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劍法之謎

關燈
下壑,其餘魔徒一看大勢不妙,無不棄弓曳箭而逃。

     唐光宗趁機登峰,回頭向東邊峰頂上的金魔大笑道:“姓金的,唐某人今天領你送行感情,下次相遇,定以送終相報就是了。

    ” 武揚跟着沉聲喝道:“病郎中,你敢不敢過來領教領教小爺的手段?’金總護法聞言微微一怔,旋即一哦道:“原來你就是武家那小子?嘿嘿!好極了,能再走出老夫十裡煙陣,就算你小子有種” 武揚知道一聲病郎中,已被對方猜知身份,以為業已脫離險境,正想發話譏諷時,忽聞峰腹中傳來一陣極細的聲音道:“武少俠,快快折身向西,逢石左拐,然後繼續向西走,便可脫離十裡火焰陣。

    ” 語音雖細,但仍能辨出是來自那位七公主。

    武揚這才猛然發覺,剛才隻有西方一帶怪石起了爆炸,倘若四面同時爆炸,則自己二人也許早就命送當場了,他深知這位七公主決非誇大其詞,于是揚聲高應道:“武某人領情了唐前輩,随晚輩來!” 說罷,轉身西撲,俊目所及,隻見煙霧迷漾中,一堆堆炸碎了的怪石隐約可辨,于是依示左拐,一路轉折,不知不覺間夭色逐漸開朗,回頭看去,身後則仍然是一片似雨霧煙陣。

     唐光宗追上一步,深深透了口氣道:“老朽幸睹天日,可謂全位老弟之功,唉!還有那位七公主……嗅,對了……老弟,我問你,一那位七公主她究竟是什麼人?” 武揚沉吟道。

    “她練的是華山派武藝,又曾一度提及華山止水前輩……咦,莫非華山派那位止水劍客竟然混在魔幫中不成?” 唐光宗點點頭道.“大有可能,據老夫所知。

    這位止水劍客,城府深沉,智計過人,他如真已混來魔幫中,這裡面必然另有文章。

    ” 武揚突然記起一事,忙問道:“前輩回川南祖籍,為的原是查證魔幫使用‘化魂針’之來龍去脈,結果未知前輩查出眉目沒有?” 唐光宗皺眉道:“老朽甫批家門,即遭暗算,僅知舍弟一家均已遭難,不悉是否為舍弟遭難後,被賊子們搜去之存品,老弟曾說這位金總護法就是病郎中金策易,若果如此,則以這厮在醫藥方面之造詣來說,自不難加以揣拟仿制。

    ” 武揚逼出胃中那塊溫香玉,放回袋裡,斷然接着道:“小侄見過這位病郎中不止一次,寒門遭劫之後,仍然藏在小侄莊中,且曾與小侄對過一掌,是以小侄一聽這厮口音,馬上分辨出來,如果這厮與真的病郎中不是同一個人,那麼,小侄最初所見的病郎中,就該是一名冒牌貨了。

    ” 唐光宗道:“如想證實這一點,并不太難。

    ” 武揚忙問道:“如何證實?” 唐光宗微笑道:“如是病郎中本人,則魔幫的‘化魂針’與‘斷魂散’”應永遠不虞缺乏,假使這厮不是病郎中,那麼,這兩樣藥物就該快要用盡了。

    ” 武揚由唐光宗話裡,聽出唐家這兩件東西顯然存品不多,當下點頭道:“但願這厮不是病郎中本人才好。

    ” 武揚頓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小侄對府上藏有一面百鳳旗,亦頗困惑。

    此旗不會是府上祖傳之物吧?” 唐光宗搖搖頭說道:“百風旗原是毒鳳幫之信物。

    偶為老朽門人于無意中檢獲而已。

    ” 武揚暗忖:羅大成願入解府為婿,以便取得百鳳旗,那全是因為他父親死時、口中一直念着:“百鳳旗”三個字。

    可是,無欲臾一度措去百風旗,又是作何用場?還有那位金總護法,又為何要将百鳳旗繡在袍面上? 武揚想到這裡,斷定這面百風旗必然藏有無窮秘密,必須問個明白不可,于是接着道: “這面百鳳旗的詳細來曆,前輩可否為小侄從頭說一遍?” 唐光宗長籲一聲道:“細想起來,此事實在有關武林劫運,老朽就是想不說也不習能了。

    原來這面百風旗乃當年黑道上第一大幫毒風幫-一之信物,在當年,此旗一出現,黑道中人無不俯首聽命時,奉若綸旨靈符,這并不是說這面小旗本身有何奧秘,而是此旗主人,毒鳳幫那位開山幫主,潇湘鳳女受人尊敬之故。

    那位潇湘鳳女,在當年不僅一身武功無人能及,且能經常調處武林中各項紛争,使黑白兩道群雄鷹眼,由衷生敬,後來,由武林中幾位知名人士發起,刺繡這面百風旗來獻于她,殆隐有尊其為兩道霸主之急,所以,江湖上重視這面百鳳旗,實際上是為了它所代表權威也。

     武揚點頭道:“如此說來,那位潇湘鳳女自亦當之無愧!” 唐光宗擦額道:“不幸的是,潇湘民女待于此旗不久,即告與世長辭,後來,此旗傳到第二代幫主手上,尚還勉勉強強算是盡了克紹箕裘之責……” 武揚忍不住道:“第三代呢?” 唐光宗搖一搖頭道:“毒鳳幫第三代幫主之下落,至今無人清楚,十幾年前,隻傳說該幫主何天應夫婦,有意洗手歸隐,後來就失去消息。

