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回 殲盜向濤村 鋒芒初露 深奇蒙天嶺 雁序中分
關燈
小
中
大
王仲甫自從那一個晚上,看到王述先兄弟演練輕功之後,心裡大為安慰,不過惟一苦惱的是:自己的内功氣功根基太差,刀劍的招式懂得太少,料不到自己費了八九年工夫學來的東西,小過一年就全都被兩兄弟學個淨盡,自己練了四十多年的功力,竟被他兄弟在三兩天的時間内趕過前頭,在這種情形之蔔,本應放他倆兄弟到江湖去閱曆一番,可是,他倆的年紀确是太小,單依靠輕功是不行的,如果遇上内功的高手,仍然要很快的失敗,萬一發生了三長兩短,自己怎能夠對得住已故的于尚書?
可是,蟄居海島,-迹漁村,照這樣下去,兩個孩子怎能找得到名師指點?
隻好叫他們每天早晚自己到鄉村裡練功,白天則要他們讀書寫字,好在他倆兄弟不但天資聰穎,而且勤勉力學,那王述明雖然有時會刁鑽古怪,可是不論他學那一類東西,總是一學就會,尤其悟性之高,更非常人所及,自己教給他的那些招式,他都能夠融會真通,而且有更多的發現,甚至于文學經書力面,任乾玉那樣飽學的文土,也常常被他兄弟問倒,不過他倆兄弟除了質疑問難之外,絕沒有不尊師重道的言行,所以王仲甫一想到這些情形的時候,一道凄怆的情緒,就會襲上心頭。
那王述明更是古怪,從那次演練之後,他卻變得相當緘默,愈加尊師重道起來,讀書練武的剩馀時間,他就撫摩那枝綠虹劍,一時一刻也不讓那枝劍離開身邊,連到王大伯向他取劍去裁鳗皮做緊身衣服和水靠的那一天,述明也跟着去,等到王大伯裁好了衣服,他就把劍拿同來,後來要剪剪補補需要劍的時候,他總是親自送過去,也親自帶回來,王大伯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總說:“這是一把寶劍,但也是一把兇劍,恐怕萬一毛病出在别人的身上至于這枝劍确也使王述明感到惶惑,因為他已經把那枝劍的特點,統統摸熟了,當他套上劍柄套的時候,那-尾就不見了,取下劍柄套則鉗尾也不過是三尺多,并沒有像爺爺所說有二丈四尺的鉗尾,所以使他幾度懷疑自己不是這枝劍的主人,要想加工煉祭,又不懂煉祭的方法,隻好時時刻刻撫摩着它,祈禱着它。
在這個村子裡,唯一能夠和他對招練習武術的就隻有哥哥,但哥哥又找不到好的兵器和他對劍,他雖然不懂得劍術,但他已經把爺爺教的拳術、刀術、槍術、和長劍術,融會到他這枝短劍上來,到底對不對,能不能用,都沒法子證實,隻好悶着頭,在那裡閉門造車。
王述先兄弟每一個晚飯後,就施展輕功跑到村外的椰林去,在那高低不一,距離不等的樹頂上對招,把刀、劍、鞭、槍、棍等練習後,王述明照例抽出他的綠虹劍來并且放出-尾,大舞特舞起來,到了亥時初刻才聯袂回去,他們這樣楝習已經有三個多月了。
王述先也從弟弟那裡學到不少怪式怪招,但弟弟有很多刁鑽的怪招,是因為身體特别靈活而創出來的,王述先竟沒法全學,所以在平地上空拳對招,王述先還可鬥他弟弟百多同合,但如果在樹上,則不到四十回合,就非給弟弟迫得下樹不可。
這一天,王大伯帶着王小舫和丁世成兩人,每人手上都提着一包東西到祠堂來,本來王大伯和丁世成,每天最少來一趟的,可是這次卻帶王小舫一起來,是很少有的事,王大伯坐下之後,就指着那三個包裹對王仲甫說:“裡面包的是十套緊身衣褲,六套水褲,六件背心,和六個小的袋子,都是用鳗皮做成的,現在拿來給老哥分配”。
