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躍馬渡長溪 客館深宵聞異事 潛身入古洞 晶門玉屋訪高人
關燈
小
中
大
衣少女匆匆走來,口說:“我有急事,借你過渡,稍時多把渡錢與你。
”說完,便縱向船上。
壯漢急喊:“此是客人包雇,那邊有的是渡船你不會走,單上我這船作什麼?”少女答道:“我嫌官渡人雜,先前不知客人包雇,已然上船,懶得再換。
你和客人說,他莫小氣,船錢我出便了。
” 孫同康見少女一來,馬便昂首鳴嘯,隻道衛護主人,不願外人同渡;恐其生事,一面緊拉辔頭低聲喝止,一面攔向馬的前面,以防向人沖撞。
小女又是青紗包頭,将臉遮沒了一小半,先未看清面貌;隻見雙方争論,船已離岸數尺,壯漢似要回船就岸的神氣,少女又那等說法。
暗忖你我素昧平生,怎麼就知我小氣?忙攔壯漢道:“多載一人無妨,我也不緻小氣這一點錢。
你請女客坐穩,今日風浪大,馬不老實,你且自開吧。
” 壯漢對孫同康益發恭敬,聞聽此言,便不再開口,往對岸搖去。
少女聞言,冷笑一聲,說道:“你不小家子氣,我還不願沾人家的光呢!浪大船小,我坐得穩不穩,不勞擔心;一匹野馬有什麼希罕。
” 孫同康方想出此女怎如此不通情理?又覺出少女口音似那裡聽過,對方女流,不願計較,剛把臉一偏,裝沒聽見;身後雪龍忽又連聲低嘯,頭朝肩側直拱。
猛想起來路所遇二女,其中一個坐騎黑馬、身材較矮、口帶川音的正與之相似,忙喝:“雪龍住口,我曉得你的心意。
” 孫同康随說,重又回過頭來,想查看是否?恰巧少女也回過臉來,這一對面注視,果是沿途追尋的少女之一。
那口帶魯音、長身玉立的另一美人影立上心頭。
當時怦的一跳,有心探詢,無如素不慣和女子說話;對方雖也美秀非常,但是翠袖臨風,英姿飒爽,星眸炯炯,隐蘊威棱;獨立船頭,冷眼側顧,傲然有不屑之容。
适才口氣又那麼不中聽,如與問答,必得不到好嘴臉。
心想:“我不過見馬好人好,想問來曆,并不與她攀親,何苦受人讪謗?”一賭氣,率性回頭撫慰愛馬,不更再顧,馬也停了鳴嘯。
隻是他心中仍是放那長女不下,暗忖二女同路,可惜最好而又想見的沒有遇到,不知前途能否相遇?心正尋思,忽見壯漢雙手搖橹,腿搭舵上;連日秋汛,水漲流急,橫渡似頗吃力,相離對岸還有一半水面。
知馬不會背己傷人,因問道:“可要我幫你一幫?” 壯漢含笑點頭,剛剛走近後梢,忽聽壯漢悄語道:“我不需人相助,尊客上岸,騎馬快走;你那馬快,一過卧眉峰便無事了。
” 孫同康心想:一路并無什麼事,船夫并不知己名姓,何出此言?少女也善騎馬,雖非常人;一則與二女無仇怨,途中相遇,并無杵犯之處,雖不合一時好奇,路上追蹤,但未追上;再者,二女貌固極美,人卻端莊,一臉正氣,除比常女大方外,頗有大家風範,不似壞人,怎會有這等話說?繼一想,江湖異人甚多,二女行動實是詫異,本領也必不小,許因此馬被她看中,也未可知。
正尋思間,壯漢又低語道:來時可見河邊那多的人麼?都是說你馬太好,引出來的對頭。
現在有人強奪此馬,幸你昨晚說往老河口雇船,今早前改在這裡過渡,無心躲過了一關,如仍走老河口此時早遇上了。
全鎮上無人不知。
如非你是周祖師朋友,你那對頭沒有防到你改主意,又沒通知河下人們,便我素來膽大,也不敢渡你過去了。
