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騰蛟誅蟒
關燈
小
中
大
姐又一向為陛下所親愛。
所以,魯王極有可能要被陛下立為太子。
所以,赟兒現在不管聘定誰家的女兒為魯王妃,都必然會引起另外一些人的警覺。
不是齊王要猜疑,便是衛王要忌諱,不是尉遲家族的人感到不滿,就必是于謹家族的人心生戒備。
” 李妃恍然而悟:“若說這個,其實,我心下也些擔心。
魯王雖為長子,可是,從北魏到如今,曆來就有子以母貴,立嗣以嫡不以長的規矩。
陛下就是厚愛赟兒,若朝中有人執意反對,恐怕,魯王也不一定能被立為太子。
” 伽羅道:“這個,姐姐盡管放心吧!别說皇後沒有嫡子,即使現有嫡子,陛下也不會立突厥之後為太子的。
更何況,太祖當年立嗣以嫡不以長,才導緻朝綱整整颠倒十六年。
如今陛下何其英明?他豈會重蹈覆轍?” 李妃不覺喜形于色,“妹妹說得有理!聽了妹妹的話,我心裡越發有數了。
妹妹,聘定麗華為魯王妃,我是鐵了心了。
縱使有人不高興,也決攔擋不了的。
” 見李妃如此自信,伽羅頓然悟出:自誅除奸相,陛下果然比往日更加寵愛于她了。
果然不出伽羅所料。
建德元年三月下旬,武帝誅殺了擅權十六年的奸相宇文護開始親政不到一個月,便率先诏定,立皇長子宇文赟為大周皇太子。
當年,太祖宇文泰立嗣以嫡不以長,才使得權臣有隙可乘。
故而,在冊立皇長子宇文赟為太子一事的廷議上,滿朝文武并無太多的異議,或者沒敢提出異議。
一是因為宇文護之亂,深為當今陛下深惡痛絕;二是武帝本人便是庶出,而非嫡子。
冊立長子為嗣之後,武帝委托宇文孝伯、尉遲運、長孫覽等為太子宮正和輔弼,同時,命鄭譯、劉昉、皇甫績、顔之儀等幾位博學多才者,分别擔任太子東宮的宮伊、記事、洗馬等職。
齊王宇文憲發覺,自己越來越看不透自己這個四皇兄了——一直以來,他都自認為自己的文韬武略在諸多兄弟中堪稱一流。
三哥闵帝不如自己,大哥明皇帝也不如自己,四哥更不及自己。
然而,他萬沒有料到,一向言行木讷遲緩,整整做了十三年傀儡嗣君,十人中倒有六七人認定是窩囊廢一個的四哥,幾乎是在沒動一兵一卒、一刀一劍的情形下,轉眼之間,便已扭轉了乾坤! 整整十三年啊! 一個人,再怎麼能胸藏谷壑,那麼久的日子,也不可能連一點點的兆頭都沒有顯露! 而幾乎壟斷了大周所有軍國兵馬大權的宇文護和他衆多兒子女婿并親腹們,幾乎是在稀裡糊塗的情形下,一天之内,便全都成了他的“劍”下之鬼了! 這實在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那天,齊王奉旨進宮,當他一腳邁進大德殿那時,驟然驚悉四哥已經誅除了奸相,并且連同他的諸子諸婿和親腹黨羽那時,一時間,他竟然迷惑,自己是在夢中,還是聽錯了? 然而,當他擡起眼來,當他第一次面對神情威烈,灼灼逼人的四哥宇文邕時,當他突然聽到四哥以從未有過的低沉而威厲的聲音诏命長孫覽、于翼、尉遲運等人率兵進駐太師府,收繳奸相兵符官印,并诏敕捕殺宇文護諸子親黨那時,齊王才明白了:原來,朝廷已經發生了翻來覆地的政變! 一切都發生在轉瞬之間! 直到那時,他才發覺大德殿内早已站滿了荷刀佩劍的戍衛和将士。