王仲甫先把那些布包邀同王大伯等人提到内室來,才說:“這些東西怎麼分配,老弟可有一個主意了嗎?” 二老商量了一陣,決定王小舫、丁世成各分一套水靠,任乾玉一套緊身衣,王大伯王仲甫和述先兩兄弟,各得一套緊身衣、一套水靠、一件背心,王述先兄弟還要了四個袋子。
王大伯問道:“你得每人要兩個袋子做什麼?” 王述明口快答道:“伯伯忘記我們那些珠子了?”“也要不了那麼多呀!”“一個袋子裝珠子和救人的東西,另一個袋子,要裝殺人的夷西哪!”王述明理直氣壯地回答了,王大伯和王仲甫等人都不禁望他一眼,二老心裡暗道:“那把綠虹魔劍,真個應在這小魔星身上了,不知道他将來要造多少殺孽呢?” 兩小兄弟分到他的衣服之後,一陣風似的跑到房裡,馬上一件一件裝紮起來,你看我,我看你一陣大笑,等到他倆再出内室時,王小舫和丁世成已經離去,隻有二老還在商議如何收藏剩下來的鳗皮衣物的問題,看到兩兄弟出來那付樣子,倒也好笑,原來那鳗皮衣褲是連在一起的,除了腳踝以下手腕以上和面部之外,全都包裹得密不通風,恰像一個五色斑爛的人熊,但是王述明直嚷:“好了!好了!” 王仲甫斥道:“你盡嚷些什麼好了,說出來給我聽聽!” 王述明不禁一怔,但他接着就說:“爺!你看我這身花斑,如果躲在花樹上,敵人就不容易找到我,這套衣服又是刀槍不入,減少了許多顧慮,我隻消身劍合一竄下來直刺,那怕是鋼鐵也要給我刺個對穿泥!”王仲甫一想,他這個主意真好,他那超人的輕功确是使強敵防不勝防的。
但是嘴裡還是說:“孩子!你不要太高興了,要知道武功這個東西,是一層還有一層高,一山還有一山高,說到山高水更高,你現在的輕功是到處去得了,但是你自己問問看,你能做到登萍渡水,踏雪無痕的地步嗎?尤其你的内功更不行,内功高的人,可以吹氣成劍,噴酒殺人,你這點點道行,遇上内功登峰造極的人還不是被毀了,你現在的身法快,以快打慢是武術的定則,可是人家以靜制動你就一籌莫展了,至于伽的劍術最多還不是做到身随劍走的地步,要想學到身劍合一,劍氣合一還有一段很遠的路要走哩,尤其你倆兄弟身上負着血海深仇,更小能不謹慎言行,勤學本事才是正理,如果單單依靠寶劍和衣服去勝敵人,這算是什麼英雄呢?” 這一番話說得王述明弟兄毛骨悚然,尤其說到血海深仇的時侯,王氏兄弟更悲泣起來,王仲甫也禁不住老淚枞橫,王大伯也免不了淚滴衣襟了。
王仲甫這一段話,使全場都為之黯然,大家緘默了一會,,仍然由王仲甫打破這個靜寂而對王述先兄弟說:“孩子!你倆也不要灰心,因為你們年紀還小,不愁沒有時間去報複那血海的深仇,更不愁沒有機會去學習本事,雖然懷着絕學武功的人難求,可是并不是不可以求,隻要你們下了決心,處處留意,總有機會給你們看到,不過這種特别有本事的人,也許他會喬裝三教九流的人物,隻要是有緣的人才能夠看得出來,沒有緣份的人很容易就錯過機會,以你們兩人來說,是有大大福緣的人,絕不會功虧一篑的,不過時機未到罷了。
” 王述先小兄弟聽了這些話之後,才漸漸停止了悲聲,但王述明又耽憂地問:“我們住在這裡,不出去找師父,難道師父會知道我們而來找我們不成?” 王仲甫道:“這個就要看‘緣’字了。
