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章
關燈
小
中
大
,提起兩個包袱,随後追出,直走了好幾裡遠,才見上官純修站在路邊,怔怔出神,不禁好笑道:“你看見什麼了?”
上官純修喃喃道:“世上那有這道理?竟然是白剛!”
“白剛?”皇甫碧霞渾身一震。
上官純修道:“我曾聽得極微的響動,急穿窗而出,隻見有條身影一晃而沒。
待我上得屋頂,那人已掠過十幾家瓦面,跟着追去,經過幾個起落,又失去他的蹤影。
我一翻落地面,又見他在前面一箭之地疾奔,還回頭沖着我一笑……” 皇甫碧霞詫道:“師兄的輕功還追他不上?” 上官純修臉皮一紅,苦笑道:“我也覺得奇怪,那人的身法,比我還快幾分,白剛怎會到此地步,莫非另是一人?但他将進這樹林的時候,又回頭一笑,确與白剛同一身材,同一面貌,我連喚兩聲,他也不答,難道他連我也不相認了?” 他略為一頓,又道:“我想,師妹在客棧所見,定是方才我見的這一個了!” 一言驚醒夢中人,皇甫碧霞恍然大悟。
想起幾天來神魂不定的情形,不覺暗自好笑。
但她忽又憶起那條絹帕,和他自怨自艾的歎息,如說另有其人,怎能這般巧合?不覺脫口道: “我所見的,定是白剛本人,當時我和他近在飓尺,而且又有燈光,那會看不真切?” “你方才還說我追他不上,當時你近在咫尺,也會讓他走了,難道他受分筋錯骨之後,半天裡面就成了飛仙麼?” 皇甫碧霞被駁得一愕。
當然,在她的地位上,對這件事,也無法自圓其說,又不願将偷看白剛的事說出,隻好苦笑作罷。
上官純修暗裡慨歎幾聲,又道:“我想此刻趕往旗峰谷,查探一下,師妹……” 皇甫碧霞連日來為了白剛鬧得神魂颠倒,也要打聽個水落石出,不待上官純修把話說畢,即接口道:“我也去好了,你的包袱在這裡!”将替他攜來的包袱送了過去。
上官純修接過包袱,說一聲:“有勞師妹!”便和皇甫碧霞向五梅嶺疾走。
但那白剛和方慧,怎會知道皇甫碧霞竟然自己惹偌大的煩惱?當天,白剛和何通騎上黑馬,急急逃離桐木寨的地面,路上不敢耽擱,除了打尖歇息,竟是日夜趕程。
這一天的拂曉,即到達他頭一次遇上沖天鹞子葛雄飛的石筍林。
那時是由醉丐帶走,行的是直線,這時隻好依着山勢,任那匹駿馬在石筍林裡拐彎,直到朝晖四射,才發現有幾座三角旗形的小峰。
何通首先嚷道:“兀那不是旗峰谷麼?咱們趕去看看!” 白剛一眼看去,果然覺得十分象旗峰谷。
然而,對着那些旗形小峰的方向,卻沒有路可走,見側面那石筍的間隙,還能容得人馬過去,他貌善心慈,先滾鞍下馬道:“這馬兒連日來也太辛苦,狹路用它不着,由它自己跟着走吧!” 何通叫一聲“對呀!”一躍下馬,笑道:“我早因它在石筍林裡晃來晃去,把我晃得頭昏眼花,怕你走不動,才忍住不說,不料反被你先說了!” 他把缰、蹬,都翻結在馬背上,笑說一聲:“走吧!” 怎知白剛平時把馬放-,也是這樣做,以緻駿馬有了種習性,認得這回仍是放它去找吃的,歡嘶一聲,放開四蹄,搶先疾馳。
何通又笑又嚷道:“這畜生居然懂得帶路,我們快走!”也就撥腳飛奔。
