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懸金市門
關燈
小
中
大
,還誇下海口,說若有人能增損他那娘的《呂氏春秋》一字者,立以此千金賞之。
使得人人争相研讀他張貼出來的《呂氏春秋》,師傅也知道這部鬼書隻是方便他奪我王權的工具吧,真教人氣惱。
” 項少龍聽得目瞪口呆,這奸賊真懂得賣廣告,如此一來,他等若控制了秦人的思想,同時大大損害了商鞅改革以來的中央君主集權制。
他來自二十一世紀,比小盤更明白鼓吹思想和主義的厲害。
這招非是動刀使槍就可解決的事,不由想起了心愛的紀才女,長身而起道:“儲君不用慌張,我先去打個轉,回來後再把應付的方法告訴儲君。
” 小盤大喜道:“我早知師傅定有應付的方法了。
快去,我在這裡等你的好消息。
” 項少龍其實是抱着姑且一問的态度,至于聰慧若紀才女是否能有答案,實在沒有半分把握,但現在見到這未來秦始皇充滿期待的樣子,惟有硬着頭皮答應着去了。
步出書齋,想起李斯,暗忖要應付“呂不韋主義”的散播,此人自然比自己有辦法多了,遂往官署找他。
李斯正埋首案牍,見項少龍來到,欣然把他迎入室内。
項少龍笑道:“你在忙什麼呢?是否忙昌平君的事?” 李斯拉他憑幾坐好,老臉一紅道:“今早才忙完他的事,現在卻是忙别的。
” 項少龍奇道:“為何李兄卻像有點不好意思說出來的樣子呢?” 李斯低聲道:“少龍萬匆笑我,這半年來小弟一直在研究商鞅的改革,發覺在官制方面仍有根多破綻和漏洞,所以下了點工夫,草拟出一個更理想的制度,若能施行,必可達緻大治。
縱使将來一統天下,亦可應付得來。
” 項少龍喜道:“快說來聽聽。
” 李斯立時雙目放光,精神大振道:“首先就是左右丞相的問題,現今職權重疊,難以分明,誰人權大,便可管别家的事,像呂不韋就專愛管軍政,但若能把他限制在某一範圍之内,他将難以像現在般橫行無忌了,亦解決了權臣誤國的問題。
” 項少龍拍案道:“我明白了,李兄之意,實是針對《呂氏春秋》而作對嗎?” 李斯點頭道:“正是如此,隻可惜李某識見有限,隻能從政體入手,仍未能創宗立派,以抗衡呂不韋集諸家而成的呂氏精神。
若撇開敵對的立場,呂不韋确是一代人傑。
” 項少龍道:“李兄先說說你的方法吧。
” 李斯欣然道:“我的方法簡單易行,就是設立三公九卿之制,所謂三公,就是隻留一位丞相,為百官之長,主掌政務。
然後改左丞相為太尉,專責軍務,再在這兩職之外設立禦史,為儲君負責往來文書和監察臣下,丞相、太尉、禦史,不相統屬隻向儲君負責,最終裁決權全歸于儲君。
” 項少龍為之動容,暗忖三公九卿聽得多了,原來竟是出自李斯的超級腦袋,難怪李斯能名垂千古。
同時亦看出李斯的私心,這禦史一位,分明是他為自己度身定造了。
但想想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心下就釋然了。
李斯續道:“所謂九卿,大部份都是我大秦原有的官職,隻不過職權畫分得更清楚。
三公隻負責輔助政儲君治理國務,各方面的具體工作,則由諸卿分管。
例如奉賞,是主理宗廟禮儀,下面還有太樂、太祝、太宰、太史、太樸、太醫、太令丞等官員;其他郎中令、衛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等八卿亦莫不如是。
像現在的禁衛、都衛、都騎三個系統,改制後将全歸于衛尉指揮統理,免了現在各系統互相傾軋之蔽了。
” 項少籠當然明白李斯對自己大費唇舌的用心,說到底都是想自己把這計劃推薦給小盤。
他也樂于作這個對小盤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順水人情,點頭道:“李兄即管預備得好一點,待會我再入宮時,便和李兄一起向儲君進言好了。
” 李斯大喜道:“領兄确是我李斯的良友和知己,若得儲君探納,也不枉我多年的努力了。
” 項少龍拍拍他肩頭,欣然去了。
