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回 探窟有奇緣 繼承絕藝 荒亭無預兆 寂寞空山
關燈
小
中
大
沙石被他的聲音震動,嘩拉啦地落下一大片,吓得他不敢再喊了。
王仲甫連忙問道:“你看見什麼了?” “弟弟真的沒有死,他在底下殺龍呢!”王述先高高興興地說着,“你們伏下來看,就見到靠我們這邊的山崖底下,有一倏長長的黑影,這條黑影旁邊,有一個小黑點滾來滾去,那不是弟弟是什麼?可是這山倒古怪,一喊它就要塌,吊弟又看不到我們!” 各人依着王述先所說的地方看下去,真看到一個小點在一條長線的旁邊滾動,經過了多時,那條長線似乎又大了許多,真個是述明在剝蚺龍的皮了,可是怎樣能使王述明知道自己人在山崖上呢?怎樣才能救得王述明上這山崖來呢?各人都是一籌莫展,毫無辦法,要想抛下些山石去引他注意,但是山石是常常自動地掉下去,未必他就知道崖上有人,何況自己這方面都是伏在地上,隻露出一個頭在崖外面,下面不容易看得到,豈不是白喊? 各人往下看了一會,又看出一件奇事來。
原來那小點十在那長線上一動,小點立即變成了大點,向崖下走來,忽然就不見了,過了一會小點子又出現了,在那長線上一動,又往崖下走來,這樣來往好幾次,那長線漸漸地變成短線,顯然地王述明是在把蚺龍剝皮之後,斬成若幹段,再一段一段地搬到山洞裡,隻要山崖底下有岩洞,而且王述明能夠找到山洞,住在山洞裡,那麼眼前是沒有危險了,蚺龍的肉如果保存得好,那怕不夠他吃兩年,兩年後他的武功當然是更高強,縱然不能離開這火山口,但是各人回去之後,利用一年的時間,那怕不打好一條幾十丈的長繩,把他救出來,王仲甫想到這個問題之後,倒很樂觀地注視看下面的變化。
再過了一會,各人又見到那個小點走到黑線的一端,那黑線就慢慢縮短起來,王仲甫看急道:“述明這孩子在卷起那張蚺龍皮了,他收卷好了,可不就要回洞裡,我們如果不趕快想辦法使他知道我們在這裡,就再找不到機會了!”說完後,急得盡是搓手。
任乾玉道:“師父且慢看急,現在倒沒辦法使他知道我們在這裡,但是到了夜裡,我就有辦法和他聯絡了!” 王大伯奇道:“現在白天看得那麼清楚,倒沒有辦法,到夜裡,反而有辦法,你這話怎麼講?” 任乾玉指看王沛先道:“辦法就在他的身上!” 王述先怔了一下,啞然失笑,連忙道:“是……是!辦法是在我的身上。
” 任乾玉在王述先的背上一拍道:“是聰明的孩子!” 王大伯道:“你們到底是給我們猜什麼謎?說出來好不好!” 任乾玉指着王述先道:“好兄弟告訴大伯吧!” 王述先笑嘻嘻地說:“我猜的還不知道對不對呢,很可能是因為我帶看這些鳗珠,到夜裡它發光,所以夜裡我們朝山崖下的洞口先丢下一顆鳗珠,弟弟必能夠檢到,因為鳗珠隻是我們有,所以弟弟必然知道我來了,同時我們每人手上拿着一顆鳗-,弟弟也就知道我們全都來了,如果他有本事,自然會上來和我們見面,否則他也安心在崖下等候我們再來救他,任叔叔!你說是不是這個意思?” 任乾玉呵呵笑道:“到底全給你猜對了,如果述明在這裡,那末我這主意必定被他先搶着說了”各人也都暗暗地點頭,隻聽到任乾玉又說:“現在我們要起來了,這裡隻要留一個人注視谷底,不要給他失蹤了就行,我們還得找東西塞塞肚皮哩!” 