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 回 兄弟相逢 奇術驚奇士 師徒巧遇 新技顯新猷
關燈
小
中
大
器沖擊聲音,接着又聽到一聲長嘯之後,就是于志強喝罵道:“好惡賊,待小爺來收拾你!”“…………”卻沒有人答話,而且連武器碰擊的聲音也停了下來,氣得蟬兒嘟噜嘟噜道:“都是些廢料!”恰巧燕雲姐妹走到,聽了蟬兒沒頭沒腦這麼一句,滿臉慚羞道:“師姐!你先走吧!”蟬兒回頭一看,知道燕雲姐妹誤解了自己的意思,不由得噗哧一笑道:
“走吧!我沒有說你,難道沒聽到那些賊人全走了不成?”順手把鳗骨鞭往燕雲手中一遞,挽着燕霞,慢慢地走下山來。
蟬兒和燕雲姐妹到了山下,就遠遠見到一堆人在亂烘烘地,急忙催燕雲姐妹快走。
過去一看,卻見任乾玉傷倒在地,明因師太正在替他推宮過穴,于志強和羅鳳英則在一邊趕紮擔架。
過了好一會,任乾玉才悠悠醒轉,擔架也已經紮好了,駱中明把乾玉扶上擔架睡好,招呼于志強協力把乾玉擡起,各人也随着擔架走往向濤村。
這一夥人的腳程本來就是飛快,用不了半個時辰已回到向濤村的祠堂,王大伯和林逸夫三兄弟與及一些關心的村中父老,仍然在祠堂裡焦急地等待。
這時忽然看到駱中明,于志強兩人擡了擔架進來,都不禁大吃一驚,等到看清了傷者是任乾玉時,各人臉色更是怆然。
明因師太忙上去阻止各人驚擾,吩咐先把任乾玉擡到書齋裡安置,又替他診治了一會,知道已無大礙,才出到大廳來把經過的情形對各人詳說。
林燕雲姐妹也過來依在逸民,逸華的身邊,林逸民兄弟見到愛女雖仍是一付嬌憨的姿态,但均已身型長高了不少,心裡也各自喜歡,但是好友負傷,倒也不便于太過流露出來。
原來任乾玉和駱中明兩人,恐怕明因師太人手不夠而跟着追了出去,但是,他倆回到房裡拿兵器,耽擱了一會,而且明因師太和于志強的輕功,豈是任乾玉和駱中明追得上?等到他們上了屋頂,已經看不到明因師徒的人影;隻好加快腳程,拼命追趕,一路電掣風馳倒也迅速,約有半個時辰,到達銅鼓嶺的山下,正待找上山的道路,卻見“刷!刷!”兩聲,從樹頂上跳落兩個道人。
駱中明比較老練,一見兩個道人身形一落,連忙拉了任乾玉向旁邊的樹影裡一閃,可是那兩個道人是何等人物,其中一個反而呵呵大笑道:“兩位朋友還不出來相見,躲躲閃閃做啥?”任乾玉隻得硬着頭皮和駱中明走上前去,裝出詫異的樣子道:“本來這銅鼓嶺上是沒有人住的地方,怎麼今晚竟自燒起火來,道長從山上下來,料定是住在這裡了,請問是什麼一回事?”這些話本來是任乾玉臨時編出來的,明知道不是猛龍不過江,既然這兩個道人膽敢向明因師太尋仇,必然有過人的藝業,自己這幾年學來的膚淺工夫,那裡就能夠打得過人家;所以,隻希望能騙一時算一時,各走清秋大道。
當下那持劍的道人果然幾乎被他墜,回頭對那徒手老道說:“走吧!省得那賊尼來了生枝節!”可是,另一個徒手的道人,卻對任乾玉冷笑道:“朋友,你是幹什麼的?賣人之初倒賣到孔夫子頭上來了,坦白一點說出來吧,你們和山上的賊尼是什麼關系,以為我們是瞎子不成?”任乾玉還辯說是:附近村莊的村民,因為看見火光,才來打探銅鼓嶺的消息。
