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呂氏春秋
關燈
小
中
大
!”
午宴就這樣輕松融洽的氣氛下度過。
宴罷莊襄王和朱姬返寝宮休息,呂不韋身為相國,日理萬機,連說多了幾句話的時間都欠奉,項少龍把來時遇襲一事告訴了他,他聽了便匆匆離去,剩下項少龍領着小盤到校場練劍。
小盤今非昔比,到那處都有大群禁衛内侍宮娥陪侍在一側,累得兩人想說句心事話兒都有所不能。
動手比試前,小盤忍不住低聲道:“師傅!不要去邯鄲好嗎?沒有了你,我什麼都沒有了。
” 項少龍這時見最近的内侍離他們也有五丈的距離,詐作指導他劍法,問道:“他們對你好嗎?” 小盤兩眼一紅道:“非常好!我真的當了他們是我親生父母。
” 項少龍責道:“這是你最後一次當自己是小盤,由這刻起,就算在我面前,你仍是嬴政。
” 小盤明白地點頭,再道:“不去可以嗎?” 項少龍微笑道:“記着我們的君子協定,趙穆是我的,趙王是你的。
” 言罷一劍砍去。
小盤靈活地跳開一步,擺出架勢。
項少龍看得心中一震。
這小子多了以前沒有的一種東西,那就是強大的信心,使他的氣勢頓然大為改觀。
媽的! 這就是未來統一天下,成為中國第一個皇帝的巨人了。
想到這裡,心頭湧起一陣難以遏制的沖動。
這時有内侍來報,說琴清來了。
項少龍雖很想看一眼這與紀嫣然齊名的寡婦清,看她如何貞麗秀潔,卻以于禮不合,亦苦無借口,何況小盤又要沐浴更衣,惟有打道回烏府去了。
踏入門口,守衛報上王翦到來找他,正在大廳與烏應元和陶方閑聊,忙趕了進去。
王翦見到項少龍,神情欣悅,趨前和他拉手見禮。
項少龍見他穿上普通武士服,另有一番威武懾人的豐姿,不禁泛起惺惺相惜的感覺,誠懇地道:“累王兄久等了!” 烏應元和陶方站了起來,前者道:“王太傅是來向少龍辭行的。
” 項少龍愕然道:“辭行?” 王翦興奮地道:“是的!我立即要起程赴北疆,與匈奴作戰。
” 項少龍心頭一陣不舒服,暗忖若他要上沙場,必須莊襄王和呂不韋點頭才成。
秦國自商鞅變法後,部族領袖的權力被褫奪,喪失了繼承的權利,官爵以軍功論賞。
凡有五十兵員以上的調動,均須秦王批準。
這在當時是史無先例之舉。
使秦朝的中央集權,臻達至當時的最頂峰。
所有大将平時隻持着半邊令符,若沒有秦王把另一半予他,便難以調動兵員。
除兵符外,還須蓋上秦王印玺的文書,那才算合法。
所以要在秦國作反,比在其他國家是困難多了。
烏應元和陶方知他兩人有話說,識趣地借口離開。
兩人分賓主坐下後,項少龍呷着侍女奉上的香茗,心想難道呂不韋始終沒有容人之量,故意調走王翦,免得他來和自己争寵。
想到這裡,歉意大起。
王翦奇道:“項兄的臉色為何變得這麼難看?” 項少龍歎了一口氣道:“王兄剛晉升為太子太傅,便給人調走了,小弟很替王兄不值,不行!我定要向大王為王兄說項。
” 王翦乃智勇雙全的人物,先呆了一呆,旋明白過來,感動地道:“現在王翦才知項兄真的是愛護末将。
不過中間有點誤會了,這次任命是末将向大王提出來的,唉!實不相瞞,軍中最講論資排輩,沒有一點人事關系,想領兵打仗,真是提也休提。
今次他們不願項兄得太傅之位,才迫不得已捧了我出來,與項兄分個短長。
現在我的身份不同了,今早晉谒大王時,大王問末将有何心願,末将立即說出望能到北疆效力。
大王和呂相商量後,再問明末将心中所定策略,當場賜末将虎符,讓末将赴北疆當主帥。
這是末将一直夢想的事,想不到竟成了事實。
末将是來向項兄報喜和道謝呢?” 這回輪到項少龍呆了起來,匈奴和胡人長期侵犯秦趙燕三國的邊疆,三國為了争逐中原,一向對他們采取築長城禦邊的對策,始終奈何不了這些在蒙古高原上逐水草而居的強大遊牧民族。