王述先道:“我留在這裡……”那知話還沒有說完,就給任乾玉攔住了說:“不!你不能在這裡,你看這山秃秃地什麼都沒有,到那裡找食物去?還不是要渡過吃人山坡那邊才成?如果把你留在這裡,我們又飛不過山坡去,那就要大家餓死,你趕快到那邊去,如果看到野豬,免子,鹿,等野獸就帶幾個來,再不然就帶幾個果子回來也行,快去!快去!” 王述先笑了一笑,接連一路飛跑,一條小小的身形,轉瞬之間就隐沒在叢林裡。
任乾玉不覺贊歎道:“他倆兄弟那麼小的年紀,偏就有那麼多的福緣,我從小淡泊功名,走遍瓊崖十三屬,即連爛泥土也找不到一把,真是匪夷所思了!” 王大伯見他自怨自艾地呻吟,倒也覺得好笑道:“人家是忠臣義士之後,而且身上擔着血海深仇,敵人又是當今權勢顯赫的人物,神仙也知道他們報仇不易,所以才盡力去幫助他們,像你吃得飽睡得好,無災無難,還要妄想什麼緣來看?” 任乾玉忙道:“大伯又開我的玩笑來了,我不過是見到他倆兄弟到處都遇上希世的珍品,而我們連草根樹皮也找不到一點,無意中發出慨歎罷了,難道要和他兄弟搶奪什麼仙緣不成?而且仙緣是各人有各人的福份,誰也勉強不來,豈是巧取豪奪可以得到?不過,我見你老說了好幾次血海深仇的話了,我聽了隻是納悶,不知道能否告訴我知道一二,也許有用得着任乾玉時,我也可以盡一分半點棉力呢?” 王大伯先望了王仲甫一眼,但見他愁容黯淡點了一下頭說道:“你告訴任世兄吧!”王大伯然後把王仲甫和述先兩兄弟的出身,經曆源源本本地說出來,任乾玉聽得三屍咆哮,七竅生煙,好容易聽完了,過來對王仲甫一躬到地道:“駱參将此舉,忠義足着春秋,我一向來以為師父真的是一位武功很高的武師,卻不知道有這麼一段慘痛曆史,現在王兄弟疊遇仙緣,足見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決定以有生之年為駱參将和王兄弟效勞,如果有用着乾玉的地方,千萬告訴我一聲,縱然是赴湯蹈火,也是在所不辭”又轉向王大伯道:“大伯!你這就不對了,于尚書忠義,全國除了奸黨之外,誰不欽敬,聽說奸黨裡頭有一個名叫朵兒的,原是曹賊的部下,但是于尚書就義之後,他也往祭,被曹賊掬了幾個耳光,到第二天他又去祭了,足見奸黨之中,也不少欽佩于尚書的人,而這麼大的事情,于尚書的後人住在我們村裡這麼久,你也不告訴我一聲,豈是還把我當做外人麼?一王仲甫忙道:“世兄不要怪大伯不告訴你,其實我最初到貴村的時候,是不願人多知道我們的身世,以免傳出,反而害了述先述明兩兄弟,老朽已是行将就木,生死看得很淡,但最低限度也要保存忠臣一脈,到後來雖然看出世兄義氣幹雲,可是已經事過境遷,又何必提起過去的傷痛?所以就沒有說起,今天如果不是世兄急于知道,迫得太緊,他也不會說,不過這樣一來,見世兄亦是熱血的男兒,老朽在這裡心領了。
” 各人又閑談了一會,看看日過晌午,還不見王述先回來,王仲甫不禁焦急道:“不要這孩子又像他弟弟那樣失蹤了?”這時除了丁世成仍注視崖下的動态之外,其馀八隻眼睛都瞬也不瞬地望看吃人坡那邊,任乾玉雖然比較鎮定,但事不關心則已,關心則亂,現在也暗暗着急起來,好容易又過了半個時辰,才見叢林那邊現出了一個人影,幌幌然到了吃人坡,飛也似的跑向蒙天嶺這邊來,當然除了王述先之外沒有第二人了,各人才松了一口氣。
