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龍蟠鳳逸
關燈
小
中
大
武成三年,朝廷下诏改年号為保定元年。
這年春夏之交,伽羅生下了長子楊勇。
因在穰城兩人約定下了,若是生了女兒,就由伽羅起名。
若是兒子的話,就沿用從楊家的老祖宗、漢朝太尉楊震那裡開始傳下來的單字習慣,名叫楊勇。
楊堅希望楊家的長子長孫将來都能夠像他們父子一樣,威勇雄武,成為朝廷社稷的護國将軍。
楊堅得知伽羅在京城誕下長子楊勇的喜訊後,實在驚喜難已。
因未有诏旨,外戍武将不得私自回京,于是便在戍地大宴屬僚佐将以示慶賀。
此時的宇文護,已将朝中所有異己盡皆削除。
眼下的軍國要職,幾乎全被他的兒子女婿和親信壟斷了。
如今的太師宇文護,雖說文治武功遠不及叔父宇文泰當年,然而,權勢卻遠比當年的宇文泰更炙手可熱。
随國府因了随國公楊忠的過人武略并戍守南方,倒也頗為宇文護倚重,加上父子數人一直遠離朝廷京畿是非之地,故而,這幾年的日子倒也安甯。
随國府楊堅的長子楊勇剛剛滿月,楊堅便奉旨随父東征。
楊堅剛剛返回穰城幾天,突然接到京城随國府傳來的急報:身體原本有恙的母親呂氏,因心中憂患楊忠父子征戰安危,病體驟然加重了。
楊堅急忙上表請求朝廷诏準回京服侍病中的母親。
宇文護得知楊忠妻子重病的消息,為了攏絡百戰奇勳的楊忠,一面诏發穰城,宣随國公楊忠回京,進遷朝廷大司空之職,一面令回京探親的楊堅任禁衛京畿的小宮伯之職。
如此晉遷,也是為了随國夫人呂氏病重,好使父子二人一同回京城照應。
不想,随國夫人這場重病,竟然有意無意地保全了兒子楊堅免遭禍患—— 原來,楊堅奉旨回到京城後,見母親病重在床,便諸事不問,一心服侍病中的老母湯藥針砭。
時日不久,正好趕上宇文護的第三子娶親。
出于禮貌,楊堅與伽羅一同,攜賀禮前往天官府赴宴。
在這場喜宴的賓客之中,有一位名叫趙昭的,一直被宇文護奉為座上賓。
趙昭素人相術過人之稱,這天,他也被宇文護請了府上,與宇文護同坐一室。
席間,宇文護請趙昭為自己的長子和三子看了相。
太師的左右近臣見趙昭移到太師跟前,不知低聲耳語了幾句什麼,宇文護一面頗為得意地點頭微笑,一面命左右給趙昭敬酒三樽。
酒過半酣後,宇文護的左親腹臣中,也有請趙相士給看看壽辰的,也有請趙相士給看看疾病的。
此時,有些微醺的宇文憲突然記起了高颎一次酒醉時,曾洩露過出“伽羅有至尊貴極之相”的話來。
宇文憲知道:高颎自小在獨孤府長大,系獨孤信的心腹左右。
當初他留用高颎,一是自己确實需要一大幫子文經武略過人的幕僚。
二來,他也想通過高颎之口,打聽伽羅的一些往情。
雖說伽羅已經嫁到楊家數年并已為楊堅生兒育女,他對伽羅的一份牽萦,至今難以忘懷,也因此一直未聘娶正妻。
那一天,宇文憲邀請高颎單獨飲酒,兩人風花雪月談古論今,頗為投機。
平時不大閑言的高颎,因那天酒意微醺,反反複複地感激宇文憲在他落魄之時的收留之恩。
宇文憲卻說,高司錄乃難得的人才,無論是撫綏還是治民,人際交往和文武經略,都為我出了不少的好主意。
若說感謝,我該感謝司錄才是。
兩人邊飲邊說,話題不覺轉到獨孤信府上往年諸事來。
宇文憲又問及伽羅平素愛吃什麼?喜歡做什麼事等等,高颎一一詳盡地回答了宇文憲。
