幾天,又不慣與镖師們應酬,再三推辭,意欲回家看望,以防大哥撲空懸念,就便約了大哥再尋一兩個幫手同來。
為首镖師先說敵人兇狠陰毒,向來不講情面,就許半夜掩來暗算,堅留大嫂住在店裡,另外派人去尋大哥,以防萬一。
大嫂歸心大急,力言無妨,後又答應,當夜必回,就是賊黨來犯也趕得上。
衆镖師明知事情兇險,因見賊黨受創甚重,大嫂本領又高,心想自家所約的人最快也要三四天才能趕到,難得遇到這樣好幫手,并可由她身上把大哥和别位英俠引去,以為鎮上人多熱鬧。
賊黨就來,必在三更之後,彼時人早趕回,便未多說。
大嫂既不放心大哥,恐其在雨地裡往返跋涉,又見五賊可惡,業已答應镖師,好人應做到底。
匆匆一說,連夜飯也沒有吃,便自起身。
"走到路上,天已快黑,先見愛馬泥水又多,不肯使其急馳。
二次起身,趕路心急,當地離她娘家尚有八九十裡,為想早去早回,正在催馬加急飛馳,忽聽道旁有人說笑,似說馬快,人也不差。
天雨陰黑,馬行如飛,想起可疑,相隔已遠,遙望身後來路大樹下似有兩個小人影子閃動,也未注意。
再走不遠,忽聽那馬低嘶報警,方料前有敵人,先發現那兩小人忽由後面追來,最近的相隔馬後不過數丈,心中一動。
暗忖:這兩人不知是什來路,看去還未成年,怎的這好輕功,比馬還快?那兩小黑影時隐時現,時遠時近,緊随馬後,已和箭一樣追來,相隔隻有兩丈左右。
剛要開口喝問,猛覺那馬越發連聲怒嘶,跑得更快,兩旁林木飛也似往馬後倒退下去,人似騰雲駕霧,隻聽耳邊風生,晃眼便是老遠,與平日發現敵人必要回身等待情景不同,心疑前面還有敵人埋伏,否則不會如此。
正在尋思,因馬太快,那兩黑影眼看追上,忽然失蹤,口裡的話沒有說出已不再見人影,同時發現那馬怒嘶更急,并往旁邊淺坡之上蹿去,到後還颠了兩颠,知道遇到強敵,要她下騎準備,人數還不在少,才會有此表示,天氣又黑,如非多年練就的目力,三四丈以外來人便看不出。
情知事已緊急,決非尋常,一算裡程離家隻三四十裡,忙即縱身下馬,正取兵器,向馬發令,如見敵人勢盛急速回家,與主人送信,并請來人相助。
話還不曾說完,猛瞥見前途竹林之中有火星閃動,緊跟着便是一枝響箭橫空而過,隐聞左右兩面賊黨喝罵之聲。
"原來這五個兇賊狡詐無比、本身武功又好,尤沖敗逃回去,先往店中送信,命衆同黨速退。
起初當他夫妻二人一路,又因早來路上受了人家兩次戲弄,吃了啞巴虧,卻未尋見一個敵人,心疑還有别的異人勁敵。
前途本有一處坐地分贓的同黨住在竹林後面,便把人退往這同黨家中,打算探明敵人虛實相機下手,一面選了兩個輕功最好的飛賊假裝客人,去往招商店裡窺探。
賊黨用心頗深,想劫那兩起镖車已非一日,老早便在招商店埋伏下兒個賊黨,裝着本分商客往來鎮上,照樣帶有貨物,外人不知他們搶劫而來。
住過幾次,店家十九相識,以緻連那久走江湖的镖師均被瞞過。
雙方所居隻隔一牆,并還有門相通,新去三賊均裝商客同伴,誰也不曾疑心。
夥計因這幾起客人手寬,貪得酒錢,有問必答,所以賊黨容易探得虛實。
日裡四賊因為镖行中人膽怯,臨時想起兩位隐名英俠住在附近,意欲分人往請,被賊黨得信,随後趕去,逞強攔阻,就便将镖師殺死一個示威,免得由那兩人身上引出強敵。
中途發現那馬起了貪心,想要擒走,結果馬未得到,反傷了三個同黨,才看出厲害。
始而急怒交加,既恐中途罷手,丢人太大,以後無法在外稱雄,又防沈氏夫婦不是好惹,萬一将昔年幾個強敵激引出來,鬧得身敗名裂,更是冤枉,越想越恨,打算借口衆镖師日裡不該出手傷人,不守五日之約,等大嫂\走便往店中下手,連客人帶镖師一齊殺死出氣。
"所派二賊剛到店裡,便由同黨向店夥口中探出大嫂孤身一人,就要起身。
因衆镖師也頗機密,雖因多年往來的客店,夥計都是老人,有的話還是不令聽去,以防走口。
二賊隻知大嫂與镖師初次相識,無心出手,雖經苦留,仍要上路,别的全是猜想,并不全知。
以為此是報仇洩恨的好機會,忙即分頭尋人,互一商計;均覺沈氏夫婦乃綠林中的大對頭,難得女的單人匹馬,孤身上路,不問生擒殺死都是一件最有體面的事情,何況日裡又被她殺了三人,無故為仇幫助镖師作梗,如不乘機将其除去,非但未來大害,傳出去也太丢人。
又聽夥計所說,業已答應镖師出力相助,今明日必要回來。
也許此去便是約人,如何可以放過?當時想好毒計,把人分成兩起,由那坐地分贓的同黨帶了二十多個賊黨三面埋伏,先把人馬放過,等其入伏之後同時發難,三面包圍。
以為竹林旁邊有一小溝,乃大嫂必由之路,上來先是前後夾攻。
對方如真大強,便且戰且退,到了溝中,再由上面埋伏的數十個喽-連發亂箭,天大本領也非死不可。
因知馬認主人,靈警忠義,外人無法騎上,索性一齊殺死,免得那馬亂踏亂咬,比人還兇,無法近身。
另由三兇兩怪帶上幾個得力黨羽,掩往招商店殺人劫财,仗着陰雨黃昏,路斷行人,準備停當,立即分頭下手,大嫂一點還不知道。
"幸而那馬異種龍駒,耳目格外靈警,剛經過頭一起賊黨埋伏之處便自驚覺,前面伏得有人,連向主人急嘶警告,因賊黨有心放過,再從後面掩來,不曾動手,走的又是小路捷徑,沿途均有樹林掩避,天又入夜,大嫂聞聲回顧,不見有人,隻發現馬後追來兩條小黑影,其行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