這時,那兩個道人那裡肯信?尤其那徒手老道一眼看到任乾玉手中的鳗骨鞭,立刻臉色一變,大喝道:“胡說!你這枝鞭那裡來的?”身形一挪,就要過來搶鞭,任乾玉忙側身讓過了,也就喝道:“出家人怎麼恁地不講理?難迫還怕你不成?鞭是朋友贈的,你又待怎麼樣?”“這就對了……”一招“金龍探爪”欺身搶鞭,任乾玉向後縱開三四尺,抖起長鞭,刷刷刷,一連三招直掃老道的上盤,那老道微微把身軀往後一仰,突然把頭一低,身體直撞過來,任乾玉忙騰起一丈多,避過了一招,反手一鞭就撻在老道的背上。
那持劍的老道,一見他的同黨失招,立刻一縱身,朝着任乾玉的雙腳一撩,此時任乾玉身體懸空,本是無法避免。
幸有駱中明看到,忙一抖長鞭,一招“滄海尋珠”點向老道的眼睛,逼使老道收招,不然任乾玉雙腿早就被廢了。
那徒手的老道,因為過于輕敵,被撻了一鞭,動了真怒,一隻肉掌上下翻飛,急如風雨朝着任乾玉身上疾攻,但任乾玉也因為剛才拔起身形,遇上險招,這時也存了戒心,運起骨鞭,舞成一堵鞭牆以求自保,一時還不緻落敗。
忽然聽到遠處一長聲嘯,樹上又刷刷刷落下幾條人影,和駱中明對招那個道人忙喝道: “你們先走,待我們毀了這兩條蠻牛,就跟上你們”。
駱中明聽了嘿嘿笑道:“好妖道,死到臨頭還想逞兇麼?你們的對頭來了,快點納命吧!”這時,在四五十丈遠的樹梢上,又是一聲長嘯,那徒手道人急忙一退,任乾玉以為他想逃走。
大喝一聲追上前去。
忽然,眼前一亮,一片寒光撲上任乾玉,“哎呀!”一聲,任乾玉竟被擊倒在地上。
那道人立刻倒縱過來,想下毒手,駱中明看在眼裡,可是被持劍的道人纏着,無法分身救援,眼看任乾玉就要斃在道人的掌下,正在這千斤一發的時候,樹梢上一聲斷喝:“打!”那道人怔一怔,一條人影已挾着勁風沖到,一片寒光往道人頭上就砍,那道人倒退兩步望清來人之後,臉色驟變,嘔哨一聲,雙雙落荒跑去。
駱中明定一定神,回頭望過去,卻見于志強蹲在任乾玉的身旁,把丹藥納入乾玉的口中;正在這時,樹上又刷刷飄落人影,于志強急喊:“師父,任叔叔傷很重呢!” 明因師太過來見到任乾玉昏迷不醒,知是所傷不輕,忙叫于志強把任乾玉的上衣解開,進行摸診,過了一會才微笑道:“并無大礙,不過倒要休息一百天,在百天内不能鍊功鍊氣了。
”一面替任乾玉推宮過穴,一面吩咐于志強羅鳳英兩人去斬伐山竹,編成擔架,把任乾玉擡回向濤村。
各人聽說任乾玉并無大礙,才略為安心,王大伯笑道:“乾玉的時運竟是這樣不濟,兩次受傷都是傷在敗逃的賊人手中,将來行道還不知要遇上多少次兇險哩!” 明因師太也笑道:“這就是各人的緣法不同了,有些人出道幾十年都能一帆風順,不經挫折;有些人卻是一出師門,就遭風險,不過隻要心存忠厚,處事小心,終可以逢兇化吉,遇難呈祥哩!” 王大伯點點頭道:“師太這幾句倒是至理名言,可是,師太曾否見過從未經挫折,而能夠成名的俠義中人呢?” 明因師太被他問得一呆,才微笑道:“這就很難說了,在貧衲這一生中還沒有遇上這種人物……”想一想又接下去道:“要有,就有紫虛上人這一種人了,因為他這一種人物,平時蟄居在深山裡,與人無忤,與世無争,學成了登峰造極,履空蹈虛,刀槍不入,吹氣成劍的上乘功夫之後,才出來行俠,而且他們的行為端正,品格高潔,處處都得到人緣,遇上不平的事,伸手就管,管不下就淩空飛霞,一去無蹤,等待時機成熟再來管,當然就比較難遇兇險了。
