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章 靈猿義犬 護主覓雙親 金雞龍女 合忿懲小賊
關燈
小
中
大
正是六月酷暑的天氣,晴空萬裡,纖淨無雲,時當正午,火傘高張,行人都擠在路邊一所茅草搭成的涼棚裡歇息,驿道上沒有一個人影。
偶而一陣驿馬馳過,激起那路上黃塵滾滾,沙土揚起一丈多高,遠遠望去,直像一團黃霧,籠罩在地面上,好久好久,才能消散,更使人在熱的感覺上,還要加上一個悶字。
就在此時,雲貴邊境,這條通往昆明的驿道盡頭,仿佛飄起一點白影,慢慢地,像一團白雪似的,向着涼棚這邊移動。
那純白的顔色,叫人看得從心坎裡感到舒适,像走進林蔭道裡一樣,氣候也仿佛變得涼爽得多了。
白影愈來愈近,看起來還是慢吞吞地,就那一忽兒功夫,大家的眼睛,突然一亮,齊向一處瞪着,驚愕得一口大氣都不敢出。
半晌,才不約而同的從内心裡,說出這麼一句:“啊,那裹來這麼美的一個小娃呀!” 這時路邊走來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面孔圓圓地,像一顆玉雕的蘋果,一雙眼睛,黑白分明,精光四射,像是一對水晶,嵌在臉上。
露出來的手腳,像幾段瑤池玉藕,豐嫩圓潤,白裹泛紅。
渾身衣裳,不知是甚麼質地做的,像煙羅一樣籠在身上,飄忽忽地,似欲擁人飛去,白白的,沒有一絲雜色,在陽光的反射下,愈顯得潔淨無比,亮光耀目。
走路的姿态,連蹦帶跳,混身稚氣,滿臉天真,倏忽間就走進了涼棚。
大家不自覺地閃在一邊,讓出一角來給他休息。
這才看清,小孩的脖子上,還挂着一串珠鍊,珠鍊的下端,懸着一塊橢圓形的玉佩,正面雕着九條小龍,意态生動,寶光四射。
就是那一串珠子,也都顆顆是千中選一的精品。
大家心裡想道:“這是那一家官宦的孩子,怎麼沒有一個大人跟着,就讓他出來亂跑,萬一給壞人拐跑了,那不太可惜了嗎?” 小孩見大家讓地方給他休息,怪懂事的向大家點了點頭,說道:“謝謝各位大叔。
”随即從身邊掏出一張折疊好的淡藍色小圓席。
隻見他把圓席攤開,小手不知在甚麼地方一按,草席就像灌了氣一樣,鼓了起來,成為一塊墊子,小孩把它放在一張石凳子上鋪好,這才坐了下來,歪着腦袋,向着方才的來路,靜靜地望着,像是在那裡等人。
說來奇怪,就在小孩鋪開草墊以後不久,氣候忽然好像變了,整個涼棚,真正名符其實的,感到一陣清涼,暑意頓消。
四周并有陣陣微風,迎面吹來,令人感到說不出的舒爽。
大家雖然奇怪,卻一時之間,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正在大家喁喁私語,互相猜測的當兒,耳朵邊驟然聽到一陣巒鈴響聲,擡頭一看,遠處像飛鳥似的,奔來一白一黑兩團小點,随後一匹青骢駿馬,馱着兩個翡翠似的人兒,急馳而來。
兩下距離,愈來愈近,就在快要接近涼棚的一刹那,從馬背的後端,嗖的一聲,飛出一條淡紫色的絲帶,尖端挽着一個活結,向着那奔跑得較慢的一團白影,當頭套下,同時大家聽到一片銀鈴似的嗓聲,在那裹喊道:“可惡的小猴子,這回看你跑到那兒去!” 坐在涼棚裡的小孩,見狀好似眉毛一揚,不過很快又平複下來,舉起小手,微微向懷裡一招,那團白影,突然速度大增,就在絲帶接近頭頂的一刹那,像閃電一般撲進涼棚。
棚外卻啪的一聲絲帶驟然落空,收手不及,随既擊在路上,隻拍得浮塵四散,使得地面,宛似籠罩了一團黃色的雲霧。
那匹青骢駿馬,也在這時人立而停。
從馬背上,輕飄飄地,飛下一個少婦,與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