王述先手撈着兩包東西,身形像煙似的飛快,各人都不知道他帶些什麼東西回來,眨眨眼,他已到達了跟前,把手上的東西一放,說:“你們先吃點生果,我再去拿點殘枝乾柴來”,一轉身又跑掉了。
各人朝地上一看,原來是一隻約四五十斤重的野豬,和用鳗皮衣裹看一大包東西,可能就是他說的生果了。
王仲甫抖起衣服,零零亂亂地掉下幾十個拳大的青果,和兩個約有二三十斤重的菠羅蜜。
這時各人已是饑腸辘辘,肚皮裡提出抗議,看到這麼多生果,那肯落後,立刻狼噬虎吞地吃起來,正在猛吃的時候,又見到述先一手提看一個大竹筒,另一手挾着大把乾柴,跑到跟前,笑吟吟對王大伯道:“大伯!你能猜中竹筒裡是什麼東西!”王大伯道:“蜜糖”,王仲甫道是“水”,述先都搖搖頭。
任乾玉道:“我不要猜吧!我猜準對!” 王述先笑道:“你猜準不對!”任乾玉微笑道:“可是酒?”王述先拍手大笑道:“任叔叔猜對了。
” 王大伯聽說是酒,連忙接那竹筒過來湊近鼻子一嗅也道:“果然是酒”把竹筒一側,順勢喝了一口,連連贊道:“好酒!好酒!比我們家釀好得多!”又對王仲甫說:“老哥!你趕快喝幾口吧!難得的好酒呢!” 王仲甫喝了一口之後,也大贊好酒,轉過來問王述先道:“這倒奇了,在荒山荒嶺裡面,你到什麼地方弄來這些東西?” 任乾玉笑道:“還不是搶了猴子的”“猴子的?”王仲甫更是詫異。
任乾玉也把竹筒拿過來喝了一口說:“正是猴子酒!”接看說:“本島的猴子以萬甯陵水一帶的山裡最多,當然這一路的猴子也不少,猴子是合群性的,它們往往選出一個年高德邁的老猴出來充當猴王,每一群猴子裡都有一隻猴王,如果它們占據的山裡環境很好,條件齊備,那麼它們就會利用樹穴作為釀酒的地方,采了各種各樣的生果,塞到樹穴裡去舂爛,然後再采一種叫做‘酒餅刺’的葉子放到樹穴裡,過了三幾天,樹穴裡的生果就會發酵,而得到甜酒,居住在山區猴子多的地方的村民,常常偷猴子的酒吃,不過偷的時候,不能給它看見,否則,第二次再來偷的時候,就會偷到毒藥酒了。
” 王仲甫瞟了這些故事,也大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了”已聽到任乾玉問王述先道: “你弄得酒來倒也罷了,但是這隻野豬怎麼辦?又沒有刀,難道兩個人把它拉開不成?” 王沛先道:“任叔叔且慢看急,我還要給你猜一樣東西”接看從衣服的底下一抽,卻抽出一把亮晶晶,軟綿綿,有三尺多長的劍來,在座各人不禁大驚。
王述先把劍抽出來之後,倒提看劍把,遞給任乾玉,笑嘻嘻道:“這裡還有一個劍鞘哩!”一面說,一面從外衣裡解下一個斑爛奪目,透着寶光的劍鞘來,各人都大為驚異。