譬如說:你們這裡的于志敏,就藏在人迹不到的地方專心學藝,他的師父藝業既高,人又好勝,三百年來就隻收他這一個門徒,不把古今絕學完全給他練好,也不放他出山,到出山行道的時候,隻要行為正當,不太過驕傲,誰願去惹火燒身,難道真個活得不耐煩不成?”明因師太這些話說得既輕松,又痛快,各人都贊歎不已,尤其駱天明更感到一陣安慰,正待詢問志強,究竟志敏的藝業高到什麼程度,又聽到蟬兒嘻嘻對明因師太笑道:“師太總是稱贊别人,自己的反而不說了。
” 明因師太笑道:“癡兒,你一樣也不行,要我贊你什麼?” 蟬兒噘起小嘴道:“徒兒就不信志敏的功夫有那麼兇,那天撞在我手裡,就要捶他一百捶。
”眼着于志強一笑,一片嬌憨之态。
明因師太輕叱道:“别給人家笑話了,他能讓你打着豈不是夢……”忽然,從梁上輕飄飄地落下一個不滿四尺高的小孩子來,可是卻穿着成人的衣服,就像裹着一堆布料,各人驚喊一聲,那小孩已走到明因師太面前,打一個稽首道:“奉恩師命,呈上一粒靈犀奪命丹,救那位受傷的叔叔,但是吃了下去卻要三天不醒哩!恩師還說趕快到中原去多請幾位幫手來,恐怕淩霄妖道會把宇内十三兇,統統搞來瓊崖,鬧個烏煙瘴氣哩!”說完就從那長袖中取出一顆丹藥,遞給師父;明因師太接過丹藥,端詳那小孩一會,啞然失笑道:“小友,你也太會胡鬧了!”于志強也驚呼一聲“兄弟!”隻見那小孩随聲暴長,各人眼睛一花,卻看到一個十六七歲體型的少年,嘻嘻幾聲就掠到門外,一路笑聲,已去得遠了,蟬兒一把沒抓着,鼓起小腮連呼可惜,恨恨不已。
明因師太望着蟬兒笑道:“是不?我說你打不到他,你不信,現在我們說的話統統被他聽去了,他不笑破肚皮才怪上!” 接着歎一口氣道:“貧衲不是誇口,如果在靜夜的時候,半裡内的落葉聲音也可以聽得出來,可是志敏這小友是什麼時候來的,我就聽不到,可見他的藝業實在高深到不可測的地步了,不過,這也是給貧衲一個教訓,如果有他這樣一個敵人藏身在這裡,豈不是随時可以偷襲成功了!” “志敏這孩子從小就是頑皮,不分大小喜歡捉弄别人,也許他老早就藏身在這裡……” 駱中明英指頂上一塊匾額說。
明因師太望了那匾額一眼,搖搖頭道:“不是!” 于志強詫道:“師父怎知不是?” 明因師太道:“你準細心觀察一番,也可以長點見識。
”并沒有直接答覆。
各人都不約而同,擡頭望那塊匾額,一會兒,蟬兒點點頭道:“果然不是!” “你怎麼也知道不是?”于志強還要問上一句,蟬兒蹙起眉頭嗔道:“你這個人怎麼盡是實心實腦的,不看看那塊匾額,蛛網塵封,如果有人從那匾額上下來,為什麼灰塵不跟着掉下來?” 于志強給她說得小臉一紅,但仍然強辯道:“我偏說是!”“你有什麼證明?”“你看這個!”于志強飛身上去一指。
原來懸挂匾額的那根橫梁上,清清楚楚地印有一個人形,但是,不細心去觀察仍然看不出來,“我和你說匾額,誰和你說梁上?真是牛頭不對馬嘴!” 各人聽了他師姐弟拌嘴,倒也一樂。