這一來,可就把白剛害苦了。
雖然他服過朱藤翠果,内力大增,但這一帶地面。
十分崎岖,還有不少搖動的石塊,不能受力,跑起來得加倍小心,以免跌倒。
因此,他跑了一程,擡起頭來,已失去駿馬和何通的影子。
幸而,這一帶積雪未消,馬蹄人迹都清晰印在地面上。
但如不急追上去,也不是一件妙事。
他把步幅加大,步速加快,又跑了一程,不料腳下忽然一滑,頓時栽倒在地上。
偏遇着這一處是一塊陡急的斜坡,他一栽倒着地,竟站不起來,反而往下翻滾。
白剛發覺翻滾之勢越來越快,不由驚得心裡發毛,手抓腳蹬,打算把滾勢變緩,由緩而止,好容易伏得過來,不料腳下一虛,身子立即沉落。
他雙掌扼着石壁往下直沉,忽覺腳下已踏實地面,但他落勢太猛,“咚”一聲響,雙膝往上一屈,屁股着地,頓得他全身酸痛,更加站不起來。
他歇了片刻,遊目向四下打量,發覺自己原是墜進一個五六丈高,好比枯井一樣的穴裡,四周十分窄小,怪不得竟是垂直墜落,沒有橫着摔下。
白剛茫然擡頭,尋思攀登洞口的方法,忽然靈機一動,想到隻消腳、背、手并用,便可向上挪移,不覺心裡一覺,那知他一施展起來,穴壁竟是滑本留步,“咚”一聲響,這回可是背脊着地,雙腿翹起,摔得個劣馬現蹄,幾乎痛暈過去。
然而,他定一定神,雙掌撐地,打算掙紮起身,忽見腳尾那邊又有尺許高的小穴,用盡目力看去,似覺裡面頗為深廣。
他有過兩次爬山洞的經驗,必知深山裡天然的石洞,多半有個去處,否則山洪雨水,消向哪裡?既有這個石洞,何不順便進來看看? 他以臂部着地,旋轉身軀,待頭前對正小穴,仰撐身子進去,待身體打直,然後翻轉身軀,俯伏爬行,丈許之後,竟是一間石室。
這間石室四壁,有數十縷光線由指頭大的小孔射入,所以并不太暗。
一白剛站直起來。
雙手擦腰摩腿,自覺痛楚略減,才向石室察看。
但見四壁光滑如鏡,室内有青石矮桌一張,桌上置有一架小石鼎,桌旁放有一個蒲團形狀的石墩,并且有兩扉石門嵌在壁間,石門上方,好象還有字迹。
白剛近前一看,認出是“修真室”三個篆書。
到底修真室是在石門那邊,還是這間石室?他被這三個字誘發好奇心,也不仔細推敲,即沿壁察看。
發覺四壁所以那樣光滑,原是以青石磨成,并還是嵌了上去。
仔細端詳,又見一面石壁,刻了無數猛虎,虎的姿态雖然有蹲、有伏、有立、有撲,但每一隻都栩栩如生。
再走過另一面石壁,所刻又盡是鹿的形像。
銜接在鹿壁的右邊,那面牆上刻的又盡是猿形。
白剛心裡暗道:“修真的人,雕刻這些野獸作甚?” 他覺得那些石像,隻能供欣賞之用,這時那有閑暇欣賞?于是,一他又走近石桌,一看那石鼎,即見上面雕有“五禽奇經,有緣即見”。
八個篆字。
審視鼎内,卻又空無一物,暗道:“難道藏經已被别人得去?” 但他這時已确信這間石室,定是前輩奇人注經傳奇之所。
他飽讀詩書,知道東漢時代,神醫華倫曾著有一部五禽經,據說可以健身卻敵,返璞歸真,難道真經藏在此地?他想起四壁已刻有虎、鹿、熊、猿,确是五禽經的前四部,然而“鳥”經又刻在哪裡? 他不覺仰頭一望,果然見石室上面雕的盡是鳥形,這才恍然大悟。
