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力除兇将軍表心迹 赤誠為國俠士出邊關

關燈
蹄聲漸漸來近,到了門前停下,過了一會,便聽得腳步之聲走來,雲重忍不住和澹台鏡明雙手相握,又過了一會,忽聽得有一個粗犷的聲音說道:“這裡面關的是什麼人呀?”雲重吓了一跳,在澹台鏡明耳邊低聲說道:“這是澹台滅明!是瓦刺的第一勇士。

    ”澹台鏡明道:“嗯,我也聽出來了,他是我的堂兄,今年五月之間,曾悄悄地到過蘇州,在我們的洞庭山莊住了好幾天。

    ”雲重尚未十分清楚澹台一家的底細,心中仍是驚疑交集,想道:“澹台滅明武功高極,若然給他擒着,想自殺也不可能。

    ”隻聽得澹台鏡明又道:“你不要嚷,咱們今日命不該絕,你聽我的哥哥和他們說些什麼?” 隻聽得路明答道:“禀告澹台将軍,這裡面關的是非常人物!”澹台滅明道:“什麼人物?”路亮道:“說出來好令将軍歡喜,這裡面關的,一個是今年武科的武狀元雲重,以前是禦林軍的統領,将軍上次來京,想必也見過他,他在禦林軍中的地位,如今僅僅在張風府之下,這可不是重要的人物嗎?另一位是個女的,聽說是江蘇來的什麼義軍女将,哈,這個女的長得還真是漂亮呢!我本來要等他們餓了幾天,再将他們縛到大營呈獻的,将軍來得正好,這兩人就任由将軍處置了。

    ”澹台滅明“咦”一了聲,道:“是江蘇來的女子?哦,她姓什麼呢?”路明道:“我們尚我暇審問她,将軍看了,若然歡喜,留她下來,我們絕不在太師面前,透露半句。

    ”太師指的乃是也先,路明、路亮竟然把澹台鏡明當作禮物,獻給她的哥哥,澹台鏡明聽了,又好氣,又好笑。

     隻聽得澹台滅明說道:“好,你把他們放出來,讓我看看吧。

    ”猛然間,那屋子又是一陣旋轉,鋼窗一齊開啟,雲重眼睛一亮,重見天光,房門也“呀”的一聲開了。

    但見澹台滅明面似寒霜,凜然問道:“就是他們嗎?”路明道:“是,将軍就是他們。

    呀,将軍,可有什麼不對嗎?”話猶未了,隻聽得“轟”的一聲,澹台滅明出手如電,将路明、路亮,一手一個倒提起來,把兩兄弟對頭一撞,腦漿迸流,顯見不能活了。

     澹台鏡明喜極而泣一躍上前抱着澹台滅明道:“哥哥。

    ”澹台滅明道:“呀,你受了箭傷,讓我看,哦,還好,不礙事的。

    你這次路途辛苦,又經險難,剛才又中了路家兄弟的圈套想必吓壞你了。

    不過,少年之人多經險難,曆練曆練也好。

    ”雲重站在一邊,怔怔地看着澹台滅明,說不出話。

    澹台滅明說道:“雲重兄,真是機緣湊巧,咱們又會面了。

    這次你不必再和我拼鬥了。

    ”笑了一笑,問道:“你這次到蘇州,可見到了張丹楓麼?”雲重道:“見着了。

    ”澹台滅明道:“你們兩家的仇恨和解了?”雲重默默不答,澹台鏡明搖了搖頭。

    澹台滅明道:“這是你們家事,我是外人,不便多管。

    隻是我托你幾句話,你這次入京,見到張丹楓,可叫他寬心,現在北京之圍已解,瓦刺大軍,不日之内,恐怕也要班師回國了。

    ”澹台鏡明喜道:“啊,真的?哥哥,這是也先告訴你的麼?” 澹台滅明道:“他才不會親口告訴我呢。

    隻是看這形勢,也非退兵不可。

    我本來是奉他之命,在雁門關留守的,他怕明朝的各路義軍齊集,斷他的後路,叫我将雁門關的兵,分了一半,趕來接應他。

    我暗中通知了金刀寨主,叫他們在我起程之日,暗襲雁門關,前日接到消息,說是雁門關的瓦刺守兵和巡邏關外的流動騎兵,給金刀寨主奇兵突襲,傷亡了一大半,也先絕對想不到是我從中給他搗亂,隻道是因我走後,雁門關兵力分薄,所以才有此敗。

