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羅漢綿拳将軍遭險着 金剛大力怪客逞奇能
關燈
小
中
大
這珊瑚乃是雲蕾送與石翠鳳的聘禮,周山民如何敢接?雲蕾格格一笑,說道:“這本來是你家的東西嘛,我不過借來一用罷了,現在物歸原主,豈不應當?”周山民微愠說道:“雲妹,咱們分手在即,你何苦與愚兄開這個玩笑?”雲蕾面色一端,忽然莊容說道:“大哥,我有一事求,你肯是不肯?”周山民道:“你我情逾兄妹,若愚兄力所能及,赴湯蹈火,亦所不辭。
”雲蕾笑道:“此事不費吹灰之力。
” 周山民不是笨人,見此神情,已然醒悟,心中又是惱怒,想道:“你另有意中之人,這也罷了,卻何必行這移花接木之計?你豈不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嗎?”正想發話,隻聽得雲蕾說道:“那石姑娘對我一片癡情實是可憐。
我豈能長此相瞞,誤了她的青春年少?”周山民怒道:“此事與我何幹?”雲蕾眼圈一紅,道:“我無父無母,有了為難之事,不求你還求誰呢?我這件麻煩事隻有你可以代為解決。
叔祖和轟天雷石英又是相識,最适當不過啦!”周山民道:“什麼,你這不是強人所難嗎?”雲蕾道:“你知道我求你什麼?我又不是要你馬上成親,你急什麼?我隻求你收回這枝珊瑚,到有了适當的時機,代我向石姑娘言明真相,這也不肯麼?”周山民見她說得可憐,而所求的事情又并不悖乎常情,無可推托,隻好收了。
雲蕾愁眉一展,含笑道謝,跨馬便行。
周山民怔怔地目送她的背影,思潮起伏,心頭有一股說不出的味兒,惘惘然也不知是酸是苦,是愛是悲! 雲蕾一路無事,數日之後到了京師。
北京自金代中葉(公元一一五三年)建為中都,已具京城規模,到明成祖自南京遷都至此,悉意經營,建成了世上無雙的名都。
雲蕾進得城來,但見紫禁城内殿宇連雲,鱗次栉比,市内街道寬廣,百肆雜陳說不盡一派繁華氣象。
雲蕾先覓了一間客店住下,心中想道:“我在京城沒有一個熟人,那于謙是一品大臣,怎知他肯不肯見我?而且我也不知他的住所。
”又想道:“我既知那少年軍官便是我的哥哥,而他刻下又在京都,我應先找到哥哥才是正理。
”蓦然間她腦海中又現出哥哥那副對張丹楓仇恨的眼光,不覺歎了口氣心道:“當日匆匆忙忙,無法對哥哥說得明白。
這世上到底隻有他是我的親人,我便拼着受他責罵,都把心事說與他聽好啦!可是若哥哥要我一同報仇,那又如何?張丹楓幾次救了我的性命,我又豈能傷害于他?呀,也隻有見一步行一步啦!”她知道了哥哥的下落的喜悅,與對“複仇”的擔憂混在一處,悲喜交織,有如春蠶作繭,無法自解。
可是哥哥總是要認的啊!到哪裡去找哥哥呢?這倒不是難事,她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張風府來。
張風府以前曾對她說過,說若然她與張丹楓有機會到北京的話,定要請他們到他家中作客,曾留有地址給她。
雲蕾在客店中住了三日,漸漸摸熟了北京的道路,第四日便按址來到了張家。
張家雖還算不上是富貴人家,住宅亦頗寬廣,從外面看去隻見一道圍牆,牆内樹木扶疏,裡面隻有四五間平房,雲蕾不覺納罕:怎麼留了這麼多空地?繼而一想心道:“是了,那張風府乃是錦衣衛的指揮,家中自然少不了寬廣的練武場所。
” 雲蕾扣門求見,那管門的将雲蕾仔細打量,好一會子,慢吞吞地道:“小哥,對不住了,我家大人今日不見外客。
”雲蕾氣道:“你怎知他不肯見我?”那管門的道:“張大人早有吩咐,這幾日除了禦林軍和錦衣衛的同僚之外,餘人一概不見的。
”雲蕾道:“我是你家大人邀請來的,怎麼不見?”那管家的又打量了雲蕾一眼,搖搖頭道:“我不相信!”神氣之中顯有輕視之心,好像是說:“你這個小哥兒有什麼來頭,我家大人會邀請你?”雲蕾一氣說道:“你不給我通報,我就自己進去了!”手握鐵枝欄栅,用力一搖,指頭粗的鐵枝竟然向内彎曲。