明因師太笑道:“不要拌嘴了,橫豎是志敏利用我們混亂的時候,不知道用什麼身法,把身體貼在梁上,我們也太過大意了,才沒有看出來,不過,我倒不認為他是開玩笑,可能還是暗示着賊人要使用這種方法,來窺探我們的秘密哩!”話雖是這麼說,但心裡也暗暗佩服于志強心細。
“難道敵人之中也有像敏弟這種功夫的人?”于志強對他這位敏弟,已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所以多此一問。
“這就難說了,敵人中未必就有志敏的功夫,可是也不可輕視,藏身在匾額上,就是普通人也能做得到,不算什麼希奇。
同時,他說的宇内十三兇是什麼人物,我們雖不知道,但必定是辣手的魔頭,不然他那師父就不會特别關照我們注意。
這次又派他送來丹藥,解救任乾玉,免他百日的苦難,料想也含有深意,可能就是要他早日恢複健康,以便鍛鍊功夫,将來還有急用之處;不然,他明白地知道任乾玉不會危險,又何必多此一舉呢?”明因師太這一場解釋,各人都覺得合情合理,但是,不知道将來會遇上怎樣的魔難,心頭慢慢爬上一團暗淡的陰影。
明因師太看各人的臉上都罩着一片嚴霜,知道必然是過份擔心将來的遭遇,連忙接着解釋道:“其實,也沒有什麼值得畏懼的地方,那些賊人既然被稱為宇内十三兇,當然個個都有驚人的藝業,不過,邪不勝正也是必然的道理,在天地之間,同情惡人為非作歹的人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他們能夠找到同臭相從的人做幫手,難道我們不能找到身懷絕學,胸羅萬象的奇人正式來幫忙我們?再退一步來說,縱然當時我們吃了一個小虧,可是那些頑兇多行不義,總歸是要有人把他收拾,不過,事是由我們而起,我們更要盡力去做,不能坐享其成了!” 駱中明見說事由明因師徒而起,不禁一聲長歎道:“這場是非都是我和志強給師太惹下來的,應當出我去找幫手才是,但老朽卻是一介
蟬兒和燕雲姐妹到了山下,就遠遠見到一堆人在亂烘烘地,急忙催燕雲姐妹快走。
過去一看,卻見任乾玉傷倒在地,明因師太正在替他推宮過穴,于志強和羅鳳英則在一邊趕紮擔架。
過了好一會,任乾玉才悠悠醒轉,擔架也已經紮好了,駱中明把乾玉扶上擔架睡好,招呼于志強協力把乾玉擡起,各人也随着擔架走往向濤村。
這一夥人的腳程本來就是飛快,用不了半個時辰已回到向濤村的祠堂,王大伯和林逸夫三兄弟與及一些關心的村中父老,仍然在祠堂裡焦急地等待。
這時忽然看到駱中明,于志強兩人擡了擔架進來,都不禁大吃一驚,等到看清了傷者是任乾玉時,各人臉色更是怆然。
明因師太忙上去阻止各人驚擾,吩咐先把任乾玉擡到書齋裡安置,又替他診治了一會,知道已無大礙,才出到大廳來把經過的情形對各人詳說。
林燕雲姐妹也過來依在逸民,逸華的身邊,林逸民兄弟見到愛女雖仍是一付嬌憨的姿态,但均已身型長高了不少,心裡也各自喜歡,但是好友負傷,倒也不便于太過流露出來。
原來任乾玉和駱中明兩人,恐怕明因師太人手不夠而跟着追了出去,但是,他倆回到房裡拿兵器,耽擱了一會,而且明因師太和于志強的輕功,豈是任乾玉和駱中明追得上?等到他們上了屋頂,已經看不到明因師徒的人影;隻好加快腳程,拼命追趕,一路電掣風馳倒也迅速,約有半個時辰,到達銅鼓嶺的山下,正待找上山的道路,卻見“刷!刷!”兩聲,從樹頂上跳落兩個道人。
