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雅室調弦迎遠客 遊蜂戲蝶是何心
關燈
小
中
大
,恐怕不僅是要吞金,而且還要滅宋。
金宋雖有長江之隔,百姓則是一家,武林同道,更有守望相助之責。
是以師父遣我回來,叫我和北方的武林領袖聯絡,溝通南北兩邊的意見,大家才好采取同一步驟,抵禦強敵。
” 辛十四姑道:“你的師父果然是很看重你啊,把這樣最大的任務交托給你。
但你卻怎麼有空跑回來看,不怕誤了正事嗎?” 辛龍生道:“我已經到金雞嶺見過北五省的綠林盟主柳女俠,這次是來和丐幫的陸幫主聯絡的,聽說他已經到了洛陽。
不料昨日找到了洛陽城下,守兵卻不肯開城。
” 辛十四姑道:“為了何故?” 辛龍生道:“國為蒙古的騎兵已經攻下荥陽,汜水亦已發現敵蹤。
難民紛紛擁來,洛陽的總兵官怕城中糧食不足,不肯開城。
我在城中碰到一個丐幫弟子,聽說陸幫主此際已經不在洛陽,到别處公幹去了,不過,過兩天還要回來的。
又聽說蒙占的騎兵已經在汜水停頓下來,暫時似乎未有南侵的迹象。
洛陽丐幫分舵的劉舵主已在和總兵官商量,可能準許難民進城。
陸幫主既然要過兩天才能回來,目前我又不能進城,這兩天我正好偷空回家,向姑姑請益。
” 辛十四姑道:“原來外面的局勢已是如此緊張,我在這幽谷之中還是一點都未知道呢。
我是個與世隔絕的人,對國家大事一向不聞不問,管他是誰打來都好,隻要不打到我這兒,我就不用擔心。
”奚玉瑾聽了這話,當然是不以為然,但也不便駁她。
辛十四姑接着說道:“你在文大俠門下學了五年,想必已學到不少高明本領了,還要向姑姑請益什麼?” 辛龍生道:“侄兒得到師父的提拔,還是多虧了姑姑教我的這身武功。
我是帶藝投師的,師父考察過我的武功,對姑姑教我的劍法,大為贊賞。
” 千十四姑甚是高興,說道:“你師父以一雙鐵筆,技壓武林,居然也稱贊我的劍法麼?” 辛龍生道:“師父的點穴功夫自是武林第一,但在劍法上他卻是很謙虛的,自承當世劍術比他高明的,至少有五家之多,咱們辛家就是其中之一。
故此他因材施教,把一套點穴的筆法傳給我,叫我自己融會貫通,化到劍法上來。
所以我用的兵器仍是長劍而不是判官筆。
” 奚玉瑾聽得出神,不覺插嘴說道:“這樣的教法倒很新鮮。
”辛龍生道:“家師對于武學一道,素來是不拘泥門戶之見的。
他常常說若然隻知墨守成規,那就是沒有出息的弟子。
” 辛十四姑忽地笑道,“恭喜,恭喜。
”辛龍生詫道:“何喜之有?”辛十四姑道:“恭喜你年紀輕輕,就能夠自創一門武功啊。
你師父這樣教法,不就是要你把家傳的劍法和師門的筆法融會起來,自創新招麼?” 辛龍生道:“目前我還隻是在摸索而已,哪裡談得到自創武功。
姑姑,你老是誇獎自家的侄兒,不怕外人笑話麼?”辛十四姑答道:“你不是說過奚姑娘不算外人麼?”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奚玉瑾不禁心中一動:“她說這些話是什麼意思?她是知道我和嘯風的事情,似乎不該和我開玩笑吧?” 辛龍生也似有點不好意思,忙把話岔開道:“對啦,我正想向姑姑請教一招劍法。
若是碰到高手以金剛掌的‘連劈三關’攻我,我應如何應付?我所拟的招數是用‘長河落日’劍式,其中暗藏師傳的‘直指天南’一招筆法,但師父說如此應付,雄渾有餘,輕靈不足,師父說若論劍法的輕靈,當以百花谷奚家的劍法第一。
