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寒熱交煎 頓悟法相皆虛執 虛實莫測 難明真情惑群豪
關燈
小
中
大
郝春泰實在是不愧陰險狡詐,他知道如果是普通的洞窟,就是把洞徑歸路炸毀,想要将王子夫婦這樣的人物活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他所找的這一座洞窟,除了他摹刻玄陰經圖文的那一段石質較硬以外,其餘的地方,都是砂質岩石,一經火藥爆炸,全都震成晶砂,大家小時候玩過砂的人,一定知道砂礫的性質,就可以知道,王子夫婦為何不再繼續挖掘下去的道理了。
如果這段歸路不長,隻要将砂礫運到一邊,也還可以挖通,可是他們被埋在山腹之中,那些沙礫,根本堆砌不起來,挖了這邊,那邊又塌了下來,挖了那邊,這邊又塌了下來,王子夫婦雖然武功再高,又有甚麼辦法可想呢?因此,隻好停止挖掘,頹然地坐在地上,靜候死神的光臨了。
這樣,不知過了多少時間,雪魄公主突然發現一個事實,就是歸路雖然被砂子緒得死死的,卻沒有感到有一點悶氣的現象,那豈不是怪事。
對,東方王子一聽雪魄公主說出這種現象以後,也感到非常奇怪,倆人馬上就想到其他的原因,這個洞窟,一定有與外面通氣的地方存在,否則,絕不可能有此現象出現。
于是,倆人馬上站了起來,向四周仔細地尋找那個通氣的地方。
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終于讓他們在一塊滿布青苔的石壁上,找到了一個比指頭稍大一點的小洞,一陣陣清新的冷氣,正不斷地從那個小洞裡,吹了進來。
有甚麼用呢?那塊有洞的岩壁,簡直比鐵還硬,王子夫婦運用鐵指功,把那個小洞挖了半天,還沒有挖大一分一毫,直氣得他們槌壁呼号,幾乎發起狂來。
陡然,奇迹出現,當東方王子夫婦猛烈地槌着那塊石壁的時候,那塊石壁,竟然有向外陷落的樣子。
王子夫婦,不禁欣喜若狂,馬上運用全身功力,四掌一齊抵緊石壁,奮力往外推去! 卡嚓,卡嚓!軋!軋!軋!就像是兩扇很厚的鐵門,因為年代太久,門樞給鏽住了,再被人推開所發生的聲吾一樣,那塊石壁,竟然被他們推得從當中裂出一道細縫,緩緩地向兩邊分開。
真是令人夢想不到,這面石壁,果然是一座洞府的門戶。
當他們合力猛推以後,忽然一絲微弱的光線,從那中間的裂縫裡透了過來。
終于那兩扇巨大的石門,被他們推開了,借着那微弱的光線,他們已經看出,在那石門的後面,是一闾略經人功修飾過的石室。
不過,除了他們推開的這一道石門以外,似乎還是沒有走出這座山腹的任何通道,滿腔的興奮,不禁又涼了半截。
當然,他們并沒有絕望,馬上又在這闾石室裡面,搜尋起來。
首先找的,當然是那光線的來源,這不用他們費甚麼事,很快就發現那是一顆嵌在室壁上的珠子,由于年代太久,上面蒙了一層很厚的灰塵,所以光線非常微弱,經過他們加以拂拭以後,石室裡面,馬上大放光明,登時照耀得和白晝差不多了。
接着,又讓他們發現了一個碗大的風洞,一陣陣的清新空氣,正不斷地往那兒吹了進來,不過,還是使他們失望得,雖然那個風洞四周的石質,并沒有那扇石門那麼堅硬,也還是不容易挖得動它,而且,風洞彎彎曲曲,似乎很深很遠,郎使盡力去挖,究竟要多少時間,才能挖到外面去,誰也沒有辦法确定,反正,絕不是十天半個月所能辦得到的,王子夫婦不傻,當然不會再做這種徒勞無益的事情。
