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白秋萍尋仇 失足墜懸崖 燕白玉被擄 遇救得奇緣

關燈
算已經不想活了,隻要拼得一個就算一個,登時在院子裡殺得烏煙瘴氣,其慘烈的情況,比起菱兒那邊還要來得厲害。

     可是好漢難敵四手,何況茗煙的藝業,本來就不算得太好,再加上内院接連傳過來幾聲慘叫,更使得他心慌意亂,不知不覺之間,已經受了好幾次重傷,登時成了一個血人,最後也像菱兒一樣,變得像瘋虎一般。

    賊黨心存顧忌,稍一疏神,終于讓他砍到一個,跳上屋頂,趕到内院,可是主人、愛妻,均已被害,一陣急痛攻心,真氣一散,那還有不暈死過去的道理。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茗煙方才悠悠醒轉,睜開眼睛一看,馬上發現主母已經回來,可是倒在愛妻的旁邊,勉強掙紮爬了起來,巍巍巅巅地走過去一看,發現主母隻不過昏了過去,好不容易取了一瓢冷水,把主母噴醒過來,可是自己業已到了油盡燈枯的程度,血流過多,終于在主母竄起來的時候,倒了下去,經白秋萍一陣急救,還是回天乏術,隻簡簡單單地說了幾句話,就倒斃在主母的手裡。

    這些情形,上面已經說過,不再重提。

     且說章台秀士等人,雖然把白秋萍騙開,殺了燕文靖一家,可是自己這邊,也并沒有讨到便宜,六個人中,死了兩個,還有幾個受了一點輕傷,如果不是想從白秋萍手裡,迫出那塊九龍佩出來,真恨不得把燕白玉千刀萬剮,以洩心頭之恨。

    為了趕到雲南還有一段很多的路程,恐怕小女孩醒來,亂嚷亂叫,惹出麻煩,暈穴又不能點得太久。

    因此,就用一塊江湖人拐騙小孩用的迷餅,按在燕白玉的腦際,然後解開暈穴,用一個麻布袋把她裝了起來,除了晚上喂一點東西給她吃喝以外,白天絕不讓她露面,因此一路上人不知鬼不覺的就給他們運到了龍家寨,當然燕白玉一直是昏昏沉沉地甚麼也不知道。

     大概不知過了多少時日,燕白玉悠悠地醒轉過來,發覺自己躺在一個老尼姑的懷裡,可是身體虛弱得很,一點氣力也沒有,隻是睜開眼睛恍惚地看老尼姑慈祥的面孔,幽幽地,軟弱無力地問道:“師太,這是甚麼地方,我記得是在家裡被一個惡賊把我打倒以後,我就甚麼也不曉得了,又怎麼到了這裡,您是甚麼人呀?我爹爹和菱阿姨他們到那裡去了呀?” 老尼姑看見她醒了,臉上馬上露出微笑,很慈愛地用手摸着她的頭發說:“孩子,此地是陝西佛坪縣西北太白山的絕頂,我就叫做白山神尼,昨天剛從雲南把你救了回來,其他的一切,我就不知道了,現在你的身體非常虛弱,暫時不要多講話,等複原了再說吧!” 說完,從身邊一張石桌上取了一個金黃色的菓子,隻有一粒枇杷大小,塞到她的嘴裡,入口即融,芳香撲鼻,甘美絕倫,根本不知道是甚麼東西,剛想要問的時候,驟覺一股熱力從頂門傳了過來,像是老尼姑用手按在自己的頭上,那一股熱力就是從她的掌心傳過來的。

    燕白玉立即感到昏昏欲睡,終于張開口,打了一個哈欠,阖上雙眼,就在老尼姑的懷裡,深沉沉地睡去。

     次日清晨,一覺睡醒過來,但覺混身舒暢無比,一點也不再感到軟弱無力了,睜開眼睛一看,自己不再躺在神尼的懷裡,卻睡在一張小石床上,身上蓋着一件薄紗似的東西,軟綿綿地溫暖無比,自己家裡雖然富甲一方,卻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料子,猜不出是甚麼東西做的。

     轉過頭來,看到神尼閉目垂簾,兩腿交叉,盤膝坐在正中央一張丈許寬窄的石楊上,鼻子裡鑽出兩道白氣,一伸一縮像靈蛇一般地在那裡蠕動,小燕兒趕緊從床上跳了起來,靜靜地跪在神尼的面前,感謝神尼救命之恩,足足過了半晌,神尼方才睜開兩眼,兩道冷電似的目光,掃了小燕兒一眼,從榻上走了下來,把她拉起,摟到懷裡,很溫柔地問道:“孩子,感到好了一點嗎?你叫甚麼名字,怎麼被人家擄到雲南去的,慢慢地告訴我好嗎?” 小燕兒眼眶一紅,流下淚來,一五一十地将衆賊洗劫家裡的情形說了出來,但因所知不多,說不清楚是怎麼回事,接着反問神尼怎麼把她救出來的。

     原來白山神尼現年已過百歲,早年在武林中名震一時,号稱武林第一奇人,班輩比霓裳仙子的師父,王屋三老等人,還要高出一半。

    中年深研佛法,悟得禅機,感到人間恩怨,因果循環,永無已時,決心退出武林,洗手歸隐,遂選擇秦嶺山脈這一座最高的太白山頂,作為參禅學佛的聖地,不過每年仍然下山一次,暗中拯救災黎,廣積功德,以消從前的殺孽。