俗語有說:‘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天下事是說不定的,徒弟找師父是正埋,但師父找待弟是權變,至于說住在村裡不出門這件事,你們倒不需要耽憂,以前因為你們還太小,既沒有什麼本事,也不懂得本地的話,你看在這個村裡除了大伯和任叔叔懂得我們的話之外,還誰懂得你們說什麼,所以不放你們出門,現在你們說本地話已經說得很好了,武功也有了一點基礎,可是又怕你們年輕好事,到處惹禍,所以不放你們出去,你要知道你們年紀雖小,但普通三四十人已經不是你兄弟的對手,尤其述明一出手就是煞着,萬一鬧出人命案子來怎麼辦?而且人家敢和你們打架的人,也許還有更大的勢力,或是有更高的武功的人在背後支持,那不是要闖出報複不已的大禍來?如果你們出去不闖禍,不打架,我才放心你們哩!” 王述先兄弟聽爺爺說答應不打架不闖禍,就準他們離開村子去玩耍,心裡好不高興,連聲答應着,但王述明的問題又來了,他問:“爺!我們絕不闖禍、不打架,但是萬一人家要打我們,欺負我們呢?” 王仲甫道:“那就要看是人麼人了,譬如說,對方是一個不懂得武功的人,他那能夠打到你們的身上,如果對方是武功很高的人,他又怎麼會欺負一個小孩子,假使他真要欺負小孩子,那麼這個人必定是驕傲的壞蛋,這時能夠避免更好,不能避免時,那還有什麼顧慮,不過出手時還得謙讓為好,除了萬不得已,絕不可廢了對方的性命,以免在無意中引出強大的敵人來”這次說得王述明服服帖帖地點頭,當然是很滿意了。
這時王大伯笑道:“照我看來,述先述明到村外去也不會鬧出什麼了不起的亂子,不過本島地僻人稀,還會有什麼好師父給他們闖出來不成?” “這倒不一定呢,愈是成名俠客,愈是高人隐士,他們愈要向蠻荒不毛之地-迹,或則在深山采藥,或則在-井濟人,或則掃除毒物,或則開化愚頑,他們雖然不在官場中求名争利,但社會上直接間接都得到他們的益處,他們為了造福人群,當然不會遁迹到荒漠上去,縱然他們有時進入沒有人姻的地方,但也不能永遠在那地方,本島正是新辟的樂園,安知他們不到這裡來呢?”王仲甫很認真地答覆王大伯的問題,王大伯雖然還有懷疑王仲甫言不盡實,但也不好說什麼了。
于是話題又扯同那剩馀的鳗皮衣物上來。
王仲甫的意見是:那鳗皮衣物對于一個平常的人家,并沒有什麼大的用場,但如果給武林人士知道了,正義的俠客當然不會對這些衣物有不利的行為,而奸邪貧婪的外道必定要來巧取豪奪;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藏到神不如鬼不覺的地方,而且藏物的人本身必需要很好的武功,隻有他一人知道,别人要搶,也未必搶得去,其馀的人既不知道藏在何處,縱然受到敵人威脅利誘,想說也說不出來。
王大伯也覺得這個計劃不錯,二老想來想去惟有王述明可以擔當得起這個任務,别看他對自己人是那麼恭順,可是兩眼含威,秀眉中暗藏着無限的殺氣,可知道他對敵人絕不會姑息的,而且王述明既聰明又精細,雖然有點不太穩重,可是在緊要關頭,别人休想讨到他半點便宜,所以當下就對他說了。
王述明聽到爺爺和大伯托付那麼重大的事情給他做,真的滿懷高興,立刻就想動手。
王仲甫喝道:“你急什麼?真是叫化子留不得隔夜米,你且把你要拿到什麼地方藏去,怎樣藏法,說說看!” 王述明不禁一怔。
笑着道:“爺剛才不是說,隻準我一人知道嗎?為什麼爺也要知道起來了?” 王仲甫給他這麼一說,自已也禁不住好笑,隻好說:“我不要知道你把它藏在什麼地點告訴我,但你得把你怎樣藏的方法告訴我,看看是不是安全啊?” 王述明說:“爺們說要藏那些東西的時候,我已經想好一個地方,我把這些衣物埋到地下去,再用草皮鋪好,誰也看不出那塊地方埋藏着人間的寶物。
