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當世幾人堪白眼 快刀一戰獲青睐

關燈
表示尊敬的起手式。

     尉遲炯道:“不必客氣!”身向前頃,腳步空斜,俨如醉漢、振臂揮刀,迎上前來,身法刀法,都是極為古怪。

     楊大姑叫道:“好一招醉打金剛,多謝你看得起小兒!” 原來這一招‘醉打金剛’,相傳是宋代魯智探醉打山門,傳下來的“伏魔杖法”一招變化而成刀法的。

     齊世傑的“起手式”用“靈山拜佛”,尉遲炯卻報以“醉打全剛”,本人是很不禮貌的事,但把齊世傑當作“金剛”來打,也可說得是對一個後生晚輩的重視了。

    當然楊大姑說的乃是反話,真正的用意乃是恐怕兒子不識此招,提醒他們。

     齊世傑的武學造詣在母親之上,其實無須她的提醒,一聽尉遲炯劈來的刀風,便知他這一招厲害非常了。

    齊世傑對本身的内功雖然較有歸信,但是否敵得過尉遲炯,心中則是殊無把握的。

    見他這招來得兇猛,不敢硬接,一個盤龍繞步,移形易位,使出一招“穿手藏刀式”,斜削對方左臂。

    這一招似守實攻,自是攻敵之所必救。

     那知尉遲炯比他更快,唰、唰、唰連環三刀。

    疾如閃電,竟不救招,便與齊世傑對搶攻勢。

    欲語有雲:棋高一着,束手束腳。

    棋道如此,武學亦然。

    尉遲炯刀法比他精妙,出手又比他快,根本無需防禦,齊世傑已是沒法攻進他的空門。

    這一招“穿手藏刀式”齊世傑自以為是攻敵之所必救;那知刀尖方自下刺,對方已是刀挾勁風迎頭劈下,要救招的不是尉遲炯反而是他了。

     齊世傑施展平生所學,閃開兩招,第三招他的整個身形都在對方刀勢籠罩之下,無可奈何,隻能硬接了。

    雙刀相擊,“當”的一聲,火光四濺,尉遲炯身形一晃,齊世傑退了三步。

     若是名家對敵,就這樣的情形說來,齊世傑已經算得是輸了“半招”了。

    (假如尉遲炯不是身形一晃,齊世傑就該算是輸了全招。

    ) 羅雨峰飛快的數道:“一、二——三、四、五——”把雙方的‘起手式’都算在内,也不過是第五招。

     雖然即使輸兩三招,也還不能判為這楊比武已經輸掉,比武的規矩是在一方被擊倒或無能力抵抗自行認輸才能宣布結束的,但隻不過第五招,齊世傑就輸了半招,楊大姑自是不禁涼了半截,情知兇多吉少,希望兒子抵敵百招,隻怕難于登天。

     嶽豪更是吃驚,他這把削鐵如泥的寶刀碰着了尉遲炯那把毫不起眼的鈍刀,鈍刀絲毫也沒有傷損。

     但要是他看得清楚的話,恐怕他還要更加吃驚。

     齊世傑退後三步,低頭一看,緬刀上已是損了一個缺口。

    這個缺口隻有指甲痕大小,除了他本人之外,旁觀者是看不見的。

     齊世傑不覺倒吸一口涼氣,暗自想道:“他的内力倒似乎并不比我強了多少,但他這把鈍刀卻重得出奇,震得我虎口酸麻,刀質也似乎還在嶽師哥這把寶刀之上!” 殊不知齊世傑固然吃驚,但更吃驚的還是尉遲炯。

     “這小子的内力隻有在我之上,決不在我之下,這一招我不過是占了兵器的便宜,不能算數。

    倘若我用的不是這一把刀,顯然在刀法上我也可以勝他,但他的内力不弱于我,這就恐怕未必能在百招之内可勝了。

    ”尉遲炯心想。

     原來尉遲炯這把鈍刀乃是摻有玄鐵鑄煉的。

    同樣的體積,“玄鐵”要比尋常的鋼鐵重逾十倍。

     玄鐵是極為難得之物,三十年前,大魔頭史白都曾仗着一把玄鐵重劍橫行天下,厲害可想而知,後來這把劍落在金逐流之手,(金逐流的妻子史紅英是史白都之妹,兄妹行事完全不同。