任乾玉接過那枝軟劍,輕輕一抖,那劍尖竟往後一彎,幾乎就刺到自己的腿上,吓得毛骨悚然,驚叫一聲,王仲甫連忙喊“使不得!” 任乾玉吃了一次虧,學了一次乖,再也不敢大意了,把那枝劍反覆彈弄,劍身竟給他彈出“汪汪”的聲音來,還是王仲甫對于兵器常識比較認識多些,他看了那劍的形态之後,沉吟道:“恐怕是緬劍吧!” 任乾玉忙問:“什麼叫做緬劍?”王大伯白了他一眼道:“緬劍就是緬甸國制造的劍,難道這個都不懂?”任乾玉臉上一紅,忙道:“這個我倒懂啊!我要問的是:緬劍有什麼好處呢?” 王仲甫恐怕他兩人會越鬧越僵,連忙說道:“這難怪任世兄不識,連老朽半生戎馬,見過很多兵器,但也沒有見過這希奇古怪的軟劍,剛才所說‘緬劍’也不過是看它軟綿綿地,而臨時绉出來的名字罷,據說緬甸國人在孩子初生的時候,至親好友都要送來一點上好的精鐵,此後每年,孩子的父母都要把那些精鐵給刀劍師錘鍊千百遍,練成精鋼,到了孩子“長大成人了,他的父母便把那精鋼給刀劍師鑄成了刀劍,這些刀劍當然都是鋒利無比的,所以我們武林人物替它起了一名字叫做‘緬刀’,不過這些緬刀也有好壞,好的是軟綿綿地,可以束在腰上,非有上好的武功不能使用,不然很容易會傷到自己,這類緬刀我倒見過好幾把,而緬劍則一把也未見到,可能是因為它兩邊鋒口,比刀更難使用的緣故,而少有人用它,剛才我見這枝劍的樣子,才想起緬劍來,如果真是緬劍倒也很容易試驗,它可以截鐵如泥,谷人不留血,我們現在雖然沒鐵給它截,但也有一口野豬可殺,等一會就知道了。
” 王仲甫說完了緬劍的情形之後,接過劍來朝那口野豬一割,就把那豬頭和身子分離了,一股血光從被割的地方流出來。
王仲甫把劍柄向上一提,隻見劍上的豬血滴溜溜地順着劍尖淌下,真個是涓滴不留。
那劍身仍然是一泓秋水,映得人須眉生寒,王仲甫深深吐一口氣歎道:“真是一口價值連城的緬劍!”回過頭來對王述先說:“你的機緣漸漸到來了,現在這口劍也許比不上弟弟那枝綠虹劍
王仲甫連忙問道:“你看見什麼了?” “弟弟真的沒有死,他在底下殺龍呢!”王述先高高興興地說着,“你們伏下來看,就見到靠我們這邊的山崖底下,有一倏長長的黑影,這條黑影旁邊,有一個小黑點滾來滾去,那不是弟弟是什麼?可是這山倒古怪,一喊它就要塌,吊弟又看不到我們!” 各人依着王述先所說的地方看下去,真看到一個小點在一條長線的旁邊滾動,經過了多時,那條長線似乎又大了許多,真個是述明在剝蚺龍的皮了,可是怎樣能使王述明知道自己人在山崖上呢?怎樣才能救得王述明上這山崖來呢?各人都是一籌莫展,毫無辦法,要想抛下些山石去引他注意,但是山石是常常自動地掉下去,未必他就知道崖上有人,何況自己這方面都是伏在地上,隻露出一個頭在崖外面,下面不容易看得到,豈不是白喊? 各人往下看了一會,又看出一件奇事來。
原來那小點十在那長線上一動,小點立即變成了大點,向崖下走來,忽然就不見了,過了一會小點子又出現了,在那長線上一動,又往崖下走來,這樣來往好幾次,那長線漸漸地變成短線,顯然地王述明是在把蚺龍剝皮之後,斬成若幹段,再一段一段地搬到山洞裡,隻要山崖底下有岩洞,而且王述明能夠找到山洞,住在山洞裡,那麼眼前是沒有危險了,蚺龍的肉如果保存得好,那怕不夠他吃兩年,兩年後他的武功當然是更高強,縱然不能離開這火山口,但是各人回去之後,利用一年的時間,那怕不打好一條幾十丈的長繩,把他救出來,王仲甫想到這個問題之後,倒很樂觀地注視看下面的變化。