後來,兩人的話題又從伽羅轉到了楊堅。
宇文憲問:“昭玄,我有一點不明白,論說,那個楊堅的長相實在算不得英俊。
而且,當年老楊家的門第在朝廷百官中也算不得高,怎麼獨孤伽羅偏偏死心塌地的看中了他呢?” 高颎此時早已被宇文憲灌得醉意朦胧,滿嘴含混地說:“是啊!我,我也不明白!雖說楊堅的琴……彈得很好,可是,若論文經武緯,當年咱們那一茬七八十号太學生裡,其實,都數不上他的。
” 宇文憲又問:“而且性情也怪僻,我從未見有誰和他輕浮玩笑的。
你們和他自幼交好,平素,他與你們玩笑輕戲麼?” “咳!反正我和鄭譯二人是從不敢與他混鬧的。
他那人就那樣,總是令人估摸不透。
不過,日子久了倒也習慣了。
” “可是,我看伽羅倒是挺随和的。
家母一直很喜歡她。
當時在太學裡,我竟沒發覺她是個女孩子,唉!真是個奇女子啊!”宇文憲幽幽地說。
高颎道:“那當然!伽羅還是有至尊大貴之相的女子呢!” “哦?我怎麼沒看出來?”宇文憲見說,突然警覺了起來。
高颎醉了,竟把伽羅的大姐嫁宇文憲的大哥之前,獨孤信曾請人為她們姐妹幾人看相的事說了出來。
宇文憲急忙問是哪個相師所看? 高颎突然感到自己失口了,卻故意裝醉說,“誰記得哪裡來的野道士。
” 宇文憲卻多了個心眼,又問及伽羅的生辰八字。
眼下,境中的許多相士,隻要獲知一個人的生辰八字,便可推算出此人的基本天命運數。
高颎說,隻記得伽羅是哪一年生的,卻不清楚什麼時辰。
宇文憲又似在問高颎、又似在自言自語:“嗯!若說起來,大嫂獨孤金羅倒是一個至尊至貴的證明。
可是伽羅的四姐獨孤毗羅的丈夫李昺,自從唐國公李虎薨駕之後,也不過襲了一個唐國公的封邑,眼下在一方偏僻之地,不過任了個小小的刺
這年春夏之交,伽羅生下了長子楊勇。
因在穰城兩人約定下了,若是生了女兒,就由伽羅起名。
若是兒子的話,就沿用從楊家的老祖宗、漢朝太尉楊震那裡開始傳下來的單字習慣,名叫楊勇。
楊堅希望楊家的長子長孫将來都能夠像他們父子一樣,威勇雄武,成為朝廷社稷的護國将軍。
楊堅得知伽羅在京城誕下長子楊勇的喜訊後,實在驚喜難已。
因未有诏旨,外戍武将不得私自回京,于是便在戍地大宴屬僚佐将以示慶賀。
此時的宇文護,已将朝中所有異己盡皆削除。
眼下的軍國要職,幾乎全被他的兒子女婿和親信壟斷了。
如今的太師宇文護,雖說文治武功遠不及叔父宇文泰當年,然而,權勢卻遠比當年的宇文泰更炙手可熱。
随國府因了随國公楊忠的過人武略并戍守南方,倒也頗為宇文護倚重,加上父子數人一直遠離朝廷京畿是非之地,故而,這幾年的日子倒也安甯。
随國府楊堅的長子楊勇剛剛滿月,楊堅便奉旨随父東征。
楊堅剛剛返回穰城幾天,突然接到京城随國府傳來的急報:身體原本有恙的母親呂氏,因心中憂患楊忠父子征戰安危,病體驟然加重了。
楊堅急忙上表請求朝廷诏準回京服侍病中的母親。
宇文護得知楊忠妻子重病的消息,為了攏絡百戰奇勳的楊忠,一面诏發穰城,宣随國公楊忠回京,進遷朝廷大司空之職,一面令回京探親的楊堅任禁衛京畿的小宮伯之職。
如此晉遷,也是為了随國夫人呂氏病重,好使父子二人一同回京城照應。
不想,随國夫人這場重病,竟然有意無意地保全了兒子楊堅免遭禍患—— 原來,楊堅奉旨回到京城後,見母親病重在床,便諸事不問,一心服侍病中的老母湯藥針砭。
時日不久,正好趕上宇文護的第三子娶親。