但他念頭一轉,暗道:“奇怪,既然刻在石上,任何人入洞也能看得清楚,何必說什麼有緣無緣?”他認為這裡面透着古怪,如是随便讓人看就見,還算得什麼奇經?他這時真正是福至心靈,肅立整衣,跪在蒲團石上,默默祈禱,再三叩首。
待見石桌面上,光影流動,隐約寫有“五禽奇經”四個篆字,而“五”字每一筆接合處的色彩特别深濃,好象寫成之後,另加五個圓點。
他靈機一動,依着筆劃的順序,有在圓點之處點了一下,見無動靜,又順序輪番各點四下,果然最後一指按下,即見石鼎緩緩後移,現出一個寫有“藏經盒”的石盒,旁邊還寫有“欲得五禽經,先服白梅果”十個字,并注明白梅果成熟的年月時刻和摘取的方法。
白剛才看到最末一個字,但聞“咔嚓”一聲,石鼎又移回原位,再按“五”字的圓點,石鼎仍是紋風不動,不禁暗歎一聲:“無緣!”但他并不後悔。
他想到“欲得五禽經,先服白梅果”十個字,覺得自己縱然幸獲白梅果,也要送給虎叔治病,縱然取得五禽經,又有什麼用處?再則自己不曾練武,把五禽經帶在身上,隻怕連命兒也丢了,索性以不取為妙。
要是那白梅果能醫好地虎叔的病,再帶虎叔來到修真室,練五禽奇功,自己學武的志願豈不更易達成,并還一舉兩得? 因此,他對于未能及時取出藏經盒一事,反覺泰然,當即走往門邊,尋着一個拉環,用力一位,石門應手而開,出得門來,即見一片蘋果林映在眼前。
身後“格”一聲響,石室已自動關閉。
看起來卻是兩塊粗糙的岩石,并沒有半點痕迹。
白剛還未敢決定那蘋果林是旗峰谷那一座,但他往林裡走不多遠,即見蘋果堆積遍地,旁邊排列有許多方壇,而且酒香撲鼻。
一點不假,這地方正是何通曾經酒醉酣眠的旗峰谷,但何通往哪裡去了?為什麼還沒有到來? 白剛推想他這位至友,可能在前次入谷的路上等候,急定一定神,好尋找方向,那知他才一定神,即聽有人喝道:“傻小子别走了!”心裡一驚,情知何通遇上了敵人,急忙飛奔而去。
在路上又聽到何通哈哈大笑道:“又是你們這夥半死人,攔你爺爺的路想要怎的?” 一個洪鐘似的聲音喝道:“傻小子!你隻要說實話,本堂主決不為難你,那枚朱藤翠果是不是九尾狐偷吃了?” 何通笑道:“狐狸偷吃果子,難道也有罪?” 那人厲喝一聲:“不許打岔,我隻問是不是她吃?” 何通傲然一笑道:“你管得着是誰吃了?那果子又不是你家種的!” 那人怒極反笑,冷森森道:“好大的狗膽,竟敢在本堂主面前裝瘋賣傻,今天不把你打成個白癡,量你也不知本堂主的手段!” 白剛恰好趕到,見一群勁裝漢子,将何通裹在核心,一個豹頭、金睛、獅鼻的怪人站在何通面前,舉手欲打,忙叫一聲:“且慢!”上前拱手道: “閣下追問朱藤罕果的事,究竟有何用意?且請先說,在下一定将事實奉告!” 那人正是火睛豹明沖,在怒氣沖沖的時候,見一位少年書生飛步到來,并且以禮為先,隻好忍下一口氣造:“朱藤翠果乃本幫轄區内之仙物,任何人都不得盜為己有,即使是九尾狐竊去,同樣也要受幫規嚴厲的制裁!” 白剛萬料不到天龍幫一個幫會組織,居然霸占地盤,自劃禁區,一個小小堂主就嚴然好比封疆大吏,操縱生殺予奪的大權。