他說‘百花劍法’中有一招‘遊蜂戲蝶’,倘能揉合在我的自創新招之中,那就最妙不過了。
可惜這一招的精妙變化,師父也是知而不詳。
姑姑,咱們家傳的劍法之中,可有像‘百花劍法’中‘遊蜂戲蝶’這樣的招數麼?” 辛十四姑笑道:“這位奚姑娘正是百花谷的衣缽傳人,你何不向她請教?” 奚玉瑾面上一紅,說道,“前輩取笑了,我這點本領,哪配與辛少俠切磋。
”辛龍生正正經經地作了一揖,說道:“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三人同行,必有吾師。
請奚姑娘不吝指教。
” 辛十四姑道:“是呀。
彼此武林同道,相互琢磨,取長補短,又有何妨?”奚玉瑾一想,若再矜持,有失大家閨秀的風範,隻好把這一招的變化和辛龍生說了。
辛十四姑道:“你到過表姑那裡沒有?”辛龍生道:“恐怕沒空去拜見她了。
不過,剛才我經過她家,路上卻碰到一個她家的客人,此人甚是橫蠻無禮,一見我就盤問我的來曆,不許我過去。
初時我不知道他是表姑的客人,氣不過和他動起手來,剛使出了剛才所說的自創新招,稍微吃了點虧。
幸虧表姑的一個侍女出來,說清楚了,他才向我道歉。
” 辛十四姑笑道:“怪不得你要急于向奚姑娘請教一招劍法了。
原來如此。
這人是個身材高大的紅面老頭吧?”辛龍生道:“不錯。
” 辛十四姑道:“這人名叫西門牧野,是當今之世有名的五大魔頭之一。
你能夠和他交手而不受傷,已是很難得了。
以後别再招惹他。
”辛龍生皺皺眉頭,況道:“表姑為什麼請來這些妖邪客人?”正是: 太惜桃源境,卻招惡客來。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金宋雖有長江之隔,百姓則是一家,武林同道,更有守望相助之責。
是以師父遣我回來,叫我和北方的武林領袖聯絡,溝通南北兩邊的意見,大家才好采取同一步驟,抵禦強敵。
” 辛十四姑道:“你的師父果然是很看重你啊,把這樣最大的任務交托給你。
但你卻怎麼有空跑回來看,不怕誤了正事嗎?” 辛龍生道:“我已經到金雞嶺見過北五省的綠林盟主柳女俠,這次是來和丐幫的陸幫主聯絡的,聽說他已經到了洛陽。
不料昨日找到了洛陽城下,守兵卻不肯開城。
” 辛十四姑道:“為了何故?” 辛龍生道:“國為蒙古的騎兵已經攻下荥陽,汜水亦已發現敵蹤。
難民紛紛擁來,洛陽的總兵官怕城中糧食不足,不肯開城。
我在城中碰到一個丐幫弟子,聽說陸幫主此際已經不在洛陽,到别處公幹去了,不過,過兩天還要回來的。
又聽說蒙占的騎兵已經在汜水停頓下來,暫時似乎未有南侵的迹象。
洛陽丐幫分舵的劉舵主已在和總兵官商量,可能準許難民進城。
陸幫主既然要過兩天才能回來,目前我又不能進城,這兩天我正好偷空回家,向姑姑請益。
” 辛十四姑道:“原來外面的局勢已是如此緊張,我在這幽谷之中還是一點都未知道呢。
我是個與世隔絕的人,對國家大事一向不聞不問,管他是誰打來都好,隻要不打到我這兒,我就不用擔心。
”奚玉瑾聽了這話,當然是不以為然,但也不便駁她。
辛十四姑接着說道:“你在文大俠門下學了五年,想必已學到不少高明本領了,還要向姑姑請益什麼?” 辛龍生道:“侄兒得到師父的提拔,還是多虧了姑姑教我的這身武功。
我是帶藝投師的,師父考察過我的武功,對姑姑教我的劍法,大為贊賞。
