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石塔藏龍闖關劫天子 丹心報國拔劍護仇人

關燈
脫不花笑道:“這是府中的武士出差,不必驚恐。

    ”伸手替張丹楓探熱,張丹楓忽地手指一勾,口一張,哇的一聲,将适才所吃的酒菜都嘔了出來,脫不花最喜愛的一件夾段新裝,給他撕裂,嘔出的酒菜,直噴入衣内,油膩膩的雞片肉屑,沾上胸膊。

    脫不花雖是蠻女,但生性愛潔,不覺皺眉道:“怎麼還是醉成這個樣子?”捏着鼻子,給他端來一碗解酒的百合參湯。

    張丹楓把手一揮,叫道:“我醉欲眠君且去!唔,唔,若然不去再三杯!”那碗湯給他一拂,登時潑翻,都濺在脫不花身上,碗也跌得粉碎。

    脫不花給他一拂,手腕疼痛,隻見張丹楓納頭又睡,雙手亂打床沿,心中暗道:“他竟然醉得這樣厲害,連解酒的五辣返魂香也沒有用。

    ”脫不花給他嘔吐得滿身都是污物,氣味極之難聞,又怕給他打着,隻好退了出去。

    隻聽得張丹楓唔呀叫道:“窗子打開,不要把燈吹熄,我怕黑呀你知不知道?”似醉非醉,脫不花剛一回頭,張丹楓又“哇”的一口嘔吐出來。

    脫不花歎了口氣,走出去換衣,叫侍女替他收拾打掃。

     張丹楓擺脫了脫不花的糾纏,心中甚是得意,但一想到也先篡位在即,仍是明朝之禍,兀是想不出如何應付,心中又不覺愁煩。

    按說他此時若要刺殺也先,那也并非難事。

    不過刺殺一人,并不能從根本消彌兩國之間的幹戈戰禍,而且被俘虜的明朝皇帝更會因此一來,絕了生還之望。

    于謙與張丹楓的抱負都是願與鄰國和睦相處,故此張丹楓絕不願效尋常的刺客所為徒逞一時之快。

     隻聽得府中敲了三更,從窗口望出去,但見新月在天,微風動樹,張丹楓想來想去,還是想不出最好的辦法。

    忽見窗外枝頭,黑影一飄,張丹楓未及出聲,來人已站在床前,端的是迅捷得出人意外。

    張丹楓看清楚時,不由得喜出望外,原來卻是自己的師父謝天華。

     謝天華低聲道:“我從你在城中留下的暗号,尋到雲蕾,知道你被困在這兒,事不宜遲,你快快随我走吧。

    ”張丹楓言道:“我若要走,早就走了。

    ”将為難之處,約略一說。

    謝天華點點頭道:“那你打算如何?”張丹楓道:“四師叔(飛天龍女)來了嗎?”謝天華道:“來了,在客寓裡陪伴雲蕾。

    ”張丹楓道:“二師伯呢?”謝天華歎口氣道:“沒尋着。

    ”似有許多話要說。

    張丹楓急道:“我現在已想好脫身之計,明日當可出去,那時再詳細傾談。

    現在事不宜遲,請你和葉師叔即刻到皇宮去。

    ”謝天華道:“幹什麼?”張丹楓在他師父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暫且按下不表。

     謝天華去後,張丹楓如解了心頭之結,輕松舒快,放懷睡了一覺。

    也不知睡了多少時候,忽被聲響驚醒,擡頭一看,隻見房中坐着也先。

     張丹楓急忙坐起,隻見陽光透進紗窗已是第二日的清晨。

    張丹楓道:“太師,你好早啊!”也先道:“唔,早!你酒醒了嗎?”張丹楓道:“昨晚失禮,請太師勿罪。

    ”也先“哼”了一聲,道:“你想好了嗎?你們父子是否願與我聯同,剪除阿刺,共圖富貴?”張丹楓道:“想好啦,我正有話要與太師一說。

    ”也先道:“你說。

    ”張丹楓見他眉頭打結臉似寒冰,心中已料到是什麼事情,暗暗好笑。

     原來昨夜青谷法師與麻翼贊照常到宮中輪值,替也先暗中監視皇室的動靜,三更過後,忽見有兩條黑影,從宮中飄然而出,兩人上去攔截問話,那黑影出手如電,隻一招就把青谷法師腦袋削了,麻翼贊武功雖高,也不過接了兩招,就被敵人削了耳朵。

    隻聽得敵人笑道:“饒你一命,報與也先知道,他若隻是想在瓦刺稱王,這個咱們不管,但欲在篡位之後,再侵中華,咱們卻是饒他不得。

    ”說話的是兩個漢人,一晃不見。

    這消息今早也先得知,真是又驚又氣,既駭且愁。

    令也先驚駭的是:青谷法師是紅教喇嘛中的有名人物,麻翼贊的武功也在也先帳下号稱第一名武士的額吉多之上,而這兩位被也先當作左右手的人物,卻被敵人不費吹灰之力,殺死刺傷,而且隻不過是一兩招的功夫!設若這兩人到太師府行刺,何人可以防禦?令也先憂愁的是:這兩個漢人明明是從中國來的,卻暗護瓦刺皇室,還看出他的心意,隻怕篡位之謀也要受到莫大障礙。

     也先逼張丹楓回複他昨晚的問題,張丹楓一笑說道:“太師你久曆戎行,想必熟知兵法。

    ”也先道:“怎麼?”張丹楓道:“兵法有雲:備多則分力薄則敗。

    最忌幾方面同時作戰,各國都要争取‘與國’(按“與國”:這一名詞本是中國古代的用語,至近代又複通用),聯橫合縱,隻想多樹與國,少樹敵人,就是這個道理。

    ”也先道:“這道理我豈能不知?所以才想你我攜手,先統一了瓦刺再說。

    ”張丹楓笑道:“我父子的力量有限,中國的力量無窮。

    ”也先默然不語。

    張丹楓道:“我這次深入中原,深感中國地大人多,若用得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