這一帶怪事常有得見,暗渡小姑娘雖不是對頭手下,我現在想起她上船時好些怪處——我這船小,她上船時一點未動;再說,離岸也有五六尺,晃眼上船,我明見她由岸上走來,竟沒看出怎麼上來的? “最奇怪是這大風浪,你看浪花隻管激得多高,船仍緩绶前進,沒有搖晃過一會。
我看她對你口氣不太好,不知是否有意?聞說武當近年女仙甚多,我未見過,不知細底。
她長得太好,路上再遇,隻要以前沒有過節,不要兜搭說話,千萬不可得罪。
我想此女,老河口那面必已得信,說不定他們由那邊過河,分頭攔截,尊客小心點好。
” 孫同康才知昨晚調馬所緻,如非店夥和船夫耳語,告以周鐵瓢之友,連河多過不成。
自己新有仙劍法寶在身,尋常惡霸妖僧,雖不緻于便落下風,終是惹厭。
随口應了,也未答言。
一會船便到岸,少女取出一兩銀子,往後梢一投,笑道:“這是渡錢,我向不承人的情。
”說完,竟不容船夫答話,縱身上岸而去,馬又鳴嘯起來。
孫同康自不肯受這個,忙也取了一塊碎銀遞過。
搖船壯漢執意不收,說:“你是我恩人周祖師爺朋友,本就送你過渡,不想要錢;何況那女子給了這多,足夠我好幾天嚼用,再受尊客的錢,我不是人了。
事情緊急,快些騎馬起身的好。
”跟着又起了重誓。
孫同康無法,隻得起身。
本心嫌少女狂傲,不想追蹤,無如想見長女的心總放不下,也說不出是什麼原因。
馬又直叫,心料長女必定在前,滿拟馬比人快,隻打算尾随,免被青衣少女發現,受其奚落。
先見少女由一片疏林中走進,上了入山途徑;那路沿着山麓又隻一條,林外一面是河,别無歧徑可以改道。
滿拟馬行如飛,斷無趕她不上之理;乍上馬時,還恐雪龍跑得太快,再三喝令少緩,以防追過了頭,不好意思回馬。
及至追了一程,晃眼已十來裡山路,并未追上。
座下雪龍,始終疾馳,不聽招呼;不時還在昂首長嘶,聲震林間。
以為山徑曲折,少女身手矯健,武功必好,也許尚在前面。
孫同康又追出三數裡,地勢越高,忽然想起:照雪龍腳程,除非飛行絕迹的劍俠中人,便自己練就輕功,那快腳程也追它不上,少女怎會蹤影俱無?斷無比馬還怏之理。
也許路徑不熟,不留心,被她中途跑向高處,人馬卻由山徑中錯過。
但是此馬頗有靈性,幾次鳴嘯又非無意,好生不解。
再一查看地形,與店夥船家所說途中标記,正是去往周鐵瓢所居,卧眉峰後山隐僻之路,并未走錯。
心雖仍是戀戀,隻是高峰前臨,芳蹤已杳,隻得息念,照前途馳去。
雪龍依舊撓嘯不已。
心方奇怪,那馬忽自折頭,向右側一座小山頂馳去,料有緣故也就聽之。
到了山頂馬忽停住,不住昂首長嘶,鼻孔連張,聞嗅不已。
孫同康在馬背上往來路一看,漢水就在腳底不遠,所行乃山中最隐僻荒涼的所在,人煙房屋甚少。
正查看少女蹤迹,猛一眼瞥見一夥短衣壯漢,各持乓刀器械,由先前經過的樹林中走出。
想起船夫警告之言,心方一動,雪龍忽又一聲長嘯,往山下馳去,重走上先前去路,跑得卻慢了些。
忍不住俯身問道:“那兩匹馬和它主人在前面麼?”連問兩遍,雪龍把頭搖上兩搖。
走着走着,又越了一條岡脊,卧眉峰漸現全貌。
細一查看,正是昨日所見雲中高山。
這一臨近,越覺靈秀雄奇,迥異尋常。
照昨今兩日雪龍飛馳鳴嘯情形,二女也許在此山中居住;雖是外省口音,隻要常時來往此山,周鐵瓢隐居多年,似此異人和奇女子,當能知道一點蹤迹。
他念頭一轉,不由又生希冀。
因周鐵瓢所居,在卧眉峰一座危崖之下,地勢十分崎嘔險僻,一由峰側繞過,到處篷蒿荊棘,密布叢生,簡直無路可通,難行已極;恐馬受傷,強把辔頭勒緊,再四呼喝,令其緩行,一面留神,覓路前進。