這事如說是九尾狐所為,正好讓他自相殘殺,不過九尾狐對自己有恩,怎好無故栽陷她?何況那翠果是自己吃了下去,自己受益而使别人受害,怎麼算是正人君子? 他心意一決,當即挺身答道:“貴堂主無須胡亂猜疑别人,在下白剛前次路經這裡,吃過一顆綠色的藤果,後來經人說是朱藤翠果。
” 火睛豹明沖一聽之下,氣得眼若銅鈴瞪着白剛臉上。
他回想當時,因見紅影一晃而逝,疑心是胡豔娘所為,并将此事禀告幫主,不料反被胡豔娘說他監守自盜。
這口氣沒處可消,隻好找那時在場的人作證,料不到偷吃仙果的人,竟是這位少年書生,不容分說,一伸長臂,向白剛胸前抓去。
蓦地裡,“轟”一聲巨響,火睛豹頓時頓坐地上,震得他頭昏腦漲,眼暴金星。
一位白衣白發、白眉垂肩、手持拐杖的老婆婆,不知什麼時候已擋在白剛面前,向火晴豹喝道: “汝等的事,與我老婆子無關,但這白娃兒是我要尋的人,你敢動他一根頭發?” 火睛豹霍然躍起,怒道:“你是何人?膽敢幹預本堂主的事!” 那老婆婆冷“哼”一聲,滿臉不屑道:“你一名狗爪也配稱孤道寡,和我老婆子通名通姓?”她一步一拐向前進逼,步聲拐聲隆隆作響。
火睛豹猛可記起一人,驚得叫起一聲:“遵命!”慌忙率衆奔去。
老婆婆眼見火睛豹去遠,回頭卻不見白、何兩人,也不再去追尋,望着果林微歎道: “想不到睹了一生的狠勁,今天還會失敗一次。
唉!總算是完了一場心願了!”腳下微頓,獨自破空而去。
果林裡,何通問道:“那白眉姥姥正是要找你,你怎不和她相見?” 白剛道:“我早知是她,并非不願和她相見,而是怕糾纏不清,耽誤摘取靈果的時刻……。
”
上官純修道:“我曾聽得極微的響動,急穿窗而出,隻見有條身影一晃而沒。
待我上得屋頂,那人已掠過十幾家瓦面,跟着追去,經過幾個起落,又失去他的蹤影。
我一翻落地面,又見他在前面一箭之地疾奔,還回頭沖着我一笑……” 皇甫碧霞詫道:“師兄的輕功還追他不上?” 上官純修臉皮一紅,苦笑道:“我也覺得奇怪,那人的身法,比我還快幾分,白剛怎會到此地步,莫非另是一人?但他将進這樹林的時候,又回頭一笑,确與白剛同一身材,同一面貌,我連喚兩聲,他也不答,難道他連我也不相認了?” 他略為一頓,又道:“我想,師妹在客棧所見,定是方才我見的這一個了!” 一言驚醒夢中人,皇甫碧霞恍然大悟。
想起幾天來神魂不定的情形,不覺暗自好笑。
但她忽又憶起那條絹帕,和他自怨自艾的歎息,如說另有其人,怎能這般巧合?不覺脫口道: “我所見的,定是白剛本人,當時我和他近在飓尺,而且又有燈光,那會看不真切?” “你方才還說我追他不上,當時你近在咫尺,也會讓他走了,難道他受分筋錯骨之後,半天裡面就成了飛仙麼?” 皇甫碧霞被駁得一愕。
當然,在她的地位上,對這件事,也無法自圓其說,又不願将偷看白剛的事說出,隻好苦笑作罷。
上官純修暗裡慨歎幾聲,又道:“我想此刻趕往旗峰谷,查探一下,師妹……” 皇甫碧霞連日來為了白剛鬧得神魂颠倒,也要打聽個水落石出,不待上官純修把話說畢,即接口道:“我也去好了,你的包袱在這裡!”将替他攜來的包袱送了過去。