這一手大出那管家的意料之外,改容說道:“小哥兒不必動蠻,我給你通報便是,見與不見,那可得看張大人了。
” 過了一會,那管門的獨自出來,說道:“雲相公,我家大人請你進去。
你從右邊的石路直走,再向左拐一個彎,有一道虛掩着的石門,你推門進去,我家大人在場子裡邊。
我還要在此看門,恕不帶引你了。
”邊說邊打開欄栅,讓雲蕾進内。
雲蕾餘怒未息,心道:“這張風府好大的架子,在青龍峽之時,說得似乎甚夠朋友,今日我登門求見,他竟然不來接我。
哼,到底是一個官兒。
” 雲蕾氣憤憤地走到了場子外邊,心中正在思量如何對張風府說話,忽聽得内面一陣刺耳的笑聲:“嘻嘻,哈哈,哼,小心了!”這笑聲竟然是澹台滅明的笑聲。
雲蕾吃了一驚,推開石門,隻見場子周圍擠滿了禦林軍的軍官和錦衣衛的武士,張風府站在前列,見雲蕾進來,遙遙點首示意,場子裡澹台滅明正與一個武士比試,雙掌相抵,忽然大笑兩聲,左腳閃電一勾那名武士撲通倒地。
澹台滅明笑道:“再來,再來!”又一名武士跳上前來:“我也領教領教澹台将軍的絕技!”澹台滅明笑道:“好極,好極!”那武士一挺腰坐馬,“蓬”的一拳直搗出去,使的是十八路長拳的功夫,看他拳勢如風,頗見功力,雙足釘牢地面猶如打樁一般,下盤功夫更見沉穩。
澹台滅明推了他兩拳,隻推得他上身搖晃,竟未跌倒。
雲蕾大為奇怪,澹台滅明乃是護送瓦刺的番王,怎麼卻在張風府的家中與中國武士比起武來?張風府聚精會神地觀看,雲蕾不便找他談話,隻得雜在人堆之中,聽衆武士叽叽喳喳的談論。
雲蕾聽衆人談論,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原來澹台滅明到京多日,與衆武士頗有往來,自然免不了談論武功各誇技藝。
澹台滅明久有瓦刺第一武士之稱,有些人便想見識見識他的武功,澹台滅明人頗爽快,兼之他也想見識見識中原武士武功,便請張風府代邀京中好手,彼此“印證”(即比試之意)。
本來武林之士,彼此印證武功,事情極是尋常,可是因為澹台滅明乃是瓦刺國的第一勇士,這便暗含了“兩國之争”的成份在内,武士之中有愛國心的,無不争着出來,以擊倒澹台滅明為榮,因此氣氛弄得甚為緊張,實非澹台滅明始料所及。
比試已進行了三日,澹台滅明連敗京中八名高手,竟是所向無敵。
今日乃是最後一日,若然仍是無人能夠抵敵,中國武士的面子,可就要丢光了,所以大家心情,更是緊張沉重。
場中與澹台滅明比試的這位武士,乃是禦林軍的副統領,名叫楊威,有一身橫練的鐵布衫功夫,自信可以捱得住澹台滅明的掌力,這時已拆了十餘二十招。
楊威用的是十八路長拳的功夫,硬拳硬馬,拳拳挾風,威勢亦頗驚人,澹台滅明用的是一套平平常常的“鐵琵琶”掌法,輕描淡寫地将楊威的重拳一一架開,鬥到了約三十來招,隻見楊威汗如雨下,拳法漸亂。
澹台滅明一笑道:“楊統領,你也歇歇吧!”身軀霍地一翻,拍拍拍連環三拳,把楊威雙拳分開,倏地欺身一撞,将楊威撞得跌倒塵埃。
澹台滅明道聲:“得罪”,将楊威扶了起來,笑道:“這是第十場了,還有哪位賜教麼?” 張風府再也忍受不住,躍出場心,抱拳說道:“我來領教領教澹台将軍的高招!”澹台滅明哈哈笑道:“久聞張大人是京中第一高手,這回幸逢對手,真是大快生平。
”言語之中,雖是對張風府推崇,其實甚為自負,這一戰乃是兩個“第一”之争,若然張風府輸了,其他的人也不用再比試了。
張風府道聲“領教”,與澹台滅明對面立定,左拳右掌,拳抵掌心,向前一拱,這乃是名家比武的見面禮儀,其實内中卻是暗藏勁力,以逸代勞。
澹台滅明自是識貨之人,微微一笑雙掌一合,還了一禮,手未分開,就是一招“白猿探路”,照着張風府的天靈蓋劈下。
張風府拳掌一分,斜身上步,右掌橫擋,左掌一揮,霎時之間,還了兩如,澹台滅明虛虛實實,那一掌将劈未劈,蓦然手指一劃,勢捷如電,一個變招,雙指徑點張風府的腰脅軟骨。