再過了一會,各人又見到那個小點走到黑線的一端,那黑線就慢慢縮短起來,王仲甫看急道:“述明這孩子在卷起那張蚺龍皮了,他收卷好了,可不就要回洞裡,我們如果不趕快想辦法使他知道我們在這裡,就再找不到機會了!”說完後,急得盡是搓手。
任乾玉道:“師父且慢看急,現在倒沒辦法使他知道我們在這裡,但是到了夜裡,我就有辦法和他聯絡了!” 王大伯奇道:“現在白天看得那麼清楚,倒沒有辦法,到夜裡,反而有辦法,你這話怎麼講?” 任乾玉指看王沛先道:“辦法就在他的身上!” 王述先怔了一下,啞然失笑,連忙道:“是……是!辦法是在我的身上。
” 任乾玉在王述先的背上一拍道:“是聰明的孩子!” 王大伯道:“你們到底是給我們猜什麼謎?說出來好不好!” 任乾玉指着王述先道:“好兄弟告訴大伯吧!” 王述先笑嘻嘻地說:“我猜的還不知道對不對呢,很可能是因為我帶看這些鳗珠,到夜裡它發光,所以夜裡我們朝山崖下的洞口先丢下一顆鳗珠,弟弟必能夠檢到,因為鳗珠隻是我們有,所以弟弟必然知道我來了,同時我們每人手上拿着一顆鳗-,弟弟也就知道我們全都來了,如果他有本事,自然會上來和我們見面,否則他也安心在崖下等候我們再來救他,任叔叔!你說是不是這個意思?” 任乾玉呵呵笑道:“到底全給你猜對了,如果述明在這裡,那末我這主意必定被他先搶着說了”各人也都暗暗地點頭,隻聽到任乾玉又說:“現在我們要起來了,這裡隻要留一個人注視谷底,不要給他失蹤了就行,我們還得找東西塞塞肚皮哩!” 王述先道:“我留在這裡……”那知話還沒有說完,就給任乾玉攔住了說:“不!你不能在這裡,你看這山秃秃地什麼都沒有,到那裡找食物去?還不是要渡過吃人山坡那邊才成?如果把你留在這裡,我們又飛不過山坡去,那就要大家餓死,你趕快到那邊去,如果看到野豬,免子,鹿,等野獸就帶幾個來,再不然就帶幾個果子回來也行,快去!快去!” 王述先笑了一笑,接連一路飛跑,一條小小的身形,轉瞬之間就隐沒在叢林裡。
任乾玉不覺贊歎道:“他倆兄弟那麼小的年紀,偏就有那麼多的福緣,我從小淡泊功名,走遍瓊崖十三屬,即連爛泥土也找不到一把,真是匪夷所思了!” 王大伯見他自怨自艾地呻吟,倒也覺得好笑道:“人家是忠臣義士之後,而且身上擔着血海深仇,敵人又是當今權勢顯赫的人物,神仙也知道他們報仇不易,所以才盡力去幫助他們,像你吃得飽睡得好,無災無難,還要妄想什麼緣來看?” 任乾玉忙道:“大伯又開我的玩笑來了,我不過是見到他倆兄弟到處都遇上希世的珍品,而我們連草根樹皮也找不到一點,無意中發出慨歎罷了,難道要和他兄弟搶奪什麼仙緣不成?而且仙緣是各人有各人的福份,誰也勉強不來,豈是巧取豪奪可以得到?不過,我見你老說了好幾次血海深仇的話了,我聽了隻是納悶,不知道能否告訴我知道一二,也許有用得着任乾玉時,我也可以盡一分半點棉力呢?” 王大伯先望了王仲甫一眼,但見他愁容黯淡點了一下頭說道:“你告訴任世兄吧!”