此外,除了當中有一個很大的石案,靠牆鑿着一個石缸以外,就再也沒有任何東西了。
那一個石缸,上面用石闆蓋得密密地,不知裡面盛的是甚麼東西,兩人走過揭開一看,頓時一股清香,沖進鼻管。
低頭一看,原來裡面貯滿一缸黏膩膩的乳白色液體,雪魄公主見多識廣,馬上認出那是一種靈鐘石乳,正是對于修道人最有益處的東西,這樣一來,總算找到了吃的東西,以他們那份接近辟殼程度的功夫,有了這一缸靈鐘石乳,維持個一年半載,還不至戍甚麼問題。
緊鎖的眉梢,至此,才稍稍開展了一點。
既然這座石室,沒有其他的通道,兩夫婦也就懶得再找,食物既已無虞,就先把石室打掃幹淨,暫時住了下來再說。
甚麼,石案上還寫得有字,如果他們不打掃房間,把那石案上的一層很厚的灰塵掃掉,還真發現不了。
倆人仔細一看,原來那是一首用梵文寫成的偈語: “洞塌歸路塞, 因地果還生; 境困心不困, 無困亦無通; 雙修離諸物, 勤求定慧因; 須知火宅内, 無礙自通行。
” 右署摩诃尊者謹志以贈有緣,王子夫婦至此,始知數由前定,郭惹雅那所說的話,業已應驗,短時絕無法出困。
隻是後兩句偈語,詞意晦澀,意義難明,又似指示修為口訣,又似指點出困方法,怎麼也想不通其中的意義,也就隻好算了,灰塵全部掃淨以後,在石案下又發現有兩個深不可測的小洞,不知是幹甚麼用的,倆人都把它忽略了過去,倒是另一面的牆發現一道用石栓塞住的泉孔,确實舍他們欣喜了一陣,因為雪魄公主很愛幹淨,有了這道細泉,就不至于變得像泥人似的了。
倆人在這山腹的石室裡,住了下來,勤修了一段時間以後,突然,那石案的一個小洞裡,冒出一絲一絲的火焰出來,刹那間,室内溫度急劇上升,熱得他們汗流如洗,差不多皮膚都焦了。
幸虧他們都習得有深厚的瑜珈内功,才算勉強忍受下來,好不容易那小洞的火焰,又慢慢地縮了回去。
可是人也疲倦得幾乎奄奄一息,時間再要稍久一點,怕不雙雙到閻老五那兒去報到去了。
可是,當他們逐漸恢複疲勞以後,沒有多久,那另外一個小洞,又突然冒出一股股的白氣,霎時室内變得像寒冰地獄一樣,比起聖母峰的山頂,還要冶得使人難受,簡直把人的全身血液,都要凍得凝結起來,那滋味,真不是人所能忍受得了的,但山腹之内,無處可逃,兩夫婦又隻好咬緊牙關,強運内功相抗,總算又挨了過去,那個小洞的寒氣,也慢慢地縮了回去。
就這樣,兩個小洞,像有周期性似的,間歇地從地底冒出火焰與寒氣。
簡直使得他們兩夫婦疲于奔命,那一份苦痛,簡直不是常人受得了的。
如果不是那缸靈石乳,有怯熱退寒,補足元氣的功效,就是他們夫婦兩個,也受不了這種長久的煎熬。
由于不斷運功抵抗這兩種冷熱的侵襲,他們的内功,不知不覺地突飛猛進起來。
慢慢地,也就習以為常,不以為苦了,同時,更讓他們體會出不少心得來。
隻要他們平心靜氣,對于那冷熱二氣,不加理睬的時候,就感到好受得多,微一動念,酷寒燥熱,立郎使他們感受不了。
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熬練,倆人終于得到個中三昧,把那一個浮動的心靈,完全靜止了下來。