駱中明比較老練,一見兩個道人身形一落,連忙拉了任乾玉向旁邊的樹影裡一閃,可是那兩個道人是何等人物,其中一個反而呵呵大笑道:“兩位朋友還不出來相見,躲躲閃閃做啥?”任乾玉隻得硬着頭皮和駱中明走上前去,裝出詫異的樣子道:“本來這銅鼓嶺上是沒有人住的地方,怎麼今晚竟自燒起火來,道長從山上下來,料定是住在這裡了,請問是什麼一回事?”這些話本來是任乾玉臨時編出來的,明知道不是猛龍不過江,既然這兩個道人膽敢向明因師太尋仇,必然有過人的藝業,自己這幾年學來的膚淺工夫,那裡就能夠打得過人家;所以,隻希望能騙一時算一時,各走清秋大道。
當下那持劍的道人果然幾乎被他墜,回頭對那徒手老道說:“走吧!省得那賊尼來了生枝節!”可是,另一個徒手的道人,卻對任乾玉冷笑道:“朋友,你是幹什麼的?賣人之初倒賣到孔夫子頭上來了,坦白一點說出來吧,你們和山上的賊尼是什麼關系,以為我們是瞎子不成?”任乾玉還辯說是:附近村莊的村民,因為看見火光,才來打探銅鼓嶺的消息。
這時,那兩個道人那裡肯信?尤其那徒手老道一眼看到任乾玉手中的鳗骨鞭,立刻臉色一變,大喝道:“胡說!你這枝鞭那裡來的?”身形一挪,就要過來搶鞭,任乾玉忙側身讓過了,也就喝道:“出家人怎麼恁地不講理?難迫還怕你不成?鞭是朋友贈的,你又待怎麼樣?”“這就對了……”一招“金龍探爪”欺身搶鞭,任乾玉向後縱開三四尺,抖起長鞭,刷刷刷,一連三招直掃老道的上盤,那老道微微把身軀往後一仰,突然把頭一低,身體直撞過來,任乾玉忙騰起一丈多,避過了一招,反手一鞭就撻在老道的背上。
那持劍的老道,一見他的同黨失招,立刻一縱身,朝着任乾玉的雙腳一撩,此時任乾玉身體懸空,本是無法避免。
幸有駱中明看到,忙一抖長鞭,一招“滄海尋珠”點向老道的眼睛,逼使老道收招,不然任乾玉雙腿早就被廢了。
那徒手的老道,因為過于輕敵,被撻了一鞭,動了真怒,一隻肉掌上下翻飛,急如風雨朝着任乾玉身上疾攻,但任乾玉也因為剛才拔起身形,遇上險招,這時也存了戒心,運起骨鞭,舞成一堵鞭牆以求自保,一時還不緻落敗。
忽然聽到遠處一長聲嘯,樹上又刷刷刷落下幾條人影,和駱中明對招那個道人忙喝道: “你們先走,待我們毀了這兩條蠻牛,就跟上你們”。
駱中明聽了嘿嘿笑道:“好妖道,死到臨頭還想逞兇麼?你們的對頭來了,快點納命吧!”這時,在四五十丈遠的樹梢上,又是一聲長嘯,那徒手道人急忙一退,任乾玉以為他想逃走。
大喝一聲追上前去。
忽然,眼前一亮,一片寒光撲上任乾玉,“哎呀!”一聲,任乾玉竟被擊倒在地上。
那道人立刻倒縱過來,想下毒手,駱中明看在眼裡,可是被持劍的道人纏着,無法分身救援,眼看任乾玉就要斃在道人的掌下,正在這千斤一發的時候,樹梢上一聲斷喝:“打!”那道人怔一怔,一條人影已挾着勁風沖到,一片寒光往道人頭上就砍,那道人倒退兩步望清來人之後,臉色驟變,嘔哨一聲,雙雙落荒跑去。