雪龍也似嫌那篷荊礙足,不時飛身縱起,一躍便是十來丈遠近。
在蓬荊中左旋右折,費了不少心力,好容易才将那一段路走完;前面又是大片亂石,雖然崎岖異常,且喜寸草不生。
雪龍生自山野,上下高山峻嶺,如履平地;遇到難行之處,淩空一躍,便自飛縱過去,絲毫不顯艱難,也就聽之。
人馬生疏,路徑全憑探詢而來,沿途未遇一人。
孫同康既恐走錯,又恐尋找不到,不住四下張望,查看途向景物,與店夥之言是否符合。
及把那片亂石走完,已然繞向峰後。
路上也見到兩處危崖,并無人住在内,也未發現茅廬;把馬停住一問,這未段路程,雪龍卻是聽話,行止遲速,俱随主人心意,問話卻是搖頭,似無所知。
店夥所說,己盡于此;再往前行,已無物可以辨認,隻得騎馬緩緩往前尋去。
峰形宛如一條卧蠶,高橫亂山之中;後山一帶,更是壁立如削,無可攀升。
眼看快要走完,繞回峰前,越看越覺得不對,沒奈何重又折轉。
正在徘徊張顧,無計可施,忽見歸途前面有兩個年約十四、五歲的女孩,各用花鋤背着一個花籃,說笑走來。
各穿一身淺湖色羅衣,裝束甚是淡雅,容貌也頗娟秀。
暗忖:這神氣明是富貴人家青衣慧婢,荒山之中怎得有此?所居想必不遠,周鐵瓢的住處當必得知,何不問她一問。
剛要迎上前去,兩女孩中一個年紀較輕的說道:“我就和六姑一樣,最讨厭野男子。
如和我說話,準讨無趣。
”另一個答道:“六姑是傷心人别有懷抱,你學她作甚?男女都是人,隻要好,有什麼惹厭處呢?周道長就是男的,他還幫過你忙,此時便是與他送東西,莫非你也恨他?” 幼女把嘴一撇道:“你專講歪理,我沒說是野男子麼?”長女笑道:“問住你了,明明矯情,還賴呢!周道長新居就在上面,我們女孩兒家口沒遮攔,被他老人家說幾句無妨;傳給主人知道,挨上頓罵,被姊姊好笑,
”說完,便縱向船上。
壯漢急喊:“此是客人包雇,那邊有的是渡船你不會走,單上我這船作什麼?”少女答道:“我嫌官渡人雜,先前不知客人包雇,已然上船,懶得再換。
你和客人說,他莫小氣,船錢我出便了。
” 孫同康見少女一來,馬便昂首鳴嘯,隻道衛護主人,不願外人同渡;恐其生事,一面緊拉辔頭低聲喝止,一面攔向馬的前面,以防向人沖撞。
小女又是青紗包頭,将臉遮沒了一小半,先未看清面貌;隻見雙方争論,船已離岸數尺,壯漢似要回船就岸的神氣,少女又那等說法。
暗忖你我素昧平生,怎麼就知我小氣?忙攔壯漢道:“多載一人無妨,我也不緻小氣這一點錢。
你請女客坐穩,今日風浪大,馬不老實,你且自開吧。
” 壯漢對孫同康益發恭敬,聞聽此言,便不再開口,往對岸搖去。
少女聞言,冷笑一聲,說道:“你不小家子氣,我還不願沾人家的光呢!浪大船小,我坐得穩不穩,不勞擔心;一匹野馬有什麼希罕。
” 孫同康方想出此女怎如此不通情理?又覺出少女口音似那裡聽過,對方女流,不願計較,剛把臉一偏,裝沒聽見;身後雪龍忽又連聲低嘯,頭朝肩側直拱。
猛想起來路所遇二女,其中一個坐騎黑馬、身材較矮、口帶川音的正與之相似,忙喝:“雪龍住口,我曉得你的心意。
” 孫同康随說,重又回過頭來,想查看是否?恰巧少女也回過臉來,這一對面注視,果是沿途追尋的少女之一。
那口帶魯音、長身玉立的另一美人影立上心頭。
當時怦的一跳,有心探詢,無如素不慣和女子說話;對方雖也美秀非常,但是翠袖臨風,英姿飒爽,星眸炯炯,隐蘊威棱;獨立船頭,冷眼側顧,傲然有不屑之容。
