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回 魔海吞舟 述明獲至寶 椰林演技 昆仲顯其能

關燈
他倆兄弟鬧着玩的,王仲甫走過去拿起鳗頭骨一看,并沒有經毫損壞,但也訓導他兩兄弟一番說:“鬧着玩也不能這樣鬧呀,要是箍在頭上,那還了得?”王述先笑笑道:“他才箍不到我哩,他箍的總是那些石頭。

    ”把手一指,王仲甫順着瞧,原來十幾個石墩,個個都被箍成兩半,雖然弄得啼笑皆非,但心裡也暗暗滿意了。

     下午王大伯來了,送還那柄小劍,又問道:“述明!你現在有好的劍了,我原給你那口匕首呢?” 王述明的小臉不禁一紅,嚅嚅地說:“伯伯!那口匕首給劍毀了,” 王大伯大笑說:“大概你不知道是劍好刀好,就拿來試試吧!”述明點點頭,王大伯對王仲甫說:“這孩子又聰明,又誠實,隻是性子急一點吧,他福緣深厚,将來必然成名而且是魔鬼的克星哩!” 王仲甫歎一口氣道:“但願如你老弟所說吧,不過我的本事已全教給他倆兄弟了,如果不遇名師,充其量也不過比我稍勝一籌而已,要說出人頭地談何容易?就拿今天的情形來說,他倆兄弟的功夫已非我所及了,擔誤他倆的前途,我真是一個罪人哩!” 王仲甫說着說着不禁掉下,王大伯聽了更是驚異,說道:“他倆兄弟的功夫,竟能超出老哥,是言過其實吧?古人雖有青出于藍的事,但也要有相當時間才行呀,他倆才學一年的武藝,那能進步那麼快?” 王仲甫說:“他們的輕功和内功我還沒有試過,單單拿膂力來說,他倆兄弟就比我強多了,今早上祠堂前面的石墩,一個一個都被述明這孩子打成兩半,這種功力就非我所及了。

    ”王大伯聽他這麼一說,不由得暗暗稱奇,可是,他倆小兄弟肚子裡明白,述先望了述明一眼,嘴一奴,打了一個手勞,就見述明跳跳蹦蹦跑到後面去了,王大伯笑着罵:“你這兩個小鬼頭,越大越壞了,有話不說卻鬼鬼祟祟地搗什麼鬼?”王述先又是神秘地一笑。

     可是王述明笑嘻嘻地出來了,手裡拿着一個小紙包,來到王大伯面前說:“伯伯!你猜是什麼東西!” 王仲甫喝道:“好沒規矩,伯伯那知道是什麼東西,快說!” 王述明小臉一紅,笑道:“我們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呢,不過已經吃很多了,昨夜人多不夠分,所以沒有拿出來,今天正好請爺爺和伯伯看是什麼東西,好告訴我們。

    ”一面說一面打開紙包,一陣清香竟撲入鼻孔,隻見六顆銀白色的果子滾動着,王大伯拿一個起來一聞,精神自然一爽,但也不知道是什麼,王仲甫更不知道是什麼,隻好問:“你們從那裡得來的?” “爺!他從海裡面殺死血鳗之後,就看到這些果子,連根都拔回來了,那把小劍就在樹根下,我昨夜隻告訴劍的事,卻忘記了告訴還得了這些銀果。

    ”王述先搶着答覆了,又接着說:“我們昨天在船上搶着吃了很多,弟弟吃得更多,他在水裡就吃了幾十個,到後來想起連果名也不知道,所以才留這幾個回來問的,不然,在海裡餓着肚子,再多幾十個也吃完了,說也奇怪,我們吃了銀果之後,就不大覺餓,肚裡的氣總是-烘烘的,本來弟弟的力氣比不上我,可是今早上我拿上半截鳗骨,雖然能夠拿起來,但總沒有弟弟舞得輕松,跳躍也沒有弟弟靈活,可能就是吃了這些銀果的緣故呢。

    ” 二老聽完述先的話不禁同時“哦!”了一聲。

     王仲甫跳起來說:“慢着吃,等我試試看!”立刻拉着王大伯到門外,王仲甫很吃力地拿起上截鳗骨,可是沒有辦法把它抖直起來,王大伯也吃力地拿起下截鳗骨,情況也和王仲甫差不了許多,輪到他倆小兄弟來拿,都是單手拿起,輕輕一抖,那鳗骨就随勢筆直起來,王述明更把鞭往後一圈,從頭上向前箍去,“吧!”的一聲,把原先打成兩半的石墩打成粉碎。

     二老交換了一眼,點點頭贊歎道:“仙緣!仙緣!” 他們正要轉回祠堂的時候,卻聽到任乾玉在笑喊:“那麼大的熱天,還要練武,小兄弟為什麼拿石頭來發氣了?”他一面說一面走來,王仲甫見他來到,心裡大喜說:“任世兄! 我們正有點小東西給你辨認辨認呢,”于是五人同進了大廳,任乾玉早就注意桌上放着的果子,大叫道:“你們到那裡得來那麼多銀果?” “真的是銀果?你且說有什麼好處着!”二老幾乎同時叫起來,任乾玉道:“我也不知道是真銀果假銀果,不過道書上有這麼一段記載:‘銀果,實圓而白,産于南海深處,感地中火而生,三年結實,服之令人氣力倍增,有返老還童之效,與芝實,萍實等同服,久之,脫胎換骨,長生不老。

