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四面楚歌

關燈
會自投羅網的往大梁奔去,而是準備到達大梁的郊野後,循以前由趙往大梁的舊路返回趙境内。

     雖然要繞個大圈,卻是他能想出來最安全的路線了。

     一個時辰後,他已深入魏境的草原。

     想起當晚遇伏,由疾風背着他落荒逃走,最少跑了近三百裡的路程,從他現在的位置沿此奔至趙魏兩國交界處,再繞到鄰近荊家村山區内的山野處,才力竭倒斃。

     目下他可說是重回舊地。

     往東北走了近三個時辰後,蹄聲在前方響起,項少龍忙躲了起來,不片刻一隊約二十人的魏兵奔馳而至,到了附近一處高丘上紮營放哨。

     項少龍看得頭皮發麻,心叫不妙。

     魏人顯是收到風聲,知他或已逃來此處。

     要知由這裡無論朝中牟或大粱的方向走去,都是平原之地,所以熟悉自己國境的魏人,隻要在地勢較高處設置哨崗,他若稍一疏忽,便顯露行藏,難逃被發現的後患。

     敵人顯然仍在着手布置的初期階段,一俟設妥哨崗,便會對整個平原展開水銀瀉地式的搜索,在快馬加上獵犬搜索下,自己休想有逃生的機會。

     最要命的是在大粱之前有幾條擋路的大河,魏人隻要配備獵犬,沿河放哨,縱是晚上,自己恐仍未可偷偷潛過河道。

     想歸這麼想,但除非掉頭回到山區裡,否則隻好繼續前進。

     現時無論折返韓境,又或南下楚域,危險性都不會因而減少。

    問題是應否把心一橫,直接北上中牟,那至多幾天時間,便可回去與滕荊兩人會合了。

     這想法出早前更有驚人的誘惑力,但那可說是最危險的路線。

     直至太陽西下,項少龍仍在該往何處去這問題上進行着激烈的内心鬥争。

     最後終于把心一橫,決定先往中牟的道路試探,假設确沒有方法通過敵人的封鎖線,才東行折往大粱,依原定的計劃入趙返秦。

     下定決心,心情輕松下來,多費了半個時辰繞過了敵人的哨崗,北上中牟。

     在到達中牟之前,尚要經魏國另一大城“焦城”。

     他當然不會有入城的打算。

    還得格外留神,免給魏人在那裡的守軍發現。

     以特種部隊的敏捷身手,天明前他走了近三十裡路,跑得腿都酸了,最後躲到一處密林内休息。

     他還不放心,費了點工夫爬到一棵大樹枝葉濃密處,半卧在橫枝上,才閉目假寐。

     這棵大樹長在離地較高的密林的邊緣處,可俯瞰外面的平野和通往焦城的大道。

     不半晌便睡着了。

     不知過了多久,馬音和人聲把他吵醒過來。

     項少龍睜眼一看,吓了一跳,隻見林内林外俱是魏兵,少說也有千人之衆,正展開對這一帶的搜索。

     立時汗流浃背,才知自己因過度疲憊,直至敵人來到身下方才醒覺。

    若非睡處是在三條粗樹幹形成的凹位處,說不定早在酣睡中掉到樹下去。

     他指頭都不敢動半個,直到魏兵在樹下經過,才敢探頭觀察形勢。

     林外的官道先後馳過了兩隊騎兵,更遠處一個高丘上另有人馬,似乎是今趟搜索行動的指揮部。

     隻看敵人這種規模,便知自己曾對他有恩的魏王增已下了不惜一切,也要把他擒殺的命令。

     這批至少有二千人的部隊,很大可能是來自焦城的駐軍,且隻是整個搜索隊伍的一部份。

     以這樣的兵力和魏人對自己國土的熟悉,他如今确是寸步難行。

     不禁頗感後悔。

     當初不是因歸心似箭,想直往中牟,而是繞道往大梁,便不至陷身這種危險境地。

     眼下最明智的做法,莫如折返韓境内山區,躲他十天半月,待風頭過後,那時無論逃往何處,都會容易多了。

     犬吠聲此時在林内某處響起,項少龍更是頭皮發麻,隻能聽天由命。

     這一刻由于人多氣雜,他還不太擔心會給獵犬靈敏的鼻子發現,但若在晚間單獨奔走,又是夜深人靜,便難保證能否避過犬兒的耳目了。

     見到敵人這種陣仗,他那還敢往焦城去,待邏卒過後,便由北上改為東行,朝大梁南方潛去。

     施盡渾身解數,避過了重重追兵,這晚來到著名大河“賈魯河”的西岸。

     放眼看去,兩岸一片平靜,不見人迹。

    但項少龍可以肯定必有敵人的暗哨設置在某處密林之内,監視着河道的動靜。

     他細心地觀察,假設了十多個敵人可能藏身的地方後,躲往樹上去,靜待黑夜的來臨。

     疲累下很快就睡了過去,醒來時天地化作了一個純美的白色世界,臉上身上雖沾了點雪花,卻并不感到寒冷。

     初雪終于降臨。

     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