    同時,百鳳旗即于此際落入家姑之手—— 并因而帶走她老人家一命。

     武揚詫異道:“令姑母她老人家是誰?” 唐光宗黯然道:“她就是天忌老人羅不為之元配。

    ” 武揚不自禁啊了一聲,唐光宗歎了口氣,接着道:“天忌考人是老朽姑丈一事,武林中可說鮮有人知,而老朽兄弟,也始終未向他老人提過,如舍弟未死,這世上連你老弟在内,也不過隻有四人知道這一點。

    ” 武揚忙問道。

    “還有一人是誰?” 唐光宗這:“無欲臾。

    ” 武揚又是一啊,唐光宗接着說道:“寒門無意撿得這面百鳳旗,本屬極端機密,不料結果仍然洩出江湖,緻為無欲叟所風聞,于是老兒乃登門借旗,說此旗乃毒鳳幫托孤之物,百鳳旗與孤女同時托交我姑母唐羽儀,此旗即失,則我姑母必已遭遇不幸,所以老兒要帶此旗去向天忌老人證實此事,順便勸勸我姑丈夫忌老人,另收門徒,光大門戶。

    ” 武揚惑然道:“無欲更要勸天忌老人另收門徒,難道天忌老人以前收過門徒不成?” 唐光宗慨歎道:“我姑丈乃一代鬼才,豈甘寂寞,當年确實收過一位姓駱名陽鐘的少年為徒,并将一身武學傾囊相授,後來姑丈因覺駱陽鐘這厮桀骜猖狂,乃将之逐出門牆。

    ” 武揚忙問道:“此人最後往哪裡去了?” 唐光宗想了一下。

    搖頭道:“不清楚,此人若在世上。

    該已年逾五句,不過,二十多年來,始終就沒有聽到過此人消息。

    ” 武揚心想,一個狂傲的人,縱遭師門摒棄,亦必不緻羞慚自斷,或許此人已隐姓埋名,變成另一個人也不一定。

     于是改口問道:“天忌老人沒有哲嗣麼?” 唐光宗道:“僅有一子,名希西……” 武揚猛然一呆道:“令婿之父?” 唐光宗也是一呆道:“這……這一點大成……他為何沒說?” 武揚愣了半晌,才道:“令婿雖知其父是羅希西,但其父娶妻一事。

    卻是一項秘密,他自然無法自動告之他人,小侄以為此中定然另有曲折,老丈沒有詳細問過令婿來曆吧?” 唐光宗點點頭道:“老朽隻約略問了他一下出身,知是青城弟子。

    自幼年喪父,餘下既未多問。

    因老朽覺得來日方長,當時怕惹他傷心難過,所以才問得這樣簡略,不料當夜就發生歹徒以化魂針偷襲之事。

    ” 武揚聽得不住點頭。

     唐光宗側臉注目道:“老弟是否已有甚聯想?” 武揚心想:百鳳旗與武林關系固大,但與唐家關系也不算小,實不該再瞞此老,幹是遂将自己家逢不幸,以及無欲叟中毒之後失蹤,無忌老人由長安一間破寺忽然失去蹤迹的種種,不厭其詳的說了出來。

     最後說道:“小侄認為,無忌老人可能想到被逐出門牆之劣徒駱陽鐘,也許會不甘雌伏,因而乃令其子羅希面改投青城,以掩人耳目,而暗中打聽劣徒下落,這種情形下,羅希西娶妻生子,當然要盡量避免令人知道了。

    ” 唐光宗聽說天忌老人未死。

    心下直極,頻頻颔首道:“小友說得是,小友說得是!” 武揚微皺劍眉道:“這也不過是小怪衡情推斷,至于真象是否如此,尚須找着天忌老人、或無欲叟後,經證實。

    方能确定。

    ” 唐光宗點頭遣:“當然。

    ” 武揚忽又問道:“青城上一代掌門人流雲劍客羅希西其成名武林已久,前輩難道一直都不知道他與前輩有中表之親麼?” 唐光宗苦笑道:“對這一點,老村也曾起疑過,隻為天下盡多同性同名之人,始丈一身紹學遠駕各派掌門人之上,豈有反令愛子拜去他人門下之理?所以老朽隻是一度疑心,始終未予查究下去。

    ” 武揚想了想再問道:“令姑母她老人家因何失事,前輩可曾查問?” 唐光宗輕輕一歎道:“當無欲叟借旗時告知原委後,老杯曾親自帶同拾得的百鳳旗之弟子前往查勘,推因事隔多一年,早已無從着手了。

    ”一荒山曲徑。

    考少二人邊談邊走,不知不覺間,歸鴉陣陣,暮色已臨。

     武揚忽然一啊站住道:“老丈請先住仙猿堡設法解救大成兄,小侄還有一件要事待辦。

    ” 唐光宗一怔道.“什麼事?” 武揚道:“小侄有一本登記死難者特征的灣子,以及幾樣備用物件,尚留藏在魔宮外面,必須取回來作為日後參考。

    ” 唐光宗點頭道:“那你就快去吧! 武揚剛剛說得一聲。

    “回頭仙猿堡見!”猛回頭,忽見,十丈外,似有一條人影一閃而逝。

     那人身法異常迅速。

    憑武揚那樣稅利的目光,也隻勉強判出是個人影,武場立刻警覺,已經被人暗裡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