出于禮貌,楊堅與伽羅一同,攜賀禮前往天官府赴宴。
在這場喜宴的賓客之中,有一位名叫趙昭的,一直被宇文護奉為座上賓。
趙昭素人相術過人之稱,這天,他也被宇文護請了府上,與宇文護同坐一室。
席間,宇文護請趙昭為自己的長子和三子看了相。
太師的左右近臣見趙昭移到太師跟前,不知低聲耳語了幾句什麼,宇文護一面頗為得意地點頭微笑,一面命左右給趙昭敬酒三樽。
酒過半酣後,宇文護的左親腹臣中,也有請趙相士給看看壽辰的,也有請趙相士給看看疾病的。
此時,有些微醺的宇文憲突然記起了高颎一次酒醉時,曾洩露過出“伽羅有至尊貴極之相”的話來。
宇文憲知道:高颎自小在獨孤府長大,系獨孤信的心腹左右。
當初他留用高颎,一是自己确實需要一大幫子文經武略過人的幕僚。
二來,他也想通過高颎之口,打聽伽羅的一些往情。
雖說伽羅已經嫁到楊家數年并已為楊堅生兒育女,他對伽羅的一份牽萦,至今難以忘懷,也因此一直未聘娶正妻。
那一天,宇文憲邀請高颎單獨飲酒,兩人風花雪月談古論今,頗為投機。
平時不大閑言的高颎,因那天酒意微醺,反反複複地感激宇文憲在他落魄之時的收留之恩。
宇文憲卻說,高司錄乃難得的人才,無論是撫綏還是治民,人際交往和文武經略,都為我出了不少的好主意。
若說感謝,我該感謝司錄才是。
兩人邊飲邊說,話題不覺轉到獨孤信府上往年諸事來。
宇文憲又問及伽羅平素愛吃什麼?喜歡做什麼事等等,高颎一一詳盡地回答了宇文憲。
後來,兩人的話題又從伽羅轉到了楊堅。
宇文憲問:“昭玄,我有一點不明白,論說,那個楊堅的長相實在算不得英俊。
而且,當年老楊家的門第在朝廷百官中也算不得高,怎麼獨孤伽羅偏偏死心塌地的看中了他呢?” 高颎此時早已被宇文憲灌得醉意朦胧,滿嘴含混地說:“是啊!我,我也不明白!雖說楊堅的琴……彈得很好,可是,若論文經武緯,當年咱們那一茬七八十号太學生裡,其實,都數不上他的。
” 宇文憲又問:“而且性情也怪僻,我從未見有誰和他輕浮玩笑的。
你們和他自幼交好,平素,他與你們玩笑輕戲麼?” “咳!反正我和鄭譯二人是從不敢與他混鬧的。
他那人就那樣,總是令人估摸不透。
不過,日子久了倒也習慣了。
” “可是,我看伽羅倒是挺随和的。
家母一直很喜歡她。
當時在太學裡,我竟沒發覺她是個女孩子,唉!真是個奇女子啊!”宇文憲幽幽地說。
高颎道:“那當然!伽羅還是有至尊大貴之相的女子呢!” “哦?我怎麼沒看出來?”宇文憲見說,突然警覺了起來。
高颎醉了,竟把伽羅的大姐嫁宇文憲的大哥之前,獨孤信曾請人為她們姐妹幾人看相的事說了出來。
宇文憲急忙問是哪個相師所看? 高颎突然感到自己失口了,卻故意裝醉說,“誰記得哪裡來的野道士。
” 宇文憲卻多了個心眼,又問及伽羅的生辰八字。
眼下,境中的許多相士,隻要獲知一個人的生辰八字,便可推算出此人的基本天命運數。
高颎說,隻記得伽羅是哪一年生的,卻不清楚什麼時辰。
宇文憲又似在問高颎、又似在自言自語:“嗯!若說起來,大嫂獨孤金羅倒是一個至尊至貴的證明。
可是伽羅的四姐獨孤毗羅的丈夫李昺,自從唐國公李虎薨駕之後,也不過襲了一個唐國公的封邑,眼下在一方偏僻之地,不過任了個小小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