因為那地方的地勢平坦,我可以用幾個山頭作為基準,繪起圖來,把圖的一半給爺爺,另一半由我再藏在比較容易認的山洞裡,過了一個時期,原藏寶物的地方連我自己也認不出來,除非找到爺爺拿圖對照,這樣,則敵人找到他,找不到爺,找到爺又找不到我;縱然找到爺和我,而我不說出藏圖的地方,帶他去亂掘也是白費,這樣豈不是安全得多?” 王仲甫靜靜地聽他說出這個方法,覺得他的主意真高,勉勵了一番後,就命他依照計劃做去,那知話剛說完,王述明同房裡去換了一套衣服,拿了一塊銅闆和一把鋼錐子走出來說:“爺,我就去了!” “去那裡?”王大伯奇怪地問,“先去繪圖呀!不然到了夜晚埋了東西怎樣繪?”他匆匆地答了,王仲甫知道他有他的計劃,所以也不再問,說一聲“快回!” 王述明應了,就一直出門去。
過了個多時
那王述明更是古怪,從那次演練之後,他卻變得相當緘默,愈加尊師重道起來,讀書練武的剩馀時間,他就撫摩那枝綠虹劍,一時一刻也不讓那枝劍離開身邊,連到王大伯向他取劍去裁鳗皮做緊身衣服和水靠的那一天,述明也跟着去,等到王大伯裁好了衣服,他就把劍拿同來,後來要剪剪補補需要劍的時候,他總是親自送過去,也親自帶回來,王大伯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總說:“這是一把寶劍,但也是一把兇劍,恐怕萬一毛病出在别人的身上至于這枝劍确也使王述明感到惶惑,因為他已經把那枝劍的特點,統統摸熟了,當他套上劍柄套的時候,那-尾就不見了,取下劍柄套則鉗尾也不過是三尺多,并沒有像爺爺所說有二丈四尺的鉗尾,所以使他幾度懷疑自己不是這枝劍的主人,要想加工煉祭,又不懂煉祭的方法,隻好時時刻刻撫摩着它,祈禱着它。
在這個村子裡,唯一能夠和他對招練習武術的就隻有哥哥,但哥哥又找不到好的兵器和他對劍,他雖然不懂得劍術,但他已經把爺爺教的拳術、刀術、槍術、和長劍術,融會到他這枝短劍上來,到底對不對,能不能用,都沒法子證實,隻好悶着頭,在那裡閉門造車。
王述先兄弟每一個晚飯後,就施展輕功跑到村外的椰林去,在那高低不一,距離不等的樹頂上對招,把刀、劍、鞭、槍、棍等練習後,王述明照例抽出他的綠虹劍來并且放出-尾,大舞特舞起來,到了亥時初刻才聯袂回去,他們這樣楝習已經有三個多月了。
王述先也從弟弟那裡學到不少怪式怪招,但弟弟有很多刁鑽的怪招,是因為身體特别靈活而創出來的,王述先竟沒法全學,所以在平地上空拳對招,王述先還可鬥他弟弟百多同合,但如果在樹上,則不到四十回合,就非給弟弟迫得下樹不可。
這一天,王大伯帶着王小舫和丁世成兩人,每人手上都提着一包東西到祠堂來,本來王大伯和丁世成,每天最少來一趟的,可是這次卻帶王小舫一起來,是很少有的事,王大伯坐下之後,就指着那三個包裹對王仲甫說:“裡面包的是十套緊身衣褲,六套水褲,六件背心,和六個小的袋子,都是用鳗皮做成的,現在拿來給老哥分配”。
王仲甫先把那些布包邀同王大伯等人提到内室來,才說:“這些東西怎麼分配,老弟可有一個主意了嗎?” 二老商量了一陣,決定王小舫、丁世成各分一套水靠,任乾玉一套緊身衣,王大伯王仲甫和述先兩兄弟,各得一套緊身衣、一套水靠、一件背心,王述先兄弟還要了四個袋子。
