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惡鬥華堂驚大吏 太息難圓鴛侶夢
關燈
小
中
大
王大夫歎了口氣,說道:“記得那年文逸凡到蘇州邀我去鄧尉看梅,似乎沒有多久,屈指一算,不知不覺,已是十二年前的事了。
他這掌門弟子我沒見過,聽說很是聰明能幹,誰知卻又死于非命,老文得知,一定很傷心了。
過幾天,咱們一同去找他,也好給他開解開解。
” 那“夥計”道:“你不是約了那個病人一個月後到蘇州給你診脈的嗎?對啦,那人得的什麼怪病,竟然令得你這個賽華佗也束手無策?” 辛龍生聽他們說到自己身上,豎起耳朵來聽,許久沒有聽到王大夫說話,忽地“格”的一聲響,窗門推開,那個“夥計”跳了出來。
幸而辛龍生的輕功比這人高明,一聽得有聲響,早已飛身上屋,待那“夥計”也跳上瓦面之時,辛龍生已經回到自己的房中了。
他悄悄的從窗隙張望出去,隻見那個“夥計”在屋頂遊日四顧,微“噫”一聲,縱身跳下,辛龍生隐約聽得他隔窗和那王大夫說道:“沒人!”但卻沒有進入王大夫那間房間,而是進入另一間房。
辛龍生這才知道,此人并非“夥計”,而是另外的客人。
辛龍生回到房間,暗自思量:“這個大夫果然是和我的師父相識的,幸好我沒造次。
展一環是韓家老仆,我離開師父之時,他正奉命到金雞嶺去,如今卻在這裡,想必是從金雞嶺回來的了。
他既然是在百花谷,我可是不能冒這個險去看玉瑾了。
” 第二天辛龍生的精神好了許多,但為了謹慎行藏,整天躲在客店裡沒敢出街。
那個王大夫則似乎一早就出去了,一整天都沒見着他。
這天下午,來了一個新客人,身材矮胖,衣服麗都,舉止豪闊,似乎是個富商。
店主人殷勤招呼,辛龍生在旁邊聽他們說話,知道這人姓劉,是蘇州一間綢緞行的老闆。
此來揚州正是為了給知府祝壽的。
辛龍生心念一動,便過去和他搭讪,邀他别自己的房間聊天,僞稱自己是開封一間大商行的少東,南下準備打聽各地市情,希望打開銷路的。
那姓劉的客商說道:“是嗎?”看來似是在和辛龍生敷衍,沒甚表示。
辛龍生繼續說道:“揚州是富庶之區,小可想運一些十産來換鹽回去,定能獲利。
聽說揚州知府嶽大人後天做六十大壽,可惜小可卻沒有門路,冒昧前去給他拜壽,似乎有點不便。
” 那姓劉的客人仍然淡淡地說道:“是嗎?”沒有甚麼表示,就在此際,忽聽得有人說道:“老劉,你來了嗎?哈哈,你想不到我也在這裡吧?”這人沒敲門就走進來了。
辛龍生一聽得這人說話的聲音,心裡禁不住“蔔通”一跳。
原來這人不是别人,正是昨晚在王大夫房間裡的那個“夥計”。
此時一身錦繡衣裳,紅光滿面,正是個大腹賈的樣子。
姓劉的客商哈哈笑道:“申大哥,原來你早就來了。
你們兩人是認識的嗎?” 那姓申的笑道:“龍兄,你不知道我,我可知道你。
我和王大夫是好朋友,昨日是王大夫替你看的病,是不是?” 辛龍生道:“不錯。
幸會。
”心裡則在暗自想道:“昨晚我偷聽他們說話,不知他可知道沒有?” 那姓申的說道:“小弟是在無錫開米鋪的,和劉大哥時常有生意往來。
現在才知道原來龍兄也是做我們這行的,你們可是在談甚麼生意麼?” “做我們這行”這句話語帶雙關,辛龍生不知是否已經給他看出破綻,隻好硬着頭皮說道:“小弟做的是小生意,怎比得兩位老闆。
我正在和劉老闆談起知府做壽的事情。