他實在不明白:還是這座宮殿,還是這麼一群文武百官,轉眼之間,在宇文護整整擅政了十六年後,一手提拔扶植起來的滿朝文武大臣,怎麼一下子全都成了陛下的人馬了? 常山公于翼、衛王宇文直、蜀國公尉遲迥、吳國公尉遲運、鄧國公窦熾、申國公李穆、鄧國公窦熾、綏德公陸通,還有大将軍司馬消難、達奚震、陸通,下大夫王軌、長孫覽…… 他們個個神情肅穆地伫立于殿下,分别領受陛下每一道捕拿宇文護餘黨的诏敕……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誅除了太師宇文護,原本就是大周國的皇帝陛下的宇文邕,當然是大周國的第一主宰了! 更何況,大周國的朝廷文武,兵馬将士,宮禁戍衛,所有的一切,原本就屬于大周皇帝陛下的? 哪怕宇文護總攬朝政一百年,他仍舊還是臣僚,而不是國主! 能這般于旦夕之間便挽狂瀾于霎那,定乾坤于鬥室,扭天地于股掌者,誰又不服? 那一刻,當齊王面對一掃往日木讷遲緩,雄風勃發,威厲逼人的四哥、當今大周國皇帝陛下時,他突然感到雙膝癱軟,全身發抖! 他見識了什麼是潛龍騰發! 一條整整潛伏了十三年的真龍天子啊! 那一刻,齊王突然感到了巨大的恐懼:自己一向被人視為宇文護的心腹左右,否則,也不會晉命他為掌管大周國兵馬的大司馬之職。
其實,他自己也明白,他不過是仗了武略過人的光。
而且,宇文護如此攏絡自己,不過是做給其它兄弟諸王,宗室皇親和朝中大臣們看的。
他無法料定,這位勃然突發的皇兄,會不會把自己當成宇文護的親腹?會不會像除掉宇文護其他親黨那樣,對自己滿門誅滅?那一刻,他突然感到心驚内跳,不由自主地伏在地上叩頭請罪起來,不知這位勃然而發的皇兄接下來會怎樣處置自己? 他料定自己是性命難保了。
然而,他仍舊希望陛下能看在手足兄弟的情份上,看在自己當年雖為奸相親近,卻從不曾谄害過陛下,相反,有時還有意在奸相與陛下之間做些通融的份上,在誅殺自己時,至少放過自己的妻兒家小。
當他匍伏于天子腳下簌簌發抖那時,萬沒有料到,陛下竟然親自走下禦座,伏下身來,雙手攙着他的胳膊:“五弟!你我原系同胞!天下者,乃太祖之天下
所以,魯王極有可能要被陛下立為太子。
所以,赟兒現在不管聘定誰家的女兒為魯王妃,都必然會引起另外一些人的警覺。
不是齊王要猜疑,便是衛王要忌諱,不是尉遲家族的人感到不滿,就必是于謹家族的人心生戒備。
” 李妃恍然而悟:“若說這個,其實,我心下也些擔心。
魯王雖為長子,可是,從北魏到如今,曆來就有子以母貴,立嗣以嫡不以長的規矩。
陛下就是厚愛赟兒,若朝中有人執意反對,恐怕,魯王也不一定能被立為太子。
” 伽羅道:“這個,姐姐盡管放心吧!别說皇後沒有嫡子,即使現有嫡子,陛下也不會立突厥之後為太子的。
更何況,太祖當年立嗣以嫡不以長,才導緻朝綱整整颠倒十六年。
如今陛下何其英明?他豈會重蹈覆轍?” 李妃不覺喜形于色,“妹妹說得有理!聽了妹妹的話,我心裡越發有數了。
妹妹,聘定麗華為魯王妃,我是鐵了心了。
縱使有人不高興,也決攔擋不了的。
” 見李妃如此自信,伽羅頓然悟出:自誅除奸相,陛下果然比往日更加寵愛于她了。
果然不出伽羅所料。
建德元年三月下旬,武帝誅殺了擅權十六年的奸相宇文護開始親政不到一個月,便率先诏定,立皇長子宇文赟為大周皇太子。
當年,太祖宇文泰立嗣以嫡不以長,才使得權臣有隙可乘。
故而,在冊立皇長子宇文赟為太子一事的廷議上,滿朝文武并無太多的異議,或者沒敢提出異議。
一是因為宇文護之亂,深為當今陛下深惡痛絕;二是武帝本人便是庶出,而非嫡子。
冊立長子為嗣之後,武帝委托宇文孝伯、尉遲運、長孫覽等為太子宮正和輔弼,同時,命鄭譯、劉昉、皇甫績、顔之儀等幾位博學多才者,分别擔任太子東宮的宮伊、記事、洗馬等職。
齊王宇文憲發覺,自己越來越看不透自己這個四皇兄了——一直以來,他都自認為自己的文韬武略在諸多兄弟中堪稱一流。
