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金身鑄好,而且在一個風雨之夜撤換,以假換真。

     然後傳出話來,武聖托夢要移駕滄州。

    這話一傳十,十傳百,立刻有人願意護送聖駕南下。

     起駕這天,魚、湯、熊、郭、李五人都易了容指揮護送金像的人如何沿途燃香焚紙錢耍大刀。

     擡三尊金身的人卻是魚、湯等五人加上冶金的鐘師父共六人,正好擡三尊金像。

     因為要一般善男信女來擡,一定會懷疑泥塑像怎麼如此之重?到了外城,守城的吳軍本要盤問,頭目立即止住了,因為軍人都拜武聖的。

     出城南下,在六十裡外過夜,一夜之間神像消失。

     事實上是魚、湯等人先暗暗顧了騾馬,待他們深夜把金身(全身是分段鑄成的,比喻說頭是一段,上半身是一段,下半身也是一段)分段送走。

     用騾馬馱運,天亮前已運到了地頭。

     這兒也是一家銀樓,是南明史大人的親友。

     由這家銀樓收買作價,然後把款子送給史大人。

     任務達成,五人和鐘師父珍重道别,深深地松了口氣。

     他們現在住在這個鎮上,明天就要去終南山。

     依湯、李二人的意思,先去終南山找“菊夫子”。

     但魚得水卻要先去救太子慈良及永、定二王。

     目前吳三桂已在清靖遠大将軍阿齊格及定國大将軍多铎的率領下,和孔有德的大軍分路夾擊李自成。

     李自成烏合之衆自非敵手,隻好聽陳圓圓獻計放了她使吳軍不再窮追,他未想到吳軍不是吳三桂可以作主的。

     本來李已竄到安潼關一帶,潰散後,他率一部分賊兵到了武昌。

     湯、李以為若是太子和永、定二王仍在李闖手中,大概也在武昌地近江南,南明會派出人去營救的。

     若是已入清大将軍阿齊格及多鋒手中,要奪回又談何容易? 說不定已交回到了攝政王多爾衮手中,(按此刻的順治帝隻有七歲)自然由多爾衮來左右輔佐。

     此刻在客棧中未外出的隻有湯、李二人,南宮遠忽然出現。

     二人自忖,聯手也未必是此大人的對手。

     最妙的辦法是設法拖延等魚得水回來。

     南宮遠道:“我很佩服你們的鬼劃符!” “什麼鬼劃符!” “關老爺搬家!” 南宮遠,那不過是想辦法為風雨飄搖中的南明盡一點力罷了!你難道又要抽腿不成?” “當然不會!南明能否複國要看弘光的造化,可任其自主自滅,我既不抽退也不會太幫忙的。

    ” “為什麼就沒有一點同仇敵汽之心?” 南宮遠道:“崇祯迷信閹當,連指揮大軍都由閹當督導,因而真正有用之臣而不能得志。

    以緻良臣在野,庸才當權,情況和當初失國出亡的建建文帝差不多,隻不過建文失國于他的叔父燕王朱棣,崇祯卻是失國于異族,想起這些事令人痛恨!” “你是說非但不同情,反而恨他?” “不錯,如今弘光偏安江南,如能勵精圖治,尚能步東晉偏安,南宋局促江南苟延數十年之命運,但是實況又如何?” 湯堯無言以對。

    的确如此。

     弘光本就不是君臨天下的料子,一旦登了大寶,完全忘了國仇家恨,終日飲酒賞花,在女人堆中追逐。

    你以為我們該幫這種蠢貨嗎?” “但南明還是有忠貞之士在艱苦奮鬥。

    ” 南宮遠搖搖頭道:“大勢已去,天意如此……” 人已經出了手,湯、李二人全力應付也知道過不了七八十招,落人他手,必然逼問“菊夫子”的事。

     李悔達打邊道:“南宮遠,你是不是還在想那‘菊’的事?” 南官遠道:“當然!” 李悔道:“鳥死了,我們白忙了一場。

    ” “休想騙我!鳥一定透露過什麼秘密才死的!” 湯堯道:“南宮遠,我們費盡了一切力量,隻問出一句話,那就是‘菊花’和黃山,再多一字也未說。

    ” 李悔道:“老實說,隻怕這根本就是個謠言。

    ” “怎麼說?” “八哥隻是一隻鳥,就算嘴巧些也絕不會記住一個秘密,”所以它說的話不可盡信,當然你要是聞着沒事做,也不妨到黃山去逛逛。

    ” 一不小心,李悔的頭發被掀下一绺來。

     接着湯堯也砸了一拳。

     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