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古墓困老俠 卞夢熊垂危得救 龍潭淹小友 秦含柳絕處逢生

關燈
從此以來,秦逸庵夫婦就小心翼翼地把小孩撫養起來,從他身上帶的那串珠鍊和九龍佩的反面,發現一個柳字,就替他取了一個名字,叫做秦含柳。

     此時,昆昙上人尚未涅磐,當他來到秦家,一看到這個小孩的時候,馬上歎為奇才異秉,隻可惜自己不久就要西歸,與他無緣,否則倒是自己的衣缽傳人。

    不過他看出這個小孩,隐含殺機,而且情孽很重,如果流入異途,就要天下大亂,因此就對秦逸庵說:“老施主,此子将來造就不凡,不過溺愛不得,必須從小教他多讀經史,養成一股浩然正氣,方能造福人群,否則,恐怕就是一個禍害。

    同時,他也同施主一樣,不是名利中人,希望不要讓他做官,如果施主同意老衲的話,我也想為他盡一點微力。

    ” 秦逸庵對于老和尚,是平生最敬服的一個人,對于他所講的話,當然百分之百的信服,因此說道:“老禅師說那裡話來,就是你不吩咐,我也不會放任,一切就聽老禅帥的處理好了。

    ” 于是昆昙上人就要他在次日早晨,把秦含柳抱到他所住的石洞裡去,盡三日之功,将自己修練了百年的内家真力,為他打通奇經八脈,并用靈藥内服外敷,為秦含柳在武學上紮下了初步的根基。

     轉眼三年過去,秦含柳已經四歲,卻長得像五六歲的孩子一般,本來按理這麼大的小孩,根本不到讀書的年齡,秦逸庵好玩似的教他認了幾個字,居然過目不忘,入口成誦,隻喜得老夫婦一張口,笑得合不攏來。

    因此,就找了一些比較簡單的經史,開始對他進行教育,卻沒有想到,就在這一年裡,昆昙上人大限已至,在他所居的石洞裡面,無疾而終,老和尚沒有弟子,遺命全部東西,等秦含柳長大以後,全部交他承受。

    那隻白猿,也請秦逸庵代為飼養,秦逸庵遵照遺言,将老和尚火化以後,把他的骨灰埋在那座石洞的中央,然後領着那隻白猿,檢點全部遺物,帶回家裡,因為遺物指定由秦含柳長大以後承受,也就沒有細看,統統用一個大箱子,把它們鎖好保存起來。

    如果不是這樣,那裡面有老和尚所寫的一本武功心法,如果讓秦含柳發現照練,那麼幾年以後,也就不會遇險,巧獲奇緣,那麼現在成就,也就不會高到那裡去了。

     昆昙上人涅磐以後,秦逸庵就全心全意的按照老和尚的意思,教秦含柳廣讀經史,以秦逸庵那樣博學,竟在短短的兩三年内,弄得沒有東西可以教了,而且在見解上面,有時還要比自己來得高明,幾乎想帶着他回轉家鄉應試,一吐自己從前在考場裡面所受的一股子憋氣,可是想到昆昙上人初見秦含柳時所說的那一段話,最後還是把這個念頭打消,不過卻想到除了做官以外,還有甚麼事情可以造福人群呢?因為他是一個文人,所以始終沒有想到武功方面去,最後決定把自己一生研究醫學的心得,全部傳授給他,因此,除了在家裡面給他講解醫書以外,就帶着他漫山遍野地亂跑,去實地認清那些藥草的産地和名稱,有時也讓他單獨在附近采集一點标本,制煉各種成藥。

     這樣一來,小孩子沒有不好玩的,就差不多整天外面亂跑,不過義犬阿黑,不論他到甚麼地方去,始終寸步不離,秦逸庵知道這條黑犬,是名山靈種,并且在父子兩人一同外出采藥的時候,曾經親眼看到過它撲殺一頭花豹。

    使自己父子渡過危機,并且秦含柳非常懂事,從來不在外面玩得太久,兩三個時辰以内,總要回來一次,因此,也就放心讓他在外面亂跑,不加管制,不過隻告誡他有幾處奇險的地方,不準前往而已。

     到了秦含柳八歲的那一年,小孩長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尤其是受了義父的嚴教,表現出一股非常謙和的氣質,待人彬彬有禮,尤其是對于義父義母,極端的孝順,除了在家裡面,搶着老夫婦做那些雜事以外,每次從外面玩了回來,總要帶一些很珍貴的野菓回來,送給父母嘗試,有好多菓子,秦逸庵都沒有見過,不過卻從醫書的記載上,了解那是一些延年卻病的珍物,當問他的時候,就說是小雪采來的,他也不知道是甚麼地方長的,秦逸庵在結識昆昙上人的時候,見過小雪的靈異也就深信不疑。

     其實,這些菓子采倒是小雪采的,秦含柳要說不知道長在甚麼地方,卻不太真實,原來秦逸庵雖然囑咐秦含柳,不許他到那些奇險的地方,可是好奇是人類的天性,尤其是小孩子,越是不讓他知道的東西,越想知道,越是不讓他去的地方,也越是想要去。

    最初秦含柳還能記住義父的囑咐,不敢到那些地方去,可是時候一久,左近二三十裡的地方,全讓他跑遍了,玩膩了就不免有點感到乏味。

    同時,他又發現阿黑非常靈慧,隻要一有危險,就馬上出聲示警,因此,膽子不免慢慢大了起來,對于義父不準去的地方,就要走近去看看,先還不敢深入,隻指使小雪去采一點新奇的菓子,帶回家去孝敬父母,後來看到小雪沒有出過甚麼事情,也就放開膽子跟了進去。