王大伯然後把王仲甫和述先兩兄弟的出身,經曆源源本本地說出來,任乾玉聽得三屍咆哮,七竅生煙,好容易聽完了,過來對王仲甫一躬到地道:“駱參将此舉,忠義足着春秋,我一向來以為師父真的是一位武功很高的武師,卻不知道有這麼一段慘痛曆史,現在王兄弟疊遇仙緣,足見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決定以有生之年為駱參将和王兄弟效勞,如果有用着乾玉的地方,千萬告訴我一聲,縱然是赴湯蹈火,也是在所不辭”又轉向王大伯道:“大伯!你這就不對了,于尚書忠義,全國除了奸黨之外,誰不欽敬,聽說奸黨裡頭有一個名叫朵兒的,原是曹賊的部下,但是于尚書就義之後,他也往祭,被曹賊掬了幾個耳光,到第二天他又去祭了,足見奸黨之中,也不少欽佩于尚書的人,而這麼大的事情,于尚書的後人住在我們村裡這麼久,你也不告訴我一聲,豈是還把我當做外人麼?一王仲甫忙道:“世兄不要怪大伯不告訴你,其實我最初到貴村的時候,是不願人多知道我們的身世,以免傳出,反而害了述先述明兩兄弟,老朽已是行将就木,生死看得很淡,但最低限度也要保存忠臣一脈,到後來雖然看出世兄義氣幹雲,可是已經事過境遷,又何必提起過去的傷痛?所以就沒有說起,今天如果不是世兄急于知道,迫得太緊,他也不會說,不過這樣一來,見世兄亦是熱血的男兒,老朽在這裡心領了。
” 各人又閑談了一會,看看日過晌午,還不見王述先回來,王仲甫不禁焦急道:“不要這孩子又像他弟弟那樣失蹤了?”這時除了丁世成仍注視崖下的動态之外,其馀八隻眼睛都瞬也不瞬地望看吃人坡那邊,任乾玉雖然比較鎮定,但事不關心則已,關心則亂,現在也暗暗着急起來,好容易又過了半個時辰,才見叢林那邊現出了一個人影,幌幌然到了吃人坡,飛也似的跑向蒙天嶺這邊來,當然除了王述先之外沒有第二人了,各人才松了一口氣。
王述先手撈着兩包東西,身形像煙似的飛快,各人都不知道他帶些什麼東西回來,眨眨眼,他已到達了跟前,把手上的東西一放,說:“你們先吃點生果,我再去拿點殘枝乾柴來”,一轉身又跑掉了。
各人朝地上一看,原來是一隻約四五十斤重的野豬,和用鳗皮衣裹看一大包東西,可能就是他說的生果了。
王仲甫抖起衣服,零零亂亂地掉下幾十個拳大的青果,和兩個約有二三十斤重的菠羅蜜。
這時各人已是饑腸辘辘,肚皮裡提出抗議,看到這麼多生果,那肯落後,立刻狼噬虎吞地吃起來,正在猛吃的時候,又見到述先一手提看一個大竹筒,另一手挾着大把乾柴,跑到跟前,笑吟吟對王大伯道:“大伯!你能猜中竹筒裡是什麼東西!”王大伯道:“蜜糖”,王仲甫道是“水”,述先都搖搖頭。
任乾玉道:“我不要猜吧!我猜準對!” 王述先笑道:“你猜準不對!”任乾玉微笑道:“可是酒?”王述先拍手大笑道:“任叔叔猜對了。
” 王大伯聽說是酒,連忙接那竹筒過來湊近鼻子一嗅也道:“果然是酒”把竹筒一側,順勢喝了一口,連連贊道:“好酒!好酒!比我們家釀好得多!”又對王仲甫說:“老哥!你趕快喝幾口吧!難得的好酒呢!” 王仲甫喝了一口之後,也大贊好酒,轉過來問王述先道:“這倒奇了,在荒山荒嶺裡面,你到什麼地方弄來這些東西?” 任乾玉笑道:“還不是搶了猴子的”“猴子的?”王仲甫更是詫異。