    ’呢”王仲甫點點頭道:“到底是讀書人聞多識廣,任世兄已經猜中了,述明弟兄亂打亂撞叫做銀果,卻不道真是銀果,這也奇了。

    ” 大伯再要他小兄弟吃,他倆再也不肯吃了,述明還說:“我們吃了那麼多,還要再吃,難道真要成仙不成!” 王仲甫吃了兩顆銀果之後,立刻告退到後廳去了,王大伯和任乾玉知道他去練功,也不打擾他,任乾玉往桌上拿起那把劍,順手拔出來一看,卻見一道線光閃出,暗暗驚奇,他把那小劍翻來覆去地看了又看,很奇怪這把好劍為什麼沒有一個名字,而且那劍柄烏油油地,似乎是後來裝上去的套子,但是拔又拔不出,搖也搖不動,不過,他對這劍柄總抱有一種疑惑,靈機一動,他把王述先叫過來說:“小兄弟!這劍枘必然有古怪,你力氣大些,拔拔看,能否把它分離出來”。

     王述先先把劍套回鞘裡,再一手握劍潭,一手握劍柄,用力去拔,結果仍是分毫不動,而且把小臉兒漲紅了,隻好把劍交給王述明的手裡,王述明部也古怪,他先不急急拔劍,隻是反覆查察那劍柄結合的異狀,看了一會,他臉上浮着笑容,用左手姆往劍潭上一推,那劍潭卻被他推向右邊,再順手一拔,“霍!”的一聲,居然把柄套和劍柄分離,隻見那劍柄上毫光閃爍,原來柄的兩旁各鑲着半寸寬一寸長的晶玉,玉的旁邊圍繞着燦爛奪目的小珠。

     任乾玉接過王述明遞過來的劍,再詳細的尋找,卻看到那兩塊透明的晶玉之下,隐隐約約地顯出“綠虹”兩個篆體文字來,但這柄劍的出處,卻非任乾玉所能知道了,不過,由那劍柄的裝飾,和劍身的長度看來,似乎不是上陣用的兵器,也許是古時女子用以防身的利器,可是王述明知道這柄劍叫做綠虹之後,卻如醉如癡,念不絕口,王大伯等人,見到他這付失神的樣子,倒是暗暗好笑。

     任乾玉和王大伯欣賞一會綠虹寶劍之後,正待交還述明,這時王仲甫走出來了,王大伯順手把綠虹劍向王仲甫手中一遞說:“這枝劍叫做綠虹”。

     “綠虹?”王仲甫驚得叫起來,任乾玉說:“照這樣看來,師父必定知道這柄劍的來曆了?” 王仲甫坐定了才輕輕地說:“這柄綠虹,不知是不是那把綠虹?” 王述明驚訝地問:“什麼?有兩把綠虹?”王仲甫白了他一眼,吓得他又低下頭去,王述先連忙在他耳邊說:“兄弟!不要打岔,讓爺爺說可不好嗎?” 王仲甫看到他倆這種情形,心裡也起了一種憐惜和内疚,他倆還是一個小孩子,那能就嚴厲要求他學成人的言行呢,所以很快就接下去說:“如果是那把綠虹,則述明這孩子不但福緣深厚,而且恐怕還有仙緣之分,最低限度,也可以成為一代奇俠,不過,要是那把綠虹,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殺孽太重,自從鑄成這把劍之後,已不知殺了多少奸邪貪佞,但也有不少成名的俠客,因為擁有這把劍而引起異派觑觎,失手喪命哩!”這席話,說得王述先、王述明兄弟毛骨悚然。

     王大伯原來側耳恭聰,很想早一點知道絲虹劍的來曆,那知聽着聽着卻聽出這一套劍論來,他一個不耐煩,賭着氣道:“那還不是有德者得之,無德者失之那一套,管它是真綠虹假綠虹,你先把它的來曆說出來吧。

    ” 王仲甫知道王大伯急于想知道劍的來曆,乃笑了一笑說:“綠虹劍是春秋戰國時名鑄劍師歐陽冶子所造,歐陽冶子一生鑄了六把出名的劍就是巨阙、青霜、紫電、吳鈎、魚腸、和綠虹,前四柄是長劍,後兩柄是短劍,除了吳鈎是雙劍之外,其馀都是墨劍,都是同一時期的出品,聽說都已成為神物,吳鈎更能夠單獨飛起來取敵人首級;這六柄寶劍連吳鈎可算是七柄,它的長度和寬度各有不同,劍光的顔色也有分别,指彈的聲音也有分别。