    故事詳見拙著《俠骨丹心》)金逐流是天下第一劍客,不用寶劍亦已天下無敵,玄鐵重劍自此不再出現江湖。

     尉遲炯這把鈍刀,雖然隻摻有兩成玄鐵,對付尋常刀劍已是有如摧枯拉朽。

    即使對方用的是寶刀寶劍,倘若内力稍遜于他,也不足以當他玄鐵重刀的一擊。

     當然尉遲炯之所以能夠成為天下數一數二的刀客,主要還是靠他刀法,但這把摻有玄鐵的重刀,也可幫了他不少的忙。

     嶽豪這把緬刀,雖然是百煉精鋼,刀質還是遜于他這把摻有玄鐵的鈍刀的。

     一來是尉遲炯所用的寶刀更勝于齊世傑所用的寶刀,二來尉遲炯見齊世傑年紀輕輕,料想他的内功縱然不弱,也決難超過自己,故此用遲炯隻道對方的寶刀定會給他一擊即斷。

    那知結果卻是頗為出他意料之外。

     結果是齊世傑所用的寶刀隻損了一個小小的缺口,而且在碰擊的那一霎那,尉遲炯也給對方的内力震得呼吸為之不舒,身形亦不能不為之一晃。

     尉遲炯是個武學大行家,憑這兩點,已是足以知道,對方的内力隻有在他之上,決不在他之下。

     不過,這結果雖然是尉遲炯始料之所不及,但在雙刀碰擊過後,他卻是更有信心可以穩操勝券了。

    心裡想道:“這小子的内力雖然不比我弱,但可惜他運用内力的功夫,尚未能達到一流境界,刀法和臨敵經驗更是遠不如我!早知如此,我何須限他百招,自貶身價?二十招隻怕他也未必抵擋得住!” 齊世傑退了三步,尉遲炯哈哈笑道:“小夥子,站穩了再來!” 羅雨峰卻在那邊對他女兒說道:“齊家六合刀的長處是在刀法綿密,寓攻于守。