     一次,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從一個垂死的悍賊手中,得到那塊傳聞中的九龍玉佩,馬上帶回山頂,詳加研究,由于胸無挂慮,思路無礙,經過幾年工夫,竟讓她參透了其中的奧秘,尋到了秦始皇埋藏的上古武學秘笈,再經過幾年的詳細參究之後,方始感到古人的偉大,覺得自己以前學的那一點東西,與這批秘笈裡面所載的絕學比較起來,隻能算得米粒之光,更加感到學無止境,心懷戒懼。

    也暗自慶幸能夠急流勇退,方能不露形迹的巧獲這份奇緣,成為保有九龍玉佩唯一沒有遭到侵擾的幸運由于她已取得秘笈,對于九龍玉佩也就不再重視,随便塞在包袱裡面,沒有想到一年在湖北谷城行道的時候,把包袱放在客棧裡,當自己離開房屋散步的片刻,被一個慣竊偷去,自己認為九龍佩已經沒有甚麼用處了,丢了也就丢了,當時并沒有放在心上,卻沒有想到因此無心造孽,害得好些武林俠士,因此喪生,終于蘭因絮果,輾轉相尋,在十幾年以後,把燕白玉救回山頂,收為弟子,幾乎使得自己又要涉身江湖,有違初志,卻非她遺失九龍玉佩的當時,所可料及。

     這次,又是她每年下山廣積善功的時間,當她走到雲南的時候,在空中飛行之中,發現碧雞山頂,白霧彌漫,隐含殺機,馬上飛了過去一看,因白秋萍早已迫落懸崖,所以神尼隻看到滿地的石灰輿弩箭,摸不清究竟是怎麼回事,等到晚上,章台秀士擄了燕白玉回來,方才從他們的談話裡,了解一點大概的情形,聽到他們要把一個小女孩當作祭品,心裡大為不忍,就乘便救了小燕兒,并在章台秀士跳上屋頂的時候,貼了一張示警的字條于他背上,以期能夠把他們點化,然後才抱着燕白玉,連夜奔回太白山頂。

    雲南距離陝西雖然有兩三千裡路,不過在她練習過秦始皇那批秘笈的功夫以後,并不算得一回事,隻花了兩天工夫,就回到了自己的洞府。

     這才揭開小燕兒頭發裡的迷藥餅,将她弄醒,因為太白山頂終年積雪,氣候異常寒冷,恐怕燕白玉禁受不起,遂把她抱在懷裡,用本身的三味真火把她暖住。

     燕白玉被章台秀士擄了十幾天,每天隻灌了一點米湯之類的東西,當然身體虛弱得要命,正好這次神尼出外,在大雪山裡,采到一顆千年萍實,功能起死回生,延年益壽,練武的人吃了,足可抵得上一個甲子的功力,不過卻要用上乘内力打通奇經八脈,幫助藥力行遍全身才能發生效用。

     白山神尼救起燕白玉以後,就感到這個孩子的小模樣兒,長得非常惹人憐愛,到達洞府,再一細看,竟然秉賦奇佳,是一塊百年難遇的練武良才。

    當時感到自己練得一身上古絕學,至今尚無傳人,不禁動了收徒的念頭,又湊巧獲得一顆千載難逢的金萍實,自己已經不需要借助這些草木之靈了,如果讓燕白玉吃了,将來學藝的時候,更可幫助自己省力不少,想來想去,感到處處機緣巧合,更加堅定了收徒的決心,因此,當燕白玉從她懷裡一醒過來,馬上就将那顆金萍實,塞到小娃的嘴裡,緊接着就用自己修練已達百年的真純功力,代她打通奇經八脈,一晝夜的功夫,就将燕白玉的基礎功夫,驟然增加六十年以上的修為,神尼恐怕她醒着亂動,妨礙藥力運行,所以在替她導氣的時候,順便點了她的睡穴,然後把她放在自己身邊的小石床上休息。

     白山神尼告訴燕白玉被救走的經過以後,就對她說:“孩子,目前你已經吃了金萍實,如果再跟我在這裡學習兩三年,将來在武林之中,雖不敢作第一人想,大概也不會差到那裡去了,你願意在這裡留下嗎?” 燕白玉此時福至心靈,聽完神尼的話後,馬上跪到地上,磕了九個頭,說道:“恩師在上,玉兒一定全心接受你老人家的教誨。

    不過……” 神尼知道她的心意,受完禮後,馬上一把将她拉起,哈哈大笑說道:“你的意思我已經知道,是不是想要我替你先把家裡的情形去打聽一番,方能安心跟我學藝。

    ” 燕白玉見神尼說中了她的心意,馬上惶恐地說道:“恩師明察,弟子實在不能放心父親的安全,尚請恩師費神。

    ” 白山神尼見燕白玉孝思不匮,心裡感到非常高興,贊歎地對她說道:“徒兒關心父母安全,實為人子的要道,等我先傳授你一點基礎的功夫以後,為師的馬上為你下山一趟,決定成全你的孝思。

    ” 燕白玉聽後,心裡馬上安定下來,方才放眼打量四周的環境,原來白山神尼這一座洞府,是太白山頂的一個岩洞,因為山高絕頂,空氣幹燥,洞内的石壁,保持得清潔如玉,再經過神尼就原有的形勢,略加修飾,石床石桌,井然有序,尤其洞口下垂無數石鐘乳,映着燈火,幻化出無數的奇麗色彩,越發顯得莊嚴靜穆,居身其間,令人不自覺的塵慮盡消,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