駱中明定一定神,回頭望過去,卻見于志強蹲在任乾玉的身旁,把丹藥納入乾玉的口中;正在這時,樹上又刷刷飄落人影,于志強急喊:“師父,任叔叔傷很重呢!” 明因師太過來見到任乾玉昏迷不醒,知是所傷不輕,忙叫于志強把任乾玉的上衣解開,進行摸診,過了一會才微笑道:“并無大礙,不過倒要休息一百天,在百天内不能鍊功鍊氣了。
”一面替任乾玉推宮過穴,一面吩咐于志強羅鳳英兩人去斬伐山竹,編成擔架,把任乾玉擡回向濤村。
各人聽說任乾玉并無大礙,才略為安心,王大伯笑道:“乾玉的時運竟是這樣不濟,兩次受傷都是傷在敗逃的賊人手中,将來行道還不知要遇上多少次兇險哩!” 明因師太也笑道:“這就是各人的緣法不同了,有些人出道幾十年都能一帆風順,不經挫折;有些人卻是一出師門,就遭風險,不過隻要心存忠厚,處事小心,終可以逢兇化吉,遇難呈祥哩!” 王大伯點點頭道:“師太這幾句倒是至理名言,可是,師太曾否見過從未經挫折,而能夠成名的俠義中人呢?” 明因師太被他問得一呆,才微笑道:“這就很難說了,在貧衲這一生中還沒有遇上這種人物……”想一想又接下去道:“要有,就有紫虛上人這一種人了,因為他這一種人物,平時蟄居在深山裡,與人無忤,與世無争,學成了登峰造極,履空蹈虛,刀槍不入,吹氣成劍的上乘功夫之後,才出來行俠,而且他們的行為端正,品格高潔,處處都得到人緣,遇上不平的事,伸手就管,管不下就淩空飛霞,一去無蹤,等待時機成熟再來管,當然就比較難遇兇險了。
譬如說:你們這裡的于志敏,就藏在人迹不到的地方專心學藝,他的師父藝業既高,人又好勝,三百年來就隻收他這一個門徒,不把古今絕學完全給他練好,也不放他出山,到出山行道的時候,隻要行為正當,不太過驕傲,誰願去惹火燒身,難道真個活得不耐煩不成?”明因師太這些話說得既輕松,又痛快,各人都贊歎不已,尤其駱天明更感到一陣安慰,正待詢問志強,究竟志敏的藝業高到什麼程度,又聽到蟬兒嘻嘻對明因師太笑道:“師太總是稱贊别人,自己的反而不說了。
” 明因師太笑道:“癡兒,你一樣也不行,要我贊你什麼?” 蟬兒噘起小嘴道:“徒兒就不信志敏的功夫有那麼兇,那天撞在我手裡,就要捶他一百捶。
”眼着于志強一笑,一片嬌憨之态。
明因師太輕叱道:“别給人家笑話了,他能讓你打着豈不是夢……”忽然,從梁上輕飄飄地落下一個不滿四尺高的小孩子來,可是卻穿着成人的衣服,就像裹着一堆布料,各人驚喊一聲,那小孩已走到明因師太面前,打一個稽首道:“奉恩師命,呈上一粒靈犀奪命丹,救那位受傷的叔叔,但是吃了下去卻要三天不醒哩!恩師還說趕快到中原去多請幾位幫手來,恐怕淩霄妖道會把宇内十三兇,統統搞來瓊崖,鬧個烏煙瘴氣哩!”說完就從那長袖中取出一顆丹藥,遞給師父;明因師太接過丹藥,端詳那小孩一會,啞然失笑道:“小友,你也太會胡鬧了!”于志強也驚呼一聲“兄弟!”隻見那小孩随聲暴長,各人眼睛一花,卻看到一個十六七歲體型的少年,嘻嘻幾聲就掠到門外,一路笑聲,已去得遠了,蟬兒一把沒抓着,鼓起小腮連呼可惜,恨恨不已。
明因師太望着蟬兒笑道:“是不?我說你打不到他,你不信,現在我們說的話統統被他聽去了,他不笑破肚皮才怪上!” 接着歎一口氣道:“貧衲不是誇口,如果在靜夜的時候,半裡内的落葉聲音也可以聽得出來,可是志敏這小友是什麼時候來的,我就聽不到,可見他的藝業實在高深到不可測的地步了,不過,這也是給貧衲一個教訓,如果有他這樣一個敵人藏身在這裡,豈不是随時可以偷襲成功了!” “志敏這孩子從小就是頑皮,不分大小喜歡捉弄别人,也許他老早就藏身在這裡……” 駱中明英指頂上一塊匾額說。