    若然不是急于求勝,即使碰上比自己武功高強的敵手,也可立于不敗之地。

    待會兒你用心觀看,定當得益不少,楊大姑,我說的對嗎?” 楊大姑當然懂得他的用意,他表面是指點女兒,實際是指點齊世傑的。

     楊大姑道:“不錯,這套刀法最忌心粗氣浮,小兒尚未練到他爺爺的兩成,隻怕未必能夠領悟。

    ”藉辭指點,更加明顯了。

     祈聖因冷笑道:“六合刀也值得誇口,真是井底之蛙。

    即使是四海遊龍齊建業盛年之時,他用上這套刀法,也未必抵擋得了我當家的一百招!” 楊大姑面色脹紅,正要和祈聖因鬥嘴,隻見齊世傑又已和尉遲炯鬥在一起。

     齊世傑依照母親指點,再度交手,果然隻守不攻。

    楊大姑心裡想道:“這就對啦,傑兒在兵刃上并不吃虧,說不定可以守滿百招。

    ”其實在兵刃上也是齊世傑吃虧的,不過她不知道罷了。

     尉遲炯仍然是快刀疾劈,到了第六招(連前若是十一招)隻聽得叮當兩聲,齊世傑又再給他的鈍刀碰着,這次可是損了兩個缺口了。

     楊大姑頹然坐下,始知祈聖因之言不虛,心裡想道:“傑兒目前的功力已是足以比得上他爺爺盛年,但即使他的六合刀法也練得和爺爺一樣,隻怕也還是接不了這個關東大盜的十招。

    ” 忽聽得羅雨峰“咦”了一聲,說道:“咦,令郎用的是什麼刀法,這套刀法,我可從來沒有見過!” 楊大姑睜大眼睛來看,她也不知道兒子用的是什麼刀法。

     不但他不知道,在武學上比她更為見多識廠的尉遲炯也不知道! 原來齊世來自知六合刀法決計對付不了尉遲炯的快刀,他改用的是冰川劍法,把冰川劍法化到他的刀法上來,桂華生夫妻所創的冰川劍法埋藏在魔鬼城下的冰窟之中,當今之世,齊世傑是唯一見過全套冰川劍法的人,尉遲炯如何能夠知道? 他把劍法化為刀法,招數的奇妙還在其次,數招過後,他的刀風隐隐有股刺骨的寒意,卻是令得尉遲炯更加驚奇了。

     若然隻論招數的精妙,尉遲炯的快刀和冰川劍法乃是各有千秋,縱然稍有不如,也不足以令得這位見識多廣的江湖怪傑吃驚。

     但何以對方的刀法一展,便有這種古怪的“寒意”,甚至他可以感覺到,這股“寒意”并非未自刀風,而是來自刀法本身的。

    這種感覺可就今他莫名其妙了。

     不過尉遲炯身經百戰,他所感到的不過是“寒意”而已,對功力并無影響。

    齊世傑刀法再怪,他的快刀也足以對付有餘。

     齊世傑心裡暗暗叫了一聲“可惜!”想道:“要是我有冰魄寒光劍的話,縱然勝不了這位夫東大俠,料想也不會輸!” 但尉遲炯卻并不是怕勝不了他,而是怕在一百招之内勝不了他。

     羅雨峰飛快的數:“十一,十二、十三……廿二、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 不過片刻,已是滿了三十招。

     一直滿不在乎的千手觀音此時也不覺有點着急了:“這小子的刀法如此古怪,隻怕會給他當真接得下大哥的一百招。

    ” 心念未已,隻見尉遲炯運刀如風,又是一口氣連劈六刀。

     尉遲炯的快刀,是習慣連劈三刀或連劈六刀一段落的,但這次的連劈六刀卻稍稍有點變化。

     他前面五刀,快如閃電,最後一刀,忽然一慢。

     隻聽得他陡然大喝:喝出一個“斷!”字,随即便是一片震耳欲聾斷金戛玉之聲! 齊世傑手上這把寶刀,果然給尉遲炯削斷了!削得平平整整,無鋒的鈍刀竟然勝過刀鋒光芒四射的寶刀! 原來尉遲炯的臨敵經驗比齊世傑豐富得多,善于取勢運勁,他前面五刀快如閃電,攻擊齊世傑的上三路,待到開世傑用足内力,以“舉火撩天”之式擋他第五刀之時,他最後一刀忽地改劈下盤,齊世傑回刀一擋,由于不及他快,兩股内力變成同時向下一沉,他稍微一頓,加重玄鐵的壓力,齊世傑的寶刀自是非斷不可了! 這霎那間,衆人盡都呆了! 最心疼的是嶽豪,這把緬刀是他用八千兩銀子換來的,“八千兩銀子,八千兩銀子,想不到就這樣完了!”八千兩銀子已經令他心痛,何況還有十萬兩銀子尚在後頭。

    齊世傑一敗,他當然是非付不可。

     尉遲炯一削斷他的寶刀,便即退後,笑道:“羅雨峰,共是幾招?”羅雨峰不敢回答,祈聖因笑道:“三十六招!” 楊大姑本來是準備兒子一有性命之危,便撲出去和尉遲炯拼命的,此時見尉遲炯退開,倒是松口氣了。

     面子固然要緊,兒子性命更加要緊,楊大姑倒是不禁有點感激尉遲炯對她的兒子手下留情了。

    但正當她想要替兒子認輸的時候,隻見齊世傑已是把斷刀抛開,又再撲上前去。

     尉遲炯喝道:“且慢!” 齊世傑亢聲說道:“不錯,我在刀法上輸了給你,但我還有一雙肉掌,尚堪一戰!兵刃斷了,就必須認輸,這是誰定的規矩。

    ” 尉遲炯笑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 齊世傑道:“但你為何不肯再戰?” 本來比武輸招,并不等于勝負已決,何況齊世傑一開始就說過要空手對刀的。

