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蛟蜇深潭
關燈
小
中
大
等麗華過來接賞,赟兒先已跑了過去,要接過太後的玉佩。
太後握着玉,“嗳!孫兒,這可是賞你麗華妹妹的,不是賞你的啊。
” 赟兒道:“孫兒知道,孫兒是替麗華妹妹謝皇奶奶賞的。
” 就見他接過玉佩,生怕摔跌了,兩手捂着,攥得緊緊的,小心來到麗華跟前時,才伸開雙手,把玉佩遞到麗華面前。
小麗華一屈雙腿:“謝謝赟哥哥!” 叱奴太後望着兩個小人兒笑道:“老天,真是奇了!伽羅,你可記下了,今兒我這個玉佩,可是我們家孫兒給你們家麗華的定親禮物啊!你可不許賴賬哦。
” 伽羅一面捂着胸口,笑得淚都出來了,一面又扯過麗華,令給叱奴太後叩了頭,謝過太後的賞禮。
武帝、李妃,以及武帝的兩位姬嫔和兩旁侍候的宮人們,今天都被兩個孩子逗得,俱都是歡笑不止的。
伽羅辭别太後和陛下,李妃親自把伽羅送出幾處宮殿,一路走,一路低聲說:“妹妹,大哥大嫂活着時,咱們彼此就是無話不談。
眼下,朝廷裡風雲不定,我心下常存憂懼,陛下也很郁悶,有時,他一整天都不肯說一句話。
和入宮前相比竟似變了個人。
我如今人困在宮裡,外面的好多事竟是兩眼一抹黑。
妹妹常帶麗華來宮裡,和我說說話兒,相互幫襯些,姐姐心裡就能踏實一些兒了……” 伽羅握着李妃的手說:“你我本是榮辱同命的姐妹,我一直敬愛姐姐的為人。
姐姐放心,以後,外面諸事,妹妹自會留些心的。
” 告别李妃,聽車輪辚辚輾在青石闆輔就禦街,伽羅思量:自己原以為,這個李妃不過是陛下身邊一位侍候衣服鞋襪的侍妾,不承想,她平素不聲不響,不張不揚的,原來竟也是個極有心計的主兒!聽她言外之意,可以揣知,她很被陛下寵愛和信任,而且凡事都肯與她商議的。
這位李娥姿,她原是南朝梁國官吏之後,自幼受南朝文化熏陶,天資聰慧又飽讀詩書,除了和自己一樣曾遭遇親人骨肉的生離死别之外,又比自己多曆劫了一番國破家亡、異國為奴的坎坷。
雖說陛下已聘定突厥公主為正妻,因突厥公主眼下尚小,要等到及笄之年才能迎歸中原的。
因而,眼下她實際上已是掌管大周六宮之首的宮主了。
似這樣,能從千千萬萬的南朝俘奴中一路掙紮出來,最終成為大周國皇帝陛下的寵妃,心智學識自然也是了得的。
從今天的事可以看出,陛下和李妃,還有叱奴太後都有心與自家結為兒女親家。
伽羅想,這裡面的原委,恐怕并非隻是與大姐情份笃好之故,更主要的,應是近幾年已呈騰達之勢的随國府。
自從朝廷六大柱國相繼衰落,楊家因公爹的百戰功勳,在朝廷中開始顯露出了新的實力。
加之伽羅嫁到随公府之後,一連促成了楊家與朝中重臣尉遲綱的幾樁聯姻,越發令楊家顯得引人注目了。
伽羅想,女兒麗華眼下年紀還太小,武帝父子眼下尚且自身難保,她根本不想把女兒和全家的命運,押在一個自身難保的傀儡皇帝身上的。
正躊躇為難之時,她突然記得,叱奴太後今天在園子宴遊時,陛下的胞妹順陽公主也陪伴在太後左右。
楊堅的二弟娶回尉遲綱的女兒為妻後,便輪到了楊堅的三弟了。
三郎眼下還未曾定婚,前一段日子,她有心促成三郎與宇文憲的胞妹陽平公主的婚事。
誰知宇文憲執意不肯,她也隻得作罷。
太後眼下所想的,不過是想和朝中武将聯姻。
如果促成了陛下的胞妹順陽公主和三郎的婚事,兩家既已聯了姻親,麗華與宇文赟的事便可借麗華年紀尚小,往後推一推了。
如此,将來武帝果然能不負衆望龍騰九霄,楊家一樣也算得皇親國戚。
如果武帝的前景和他兩個皇兄一樣遭到覆滅,順陽公主不過是宇文家的女孩子,又嫁到楊家做了媳婦,根本不至于影響到整個随國府的命運…… 自從婚後不久楊堅被公爹招到麾下,轉眼已是幾年過去了。