    巨阙、青霜、紫電三劍,在戰國時失蹤,到了漢唐兩朝偶而出現;吳鈎劍鑄成之後就流入吳王夫差之手,後來越國滅了吳國,此劍從吳宮裡飛去;魚腸劍是每人都知道是燕太子丹買贈荊轲刺秦王的那一枝,後來收入阿房宮,到楚人焚毀阿房宮之後,魚腸劍也是不見了;綠虹劍是歐陽冶子所鑄六劍中最短一柄,劍身寬八寸,長六寸四分,劍柄長三寸六分,金劍長一尺零一分,用指甲在劍身上彈起來,會發出一種金玉相撞擊的锵锵之聲,和上述的五劍同具有吹毫斷發,斷金截玉的本能,别看這綠虹劍很矩,但它如帶有二丈四尺長的鑒尾,普通刀劍不但說接觸它的鋒锷,隻要碰上它的鑒尾也會被他毀折,本來這枝綠虹劍鑄成之後,被趙國重金購去,後落到秦将白起手中,秦亡之後,綠虹劍失蹤很多年,到了宋朝才再發現此劍在雲南哀牢山劍客玄玄子手中,玄玄子得到綠虹劍之後,如虎添翼,胡作非為起來,有一次玄玄子來到湖廣,被龍虎山張真人破了他的邪法,給匡廬劍客淩霄子聯合華山劍客霓虹子,蕭湘劍客赤貞子,和九華劍客湘靈子等人圍攻,經了兩晝夜的激戰,才殺死玄玄子這個魔頭,但湘靈子卻劍毀人傷,所以這枝劍就落到湘靈子手中,過了幾年湘靈子、淩霄子、霓虹子、赤貞子等老一輩劍客,又被玄玄子的徒弟各個擊破,次第被殺。

    此後幾十年間,循環報複,不知犧牲了多少俠客,到了元朝這枝劍忽然消失,一直不見有人提起,卻不道在海裡會被述明找到。

    ”王仲甫說到這裡又望王述明一眼,又繼續說“如果真是綠虹古劍,那就要帶來無限殺孽了!” 這時,各人始恍然大悟,緘默了一會,任乾玉再說:“是不是綠虹古劍,我們拿尺來量一量不是可以證明了?如果真怕它帶來不幸,就乾脆把它丢回木瀾頭去,讓那些不要命的人去尋找還不是一了百了?” 王仲甫聽了小禁呵呵大笑道:“任世兄說得倒是輕松,但是神物的出現,有關劫運的消長,豈是能一丢就了之的,老拙雖是武夫,但曾聽過先師說,這類寶刀寶劍已經通神,有緣的人才能遇合,如果我們把它丢掉給另一魔頭取去,豈小是帶來更大的災害?祗有讓它落在我們的手中,作為清除奸先,保衛善良的利器,才是正理哩!”王仲甫這番話說得王大伯任乾玉不斷地點頭、感佩! 本來王述明聽說要把劍丢掉,已經滿肚子不願意,但後來聽到爺爺說不必丢,又是滿懷高興,他這些舉動和表情,都落在幾個大人的眼裡,王仲甫看他雖然是小小的年紀,唇紅齒白,滿臉稚氣,但已是星目含威,赤氣隐透華蓋,意料他将來必然是惡人的克星,不過他還沒有學到好的武功,深恐贊美他反會養成他驕傲的習性,而妨害了他将來習武的前途和報仇的願望,所以他一味用壓的手段,以圖去掉述明的驕氣罷了,這時他看見述明滿臉高興的樣子,倒也覺得這孩子的可愛,于是他叫述明去借一把尺子來,述明一步一跳地出去了,王仲甫又對王大伯任乾玉等人說:“這枝劍不用量我也敢決定它是真的綠虹了,昨晚上割鳗的時候,我就看到它閃閃的線光,雖然知道是一件寶物,但是怎樣也想不到會是上古奇珍,剛才被任世兄提起,我就聯想起來了,但不知你們怎樣看出來的?” 任乾玉把如何看出劍柄古怪的地方,和述明分解劍柄的情形說了,王仲甫更贊歎道: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何況那麼大的機緣,豈不是冥冥之中,自有主宰,述明這孩子,小小年紀,偏多遇合,可見一切勉強不得,不過,他的武藝還是在幼稚階段,這枝寶劍又鋒芒太露,恐一旦遇上高手,不但被人奪去寶劍,甚至還失去生命哩,還是述先這孩子,老成持重,安安穩穩,現在還沒有什麼遇合,但是将來的成就,未必就會落于述明之後哩!”仲甫挂念着王述先、述明兄弟的前途,不覺竟有點語無倫次起來。

     任乾玉忙接口婉勸道:“神物既然遇合,述明兄弟必然有他的機緣,也許處處得貴人幫助,逢兇化吉,師父何必耽憂?就拿他去木欄頭這件事來說,那地方去一萬人就要死九千九百九十九,惟有他倆兄弟去了不但依然無恙,還要拿到寶物回來,反使全村受福,再說他如果在未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