    這件事很令軍心震動,加之瓦刺國内情形也不安穩。

    我看他不出半月,必然退兵。

    ” 雲重聽得呆了,他想也想不到澹台滅明會如此這般,暗助明朝。

    澹台鏡明問道:“咱們的主公現下如何?”澹台鏡明口中的“主公”,指的乃是張丹楓的父親張宗周,雲重聽他們提起仇人的名字,心中又是一怔。

    澹台滅明苦笑一聲說道:“主公日來甚是苦惱,他既念念不忘收複大周的江山,但又不願瓦刺占了中華,是以心中矛盾。

    我也勸解不來。

    ” 澹台滅明一看日影,道:“我奉也先之命來取路明、路亮回去,而今隻好報道他被仇家殺了。

    時候不早,我該走啦。

    ”說罷出了路家,他帶來的衛士都在門外巡邏,自然也和他一同去了。

     雲重與澹台鏡明待胡兵走後,急急跨馬上京,北京之圍已解,周圍數十裡内已無敵蹤,兩人走了三十多裡,便遇見明兵引入京都,與張丹楓、雲蕾相見,雲蕾自是喜出望外。

    雲重經此一役,對張丹楓的仇恨,又減了幾分,當下各道經過,不必細表。

     義軍陸續入京,于謙将張士誠的寶藏換了銀子撥了軍饷,又有詳細的軍用地圖,士氣大振,接連打了幾場勝仗,半月之後,瓦刺大軍果然退出雁門關外。

     一日,于謙将張丹楓與雲蕾喚到住所,道:“有件事情,甚是艱險,賢侄可願做麼?”張丹楓道:“大人有所吩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于謙沉吟半晌,道:“昨夜我寫了一首詩,你先看看。

    ”張丹楓展開詩箋,隻見上面寫的一首七律,詩道:“露布星馳上玉京,三邊寇虜一時平,人間玉石銘勳業天上銀河洗甲兵。

    熊虎有勞鹹進鐵,犬羊無計可偷生,從今海宇風塵靜,廟算應知出聖明。

    ”“露布”是指古時告捷的文收“熊虎”是指建有戰功的将士。

    它的大意是說,現在打了勝仗有功的将士都獲得提升,賣國的奸賊則無法苟活了,但願從此邊境甯靜,少動幹戈。

    張丹楓看了,早知其意,吟道:“人間玉石銘勳業,天上銀河先甲兵。

    詩好,詩人的胸襟更不可及。

    大人之意可是想與瓦刺謀和麼?”于謙道:“正是,天下無不息之幹戈,如今咱們打了勝仗,與他談和,并無屈辱,太上皇(指英宗祈鎮)蒙塵異國,咱們總該設法接他回來。

    ”張丹楓心頭一震,想道:“原來他是欲把被囚的皇帝救回來。

    但如今已另立新君,太上皇回來,隻恐對于謙難以諒解,那時豈不是累他受禍?”隻聽得于謙說道:“堅侄,我意已決無可動搖。

    個人的成敗榮辱算不了什麼,天朝的一國之君,總不能長作敵人俘虜。

    你們先為我去探聽消息,然後我再派遣正式的使節,前往議和,迎接太上皇回來。

    再者,也先野心非小,隻恐他小敗之後,又來第二次進侵,賢侄此去,可以策動尊大人與阿刺知院等給他掣肘,也是奇功一件。

    ”張丹楓想了一想,慨然說道:“好,我明日便去,本來我不願再回瓦刺,但為了此事,就是刀鋸當前,也當去了。

    隻是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