這一下若然給他點中,張風府立刻要癱瘓倒地。
但張風府也是久經大敵之人,一見不妙,立刻趁勢前撲,竟不換招,掌力直迫澹台滅明前心,這乃是拼個兩敗俱傷的險着,澹
”雲蕾笑道:“此事不費吹灰之力。
” 周山民不是笨人,見此神情,已然醒悟,心中又是惱怒,想道:“你另有意中之人,這也罷了,卻何必行這移花接木之計?你豈不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嗎?”正想發話,隻聽得雲蕾說道:“那石姑娘對我一片癡情實是可憐。
我豈能長此相瞞,誤了她的青春年少?”周山民怒道:“此事與我何幹?”雲蕾眼圈一紅,道:“我無父無母,有了為難之事,不求你還求誰呢?我這件麻煩事隻有你可以代為解決。
叔祖和轟天雷石英又是相識,最适當不過啦!”周山民道:“什麼,你這不是強人所難嗎?”雲蕾道:“你知道我求你什麼?我又不是要你馬上成親,你急什麼?我隻求你收回這枝珊瑚,到有了适當的時機,代我向石姑娘言明真相,這也不肯麼?”周山民見她說得可憐,而所求的事情又并不悖乎常情,無可推托,隻好收了。
雲蕾愁眉一展,含笑道謝,跨馬便行。
周山民怔怔地目送她的背影,思潮起伏,心頭有一股說不出的味兒,惘惘然也不知是酸是苦,是愛是悲! 雲蕾一路無事,數日之後到了京師。
北京自金代中葉(公元一一五三年)建為中都,已具京城規模,到明成祖自南京遷都至此,悉意經營,建成了世上無雙的名都。
雲蕾進得城來,但見紫禁城内殿宇連雲,鱗次栉比,市内街道寬廣,百肆雜陳說不盡一派繁華氣象。
雲蕾先覓了一間客店住下,心中想道:“我在京城沒有一個熟人,那于謙是一品大臣,怎知他肯不肯見我?而且我也不知他的住所。
”又想道:“我既知那少年軍官便是我的哥哥,而他刻下又在京都,我應先找到哥哥才是正理。
”蓦然間她腦海中又現出哥哥那副對張丹楓仇恨的眼光,不覺歎了口氣心道:“當日匆匆忙忙,無法對哥哥說得明白。
這世上到底隻有他是我的親人,我便拼着受他責罵,都把心事說與他聽好啦!可是若哥哥要我一同報仇,那又如何?張丹楓幾次救了我的性命,我又豈能傷害于他?呀,也隻有見一步行一步啦!”她知道了哥哥的下落的喜悅,與對“複仇”的擔憂混在一處,悲喜交織,有如春蠶作繭,無法自解。
可是哥哥總是要認的啊!到哪裡去找哥哥呢?這倒不是難事,她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張風府來。
張風府以前曾對她說過,說若然她與張丹楓有機會到北京的話,定要請他們到他家中作客,曾留有地址給她。
雲蕾在客店中住了三日,漸漸摸熟了北京的道路,第四日便按址來到了張家。
張家雖還算不上是富貴人家,住宅亦頗寬廣,從外面看去隻見一道圍牆,牆内樹木扶疏,裡面隻有四五間平房,雲蕾不覺納罕:怎麼留了這麼多空地?繼而一想心道:“是了,那張風府乃是錦衣衛的指揮,家中自然少不了寬廣的練武場所。
” 雲蕾扣門求見,那管門的将雲蕾仔細打量,好一會子,慢吞吞地道:“小哥,對不住了,我家大人今日不見外客。
”雲蕾氣道:“你怎知他不肯見我?”那管門的道:“張大人早有吩咐,這幾日除了禦林軍和錦衣衛的同僚之外,餘人一概不見的。
”雲蕾道:“我是你家大人邀請來的,怎麼不見?”那管家的又打量了雲蕾一眼,搖搖頭道:“我不相信!”神氣之中顯有輕視之心,好像是說:“你這個小哥兒有什麼來頭,我家大人會邀請你?”雲蕾一氣說道:“你不給我通報,我就自己進去了!”手握鐵枝欄栅,用力一搖,指頭粗的鐵枝竟然向内彎曲。
這一手大出那管家的意料之外,改容說道:“小哥兒不必動蠻,我給你通報便是,見與不見,那可得看張大人了。
” 過了一會,那管門的獨自出來,說道:“雲相公,我家大人請你進去。
你從右邊的石路直走,再向左拐一個彎,有一道虛掩着的石門,你推門進去,我家大人在場子裡邊。