适才口氣又那麼不中聽,如與問答,必得不到好嘴臉。
心想:“我不過見馬好人好,想問來曆,并不與她攀親,何苦受人讪謗?”一賭氣,率性回頭撫慰愛馬,不更再顧,馬也停了鳴嘯。
隻是他心中仍是放那長女不下,暗忖二女同路,可惜最好而又想見的沒有遇到,不知前途能否相遇?心正尋思,忽見壯漢雙手搖橹,腿搭舵上;連日秋汛,水漲流急,橫渡似頗吃力,相離對岸還有一半水面。
知馬不會背己傷人,因問道:“可要我幫你一幫?” 壯漢含笑點頭,剛剛走近後梢,忽聽壯漢悄語道:“我不需人相助,尊客上岸,騎馬快走;你那馬快,一過卧眉峰便無事了。
” 孫同康心想:一路并無什麼事,船夫并不知己名姓,何出此言?少女也善騎馬,雖非常人;一則與二女無仇怨,途中相遇,并無杵犯之處,雖不合一時好奇,路上追蹤,但未追上;再者,二女貌固極美,人卻端莊,一臉正氣,除比常女大方外,頗有大家風範,不似壞人,怎會有這等話說?繼一想,江湖異人甚多,二女行動實是詫異,本領也必不小,許因此馬被她看中,也未可知。
正尋思間,壯漢又低語道:來時可見河邊那多的人麼?都是說你馬太好,引出來的對頭。
現在有人強奪此馬,幸你昨晚說往老河口雇船,今早前改在這裡過渡,無心躲過了一關,如仍走老河口此時早遇上了。
全鎮上無人不知。
如非你是周祖師朋友,你那對頭沒有防到你改主意,又沒通知河下人們,便我素來膽大,也不敢渡你過去了。
這一帶怪事常有得見,暗渡小姑娘雖不是對頭手下,我現在想起她上船時好些怪處——我這船小,她上船時一點未動;再說,離岸也有五六尺,晃眼上船,我明見她由岸上走來,竟沒看出怎麼上來的? “最奇怪是這大風浪,你看浪花隻管激得多高,船仍緩绶前進,沒有搖晃過一會。
我看她對你口氣不太好,不知是否有意?聞說武當近年女仙甚多,我未見過,不知細底。
她長得太好,路上再遇,隻要以前沒有過節,不要兜搭說話,千萬不可得罪。
我想此女,老河口那面必已得信,說不定他們由那邊過河,分頭攔截,尊客小心點好。
” 孫同康才知昨晚調馬所緻,如非店夥和船夫耳語,告以周鐵瓢之友,連河多過不成。
自己新有仙劍法寶在身,尋常惡霸妖僧,雖不緻于便落下風,終是惹厭。
随口應了,也未答言。
一會船便到岸,少女取出一兩銀子,往後梢一投,笑道:“這是渡錢,我向不承人的情。
”說完,竟不容船夫答話,縱身上岸而去,馬又鳴嘯起來。
孫同康自不肯受這個,忙也取了一塊碎銀遞過。
搖船壯漢執意不收,說:“你是我恩人周祖師爺朋友,本就送你過渡,不想要錢;何況那女子給了這多,足夠我好幾天嚼用,再受尊客的錢,我不是人了。
事情緊急,快些騎馬起身的好。
”跟着又起了重誓。
孫同康無法,隻得起身。
本心嫌少女狂傲,不想追蹤,無如想見長女的心總放不下,也說不出是什麼原因。
馬又直叫,心料長女必定在前,滿拟馬比人快,隻打算尾随,免被青衣少女發現,受其奚落。
先見少女由一片疏林中走進,上了入山途徑;那路沿着山麓又隻一條,林外一面是河,别無歧徑可以改道。
滿拟馬行如飛,斷無趕她不上之理;乍上馬時,還恐雪龍跑得太快,再三喝令少緩,以防追過了頭,不好意思回馬。
及至追了一程,晃眼已十來裡山路,并未追上。
座下雪龍,始終疾馳,不聽招呼;不時還在昂首長嘶,聲震林間。
以為山徑曲折,少女身手矯健,武功必好,也許尚在前面。
孫同康又追出三數裡,地勢越高,忽然想起:照雪龍腳程,除非飛行絕迹的劍俠中人,便自己練就輕功,那快腳程也追它不上,少女怎會蹤影俱無?斷無比馬還怏之理。
