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關燈
沒錯,這就是天星遁魔大法。

    ”冷靈霜肯定的點頭,一臉喜色,道:“天星遁魔大法最大的特性就是對魔性随心所欲的運用。

    ” 聽她這麼肯定,雪槐也是又驚又喜,卻又疑惑,道:“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怎麼第十一幅星圖會是你們魔門的天星遁魔大法?” “我也想不清楚。

    ”冷靈霜搖頭。

     雪槐忽地又想起一件事,道:“還有一件事,上次在神蟲宮,一氣尊者和寒九重聯手打我,卻反給我震傷,當時是第七幅星圖起了感應,而他們卻說那是逆星流。

    ” “有這樣的事?”冷靈霜又驚又喜,看着雪槐道:“莫非那三十六幅星圖竟是三十六門神功絕學?” 雪槐也是驚喜交集,想了一想,卻搖頭道:“三十六幅星圖記着三十六門神功絕學,這種可能性不是太大,我倒認為有這樣一種可能,就是創天星遁魔大法的魔門前輩和逆星宮主都在一種偶然的機會下看過星圖,然後根據第十一幅和第七幅星圖創造了這兩門絕學。

    ” “很有可能。

    ”冷靈霜擊掌,道:“天星遁魔和逆星流,不都有個星字嗎,正顯示他們不忘本呢。

    ”她這麼擊掌喜叫,雙乳顫動,雪槐眼光不由自主就給吸引了過去,冷靈霜立時察覺,忙往水裡一蹲,嗔道:“色鬼,往哪裡看呢?” 雪槐呵呵一笑:“我哪裡都想看。

    ”縱身下水,冷靈霜驚呼聲中,早給雪槐一把抱住,冷靈霜心中确實也是春情蕩漾,但想起外面的拜月大會,急捉着雪槐無處不到的大手道:“你即練成了天星遁魔大法,我們就要快點出去,阻止肖智他們才行呢。

    ”見雪槐仍有些舍不得放手,又柔聲安慰,道:“好哥哥,隻要我們能出去,以後的日子長着呢,等挫敗肖智幾個的陰謀,盡你怎樣都行,好不好?” 她一會古靈精怪,一會柔情绻绻,更何況是在這種情形下,雪槐實是欲火大動,但想想她說得有理,隻得放開手,兩個出水穿了衣服,到石門前,雪槐看到碎裂的青鋼劍,心中一痛,趴下叩了個頭,道:“義父,雪槐不慎,毀了你親手贈我的長劍,但我會牢記你的教誨,仗天眼神劍鏟惡除魔,長人間正氣。

    ” 冷靈霜在一邊看着,想張口,卻又合上,想:“槐哥對敬擎天敬若親父,若不讓他看到敬擎天的真面目,無論說什麼他都不會信,反讓他以為我是吃夕舞的醋,厭憎于我。

    ”又想:“這事得好好想一想,否則槐哥終有一日會死在敬擎天父女手裡。

    ” 雪槐叩了頭,站起身來,到石門前立定,深吸一口氣,強大的靈力立時在經脈中滾滾流動起來,而流動的線路,與石門上繪着的那些線條正好相同,心中再無懷疑,知道自己确是練成了天星遁魔大法,當下将所有勁力全運到雙臂上,按上石門,靈力發出,石門上那些線條黑點又是一亮,但這次并沒有力道彈出,石門卻緩緩向後打開。

     冷靈霜在雪槐身後,看着石門打開,雖是意料之中,仍是心中狂喜,想:“真想不到,槐哥竟練成了我魔門的最高絕學。

    ” 石門推開,雪槐看那石門,厚度竟和高度是一樣的,不由暗暗咱舌,想:“莫說石門上還有魔咒應力,就是沒有,不練成天星遁魔大法,我也休想推得開它。

    ” 楊九勾三個雖給制住,隻是身子發軟,并不是完全不能動,這時已掙紮着坐了起來,聽到石門被推開的吱吱聲,都扭頭看過來,一眼看到雪槐,六隻眼睛頓時都瞪得有燈籠大。

     雪槐自然理解他們心中的感受,卻突地想到一個大問題,想:“照魔門規矩,悟得透天星遁魔大法推得開石門的人,便是新一代的天魔,這可不好玩。

    ”想到這裡哈哈一笑,叫道:“魔門吹得好大牛皮,說什麼一定要練成天星遁魔大法才推得開石門,但我從沒學過魔功,就用我的三十六星圖大法,還不是一推就開。

    ” 冷靈霜一聽他話,立時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又好氣又好笑,想:“虧他想得出來,竟杜撰出個什麼三十六星圖大法,但他腦子反應還是真快,真若做了天魔,外面很多事情就不好做了。

    ”當下便配合雪槐演戲,故意瞪大眼睛一臉驚訝的道:“不可能,這怎麼可能,這石門是附有萬魔誓咒的啊,你的三十六星圖大法再了得,也不可能推得開啊?難道是魔門前輩在暗中助你?” 雪槐聽冷靈霜幫他演戲,大喜,向她一眨眼,低聲道:“好老婆,乖老婆,這才乖。

    ”面上卻故意裝出大惑不解的神情道:“你怎麼知道是魔門前輩在暗中助我?” 冷靈霜給他一誇,笑得象一團春花,拊掌道:“我就知道一定是這樣,老實交代,魔門前輩為什麼要暗中幫你?” “果然是什麼都瞞不過娘子。

    ”雪槐裝作歎氣,道:“魔門前輩跟我說,我敢獨闖神魔谷,可算是有情有義,魔門認了我這個女婿了,你不取神魔珠有錯,但現在魔門有難,隻要我能助你幫魔門渡過劫難,你以前所犯的錯也就一筆勾削,仍作你的執香左使,帶領魔門與五觀三寺為首的正教徹底和解。

    ” 他這話把冷靈霜心中所想的全說了出來,眼見楊九勾三個支起六隻耳朵聽着,冷靈霜心花怒花,在心底暗叫:“槐哥呀槐哥,你糊塗是真糊塗,但聰明時也是真聰明,有你這話,楊叔三個是死心塌地幫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