我還要在此看門,恕不帶引你了。
”邊說邊打開欄栅,讓雲蕾進内。
雲蕾餘怒未息,心道:“這張風府好大的架子,在青龍峽之時,說得似乎甚夠朋友,今日我登門求見,他竟然不來接我。
哼,到底是一個官兒。
” 雲蕾氣憤憤地走到了場子外邊,心中正在思量如何對張風府說話,忽聽得内面一陣刺耳的笑聲:“嘻嘻,哈哈,哼,小心了!”這笑聲竟然是澹台滅明的笑聲。
雲蕾吃了一驚,推開石門,隻見場子周圍擠滿了禦林軍的軍官和錦衣衛的武士,張風府站在前列,見雲蕾進來,遙遙點首示意,場子裡澹台滅明正與一個武士比試,雙掌相抵,忽然大笑兩聲,左腳閃電一勾那名武士撲通倒地。
澹台滅明笑道:“再來,再來!”又一名武士跳上前來:“我也領教領教澹台将軍的絕技!”澹台滅明笑道:“好極,好極!”那武士一挺腰坐馬,“蓬”的一拳直搗出去,使的是十八路長拳的功夫,看他拳勢如風,頗見功力,雙足釘牢地面猶如打樁一般,下盤功夫更見沉穩。
澹台滅明推了他兩拳,隻推得他上身搖晃,竟未跌倒。
雲蕾大為奇怪,澹台滅明乃是護送瓦刺的番王,怎麼卻在張風府的家中與中國武士比起武來?張風府聚精會神地觀看,雲蕾不便找他談話,隻得雜在人堆之中,聽衆武士叽叽喳喳的談論。
雲蕾聽衆人談論,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原來澹台滅明到京多日,與衆武士頗有往來,自然免不了談論武功各誇技藝。
澹台滅明久有瓦刺第一武士之稱,有些人便想見識見識他的武功,澹台滅明人頗爽快,兼之他也想見識見識中原武士武功,便請張風府代邀京中好手,彼此“印證”(即比試之意)。
本來武林之士,彼此印證武功,事情極是尋常,可是因為澹台滅明乃是瓦刺國的第一勇士,這便暗含了“兩國之争”的成份在内,武士之中有愛國心的,無不争着出來,以擊倒澹台滅明為榮,因此氣氛弄得甚為緊張,實非澹台滅明始料所及。
比試已進行了三日,澹台滅明連敗京中八名高手,竟是所向無敵。
今日乃是最後一日,若然仍是無人能夠抵敵,中國武士的面子,可就要丢光了,所以大家心情,更是緊張沉重。
場中與澹台滅明比試的這位武士,乃是禦林軍的副統領,名叫楊威,有一身橫練的鐵布衫功夫,自信可以捱得住澹台滅明的掌力,這時已拆了十餘二十招。
楊威用的是十八路長拳的功夫,硬拳硬馬,拳拳挾風,威勢亦頗驚人,澹台滅明用的是一套平平常常的“鐵琵琶”掌法,輕描淡寫地将楊威的重拳一一架開,鬥到了約三十來招,隻見楊威汗如雨下,拳法漸亂。
澹台滅明一笑道:“楊統領,你也歇歇吧!”身軀霍地一翻,拍拍拍連環三拳,把楊威雙拳分開,倏地欺身一撞,将楊威撞得跌倒塵埃。
澹台滅明道聲:“得罪”,将楊威扶了起來,笑道:“這是第十場了,還有哪位賜教麼?” 張風府再也忍受不住,躍出場心,抱拳說道:“我來領教領教澹台将軍的高招!”澹台滅明哈哈笑道:“久聞張大人是京中第一高手,這回幸逢對手,真是大快生平。
”言語之中,雖是對張風府推崇,其實甚為自負,這一戰乃是兩個“第一”之争,若然張風府輸了,其他的人也不用再比試了。
張風府道聲“領教”,與澹台滅明對面立定,左拳右掌,拳抵掌心,向前一拱,這乃是名家比武的見面禮儀,其實内中卻是暗藏勁力,以逸代勞。
澹台滅明自是識貨之人,微微一笑雙掌一合,還了一禮,手未分開,就是一招“白猿探路”,照着張風府的天靈蓋劈下。
張風府拳掌一分,斜身上步,右掌橫擋,左掌一揮,霎時之間,還了兩如,澹台滅明虛虛實實,那一掌将劈未劈,蓦然手指一劃,勢捷如電,一個變招,雙指徑點張風府的腰脅軟骨。
這一下若然給他點中,張風府立刻要癱瘓倒地。
但張風府也是久經大敵之人,一見不妙,立刻趁勢前撲,竟不換招,掌力直迫澹台滅明前心,這乃是拼個兩敗俱傷的險着,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