心想自己大可以頸上人頭擔保此事必成,否則二十一世的中國人就不會對三公九卿這名詞耳熟能詳了。
使得人人争相研讀他張貼出來的《呂氏春秋》,師傅也知道這部鬼書隻是方便他奪我王權的工具吧,真教人氣惱。
” 項少龍聽得目瞪口呆,這奸賊真懂得賣廣告,如此一來,他等若控制了秦人的思想,同時大大損害了商鞅改革以來的中央君主集權制。
他來自二十一世紀,比小盤更明白鼓吹思想和主義的厲害。
這招非是動刀使槍就可解決的事,不由想起了心愛的紀才女,長身而起道:“儲君不用慌張,我先去打個轉,回來後再把應付的方法告訴儲君。
” 小盤大喜道:“我早知師傅定有應付的方法了。
快去,我在這裡等你的好消息。
” 項少龍其實是抱着姑且一問的态度,至于聰慧若紀才女是否能有答案,實在沒有半分把握,但現在見到這未來秦始皇充滿期待的樣子,惟有硬着頭皮答應着去了。
步出書齋,想起李斯,暗忖要應付“呂不韋主義”的散播,此人自然比自己有辦法多了,遂往官署找他。
李斯正埋首案牍,見項少龍來到,欣然把他迎入室内。
項少龍笑道:“你在忙什麼呢?是否忙昌平君的事?” 李斯拉他憑幾坐好,老臉一紅道:“今早才忙完他的事,現在卻是忙别的。
” 項少龍奇道:“為何李兄卻像有點不好意思說出來的樣子呢?” 李斯低聲道:“少龍萬匆笑我,這半年來小弟一直在研究商鞅的改革,發覺在官制方面仍有根多破綻和漏洞,所以下了點工夫,草拟出一個更理想的制度,若能施行,必可達緻大治。
縱使将來一統天下,亦可應付得來。
” 項少龍喜道:“快說來聽聽。
” 李斯立時雙目放光,精神大振道:“首先就是左右丞相的問題,現今職權重疊,難以分明,誰人權大,便可管别家的事,像呂不韋就專愛管軍政,但若能把他限制在某一範圍之内,他将難以像現在般橫行無忌了,亦解決了權臣誤國的問題。
” 項少龍拍案道:“我明白了,李兄之意,實是針對《呂氏春秋》而作對嗎?” 李斯點頭道:“正是如此,隻可惜李某識見有限,隻能從政體入手,仍未能創宗立派,以抗衡呂不韋集諸家而成的呂氏精神。
若撇開敵對的立場,呂不韋确是一代人傑。
” 項少龍道:“李兄先說說你的方法吧。
” 李斯欣然道:“我的方法簡單易行,就是設立三公九卿之制,所謂三公,就是隻留一位丞相,為百官之長,主掌政務。
然後改左丞相為太尉,專責軍務,再在這兩職之外設立禦史,為儲君負責往來文書和監察臣下,丞相、太尉、禦史,不相統屬隻向儲君負責,最終裁決權全歸于儲君。
” 項少龍為之動容,暗忖三公九卿聽得多了,原來竟是出自李斯的超級腦袋,難怪李斯能名垂千古。
同時亦看出李斯的私心,這禦史一位,分明是他為自己度身定造了。
但想想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心下就釋然了。
李斯續道:“所謂九卿,大部份都是我大秦原有的官職,隻不過職權畫分得更清楚。
三公隻負責輔助政儲君治理國務,各方面的具體工作,則由諸卿分管。
例如奉賞,是主理宗廟禮儀,下面還有太樂、太祝、太宰、太史、太樸、太醫、太令丞等官員;其他郎中令、衛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等八卿亦莫不如是。
像現在的禁衛、都衛、都騎三個系統,改制後将全歸于衛尉指揮統理,免了現在各系統互相傾軋之蔽了。
” 項少籠當然明白李斯對自己大費唇舌的用心,說到底都是想自己把這計劃推薦給小盤。
他也樂于作這個對小盤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順水人情,點頭道:“李兄即管預備得好一點,待會我再入宮時,便和李兄一起向儲君進言好了。
” 李斯大喜道:“領兄确是我李斯的良友和知己,若得儲君探納,也不枉我多年的努力了。
” 項少龍拍拍他肩頭,欣然去了。
心想自己大可以頸上人頭擔保此事必成,否則二十一世的中國人就不會對三公九卿這名詞耳熟能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