上官純修接過包袱,說一聲:“有勞師妹!”便和皇甫碧霞向五梅嶺疾走。
但那白剛和方慧,怎會知道皇甫碧霞竟然自己惹偌大的煩惱?當天,白剛和何通騎上黑馬,急急逃離桐木寨的地面,路上不敢耽擱,除了打尖歇息,竟是日夜趕程。
這一天的拂曉,即到達他頭一次遇上沖天鹞子葛雄飛的石筍林。
那時是由醉丐帶走,行的是直線,這時隻好依着山勢,任那匹駿馬在石筍林裡拐彎,直到朝晖四射,才發現有幾座三角旗形的小峰。
何通首先嚷道:“兀那不是旗峰谷麼?咱們趕去看看!” 白剛一眼看去,果然覺得十分象旗峰谷。
然而,對着那些旗形小峰的方向,卻沒有路可走,見側面那石筍的間隙,還能容得人馬過去,他貌善心慈,先滾鞍下馬道:“這馬兒連日來也太辛苦,狹路用它不着,由它自己跟着走吧!” 何通叫一聲“對呀!”一躍下馬,笑道:“我早因它在石筍林裡晃來晃去,把我晃得頭昏眼花,怕你走不動,才忍住不說,不料反被你先說了!” 他把缰、蹬,都翻結在馬背上,笑說一聲:“走吧!” 怎知白剛平時把馬放-,也是這樣做,以緻駿馬有了種習性,認得這回仍是放它去找吃的,歡嘶一聲,放開四蹄,搶先疾馳。
何通又笑又嚷道:“這畜生居然懂得帶路,我們快走!”也就撥腳飛奔。
這一來,可就把白剛害苦了。
雖然他服過朱藤翠果,内力大增,但這一帶地面。
十分崎岖,還有不少搖動的石塊,不能受力,跑起來得加倍小心,以免跌倒。
因此,他跑了一程,擡起頭來,已失去駿馬和何通的影子。
幸而,這一帶積雪未消,馬蹄人迹都清晰印在地面上。
但如不急追上去,也不是一件妙事。
他把步幅加大,步速加快,又跑了一程,不料腳下忽然一滑,頓時栽倒在地上。
偏遇着這一處是一塊陡急的斜坡,他一栽倒着地,竟站不起來,反而往下翻滾。
白剛發覺翻滾之勢越來越快,不由驚得心裡發毛,手抓腳蹬,打算把滾勢變緩,由緩而止,好容易伏得過來,不料腳下一虛,身子立即沉落。
他雙掌扼着石壁往下直沉,忽覺腳下已踏實地面,但他落勢太猛,“咚”一聲響,雙膝往上一屈,屁股着地,頓得他全身酸痛,更加站不起來。
他歇了片刻,遊目向四下打量,發覺自己原是墜進一個五六丈高,好比枯井一樣的穴裡,四周十分窄小,怪不得竟是垂直墜落,沒有橫着摔下。
白剛茫然擡頭,尋思攀登洞口的方法,忽然靈機一動,想到隻消腳、背、手并用,便可向上挪移,不覺心裡一覺,那知他一施展起來,穴壁竟是滑本留步,“咚”一聲響,這回可是背脊着地,雙腿翹起,摔得個劣馬現蹄,幾乎痛暈過去。
然而,他定一定神,雙掌撐地,打算掙紮起身,忽見腳尾那邊又有尺許高的小穴,用盡目力看去,似覺裡面頗為深廣。
他有過兩次爬山洞的經驗,必知深山裡天然的石洞,多半有個去處,否則山洪雨水,消向哪裡?既有這個石洞,何不順便進來看看? 他以臂部着地,旋轉身軀,待頭前對正小穴,仰撐身子進去,待身體打直,然後翻轉身軀,俯伏爬行,丈許之後,竟是一間石室。
這間石室四壁,有數十縷光線由指頭大的小孔射入,所以并不太暗。
一白剛站直起來。