那個少婦,看樣子年齡在廿七八左右,柳眉鳳眼,一雙眸子,像寒星似的,閃閃發光,鵝蛋似的臉龐,簡直吹彈得破,身材窈窕,增一分太肥,減一分太瘦,簡直美得令人眼眩。
一身翠綠色的衣服,都是用上好的绫羅制成,背上斜挂着一把寶劍,劍柄上系着一絡淡紫色的絲穗,穗上穿着一顆寶光四射的明珠,襯托之下,更使得人感到她在婀娜之中,透露出一股淩人的英氣。
隻見她下得馬來,伸出一隻春蔥似的玉手,挽住缰繩,把馬定住,然後一個回旋,轉過身來,氣定神閑地,用眼向涼棚裡打量。
這幾下動作的姿态美妙到了極點,端的像仙子下凡,令人看得發呆。
那個小姑娘,更是粉堆玉砌,頭上梳着兩條小辮,兩隻眼睛,又大又圓,嘴角微一牽動,臉蛋上就泛起兩個小小的酒渦,不由的使人感到可愛。
與坐在涼棚裡的那個小男孩一比,就像天生成的一對金童玉女。
這個小女孩,也像那少婦一樣,混身上下,清一色的翠綠打扮。
手裹挽着的絲帶,還沒有收轉,跳下了馬,可不像少婦那麼安靜,一個箭步,就要往涼棚裹竄去。
幸好少婦的另一隻手,趁勢一擋,才把她攔住。
女孩的身子,雖然停了下來,卻見她把小嘴一撅,像個大人似的,氣虎虎地朝着涼棚裡面叫道:“喂,小娃娃,趕快給我把那個小猴子送過來!” 大家回頭一看,才發現不知在甚麼時候,小男孩的手裡,抱着一頭火眼金睛的小白猿,一身細毛,純白得和那小孩的衣服一樣,沒有一點雜色,一隻長臂正挽着小孩的脖子,另一長臂,卻抓着一枚朱紅色的葉子,往小孩的嘴裡直塞,神态極為親熱。
在小孩的身邊,還蹲着一隻比人還高的狼犬,一身皮毛,墨也似黑,烏油油的,亮得可以滑倒蒼蠅,眼睛望着小孩,尾巴亂擺,舌頭猶自一伸一縮地在那裡喘氣。
小孩正在嚼着那枚朱色的葉子,沒有顧得回話,隻把頭一偏瞪了小姑娘一眼。
等了一會,小孩把朱葉吞下以後,要想站了起來,又是一片銀鈴似的聲音,在棚外響了起來:“喂,你這個小娃娃聽到了沒有,趕快給我把那個小猴子送出來呀!” 隻見小孩一手把小白猿放下,另一隻手卻伸出一個指頭,在臉上頑皮地劃着,說“羞啊,羞啊,也不拿鏡子照照,自己究竟有多大,也叫别人做娃娃。
”随後口氣一轉:“好沒來由,這猴子又不是你的,幹嚒要我送出來給你?” 小姑娘把頭一掀,辮子向後一摔,發怒說:“小鬼,你想讨死,這猴兒是我從前邊樹林裡面,趕了出來的。
趕快給我送來,否則叫你好看。
” 小孩也像生氣了,冷冷地笑了一聲:“哼,是你的,為甚麼見了你就跑?見了我就不走啦,也不看看清楚,那裡有野猴子會在身上挂着玉牌的。
” 大家順着小孩手指的地方一看,果然看到白猿的頸子上,用絲線系着一塊小小的玉牌,因為毛色和玉一樣,不留心根本不易看得出來。
小姑娘是出了名的刁蠻性子,回聲罵道:“哼甚麼,我追的東西,你敢留下,怎見得那塊玉牌,不是剛才你方給挂上的?”邊說邊揚起手裹的絲帶,就要向着小孩的頭上兜下。
隻聽得少婦一聲大喝:“蘭兒,不準胡鬧。
”可惜出手稍為遲了一點,沒有阻住,眼見小孩就要被絲帶套住。
大家眼睛一花,一條黑影一閃,仿佛是那條黑狗從小孩的身邊竄起,又好像尾巴一擺,那條絲帶就失去了準頭,飄向涼棚外面,打到一棵碗大的樹上,嚓的一聲,那棵碗大的樹竟經不起這條絲帶一碰,嘩啦啦地齊腰震斷,倒向一邊。
大家定睛一看,那條黑犬,仍然蹲在小主人的身邊,根本不像跳動過的樣子,小男孩也像沒事人一樣,滿臉稚氣的傻笑着。
這一下,突起意外,不但把涼棚裹的人,驚得說不出話來,就是站在涼棚外邊,那個小姑娘和少婦,也愕然不知所措,呆呆地楞在那兒,好一會兒,才回過味來。
