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蕞城之戰

關燈
土,尤不利于例如楚人的南方軍,我們又把這附近的溪流水并以沙石堵塞,使他們這些疲兵更是困苦,故雖有五十萬人,其實可以二十萬的兵力視之,與我們相去不遠。

    而我們則有堅城作護持,更不怕久戰。

    而對方必須倉猝發兵,盡力争取時間,優劣之勢,不言可知。

    ” 桓奇極目遠眺,道:“敵陣中傳訊騎兵由中往左右兩方馳去,顯是去召集将領,衆往中軍會議,看來敵人快要大舉進攻了。

    ” 項少龍心中一動,淡淡道:“照我想來這都是擺個樣子出來給我們看的,若我是龐爰,又真的兵強馬壯、士氣如虹,就索性擺出疲弱之态,引我們出城進攻,現在這樣擺出威猛姿态,适足顯示他們心虛膽怯,怕我們去攻襲他們。

    ” 程均這時已對項少龍視為天将,聞言同意道:“兵書也有雲:“士馬骁雄反示我以羸弱,陣伍整齊反示我以不戰。

    ”大将軍這看法極具明見。

    ” 桓奇、滕翼二刑俊同時動容。

     荊俊立即請命出戰。

     項少龍怕他有失,命桓奇作為輔翼。

     半個時辰後,城門大開,兩人各領一隊兩萬人的步騎與投石車混合組成的部隊,越過平原,沖擊敵陣。

     項少龍和滕翼則領軍押陣,好于必要時掩護他們退卻。

     戰至黃昏,連破了敵方數個營寨,才收兵回城。

     翌日輪到敵人派軍前來搦戰,秦軍閉門不出,隻以箭矢回答,敵人無奈退去。

     進行了三天這種互有傷亡的拉鋸戰後,到第四天清晨,合從軍終失去了耐性,以新造好的攻城車、擂木車發動全面的攻城戰。

     項少龍仍堅守不動,等到敵人勢疲力乏,全而退卻時,才傾巢而出,在城外布成早先定好的陣勢。

     合從軍此時雖不願意作戰,但因不想放過會戰的良機,更懼怕給秦軍沖擊,亦全而出動,在平原另一邊布下戰陣。

     項少龍和滕翼登上中軍的一個小丘上,觀察敵方布置。

     道時朝陽升離束山,陽光普照下,敵我雙方的兵器甲盔閃爍生輝,點點精芒,漫布兩邊平原,彌漫着大戰一觸即發的氣氛。

     合從軍的兵力明顯減少了,隻約有四十萬之衆,分成五大陣。

     兵力主要集中在中央處,以步兵為主上,前方均是戰車,後陣為騎兵,成前中後三陣。

     左右兩陣則是快速的騎兵。

     中央的步兵又依兵種分作九個小陣,最前三陣是盾牌兵和輕裝步兵,其他六陣都是攻擊主力的重裝備步兵,每陣達二萬人,分持弩、槍、劍、盾、拒馬、矛、戟等遠程防禦或攻堅的武器。

    每隊占地大小、相互間的距離,均谙合某一戰陣法規,絕非烏合之衆。

     滕翼歎道:“三弟雖是初次領兵,但每趟均料敵如神,像眼前般避開敵人中央的主力,把重兵置于兩翼,确是高明之緻。

    現在即管龐爰知道不妥,亦難以變陣。

    何況他更不知我們的騎兵每人都至少具有百戰刀一半厲害的厚背大刀,保證可讓對方兩翼持劍作戰的騎兵吃上大虧。

    ” 敵陣戰鼓忽轟天而起,集結在前陣的近三千乘戰車,在步兵的緊随下,一聲發喊,開始推進。

     周良肩上的鷹王亦感染到那種兵兇戰危的氣氛,拍翼低鳴。

     項少龍下令堅守,鼓聲立響,傳訊兵則以旗号知會兩翼的桓奇和荊俊。

     就在快将進入射程時,三千輛分六排而來的戰車上前兩排忽地加速,朝前沖來。

     每乘戰車除禦手和一乘車兵外,還跟了一隊車屬步兵,各有職責。

     禦手驅車,乘車兵則配備弓、弩、矛、戟等兵器,距敵遠時用弓弩,近戰則以矛、戟格鬥,而車屬步兵則緊随戰車,與戰車密切配合,互相掩護接應,以擴大殺傷和防禦力。

     戰車的禦手和戰士因不用步行,均戴重盔穿堅甲,不怕一般箭矢,戰馬亦然,在戰場上确有任意縱橫莫之能禦的氣概。

    若給它們沖入陣來,戰鬥隊形休想再能保持完整,此時若對方後援繼續攻來,不敗者幾稀矣。

     一時雙方鼓鳴人喊,箭矢交飛,殺聲震天。

     敵方兩翼的騎兵亦各分出一萬人來,掩護中鋒隊的兩翼。

     大戰終告拉開了序幕。

     項少龍待對方完全進入射程裡,才下令城上的投石機發動。

     漫天巨石不時往敵人沖來的戰車投去。

     人仰車翻下,仍有近百輛戰車沖近陣前來。

     項少龍一聲令下,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