大概兩個小洞的寒熱之氣,交互冒出十次以後,當那個熱洞第十一次冒火的時候,王子夫婦照着以往的經驗,雙雙盤膝趺坐,視若無睹地用起功來。
慢慢,情形似乎有點不對起來,那熱的感覺,并不像以往那樣,隻要運功一周,就會減退下去,竟是愈來愈熱,同時,體内丹田的一把欲火,也蠢蠢欲動,大有令人走火入魔之勢,最初,兩人還能勉強忍受得了,捺着性子強行運功,外抗炎熱,内壓心火後來竟是越來越感到不行,眼看就要雙雙走火自焚之際。
突然,石案上最後那兩句偈語,同時在兩人的腦海裡閃了起來。
“須知火宅内,無礙自通行。
” 倆人心中暗自念到無礙自通行這一句偈語的時候,登時感到大悟。
四大皆空,五蘊非有,不起分别,何來水火。
無礙無礙,心中自礙,抗甚麼炎熱,壓甚麼心火。
哈!刹那問,還有甚麼燥熱,還有甚麼心火,内外渾然一體,但覺滿室紅光,我即是火,火即是我,王子夫婦兩人當即進入涅盤境界,無想無無想,非修非非修,根本已不知我之存在。
良久,良久,倆人也不知經過了多少時間,方始從禅定之中,回複過來,但覺體内氣機,活活潑潑,流暢不已,心中再無一點雜念。
本來,郭惹雅那傳授給他們的那一篇雙修心法,因為詞意太深,無從領會,一直沒有修練,此時,卻已完全貫通,再也沒有半點疑義了。
外界物相,本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假相,運功相抗,即已着相,即是分别,外火内火,交相煎迫,那裡不會産生魔相呢?一旦渾忘物我,則内火外火,融為一體,功力自然突飛猛進羅!怪不得現代有許多瑜珈大師,入火不焚,吞毒不腐,使得那些科學家,瞠目結舌,不知其所以然了。
就這樣,王子夫婦兩人,在這山腹石室之内,勤修瑜珈雙修心法,不但對于那小洞之中,按期冒出來的火焰寒氣,不再感到痛苦,慢慢地,便和平常一樣,連打坐行功都不需要,體内
因此,他所找的這一座洞窟,除了他摹刻玄陰經圖文的那一段石質較硬以外,其餘的地方,都是砂質岩石,一經火藥爆炸,全都震成晶砂,大家小時候玩過砂的人,一定知道砂礫的性質,就可以知道,王子夫婦為何不再繼續挖掘下去的道理了。
如果這段歸路不長,隻要将砂礫運到一邊,也還可以挖通,可是他們被埋在山腹之中,那些沙礫,根本堆砌不起來,挖了這邊,那邊又塌了下來,挖了那邊,這邊又塌了下來,王子夫婦雖然武功再高,又有甚麼辦法可想呢?因此,隻好停止挖掘,頹然地坐在地上,靜候死神的光臨了。
這樣,不知過了多少時間,雪魄公主突然發現一個事實,就是歸路雖然被砂子緒得死死的,卻沒有感到有一點悶氣的現象,那豈不是怪事。
對,東方王子一聽雪魄公主說出這種現象以後,也感到非常奇怪,倆人馬上就想到其他的原因,這個洞窟,一定有與外面通氣的地方存在,否則,絕不可能有此現象出現。
于是,倆人馬上站了起來,向四周仔細地尋找那個通氣的地方。
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終于讓他們在一塊滿布青苔的石壁上,找到了一個比指頭稍大一點的小洞,一陣陣清新的冷氣,正不斷地從那個小洞裡,吹了進來。
有甚麼用呢?那塊有洞的岩壁,簡直比鐵還硬,王子夫婦運用鐵指功,把那個小洞挖了半天,還沒有挖大一分一毫,直氣得他們槌壁呼号,幾乎發起狂來。
陡然,奇迹出現,當東方王子夫婦猛烈地槌着那塊石壁的時候,那塊石壁,竟然有向外陷落的樣子。