所以與匈奴人作戰,無人不認為是吃力不讨好
宴罷莊襄王和朱姬返寝宮休息,呂不韋身為相國,日理萬機,連說多了幾句話的時間都欠奉,項少龍把來時遇襲一事告訴了他,他聽了便匆匆離去,剩下項少龍領着小盤到校場練劍。
小盤今非昔比,到那處都有大群禁衛内侍宮娥陪侍在一側,累得兩人想說句心事話兒都有所不能。
動手比試前,小盤忍不住低聲道:“師傅!不要去邯鄲好嗎?沒有了你,我什麼都沒有了。
” 項少龍這時見最近的内侍離他們也有五丈的距離,詐作指導他劍法,問道:“他們對你好嗎?” 小盤兩眼一紅道:“非常好!我真的當了他們是我親生父母。
” 項少龍責道:“這是你最後一次當自己是小盤,由這刻起,就算在我面前,你仍是嬴政。
” 小盤明白地點頭,再道:“不去可以嗎?” 項少龍微笑道:“記着我們的君子協定,趙穆是我的,趙王是你的。
” 言罷一劍砍去。
小盤靈活地跳開一步,擺出架勢。
項少龍看得心中一震。
這小子多了以前沒有的一種東西,那就是強大的信心,使他的氣勢頓然大為改觀。
媽的! 這就是未來統一天下,成為中國第一個皇帝的巨人了。
想到這裡,心頭湧起一陣難以遏制的沖動。
這時有内侍來報,說琴清來了。
項少龍雖很想看一眼這與紀嫣然齊名的寡婦清,看她如何貞麗秀潔,卻以于禮不合,亦苦無借口,何況小盤又要沐浴更衣,惟有打道回烏府去了。
踏入門口,守衛報上王翦到來找他,正在大廳與烏應元和陶方閑聊,忙趕了進去。
王翦見到項少龍,神情欣悅,趨前和他拉手見禮。
項少龍見他穿上普通武士服,另有一番威武懾人的豐姿,不禁泛起惺惺相惜的感覺,誠懇地道:“累王兄久等了!” 烏應元和陶方站了起來,前者道:“王太傅是來向少龍辭行的。
” 項少龍愕然道:“辭行?” 王翦興奮地道:“是的!我立即要起程赴北疆,與匈奴作戰。
” 項少龍心頭一陣不舒服,暗忖若他要上沙場,必須莊襄王和呂不韋點頭才成。
秦國自商鞅變法後,部族領袖的權力被褫奪,喪失了繼承的權利,官爵以軍功論賞。
凡有五十兵員以上的調動,均須秦王批準。
這在當時是史無先例之舉。
使秦朝的中央集權,臻達至當時的最頂峰。
所有大将平時隻持着半邊令符,若沒有秦王把另一半予他,便難以調動兵員。
除兵符外,還須蓋上秦王印玺的文書,那才算合法。
所以要在秦國作反,比在其他國家是困難多了。
烏應元和陶方知他兩人有話說,識趣地借口離開。
兩人分賓主坐下後,項少龍呷着侍女奉上的香茗,心想難道呂不韋始終沒有容人之量,故意調走王翦,免得他來和自己争寵。
想到這裡,歉意大起。
王翦奇道:“項兄的臉色為何變得這麼難看?” 項少龍歎了一口氣道:“王兄剛晉升為太子太傅,便給人調走了,小弟很替王兄不值,不行!我定要向大王為王兄說項。
” 王翦乃智勇雙全的人物,先呆了一呆,旋明白過來,感動地道:“現在王翦才知項兄真的是愛護末将。
不過中間有點誤會了,這次任命是末将向大王提出來的,唉!實不相瞞,軍中最講論資排輩,沒有一點人事關系,想領兵打仗,真是提也休提。
今次他們不願項兄得太傅之位,才迫不得已捧了我出來,與項兄分個短長。
現在我的身份不同了,今早晉谒大王時,大王問末将有何心願,末将立即說出望能到北疆效力。
大王和呂相商量後,再問明末将心中所定策略,當場賜末将虎符,讓末将赴北疆當主帥。
這是末将一直夢想的事,想不到竟成了事實。
末将是來向項兄報喜和道謝呢?” 這回輪到項少龍呆了起來,匈奴和胡人長期侵犯秦趙燕三國的邊疆,三國為了争逐中原,一向對他們采取築長城禦邊的對策,始終奈何不了這些在蒙古高原上逐水草而居的強大遊牧民族。
所以與匈奴人作戰,無人不認為是吃力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