雙手擦腰摩腿,自覺痛楚略減,才向石室察看。
但見四壁光滑如鏡,室内有青石矮桌一張,桌上置有一架小石鼎,桌旁放有一個蒲團形狀的石墩,并且有兩扉石門嵌在壁間,石門上方,好象還有字迹。
白剛近前一看,認出是“修真室”三個篆書。
到底修真室是在石門那邊,還是這間石室?他被這三個字誘發好奇心,也不仔細推敲,即沿壁察看。
發覺四壁所以那樣光滑,原是以青石磨成,并還是嵌了上去。
仔細端詳,又見一面石壁,刻了無數猛虎,虎的姿态雖然有蹲、有伏、有立、有撲,但每一隻都栩栩如生。
再走過另一面石壁,所刻又盡是鹿的形像。
銜接在鹿壁的右邊,那面牆上刻的又盡是猿形。
白剛心裡暗道:“修真的人,雕刻這些野獸作甚?” 他覺得那些石像,隻能供欣賞之用,這時那有閑暇欣賞?于是,一他又走近石桌,一看那石鼎,即見上面雕有“五禽奇經,有緣即見”。
八個篆字。
審視鼎内,卻又空無一物,暗道:“難道藏經已被别人得去?” 但他這時已确信這間石室,定是前輩奇人注經傳奇之所。
他飽讀詩書,知道東漢時代,神醫華倫曾著有一部五禽經,據說可以健身卻敵,返璞歸真,難道真經藏在此地?他想起四壁已刻有虎、鹿、熊、猿,确是五禽經的前四部,然而“鳥”經又刻在哪裡? 他不覺仰頭一望,果然見石室上面雕的盡是鳥形,這才恍然大悟。
但他念頭一轉,暗道:“奇怪,既然刻在石上,任何人入洞也能看得清楚,何必說什麼有緣無緣?”他認為這裡面透着古怪,如是随便讓人看就見,還算得什麼奇經?他這時真正是福至心靈,肅立整衣,跪在蒲團石上,默默祈禱,再三叩首。
待見石桌面上,光影流動,隐約寫有“五禽奇經”四個篆字,而“五”字每一筆接合處的色彩特别深濃,好象寫成之後,另加五個圓點。
他靈機一動,依着筆劃的順序,有在圓點之處點了一下,見無動靜,又順序輪番各點四下,果然最後一指按下,即見石鼎緩緩後移,現出一個寫有“藏經盒”的石盒,旁邊還寫有“欲得五禽經,先服白梅果”十個字,并注明白梅果成熟的年月時刻和摘取的方法。
白剛才看到最末一個字,但聞“咔嚓”一聲,石鼎又移回原位,再按“五”字的圓點,石鼎仍是紋風不動,不禁暗歎一聲:“無緣!”但他并不後悔。
他想到“欲得五禽經,先服白梅果”十個字,覺得自己縱然幸獲白梅果,也要送給虎叔治病,縱然取得五禽經,又有什麼用處?再則自己不曾練武,把五禽經帶在身上,隻怕連命兒也丢了,索性以不取為妙。
要是那白梅果能醫好地虎叔的病,再帶虎叔來到修真室,練五禽奇功,自己學武的志願豈不更易達成,并還一舉兩得? 因此,他對于未能及時取出藏經盒一事,反覺泰然,當即走往門邊,尋着一個拉環,用力一位,石門應手而開,出得門來,即見一片蘋果林映在眼前。
身後“格”一聲響,石室已自動關閉。
看起來卻是兩塊粗糙的岩石,并沒有半點痕迹。
白剛還未敢決定那蘋果林是旗峰谷那一座,但他往林裡走不多遠,即見蘋果堆積遍地,旁邊排列有許多方壇,而且酒香撲鼻。