王大伯問道:“你得每人要兩個袋子做什麼?” 王述明口快答道:“伯伯忘記我們那些珠子了?”“也要不了那麼多呀!”“一個袋子裝珠子和救人的東西,另一個袋子,要裝殺人的夷西哪!”王述明理直氣壯地回答了,王大伯和王仲甫等人都不禁望他一眼,二老心裡暗道:“那把綠虹魔劍,真個應在這小魔星身上了,不知道他将來要造多少殺孽呢?” 兩小兄弟分到他的衣服之後,一陣風似的跑到房裡,馬上一件一件裝紮起來,你看我,我看你一陣大笑,等到他倆再出内室時,王小舫和丁世成已經離去,隻有二老還在商議如何收藏剩下來的鳗皮衣物的問題,看到兩兄弟出來那付樣子,倒也好笑,原來那鳗皮衣褲是連在一起的,除了腳踝以下手腕以上和面部之外,全都包裹得密不通風,恰像一個五色斑爛的人熊,但是王述明直嚷:“好了!好了!” 王仲甫斥道:“你盡嚷些什麼好了,說出來給我聽聽!” 王述明不禁一怔,但他接着就說:“爺!你看我這身花斑,如果躲在花樹上,敵人就不容易找到我,這套衣服又是刀槍不入,減少了許多顧慮,我隻消身劍合一竄下來直刺,那怕是鋼鐵也要給我刺個對穿泥!”王仲甫一想,他這個主意真好,他那超人的輕功确是使強敵防不勝防的。
但是嘴裡還是說:“孩子!你不要太高興了,要知道武功這個東西,是一層還有一層高,一山還有一山高,說到山高水更高,你現在的輕功是到處去得了,但是你自己問問看,你能做到登萍渡水,踏雪無痕的地步嗎?尤其你的内功更不行,内功高的人,可以吹氣成劍,噴酒殺人,你這點點道行,遇上内功登峰造極的人還不是被毀了,你現在的身法快,以快打慢是武術的定則,可是人家以靜制動你就一籌莫展了,至于伽的劍術最多還不是做到身随劍走的地步,要想學到身劍合一,劍氣合一還有一段很遠的路要走哩,尤其你倆兄弟身上負着血海深仇,更小能不謹慎言行,勤學本事才是正理,如果單單依靠寶劍和衣服去勝敵人,這算是什麼英雄呢?” 這一番話說得王述明弟兄毛骨悚然,尤其說到血海深仇的時侯,王氏兄弟更悲泣起來,王仲甫也禁不住老淚枞橫,王大伯也免不了淚滴衣襟了。
王仲甫這一段話,使全場都為之黯然,大家緘默了一會,,仍然由王仲甫打破這個靜寂而對王述先兄弟說:“孩子!你倆也不要灰心,因為你們年紀還小,不愁沒有時間去報複那血海的深仇,更不愁沒有機會去學習本事,雖然懷着絕學武功的人難求,可是并不是不可以求,隻要你們下了決心,處處留意,總有機會給你們看到,不過這種特别有本事的人,也許他會喬裝三教九流的人物,隻要是有緣的人才能夠看得出來,沒有緣份的人很容易就錯過機會,以你們兩人來說,是有大大福緣的人,絕不會功虧一篑的,不過時機未到罷了。
” 王述先小兄弟聽了這些話之後,才漸漸停止了悲聲,但王述明又耽憂地問:“我們住在這裡,不出去找師父,難道師父會知道我們而來找我們不成?” 王仲甫道:“這個就要看‘緣’字了。
俗語有說:‘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天下事是說不定的,徒弟找師父是正埋,但師父找待弟是權變,至于說住在村裡不出門這件事,你們倒不需要耽憂,以前因為你們還太小,既沒有什麼本事,也不懂得本地的話,你看在這個村裡除了大伯和任叔叔懂得我們的話之外,還誰懂得你們說什麼,所以不放你們出門,現在你們說本地話已經說得很好了,武功也有了一點基礎,可是又怕你們年輕好事,到處惹禍,所以不放你們出去,你要知道你們年紀雖小,但普通三四十人已經不是你兄弟的對手,尤其述明一出手就是煞着,萬一鬧出人命案子來怎麼辦?而且人家敢和你們打架的人,也許還有更大的勢力,或是有更高的武功的人在背後支持,那不是要闖出報複不已的大禍來?如果你們出去不闖禍,不打架,我才放心你們哩!” 王述先兄弟聽爺爺說答應不打架不闖禍,就準他們離開村子去玩耍,心裡好不高興,連聲答應着,但王述明的問題又來了,他問:“爺!我們絕不闖禍、不打架,但是萬一人家要打我們,欺負我們呢?” 王仲甫道:“那就要看是人麼人了,譬如說,對方是一個不懂得武功的人,他那能夠打到你們的身上,如果對方是武功很高的人,他又怎麼會欺負一個小孩子,假使他真要欺負小孩子,那麼這個人必定是驕傲的壞蛋,這時能夠避免更好,不能避免時,那還有什麼顧慮,不過出手時還得謙讓為好,除了萬不得已,絕不可廢了對方的性命,以免在無意中引出強大的敵人來”這次說得王述明服服帖帖地點頭,當然是很滿意了。