明因師太望了那匾額一眼,搖搖頭道:“不是!” 于志強詫道:“師父怎知不是?” 明因師太道:“你準細心觀察一番,也可以長點見識。
”并沒有直接答覆。
各人都不約而同,擡頭望那塊匾額,一會兒,蟬兒點點頭道:“果然不是!” “你怎麼也知道不是?”于志強還要問上一句,蟬兒蹙起眉頭嗔道:“你這個人怎麼盡是實心實腦的,不看看那塊匾額,蛛網塵封,如果有人從那匾額上下來,為什麼灰塵不跟着掉下來?” 于志強給她說得小臉一紅,但仍然強辯道:“我偏說是!”“你有什麼證明?”“你看這個!”于志強飛身上去一指。
原來懸挂匾額的那根橫梁上,清清楚楚地印有一個人形,但是,不細心去觀察仍然看不出來,“我和你說匾額,誰和你說梁上?真是牛頭不對馬嘴!” 各人聽了他師姐弟拌嘴,倒也一樂。
明因師太笑道:“不要拌嘴了,橫豎是志敏利用我們混亂的時候,不知道用什麼身法,把身體貼在梁上,我們也太過大意了,才沒有看出來,不過,我倒不認為他是開玩笑,可能還是暗示着賊人要使用這種方法,來窺探我們的秘密哩!”話雖是這麼說,但心裡也暗暗佩服于志強心細。
“難道敵人之中也有像敏弟這種功夫的人?”于志強對他這位敏弟,已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所以多此一問。
“這就難說了,敵人中未必就有志敏的功夫,可是也不可輕視,藏身在匾額上,就是普通人也能做得到,不算什麼希奇。
同時,他說的宇内十三兇是什麼人物,我們雖不知道,但必定是辣手的魔頭,不然他那師父就不會特别關照我們注意。
這次又派他送來丹藥,解救任乾玉,免他百日的苦難,料想也含有深意,可能就是要他早日恢複健康,以便鍛鍊功夫,将來還有急用之處;不然,他明白地知道任乾玉不會危險,又何必多此一舉呢?”明因師太這一場解釋,各人都覺得合情合理,但是,不知道将來會遇上怎樣的魔難,心頭慢慢爬上一團暗淡的陰影。
明因師太看各人的臉上都罩着一片嚴霜,知道必然是過份擔心将來的遭遇,連忙接着解釋道:“其實,也沒有什麼值得畏懼的地方,那些賊人既然被稱為宇内十三兇,當然個個都有驚人的藝業,不過,邪不勝正也是必然的道理,在天地之間,同情惡人為非作歹的人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他們能夠找到同臭相從的人做幫手,難道我們不能找到身懷絕學,胸羅萬象的奇人正式來幫忙我們?再退一步來說,縱然當時我們吃了一個小虧,可是那些頑兇多行不義,總歸是要有人把他收拾,不過,事是由我們而起,我們更要盡力去做,不能坐享其成了!” 駱中明見說事由明因師徒而起,不禁一聲長歎道:“這場是非都是我和志強給師太惹下來的,應當出我去找幫手才是,但老朽卻是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