……” 那姓劉的客商插口笑道:“龍兄說他很想趁這機會給嶽知府拜壽,套個交情。
但他剛從外地來,一時間還未找到門路。
” 那姓申的望了辛龍生一眼,哈哈一笑,說道:“這個好辦,明天你和我們一同去好了。
” 辛龍生心想:“反正他們不認識我,我混進府衙,事情一了,撒腿就跑。
他們又怎會想到我就是辛龍生?”當下裝作大喜道謝。
那姓中的笑道:“這點小事,又不費我們甚麼氣力,謝甚麼?龍兄以後在生意上多多照顧我們,這就大家都有好處了。
” 辛龍生道:“那位王大夫明天也去嗎?” 姓中的說道:“我沒有問過他,大概也會去的。
” 可是這天晚上,那王大夫卻沒有回到客店。
半夜有隊公差到來查店,見辛龍生是個陌生的外地客商,盤問了許久。
後來還是幸虧有劉、申兩個大客商給他擔保,這才沒有甚麼麻煩。
第二天辛龍生跟了他們二人同往知府府衙拜壽,那王大大還是沒有回來。
嶽良駿在揚州做了幾年知府,俗語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何況揚州是著名的富庶之區。
而嶽良駿又并不是“清知府”,宦囊飽滿,可想而知。
這次做大壽,鋪張得很,揚州一府,文武官雖全都來了。
相鄰的州縣,如蘇州、無錫、杭州各地的豪紳富商來的也不少,揚州本地的富商那更是不在話下了。
壽堂裡人頭擠擠,但那知府的正室夫人和兩位姨太太卻還沒有出來。
辛龍生回頭一望,同來的申、劉二人業已不見,不知是給擠到哪個角落去了。
人叢中有人悄悄談論:“聽說完顔王爺也派了人來送壽禮呢,你知道麼?”“是嗎?啊,這麼說咱們這位嶽大入加官進爵可是指日可待了!”“可不是嗎,去年布政司給太夫人做壽,完顔王爺都沒派人來呢。
嶽大人得王爺的看重,你也就可想而
他這掌門弟子我沒見過,聽說很是聰明能幹,誰知卻又死于非命,老文得知,一定很傷心了。
過幾天,咱們一同去找他,也好給他開解開解。
” 那“夥計”道:“你不是約了那個病人一個月後到蘇州給你診脈的嗎?對啦,那人得的什麼怪病,竟然令得你這個賽華佗也束手無策?” 辛龍生聽他們說到自己身上,豎起耳朵來聽,許久沒有聽到王大夫說話,忽地“格”的一聲響,窗門推開,那個“夥計”跳了出來。
幸而辛龍生的輕功比這人高明,一聽得有聲響,早已飛身上屋,待那“夥計”也跳上瓦面之時,辛龍生已經回到自己的房中了。
他悄悄的從窗隙張望出去,隻見那個“夥計”在屋頂遊日四顧,微“噫”一聲,縱身跳下,辛龍生隐約聽得他隔窗和那王大夫說道:“沒人!”但卻沒有進入王大夫那間房間,而是進入另一間房。
辛龍生這才知道,此人并非“夥計”,而是另外的客人。
辛龍生回到房間,暗自思量:“這個大夫果然是和我的師父相識的,幸好我沒造次。
展一環是韓家老仆,我離開師父之時,他正奉命到金雞嶺去,如今卻在這裡,想必是從金雞嶺回來的了。
他既然是在百花谷,我可是不能冒這個險去看玉瑾了。
” 第二天辛龍生的精神好了許多,但為了謹慎行藏,整天躲在客店裡沒敢出街。
那個王大夫則似乎一早就出去了,一整天都沒見着他。
這天下午,來了一個新客人,身材矮胖,衣服麗都,舉止豪闊,似乎是個富商。
店主人殷勤招呼,辛龍生在旁邊聽他們說話,知道這人姓劉,是蘇州一間綢緞行的老闆。
此來揚州正是為了給知府祝壽的。