王子夫婦,不禁欣喜若狂,馬上運用全身功力,四掌一齊抵緊石壁,奮力往外推去! 卡嚓,卡嚓!軋!軋!軋!就像是兩扇很厚的鐵門,因為年代太久,門樞給鏽住了,再被人推開所發生的聲吾一樣,那塊石壁,竟然被他們推得從當中裂出一道細縫,緩緩地向兩邊分開。
真是令人夢想不到,這面石壁,果然是一座洞府的門戶。
當他們合力猛推以後,忽然一絲微弱的光線,從那中間的裂縫裡透了過來。
終于那兩扇巨大的石門,被他們推開了,借着那微弱的光線,他們已經看出,在那石門的後面,是一闾略經人功修飾過的石室。
不過,除了他們推開的這一道石門以外,似乎還是沒有走出這座山腹的任何通道,滿腔的興奮,不禁又涼了半截。
當然,他們并沒有絕望,馬上又在這闾石室裡面,搜尋起來。
首先找的,當然是那光線的來源,這不用他們費甚麼事,很快就發現那是一顆嵌在室壁上的珠子,由于年代太久,上面蒙了一層很厚的灰塵,所以光線非常微弱,經過他們加以拂拭以後,石室裡面,馬上大放光明,登時照耀得和白晝差不多了。
接着,又讓他們發現了一個碗大的風洞,一陣陣的清新空氣,正不斷地往那兒吹了進來,不過,還是使他們失望得,雖然那個風洞四周的石質,并沒有那扇石門那麼堅硬,也還是不容易挖得動它,而且,風洞彎彎曲曲,似乎很深很遠,郎使盡力去挖,究竟要多少時間,才能挖到外面去,誰也沒有辦法确定,反正,絕不是十天半個月所能辦得到的,王子夫婦不傻,當然不會再做這種徒勞無益的事情。
此外,除了當中有一個很大的石案,靠牆鑿着一個石缸以外,就再也沒有任何東西了。
那一個石缸,上面用石闆蓋得密密地,不知裡面盛的是甚麼東西,兩人走過揭開一看,頓時一股清香,沖進鼻管。
低頭一看,原來裡面貯滿一缸黏膩膩的乳白色液體,雪魄公主見多識廣,馬上認出那是一種靈鐘石乳,正是對于修道人最有益處的東西,這樣一來,總算找到了吃的東西,以他們那份接近辟殼程度的功夫,有了這一缸靈鐘石乳,維持個一年半載,還不至戍甚麼問題。
緊鎖的眉梢,至此,才稍稍開展了一點。
既然這座石室,沒有其他的通道,兩夫婦也就懶得再找,食物既已無虞,就先把石室打掃幹淨,暫時住了下來再說。
甚麼,石案上還寫得有字,如果他們不打掃房間,把那石案上的一層很厚的灰塵掃掉,還真發現不了。
倆人仔細一看,原來那是一首用梵文寫成的偈語: “洞塌歸路塞, 因地果還生; 境困心不困, 無困亦無通; 雙修離諸物, 勤求定慧因; 須知火宅内, 無礙自通行。
” 右署摩诃尊者謹志以贈有緣,王子夫婦至此,始知數由前定,郭惹雅那所說的話,業已應驗,短時絕無法出困。
隻是後兩句偈語,詞意晦澀,意義難明,又似指示修為口訣,又似指點出困方法,怎麼也想不通其中的意義,也就隻好算了,灰塵全部掃淨以後,在石案下又發現有兩個深不可測的小洞,不知是幹甚麼用的,倆人都把它忽略了過去,倒是另一面的牆發現一道用石栓塞住的泉孔,确實舍他們欣喜了一陣,因為雪魄公主很愛幹淨,有了這道細泉,就不至于變得像泥人似的了。
倆人在這山腹的石室裡,住了下來,勤修了一段時間以後,突然,那石案的一個小洞裡,冒出一絲一絲的火焰出來,刹那間,室内溫度急劇上升,熱得他們汗流如洗,差不多皮膚都焦了。
幸虧他們都習得有深厚的瑜珈内功,才算勉強忍受下來,好不容易那小洞的火焰,又慢慢地縮了回去。