小姑娘這下火可大了,跳起腳來,大聲叫道:“哼,看不出你這個小鬼,倒會一點武功,怪不得強橫霸道,敢搶我的猴子。
有種的同我比劃比劃,赢得姑娘兩隻拳頭,我就不再問你要猴子了!”那一付刁蠻的樣子,配上兩個圓圓的小酒渦,小腿一蹬一蹬地,簡直像是撒嬌,那裹看得出來是在生氣。
倒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少婦可看得很清楚,剛才絲帶揚起的時候,小孩根本坐在棚裹沒動,一點也不像個會武功的人,要不是有那一團黑影擋住,可不正好給絲帶套上。
至于那團黑影是怎麼起來的?又是怎麼消失的?竟然一點也沒有看出來。
論理小姑娘揚起絲帶,用的是柔勁,根本不可能把一棵碗大的樹震倒。
當然是受了那團黑影一碰的結果,是誰?會有這麼大的功力呢?少婦不免在心裡留下一個疑團。
因此,一面喝住小姑娘:“蘭兒,不準胡鬧,再不聽話,娘就不疼你了,小哥兒根本沒有動,那裡會甚麼武功,動不動就是比劃,要傷着人家,該怎麼辦?”另一方面卻用眼光向四周打量,想找出一點線索,解決剛才心裡所想的疑團。
仔細觀察的結果,涼棚外面,空蕩蕩的,一個人影也沒有。
涼棚裡面除了小孩以外,隻是一些土頭土腦的小商人,和幾個本地裝束的農夫樵子,行家眼裡一看,就曉得沒有一個練過高深的武功。
如果說是小孩身邊的那條黑狗,簡直太不可能了,擋開絲帶,震斷小樹的功力,就是一位武林裡的高手,也不容易達到這種程度,何況是一個畜牲呢?不由得皺起眉頭,在心裹面大叫奇怪。
這時,小姑娘因為剛才大家一笑,和少婦一喝,羞得滿臉通紅,把頭埋到母親的凄裡,亂搖亂揉的不依,說道:“娘盡幫着外人,那隻小猴子,分明是我們從樹林裡面趕出來的,就算他不會武功,也不能把小猴子讓給他呀!” 少婦沒有理她,隻管拿眼睛仔細地上下打量着涼棚真的小孩,竟是愈看愈愛,不自覺地走進涼棚,說道:“小哥兒,千萬不要見怪,我這個女兒從小就寵慣了,剛才多有得罪,我現在給你陪禮好嗎?” 小姑娘一聽母親的口氣,心裡可就急了,連忙嚷道:“娘,陪禮可以,小猴子還得給我。
”那蠻不講理的樣子,又惹得大家一陣哈哈大笑。
倒是小男孩給少婦瞧得怪不好意思地,紅着臉讪讪地說:“一定是小雪不好,才惹得小妹妹追它,讓我把它教訓一頓,給小妹妹消氣好了,” 小姑娘兩眼一瞪,說道:“誰叫你讨好,小猴子給我,我不會管,要你管,” 小男孩不覺愕住了,心裡想道:“這就怪了,小雪分明是我的,不管青紅皂白,追到這裡,還這樣蠻不講理,真是少見。
”本想頂她幾句,忽然記起義父平時對自己的教訓,話到嘴邊,又忍住了。
少婦也在這時,狠狠地看了小姑娘一眼,急說:“好啦,好啦,人家沒有怪你,你倒怪起人家來了,反正我也管不了你,還是把你送回去,和爺爺在一起算了。
” 小姑娘最怕爺爺,這才沒哼氣,嘟着一張小嘴,站在一邊生氣。
小孩看着好玩,朝她扮了一個鬼臉,卻很有禮貌的,指着那張鋪好了草墊的石凳子,對着少婦說道:“您請坐!”少婦是一個識貨的,一看那草墊的顔色和形狀,就知道那是一種武林中極難尋到的瑰寶,療毒聖藥清涼草,心想:“好多人經年累月地爬山越嶺,都不容易找到一株。
這個小孩卻把它編織草墊,一定大有來頭,倒得仔細盤問盤問,不要六十歲的老娘倒繃孩兒,看走了眼,那才糟呢!” 随即坐下,微笑着問道:“小哥兒,叫甚麼名字呀?家住在那兒?要到那裹去?” 小孩眼珠一轉,想了一想,方才說道:“我叫秦含柳,住在大涼山龍潭崖,現在要到昆明去,找一個世伯。
” 少婦馬上接着說:“啊,真巧極了,我也姓秦,叫做碧雲,算我托大,喚你一聲柳侄,好不好