辛龍生心念一動,便過去和他搭讪,邀他别自己的房間聊天,僞稱自己是開封一間大商行的少東,南下準備打聽各地市情,希望打開銷路的。
那姓劉的客商說道:“是嗎?”看來似是在和辛龍生敷衍,沒甚表示。
辛龍生繼續說道:“揚州是富庶之區,小可想運一些十産來換鹽回去,定能獲利。
聽說揚州知府嶽大人後天做六十大壽,可惜小可卻沒有門路,冒昧前去給他拜壽,似乎有點不便。
” 那姓劉的客人仍然淡淡地說道:“是嗎?”沒有甚麼表示,就在此際,忽聽得有人說道:“老劉,你來了嗎?哈哈,你想不到我也在這裡吧?”這人沒敲門就走進來了。
辛龍生一聽得這人說話的聲音,心裡禁不住“蔔通”一跳。
原來這人不是别人,正是昨晚在王大夫房間裡的那個“夥計”。
此時一身錦繡衣裳,紅光滿面,正是個大腹賈的樣子。
姓劉的客商哈哈笑道:“申大哥,原來你早就來了。
你們兩人是認識的嗎?” 那姓申的笑道:“龍兄,你不知道我,我可知道你。
我和王大夫是好朋友,昨日是王大夫替你看的病,是不是?” 辛龍生道:“不錯。
幸會。
”心裡則在暗自想道:“昨晚我偷聽他們說話,不知他可知道沒有?” 那姓申的說道:“小弟是在無錫開米鋪的,和劉大哥時常有生意往來。
現在才知道原來龍兄也是做我們這行的,你們可是在談甚麼生意麼?” “做我們這行”這句話語帶雙關,辛龍生不知是否已經給他看出破綻,隻好硬着頭皮說道:“小弟做的是小生意,怎比得兩位老闆。
我正在和劉老闆談起知府做壽的事情。
……” 那姓劉的客商插口笑道:“龍兄說他很想趁這機會給嶽知府拜壽,套個交情。
但他剛從外地來,一時間還未找到門路。
” 那姓申的望了辛龍生一眼,哈哈一笑,說道:“這個好辦,明天你和我們一同去好了。
” 辛龍生心想:“反正他們不認識我,我混進府衙,事情一了,撒腿就跑。
他們又怎會想到我就是辛龍生?”當下裝作大喜道謝。
那姓中的笑道:“這點小事,又不費我們甚麼氣力,謝甚麼?龍兄以後在生意上多多照顧我們,這就大家都有好處了。
” 辛龍生道:“那位王大夫明天也去嗎?” 姓中的說道:“我沒有問過他,大概也會去的。
” 可是這天晚上,那王大夫卻沒有回到客店。
半夜有隊公差到來查店,見辛龍生是個陌生的外地客商,盤問了許久。
後來還是幸虧有劉、申兩個大客商給他擔保,這才沒有甚麼麻煩。
第二天辛龍生跟了他們二人同往知府府衙拜壽,那王大大還是沒有回來。
嶽良駿在揚州做了幾年知府,俗語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何況揚州是著名的富庶之區。
而嶽良駿又并不是“清知府”,宦囊飽滿,可想而知。
這次做大壽,鋪張得很,揚州一府,文武官雖全都來了。
相鄰的州縣,如蘇州、無錫、杭州各地的豪紳富商來的也不少,揚州本地的富商那更是不在話下了。
壽堂裡人頭擠擠,但那知府的正室夫人和兩位姨太太卻還沒有出來。
辛龍生回頭一望,同來的申、劉二人業已不見,不知是給擠到哪個角落去了。
人叢中有人悄悄談論:“聽說完顔王爺也派了人來送壽禮呢,你知道麼?”“是嗎?啊,這麼說咱們這位嶽大入加官進爵可是指日可待了!”“可不是嗎,去年布政司給太夫人做壽,完顔王爺都沒派人來呢。
嶽大人得王爺的看重,你也就可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