    雖然那些地方奇險,又有瘴氣停留其間,但秦含柳曾經昆昙上人為他打通奇經八脈,易筋洗髓,體質早已不同常人,再加終日和猿犬為伍,爬山越嶺,已經在無形中練得縱跳如飛,這一點點險阻,根本難他不住,至于說那點瘴氣,因為他的醫術,得到義父真傳,且有更勝于藍的趨勢,自然懂得防治,更不會把一點瘴毒放在眼裡,何況,越是奇險的地方,風景也一定越佳,奇花異草,從未經人采集,當然比起普通的地方,要好玩得多,因此秦含柳差不多天天要到這些地方去玩上一回,才肯回來。

     這些為秦含柳義父禁止的險地,一共有十幾處,半年以來,差不多都讓秦含柳踏遍了,其中雖然幾次遇過兇險,可是仗着義犬阿黑的保護,和自己的機警,每次都讓他很輕易就避開了,因此膽子越來越大,最後隻剩下一處最遠的地方沒有去過,倒不是秦含柳不敢去,而是那個地方,到家裡有四十裡路以上,秦含柳雖然比普通人腳程要快,究竟沒有練過輕功,半天之内,無法回來,所以才沒有去。

    就在這年的春夏之交,一天早晨,氣候好得出奇,真是風和日麗,晴空萬裡,南風迎面吹來,送來一片花香,令人感到心曠神怡,舒爽無比。

    秦含柳出得門來,一聲歡嘯,像一匹野馬似地直往山裡面奔去。

     這次,他沒有帶着小雪,但義犬阿黑,卻始終寸步不離地緊跟在他的後面,一連翻越了好幾座山頭,蓦地驚動了一條落單的小鹿,見他領一頭龐大的黑犬,像飛馬一般地奔來,氣勢洶洶。

    認為對自己有所不利,鹿兒膽子最小,馬上從草叢裡面,猛跳起來,忘命似地向前奔逃。

    秦含柳本來無意與小鹿為難,可是看到它那麼急奔逃的樣子,不覺犯了童心,心想:獸類裡面,以鹿跑得最快,今天我倒得跟你較量較量看,心裡想着,腿可沒停,因此就一股勁兒的追了下去。

     這樣一來,那條小鹿更認為他們有意加害,隻急得慌不擇路,見空就鑽,不知不覺地就跑向了秦含柳沒有去過的險地,一陣急馳下來,人究竟比不上鹿子,秦含柳也就慢慢感到累了。

    因此,就不再追,停了下來休息。

    放眼打量四周的環境,感到比過去的那些地方,還要險峻得多,但見四周奇峰疊起,真是處處峭壁千仞,自身存身地方,雖是一片平岩,但回顧來路,那條蜿蜒在山石間的荒徑,竟然有的地方隻有幾寸寬窄,旁着高峰,下臨萬丈深淵,真不知自己是怎樣走過來的。

     這片地方,雖然異常險峻,但四下蒼翠幽靜,幾棵疏疏落落的松柏,因為争取陽光的照射,刺天高挺,在薰風中,更顯得綠蔭蔽天,清奇絕俗,再加上那崎岖突出的山石,如獅如虎,真是雄犷而又清幽,險峻而又恬美,真令人心神皆醉。

     秦含柳心裡想着:“這個地方真美,我以前怎麼沒有想到,到這裡來玩呢?”一邊想着一邊休息,慢慢地,追逐小鹿所消耗的體力,又恢複過來,隻不過肚子裡感到饑腸辘辘,有點餓了。

     因此,秦含柳就從地面上站了起來,伸了一個懶腰,然後用眼環視一周,看看有甚麼果腹的東西沒有。

     仔細觀察的結果,不覺使他感到非常失望,原來他休息的這塊岩石,是從一座岩峰的中腰,伸出來的,靠着山峰一面,為一片石壁,上面寸草不生,隻布滿了一層綠油油的青苔,平岩的對面,是一座玉屏似的翠峰,相隔雖然不遠,可是中間隔着一道萬丈深壑,幽冥暗淡,朝下看去,雲霧朦胧,也不知道究竟多深。

    雖然看到清楚對面山上,果實累累,但是可望而不可及,更引得饞涎三丈,饑火中燒。

     秦含柳走到岩邊,呆呆地望着對面,想了半天毫無辦法,最後,隻有強忍腹中饑餓,準備回去時在沿路再找食物,就在轉身的時候,低頭一看,突然發現自己的腳下,那片平岩懸空的一面,距離岩頂一丈左右的岩壁上,長着一棵紅色小樹,樹葉像赤玉一般,在樹頂上長着幾個火紅的果子,像瑪瑙一般,晶瑩透亮,鮮豔欲滴,秦含柳馬上就認出那是罕世難逢的天府奇珍,道家極為珍視的靈藥朱菓,此物為瓊瑤仙種,偶爾落人間,也必須借那靈玉精氣,方能生根,一千年以後,才得開花,又要再過一千年,方能結果,修道人得此,服食一枚,就可以抵得一甲子的修為,但因為此物太過難求,典籍雖然有此記載,真正遇見此物的人,根本就沒有幾個。

    秦含柳見此,真是喜出望外,仔細打量一下地勢,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