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安抵鹹陽

關燈
秦國的發祥地在渭水上遊秦川的東岸。

     自先祖蜚廉開始,秦人崇尚武風,以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氏族形式,在這片艱苦的土地上掙紮求存,長期與西戎及犬戎作戰,他們的曆史,每一個字都由血和淚寫成。

     部落式戰鬥集團的形态,雖使他們與土地的關系薄弱,難以落地生根,卻亦令秦人先祖不受土地的局限,不斷向未開發的西方移民和與異族雜居鬥争。

     周孝王時,嬴姓的非子因替周室養馬蕃息的功勞,受封于此,建立了一個近畿的附庸;其實卻是為周王室承擔了鎮守邊疆、防衛蠻戎的艱苦使命。

     西周四百多年的悠久歲月是秦人最艱辛和困難的歲月,以血汗及無數族人的生命,捍衛周朝共主的西防,同時向西方不住拓展。

    這種無時無刻不面對嚴酷挑戰和堅毅不移的勇武精神,為秦國打下了堅實無比的基礎。

     千載一時的機會終于降臨到秦人身上。

     周室因幽王無道,犬戎攻入鎬京,幽王被殺,周室威權至此蕩然無存。

     平王東遷,秦襄公因護駕有功,被平王将他升在諸侯之列,秦國終于有了諸侯國的法定地位。

     當戰國開場的時刻,七雄中最不雄的卻是秦國,君權旁落。

    直至不世霸主秦穆公登位,重用外籍政客百裡奚、蹇叔、公孫枝等人,才奠定了一個強國的基礎。

     真正的富國強兵來自秦孝公和公孫鞅的改革,“翻箱倒箧”地摧毀了傳統的氏族部落結構,革新兵制,以軍功論爵,把王室權力提升至當時的極限。

    又把國都遷至鹹陽,築起宏偉的城阙和宮殿,統一全國的度量衡,将國土并歸為三十一縣,把舊日封區的疆界廢除,人民可擁私田,由國家直接計田征稅。

     至此秦國一躍而為天下霸主,深為東方各國畏懼。

     當項少龍長途跋涉,由邯鄲逃至鹹陽時,秦國正享受着公孫鞅那翻天覆地的改革成果。

     鹹陽在九稷山之南,渭水之北。

    故又名渭城。

     項少龍帶着嬌妻烏廷芳,領着滕翼、烏卓和過千家将叩關入秦,受到守關将領的熱烈歡迎,一邊使人飛報鹹陽,又調來五艘大船,免去了他們跋涉山林之苦,直抵鹹陽之南登岸,烏應元早率着家将和趙倩,與呂不韋的頭号手下圖先在渡頭恭候,非常隆重。

     烏廷芳父女相見,既歡欣若狂,恍若隔世;又觸起烏氏壯烈自殺的悲傷,百感交集!拉着趙倩說個不休。

     肖月潭和另一儒生狀似軍師型的青年,伴着圖先,欣然迎向項少龍。

     這圖先體型瘦長,年在三十許間,長得非常結實,皮膚黝黑,動作靈活,舉止間有種栗悍威猛的懾人氣勢,雙目有神,配着一副馬臉,算不上英俊,卻有股陽剛的男人氣魄和魅力。

     他大步上前,拉起項少龍衣袖,長笑道:“圖先何幸,終于見到心儀久矣的超卓人物,若非項少龍,誰可成此不朽之事?” 項少龍有點不知如何應付這種熱情,連忙謙讓,心中同時想到現在正值呂不韋和烏家關系的蜜月期,圖先自是得到呂不韋吩咐,要好好籠絡他們。

     圖先又逐一與滕翼和烏卓見面寒暄,神态親切熱烈。

     荊俊這時不知由那裡鑽了出來,久别重逢,各人都甚是歡暢。

     肖月潭擺着老朋友的姿态,向項少龍介紹那青年道:“這位是楚國來的名士李斯先生,現在是大老爺的舍人。

    ” 舍人就是食客。

     項少龍暗忖“李斯”這名字為何如此耳熟,蓦地記起,動容道:“原來是少懷輔助名主一統天下大志的李斯先生!” 李斯渾身一震,垂頭道:“項先生見笑了,李斯那說得上有什麼大志,隻求能在呂相國領導下一展所長,于願足矣!” 肖月潭閃過奇怪之色,暗忖自己說李斯是楚國名士,隻是客氣的擡舉之語,事實上李斯籍籍無名,隻不過憑三寸不爛之舌,令呂不韋頗有點好感,今天随來亦是自動提出要求,想一睹項少龍的風采,為何項少龍竟像對他聞名久矣呢?不由道:“少龍在何處聽過李先生的事?” 項少龍心中叫苦,難道他能告訴肖月潭是由《秦始皇》那套電影認識到李斯嗎?忙岔開話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