” 千十四姑甚是高興,說道:“你師父以一雙鐵筆,技壓武林,居然也稱贊我的劍法麼?” 辛龍生道:“師父的點穴功夫自是武林第一,但在劍法上他卻是很謙虛的,自承當世劍術比他高明的,至少有五家之多,咱們辛家就是其中之一。
故此他因材施教,把一套點穴的筆法傳給我,叫我自己融會貫通,化到劍法上來。
所以我用的兵器仍是長劍而不是判官筆。
” 奚玉瑾聽得出神,不覺插嘴說道:“這樣的教法倒很新鮮。
”辛龍生道:“家師對于武學一道,素來是不拘泥門戶之見的。
他常常說若然隻知墨守成規,那就是沒有出息的弟子。
” 辛十四姑忽地笑道,“恭喜,恭喜。
”辛龍生詫道:“何喜之有?”辛十四姑道:“恭喜你年紀輕輕,就能夠自創一門武功啊。
你師父這樣教法,不就是要你把家傳的劍法和師門的筆法融會起來,自創新招麼?” 辛龍生道:“目前我還隻是在摸索而已,哪裡談得到自創武功。
姑姑,你老是誇獎自家的侄兒,不怕外人笑話麼?”辛十四姑答道:“你不是說過奚姑娘不算外人麼?”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奚玉瑾不禁心中一動:“她說這些話是什麼意思?她是知道我和嘯風的事情,似乎不該和我開玩笑吧?” 辛龍生也似有點不好意思,忙把話岔開道:“對啦,我正想向姑姑請教一招劍法。
若是碰到高手以金剛掌的‘連劈三關’攻我,我應如何應付?我所拟的招數是用‘長河落日’劍式,其中暗藏師傳的‘直指天南’一招筆法,但師父說如此應付,雄渾有餘,輕靈不足,師父說若論劍法的輕靈,當以百花谷奚家的劍法第一。
他說‘百花劍法’中有一招‘遊蜂戲蝶’,倘能揉合在我的自創新招之中,那就最妙不過了。
可惜這一招的精妙變化,師父也是知而不詳。
姑姑,咱們家傳的劍法之中,可有像‘百花劍法’中‘遊蜂戲蝶’這樣的招數麼?” 辛十四姑笑道:“這位奚姑娘正是百花谷的衣缽傳人,你何不向她請教?” 奚玉瑾面上一紅,說道,“前輩取笑了,我這點本領,哪配與辛少俠切磋。
”辛龍生正正經經地作了一揖,說道:“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三人同行,必有吾師。
請奚姑娘不吝指教。
” 辛十四姑道:“是呀。
彼此武林同道,相互琢磨,取長補短,又有何妨?”奚玉瑾一想,若再矜持,有失大家閨秀的風範,隻好把這一招的變化和辛龍生說了。
辛十四姑道:“你到過表姑那裡沒有?”辛龍生道:“恐怕沒空去拜見她了。
不過,剛才我經過她家,路上卻碰到一個她家的客人,此人甚是橫蠻無禮,一見我就盤問我的來曆,不許我過去。
初時我不知道他是表姑的客人,氣不過和他動起手來,剛使出了剛才所說的自創新招,稍微吃了點虧。
幸虧表姑的一個侍女出來,說清楚了,他才向我道歉。
” 辛十四姑笑道:“怪不得你要急于向奚姑娘請教一招劍法了。
原來如此。
這人是個身材高大的紅面老頭吧?”辛龍生道:“不錯。
” 辛十四姑道:“這人名叫西門牧野,是當今之世有名的五大魔頭之一。
你能夠和他交手而不受傷,已是很難得了。
以後别再招惹他。
”辛龍生皺皺眉頭,況道:“表姑為什麼請來這些妖邪客人?”正是: 太惜桃源境,卻招惡客來。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