可是人也疲倦得幾乎奄奄一息,時間再要稍久一點,怕不雙雙到閻老五那兒去報到去了。
可是,當他們逐漸恢複疲勞以後,沒有多久,那另外一個小洞,又突然冒出一股股的白氣,霎時室内變得像寒冰地獄一樣,比起聖母峰的山頂,還要冶得使人難受,簡直把人的全身血液,都要凍得凝結起來,那滋味,真不是人所能忍受得了的,但山腹之内,無處可逃,兩夫婦又隻好咬緊牙關,強運内功相抗,總算又挨了過去,那個小洞的寒氣,也慢慢地縮了回去。
就這樣,兩個小洞,像有周期性似的,間歇地從地底冒出火焰與寒氣。
簡直使得他們兩夫婦疲于奔命,那一份苦痛,簡直不是常人受得了的。
如果不是那缸靈石乳,有怯熱退寒,補足元氣的功效,就是他們夫婦兩個,也受不了這種長久的煎熬。
由于不斷運功抵抗這兩種冷熱的侵襲,他們的内功,不知不覺地突飛猛進起來。
慢慢地,也就習以為常,不以為苦了,同時,更讓他們體會出不少心得來。
隻要他們平心靜氣,對于那冷熱二氣,不加理睬的時候,就感到好受得多,微一動念,酷寒燥熱,立郎使他們感受不了。
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熬練,倆人終于得到個中三昧,把那一個浮動的心靈,完全靜止了下來。
大概兩個小洞的寒熱之氣,交互冒出十次以後,當那個熱洞第十一次冒火的時候,王子夫婦照着以往的經驗,雙雙盤膝趺坐,視若無睹地用起功來。
慢慢,情形似乎有點不對起來,那熱的感覺,并不像以往那樣,隻要運功一周,就會減退下去,竟是愈來愈熱,同時,體内丹田的一把欲火,也蠢蠢欲動,大有令人走火入魔之勢,最初,兩人還能勉強忍受得了,捺着性子強行運功,外抗炎熱,内壓心火後來竟是越來越感到不行,眼看就要雙雙走火自焚之際。
突然,石案上最後那兩句偈語,同時在兩人的腦海裡閃了起來。
“須知火宅内,無礙自通行。
” 倆人心中暗自念到無礙自通行這一句偈語的時候,登時感到大悟。
四大皆空,五蘊非有,不起分别,何來水火。
無礙無礙,心中自礙,抗甚麼炎熱,壓甚麼心火。
哈!刹那問,還有甚麼燥熱,還有甚麼心火,内外渾然一體,但覺滿室紅光,我即是火,火即是我,王子夫婦兩人當即進入涅盤境界,無想無無想,非修非非修,根本已不知我之存在。
良久,良久,倆人也不知經過了多少時間,方始從禅定之中,回複過來,但覺體内氣機,活活潑潑,流暢不已,心中再無一點雜念。
本來,郭惹雅那傳授給他們的那一篇雙修心法,因為詞意太深,無從領會,一直沒有修練,此時,卻已完全貫通,再也沒有半點疑義了。
外界物相,本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假相,運功相抗,即已着相,即是分别,外火内火,交相煎迫,那裡不會産生魔相呢?一旦渾忘物我,則内火外火,融為一體,功力自然突飛猛進羅!怪不得現代有許多瑜珈大師,入火不焚,吞毒不腐,使得那些科學家,瞠目結舌,不知其所以然了。
就這樣,王子夫婦兩人,在這山腹石室之内,勤修瑜珈雙修心法,不但對于那小洞之中,按期冒出來的火焰寒氣,不再感到痛苦,慢慢地,便和平常一樣,連打坐行功都不需要,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