任乾玉也把竹筒拿過來喝了一口說:“正是猴子酒!”接看說:“本島的猴子以萬甯陵水一帶的山裡最多,當然這一路的猴子也不少,猴子是合群性的,它們往往選出一個年高德邁的老猴出來充當猴王,每一群猴子裡都有一隻猴王,如果它們占據的山裡環境很好,條件齊備,那麼它們就會利用樹穴作為釀酒的地方,采了各種各樣的生果,塞到樹穴裡去舂爛,然後再采一種叫做‘酒餅刺’的葉子放到樹穴裡,過了三幾天,樹穴裡的生果就會發酵,而得到甜酒,居住在山區猴子多的地方的村民,常常偷猴子的酒吃,不過偷的時候,不能給它看見,否則,第二次再來偷的時候,就會偷到毒藥酒了。
” 王仲甫瞟了這些故事,也大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了”已聽到任乾玉問王述先道: “你弄得酒來倒也罷了,但是這隻野豬怎麼辦?又沒有刀,難道兩個人把它拉開不成?” 王沛先道:“任叔叔且慢看急,我還要給你猜一樣東西”接看從衣服的底下一抽,卻抽出一把亮晶晶,軟綿綿,有三尺多長的劍來,在座各人不禁大驚。
王述先把劍抽出來之後,倒提看劍把,遞給任乾玉,笑嘻嘻道:“這裡還有一個劍鞘哩!”一面說,一面從外衣裡解下一個斑爛奪目,透着寶光的劍鞘來,各人都大為驚異。
任乾玉接過那枝軟劍,輕輕一抖,那劍尖竟往後一彎,幾乎就刺到自己的腿上,吓得毛骨悚然,驚叫一聲,王仲甫連忙喊“使不得!” 任乾玉吃了一次虧,學了一次乖,再也不敢大意了,把那枝劍反覆彈弄,劍身竟給他彈出“汪汪”的聲音來,還是王仲甫對于兵器常識比較認識多些,他看了那劍的形态之後,沉吟道:“恐怕是緬劍吧!” 任乾玉忙問:“什麼叫做緬劍?”王大伯白了他一眼道:“緬劍就是緬甸國制造的劍,難道這個都不懂?”任乾玉臉上一紅,忙道:“這個我倒懂啊!我要問的是:緬劍有什麼好處呢?” 王仲甫恐怕他兩人會越鬧越僵,連忙說道:“這難怪任世兄不識,連老朽半生戎馬,見過很多兵器,但也沒有見過這希奇古怪的軟劍,剛才所說‘緬劍’也不過是看它軟綿綿地,而臨時绉出來的名字罷,據說緬甸國人在孩子初生的時候,至親好友都要送來一點上好的精鐵,此後每年,孩子的父母都要把那些精鐵給刀劍師錘鍊千百遍,練成精鋼,到了孩子“長大成人了,他的父母便把那精鋼給刀劍師鑄成了刀劍,這些刀劍當然都是鋒利無比的,所以我們武林人物替它起了一名字叫做‘緬刀’,不過這些緬刀也有好壞,好的是軟綿綿地,可以束在腰上,非有上好的武功不能使用,不然很容易會傷到自己,這類緬刀我倒見過好幾把,而緬劍則一把也未見到,可能是因為它兩邊鋒口,比刀更難使用的緣故,而少有人用它,剛才我見這枝劍的樣子,才想起緬劍來,如果真是緬劍倒也很容易試驗,它可以截鐵如泥,谷人不留血,我們現在雖然沒鐵給它截,但也有一口野豬可殺,等一會就知道了。
” 王仲甫說完了緬劍的情形之後,接過劍來朝那口野豬一割,就把那豬頭和身子分離了,一股血光從被割的地方流出來。
王仲甫把劍柄向上一提,隻見劍上的豬血滴溜溜地順着劍尖淌下,真個是涓滴不留。
那劍身仍然是一泓秋水,映得人須眉生寒,王仲甫深深吐一口氣歎道:“真是一口價值連城的緬劍!”回過頭來對王述先說:“你的機緣漸漸到來了,現在這口劍也許比不上弟弟那枝綠虹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