這時王大伯笑道:“照我看來,述先述明到村外去也不會鬧出什麼了不起的亂子,不過本島地僻人稀,還會有什麼好師父給他們闖出來不成?” “這倒不一定呢,愈是成名俠客,愈是高人隐士,他們愈要向蠻荒不毛之地-迹,或則在深山采藥,或則在-井濟人,或則掃除毒物,或則開化愚頑,他們雖然不在官場中求名争利,但社會上直接間接都得到他們的益處,他們為了造福人群,當然不會遁迹到荒漠上去,縱然他們有時進入沒有人姻的地方,但也不能永遠在那地方,本島正是新辟的樂園,安知他們不到這裡來呢?”王仲甫很認真地答覆王大伯的問題,王大伯雖然還有懷疑王仲甫言不盡實,但也不好說什麼了。
于是話題又扯同那剩馀的鳗皮衣物上來。
王仲甫的意見是:那鳗皮衣物對于一個平常的人家,并沒有什麼大的用場,但如果給武林人士知道了,正義的俠客當然不會對這些衣物有不利的行為,而奸邪貧婪的外道必定要來巧取豪奪;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藏到神不如鬼不覺的地方,而且藏物的人本身必需要很好的武功,隻有他一人知道,别人要搶,也未必搶得去,其馀的人既不知道藏在何處,縱然受到敵人威脅利誘,想說也說不出來。
王大伯也覺得這個計劃不錯,二老想來想去惟有王述明可以擔當得起這個任務,别看他對自己人是那麼恭順,可是兩眼含威,秀眉中暗藏着無限的殺氣,可知道他對敵人絕不會姑息的,而且王述明既聰明又精細,雖然有點不太穩重,可是在緊要關頭,别人休想讨到他半點便宜,所以當下就對他說了。
王述明聽到爺爺和大伯托付那麼重大的事情給他做,真的滿懷高興,立刻就想動手。
王仲甫喝道:“你急什麼?真是叫化子留不得隔夜米,你且把你要拿到什麼地方藏去,怎樣藏法,說說看!” 王述明不禁一怔。
笑着道:“爺剛才不是說,隻準我一人知道嗎?為什麼爺也要知道起來了?” 王仲甫給他這麼一說,自已也禁不住好笑,隻好說:“我不要知道你把它藏在什麼地點告訴我,但你得把你怎樣藏的方法告訴我,看看是不是安全啊?” 王述明說:“爺們說要藏那些東西的時候,我已經想好一個地方,我把這些衣物埋到地下去,再用草皮鋪好,誰也看不出那塊地方埋藏着人間的寶物。
因為那地方的地勢平坦,我可以用幾個山頭作為基準,繪起圖來,把圖的一半給爺爺,另一半由我再藏在比較容易認的山洞裡,過了一個時期,原藏寶物的地方連我自己也認不出來,除非找到爺爺拿圖對照,這樣,則敵人找到他,找不到爺,找到爺又找不到我;縱然找到爺和我,而我不說出藏圖的地方,帶他去亂掘也是白費,這樣豈不是安全得多?” 王仲甫靜靜地聽他說出這個方法,覺得他的主意真高,勉勵了一番後,就命他依照計劃做去,那知話剛說完,王述明同房裡去換了一套衣服,拿了一塊銅闆和一把鋼錐子走出來說:“爺,我就去了!” “去那裡?”王大伯奇怪地問,“先去繪圖呀!不然到了夜晚埋了東西怎樣繪?”他匆匆地答了,王仲甫知道他有他的計劃,所以也不再問,說一聲“快回!” 王述明應了,就一直出門去。
過了個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