一點不假,這地方正是何通曾經酒醉酣眠的旗峰谷,但何通往哪裡去了?為什麼還沒有到來? 白剛推想他這位至友,可能在前次入谷的路上等候,急定一定神,好尋找方向,那知他才一定神,即聽有人喝道:“傻小子别走了!”心裡一驚,情知何通遇上了敵人,急忙飛奔而去。
在路上又聽到何通哈哈大笑道:“又是你們這夥半死人,攔你爺爺的路想要怎的?” 一個洪鐘似的聲音喝道:“傻小子!你隻要說實話,本堂主決不為難你,那枚朱藤翠果是不是九尾狐偷吃了?” 何通笑道:“狐狸偷吃果子,難道也有罪?” 那人厲喝一聲:“不許打岔,我隻問是不是她吃?” 何通傲然一笑道:“你管得着是誰吃了?那果子又不是你家種的!” 那人怒極反笑,冷森森道:“好大的狗膽,竟敢在本堂主面前裝瘋賣傻,今天不把你打成個白癡,量你也不知本堂主的手段!” 白剛恰好趕到,見一群勁裝漢子,将何通裹在核心,一個豹頭、金睛、獅鼻的怪人站在何通面前,舉手欲打,忙叫一聲:“且慢!”上前拱手道: “閣下追問朱藤罕果的事,究竟有何用意?且請先說,在下一定将事實奉告!” 那人正是火睛豹明沖,在怒氣沖沖的時候,見一位少年書生飛步到來,并且以禮為先,隻好忍下一口氣造:“朱藤翠果乃本幫轄區内之仙物,任何人都不得盜為己有,即使是九尾狐竊去,同樣也要受幫規嚴厲的制裁!” 白剛萬料不到天龍幫一個幫會組織,居然霸占地盤,自劃禁區,一個小小堂主就嚴然好比封疆大吏,操縱生殺予奪的大權。
這事如說是九尾狐所為,正好讓他自相殘殺,不過九尾狐對自己有恩,怎好無故栽陷她?何況那翠果是自己吃了下去,自己受益而使别人受害,怎麼算是正人君子? 他心意一決,當即挺身答道:“貴堂主無須胡亂猜疑别人,在下白剛前次路經這裡,吃過一顆綠色的藤果,後來經人說是朱藤翠果。
” 火睛豹明沖一聽之下,氣得眼若銅鈴瞪着白剛臉上。
他回想當時,因見紅影一晃而逝,疑心是胡豔娘所為,并将此事禀告幫主,不料反被胡豔娘說他監守自盜。
這口氣沒處可消,隻好找那時在場的人作證,料不到偷吃仙果的人,竟是這位少年書生,不容分說,一伸長臂,向白剛胸前抓去。
蓦地裡,“轟”一聲巨響,火睛豹頓時頓坐地上,震得他頭昏腦漲,眼暴金星。
一位白衣白發、白眉垂肩、手持拐杖的老婆婆,不知什麼時候已擋在白剛面前,向火晴豹喝道: “汝等的事,與我老婆子無關,但這白娃兒是我要尋的人,你敢動他一根頭發?” 火睛豹霍然躍起,怒道:“你是何人?膽敢幹預本堂主的事!” 那老婆婆冷“哼”一聲,滿臉不屑道:“你一名狗爪也配稱孤道寡,和我老婆子通名通姓?”她一步一拐向前進逼,步聲拐聲隆隆作響。
火睛豹猛可記起一人,驚得叫起一聲:“遵命!”慌忙率衆奔去。
老婆婆眼見火睛豹去遠,回頭卻不見白、何兩人,也不再去追尋,望着果林微歎道: “想不到睹了一生的狠勁,今天還會失敗一次。
唉!總算是完了一場心願了!”腳下微頓,獨自破空而去。
果林裡,何通問道:“那白眉姥姥正是要找你,你怎不和她相見?” 白剛道:“我早知是她,并非不願和她相見,而是怕糾纏不清,耽誤摘取靈果的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