    他這番話誰也不能說他沒有道理,但楊大姑卻是不敢讓兒子再戰了。

     “尉遲先生用的是玄鐵寶刀,這才是真正的寶刀!今日真是令我們大開眼界了!傑兒,咱家的六陽手隻能對付尋常刀劍,你認——”要知楊大姑雖沒見過玄鐵,但她是和前白都同輩的人,玄鐵重劍的威力,她早已耳熟能詳。

    ”憑她武學的見識,此時亦已猜想得到尉遲炯用的必是滲有玄鐵鑄煉的寶刀無疑。

     但那個“輸”字尚未吐出唇邊,齊世傑已是大聲說道:“媽,你别管我,我不認輸!” 尉遲炯哈哈笑道:“我要說的正是這個!” 此言一出,連齊世傑也不禁一怔。

     尉遲炯繼續說道:“令堂說得一點不錯,我确是占了寶刀的便宜,否則我決不能在第三十六招便在刀法上勝了你的。

    如今你要比掌,我當然隻能和你比掌,豈可再用寶刀占你便宜?”說話之際,已是将刀入鞘,抛過去給他的妻子祈聖因了。

     齊世傑贊道:“尉遲大俠果然是俠士本色,名不虛傳!晚輩自知怎樣打都打不過你,但打不過也要打!不是為别人,是為了我的家傳武功,不能讓人輕視!爺爺今日雖然沒來,我也要為他争一口氣!”他一再強調“不是為了别人”,嶽豪聽在耳中,心裡更加不是滋味。

     尉遲炯莊容說道:“齊老弟,我也敬重你是一位少年英雄,剛才我在言語之中對令祖、今堂倘有失敬之處,請你不要見怪。

    好,進招吧!”以尉遲炯的身份,向一個“後生小子”道歉,這還是他有生以來的第一次。

    衆人心裡俱是想道:“齊世傑這一戰縱然敗了也是雖敗猶幸!” 齊世傑左掌畫了一道圓弧,右掌在弧圈之中穿出,朗聲說道:“晚輩謹以家傳的六陽手向尉遲大俠讨教!”他叫出‘六陽手’的名稱,楊大姑不覺心裡甜絲絲的,眼眶充滿淚水。

    誰也知道齊世傑的‘六陽手’是母親所傳,誰也聽得出來,齊世傑說這一句話乃是要為母親争一口氣。

     “我隻道他心中隻有那個妖女,原來他還是我的好兒子!為了給我争這口氣,他竟是不惜冒生命危險。

    ” 跟着楊大姑又想:“聽尉遲炯的口氣,對傑兒頗為敬重,連帶對我也客氣了,或者他不會傷傑兒性命。

    ” 心念未已,齊也傑早已和尉遲炯交上了手。

     六陽手一招六式,是各門各派之中變化最為複雜的掌法,齊世傑一出手,隻見四面八方都是他的掌影。

     單論掌法,齊世傑或者不及母親純熟,但威力可是大得多。

    掌風所到之處,花葉簇籁而落。

     尉遲炯贊道:“楊家六陽手果然稱得上是一門絕技!可惜以往未得傳人,從今之後當可發揚光大了!” 齊世傑道:“多承謬贊!”說話之際三招十八式又已發出。

     羅雨峰數道:“三七、三八、三九、四十……” 嶽豪忽地想起一事,說道:“尉遲先生所限的百招之數,是不是連剛才比招的三十六招在内?”尉遲炯縱聲笑道:“當然是一并來算,因妹,記着,如今是第四十六招!” 說話之際,他亦還了六招。

    掌法陡地一變,看得衆人眼花缭亂。

    他使出獨創一家的掌法,橫掌如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