三哥闵帝不如自己,大哥明皇帝也不如自己,四哥更不及自己。
然而,他萬沒有料到,一向言行木讷遲緩,整整做了十三年傀儡嗣君,十人中倒有六七人認定是窩囊廢一個的四哥,幾乎是在沒動一兵一卒、一刀一劍的情形下,轉眼之間,便已扭轉了乾坤! 整整十三年啊! 一個人,再怎麼能胸藏谷壑,那麼久的日子,也不可能連一點點的兆頭都沒有顯露! 而幾乎壟斷了大周所有軍國兵馬大權的宇文護和他衆多兒子女婿并親腹們,幾乎是在稀裡糊塗的情形下,一天之内,便全都成了他的“劍”下之鬼了! 這實在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那天,齊王奉旨進宮,當他一腳邁進大德殿那時,驟然驚悉四哥已經誅除了奸相,并且連同他的諸子諸婿和親腹黨羽那時,一時間,他竟然迷惑,自己是在夢中,還是聽錯了? 然而,當他擡起眼來,當他第一次面對神情威烈,灼灼逼人的四哥宇文邕時,當他突然聽到四哥以從未有過的低沉而威厲的聲音诏命長孫覽、于翼、尉遲運等人率兵進駐太師府,收繳奸相兵符官印,并诏敕捕殺宇文護諸子親黨那時,齊王才明白了:原來,朝廷已經發生了翻來覆地的政變! 一切都發生在轉瞬之間! 直到那時,他才發覺大德殿内早已站滿了荷刀佩劍的戍衛和将士。
他實在不明白:還是這座宮殿,還是這麼一群文武百官,轉眼之間,在宇文護整整擅政了十六年後,一手提拔扶植起來的滿朝文武大臣,怎麼一下子全都成了陛下的人馬了? 常山公于翼、衛王宇文直、蜀國公尉遲迥、吳國公尉遲運、鄧國公窦熾、申國公李穆、鄧國公窦熾、綏德公陸通,還有大将軍司馬消難、達奚震、陸通,下大夫王軌、長孫覽…… 他們個個神情肅穆地伫立于殿下,分别領受陛下每一道捕拿宇文護餘黨的诏敕……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誅除了太師宇文護,原本就是大周國的皇帝陛下的宇文邕,當然是大周國的第一主宰了! 更何況,大周國的朝廷文武,兵馬将士,宮禁戍衛,所有的一切,原本就屬于大周皇帝陛下的? 哪怕宇文護總攬朝政一百年,他仍舊還是臣僚,而不是國主! 能這般于旦夕之間便挽狂瀾于霎那,定乾坤于鬥室,扭天地于股掌者,誰又不服? 那一刻,當齊王面對一掃往日木讷遲緩,雄風勃發,威厲逼人的四哥、當今大周國皇帝陛下時,他突然感到雙膝癱軟,全身發抖! 他見識了什麼是潛龍騰發! 一條整整潛伏了十三年的真龍天子啊! 那一刻,齊王突然感到了巨大的恐懼:自己一向被人視為宇文護的心腹左右,否則,也不會晉命他為掌管大周國兵馬的大司馬之職。
其實,他自己也明白,他不過是仗了武略過人的光。
而且,宇文護如此攏絡自己,不過是做給其它兄弟諸王,宗室皇親和朝中大臣們看的。
他無法料定,這位勃然突發的皇兄,會不會把自己當成宇文護的親腹?會不會像除掉宇文護其他親黨那樣,對自己滿門誅滅?那一刻,他突然感到心驚内跳,不由自主地伏在地上叩頭請罪起來,不知這位勃然而發的皇兄接下來會怎樣處置自己? 他料定自己是性命難保了。
然而,他仍舊希望陛下能看在手足兄弟的情份上,看在自己當年雖為奸相親近,卻從不曾谄害過陛下,相反,有時還有意在奸相與陛下之間做些通融的份上,在誅殺自己時,至少放過自己的妻兒家小。
當他匍伏于天子腳下簌簌發抖那時,萬沒有料到,陛下竟然親自走下禦座,伏下身來,雙手攙着他的胳膊:“五弟!你我原系同胞!天下者,乃太祖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