幾年裡,小夫妻團聚的日子,實在屈指可數。
這年秋天,伽羅把
太後握着玉,“嗳!孫兒,這可是賞你麗華妹妹的,不是賞你的啊。
” 赟兒道:“孫兒知道,孫兒是替麗華妹妹謝皇奶奶賞的。
” 就見他接過玉佩,生怕摔跌了,兩手捂着,攥得緊緊的,小心來到麗華跟前時,才伸開雙手,把玉佩遞到麗華面前。
小麗華一屈雙腿:“謝謝赟哥哥!” 叱奴太後望着兩個小人兒笑道:“老天,真是奇了!伽羅,你可記下了,今兒我這個玉佩,可是我們家孫兒給你們家麗華的定親禮物啊!你可不許賴賬哦。
” 伽羅一面捂着胸口,笑得淚都出來了,一面又扯過麗華,令給叱奴太後叩了頭,謝過太後的賞禮。
武帝、李妃,以及武帝的兩位姬嫔和兩旁侍候的宮人們,今天都被兩個孩子逗得,俱都是歡笑不止的。
伽羅辭别太後和陛下,李妃親自把伽羅送出幾處宮殿,一路走,一路低聲說:“妹妹,大哥大嫂活着時,咱們彼此就是無話不談。
眼下,朝廷裡風雲不定,我心下常存憂懼,陛下也很郁悶,有時,他一整天都不肯說一句話。
和入宮前相比竟似變了個人。
我如今人困在宮裡,外面的好多事竟是兩眼一抹黑。
妹妹常帶麗華來宮裡,和我說說話兒,相互幫襯些,姐姐心裡就能踏實一些兒了……” 伽羅握着李妃的手說:“你我本是榮辱同命的姐妹,我一直敬愛姐姐的為人。
姐姐放心,以後,外面諸事,妹妹自會留些心的。
” 告别李妃,聽車輪辚辚輾在青石闆輔就禦街,伽羅思量:自己原以為,這個李妃不過是陛下身邊一位侍候衣服鞋襪的侍妾,不承想,她平素不聲不響,不張不揚的,原來竟也是個極有心計的主兒!聽她言外之意,可以揣知,她很被陛下寵愛和信任,而且凡事都肯與她商議的。
這位李娥姿,她原是南朝梁國官吏之後,自幼受南朝文化熏陶,天資聰慧又飽讀詩書,除了和自己一樣曾遭遇親人骨肉的生離死别之外,又比自己多曆劫了一番國破家亡、異國為奴的坎坷。
雖說陛下已聘定突厥公主為正妻,因突厥公主眼下尚小,要等到及笄之年才能迎歸中原的。
因而,眼下她實際上已是掌管大周六宮之首的宮主了。
似這樣,能從千千萬萬的南朝俘奴中一路掙紮出來,最終成為大周國皇帝陛下的寵妃,心智學識自然也是了得的。
從今天的事可以看出,陛下和李妃,還有叱奴太後都有心與自家結為兒女親家。
伽羅想,這裡面的原委,恐怕并非隻是與大姐情份笃好之故,更主要的,應是近幾年已呈騰達之勢的随國府。
自從朝廷六大柱國相繼衰落,楊家因公爹的百戰功勳,在朝廷中開始顯露出了新的實力。
加之伽羅嫁到随公府之後,一連促成了楊家與朝中重臣尉遲綱的幾樁聯姻,越發令楊家顯得引人注目了。
伽羅想,女兒麗華眼下年紀還太小,武帝父子眼下尚且自身難保,她根本不想把女兒和全家的命運,押在一個自身難保的傀儡皇帝身上的。
正躊躇為難之時,她突然記得,叱奴太後今天在園子宴遊時,陛下的胞妹順陽公主也陪伴在太後左右。
楊堅的二弟娶回尉遲綱的女兒為妻後,便輪到了楊堅的三弟了。
三郎眼下還未曾定婚,前一段日子,她有心促成三郎與宇文憲的胞妹陽平公主的婚事。
誰知宇文憲執意不肯,她也隻得作罷。
太後眼下所想的,不過是想和朝中武将聯姻。
如果促成了陛下的胞妹順陽公主和三郎的婚事,兩家既已聯了姻親,麗華與宇文赟的事便可借麗華年紀尚小,往後推一推了。
如此,将來武帝果然能不負衆望龍騰九霄,楊家一樣也算得皇親國戚。
如果武帝的前景和他兩個皇兄一樣遭到覆滅,順陽公主不過是宇文家的女孩子,又嫁到楊家做了媳婦,根本不至于影響到整個随國府的命運…… 自從婚後不久楊堅被公爹招到麾下,轉眼已是幾年過去了。
幾年裡,小夫妻團聚的日子,實在屈指可數。
這年秋天,伽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