也許路徑不熟,不留心,被她中途跑向高處,人馬卻由山徑中錯過。
但是此馬頗有靈性,幾次鳴嘯又非無意,好生不解。
再一查看地形,與店夥船家所說途中标記,正是去往周鐵瓢所居,卧眉峰後山隐僻之路,并未走錯。
心雖仍是戀戀,隻是高峰前臨,芳蹤已杳,隻得息念,照前途馳去。
雪龍依舊撓嘯不已。
心方奇怪,那馬忽自折頭,向右側一座小山頂馳去,料有緣故也就聽之。
到了山頂馬忽停住,不住昂首長嘶,鼻孔連張,聞嗅不已。
孫同康在馬背上往來路一看,漢水就在腳底不遠,所行乃山中最隐僻荒涼的所在,人煙房屋甚少。
正查看少女蹤迹,猛一眼瞥見一夥短衣壯漢,各持乓刀器械,由先前經過的樹林中走出。
想起船夫警告之言,心方一動,雪龍忽又一聲長嘯,往山下馳去,重走上先前去路,跑得卻慢了些。
忍不住俯身問道:“那兩匹馬和它主人在前面麼?”連問兩遍,雪龍把頭搖上兩搖。
走着走着,又越了一條岡脊,卧眉峰漸現全貌。
細一查看,正是昨日所見雲中高山。
這一臨近,越覺靈秀雄奇,迥異尋常。
照昨今兩日雪龍飛馳鳴嘯情形,二女也許在此山中居住;雖是外省口音,隻要常時來往此山,周鐵瓢隐居多年,似此異人和奇女子,當能知道一點蹤迹。
他念頭一轉,不由又生希冀。
因周鐵瓢所居,在卧眉峰一座危崖之下,地勢十分崎嘔險僻,一由峰側繞過,到處篷蒿荊棘,密布叢生,簡直無路可通,難行已極;恐馬受傷,強把辔頭勒緊,再四呼喝,令其緩行,一面留神,覓路前進。
雪龍也似嫌那篷荊礙足,不時飛身縱起,一躍便是十來丈遠近。
在蓬荊中左旋右折,費了不少心力,好容易才将那一段路走完;前面又是大片亂石,雖然崎岖異常,且喜寸草不生。
雪龍生自山野,上下高山峻嶺,如履平地;遇到難行之處,淩空一躍,便自飛縱過去,絲毫不顯艱難,也就聽之。
人馬生疏,路徑全憑探詢而來,沿途未遇一人。
孫同康既恐走錯,又恐尋找不到,不住四下張望,查看途向景物,與店夥之言是否符合。
及把那片亂石走完,已然繞向峰後。
路上也見到兩處危崖,并無人住在内,也未發現茅廬;把馬停住一問,這未段路程,雪龍卻是聽話,行止遲速,俱随主人心意,問話卻是搖頭,似無所知。
店夥所說,己盡于此;再往前行,已無物可以辨認,隻得騎馬緩緩往前尋去。
峰形宛如一條卧蠶,高橫亂山之中;後山一帶,更是壁立如削,無可攀升。
眼看快要走完,繞回峰前,越看越覺得不對,沒奈何重又折轉。
正在徘徊張顧,無計可施,忽見歸途前面有兩個年約十四、五歲的女孩,各用花鋤背着一個花籃,說笑走來。
各穿一身淺湖色羅衣,裝束甚是淡雅,容貌也頗娟秀。
暗忖:這神氣明是富貴人家青衣慧婢,荒山之中怎得有此?所居想必不遠,周鐵瓢的住處當必得知,何不問她一問。
剛要迎上前去,兩女孩中一個年紀較輕的說道:“我就和六姑一樣,最讨厭野男子。
如和我說話,準讨無趣。
”另一個答道:“六姑是傷心人别有懷抱,你學她作甚?男女都是人,隻要好,有什麼惹厭處呢?周道長就是男的,他還幫過你忙,此時便是與他送東西,莫非你也恨他?” 幼女把嘴一撇道:“你專講歪理,我沒說是野男子麼?”長女笑道:“問住你了,明明矯情,還賴呢!周道長新居就在上面,我們女孩兒家口沒遮攔,被他老人家說幾句無妨;傳給主人知道,挨上頓罵,被姊姊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