偶而一陣驿馬馳過,激起那路上黃塵滾滾,沙土揚起一丈多高,遠遠望去,直像一團黃霧,籠罩在地面上,好久好久,才能消散,更使人在熱的感覺上,還要加上一個悶字。
就在此時,雲貴邊境,這條通往昆明的驿道盡頭,仿佛飄起一點白影,慢慢地,像一團白雪似的,向着涼棚這邊移動。
那純白的顔色,叫人看得從心坎裡感到舒适,像走進林蔭道裡一樣,氣候也仿佛變得涼爽得多了。
白影愈來愈近,看起來還是慢吞吞地,就那一忽兒功夫,大家的眼睛,突然一亮,齊向一處瞪着,驚愕得一口大氣都不敢出。
半晌,才不約而同的從内心裡,說出這麼一句:“啊,那裹來這麼美的一個小娃呀!” 這時路邊走來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面孔圓圓地,像一顆玉雕的蘋果,一雙眼睛,黑白分明,精光四射,像是一對水晶,嵌在臉上。
露出來的手腳,像幾段瑤池玉藕,豐嫩圓潤,白裹泛紅。
渾身衣裳,不知是甚麼質地做的,像煙羅一樣籠在身上,飄忽忽地,似欲擁人飛去,白白的,沒有一絲雜色,在陽光的反射下,愈顯得潔淨無比,亮光耀目。
走路的姿态,連蹦帶跳,混身稚氣,滿臉天真,倏忽間就走進了涼棚。
大家不自覺地閃在一邊,讓出一角來給他休息。
這才看清,小孩的脖子上,還挂着一串珠鍊,珠鍊的下端,懸着一塊橢圓形的玉佩,正面雕着九條小龍,意态生動,寶光四射。
就是那一串珠子,也都顆顆是千中選一的精品。
大家心裡想道:“這是那一家官宦的孩子,怎麼沒有一個大人跟着,就讓他出來亂跑,萬一給壞人拐跑了,那不太可惜了嗎?” 小孩見大家讓地方給他休息,怪懂事的向大家點了點頭,說道:“謝謝各位大叔。
”随即從身邊掏出一張折疊好的淡藍色小圓席。
隻見他把圓席攤開,小手不知在甚麼地方一按,草席就像灌了氣一樣,鼓了起來,成為一塊墊子,小孩把它放在一張石凳子上鋪好,這才坐了下來,歪着腦袋,向着方才的來路,靜靜地望着,像是在那裡等人。
說來奇怪,就在小孩鋪開草墊以後不久,氣候忽然好像變了,整個涼棚,真正名符其實的,感到一陣清涼,暑意頓消。
四周并有陣陣微風,迎面吹來,令人感到說不出的舒爽。
大家雖然奇怪,卻一時之間,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正在大家喁喁私語,互相猜測的當兒,耳朵邊驟然聽到一陣巒鈴響聲,擡頭一看,遠處像飛鳥似的,奔來一白一黑兩團小點,随後一匹青骢駿馬,馱着兩個翡翠似的人兒,急馳而來。
兩下距離,愈來愈近,就在快要接近涼棚的一刹那,從馬背的後端,嗖的一聲,飛出一條淡紫色的絲帶,尖端挽着一個活結,向着那奔跑得較慢的一團白影,當頭套下,同時大家聽到一片銀鈴似的嗓聲,在那裹喊道:“可惡的小猴子,這回看你跑到那兒去!” 坐在涼棚裡的小孩,見狀好似眉毛一揚,不過很快又平複下來,舉起小手,微微向懷裡一招,那團白影,突然速度大增,就在絲帶接近頭頂的一刹那,像閃電一般撲進涼棚。
棚外卻啪的一聲絲帶驟然落空,收手不及,随既擊在路上,隻拍得浮塵四散,使得地面,宛似籠罩了一團黃色的雲霧。
那匹青骢駿馬,也在這時人立而停。
從馬背上,輕飄飄地,飛下一個少婦,與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
那個少婦,看樣子年齡在廿七八左右,柳眉鳳眼,一雙眸子,像寒星似的,閃閃發光,鵝蛋似的臉龐,簡直吹彈得破,身材窈窕,增一分太肥,減一分太瘦,簡直美得令人眼眩。
一身翠綠色的衣服,都是用上好的绫羅制成,背上斜挂着一把寶劍,劍柄上系着一絡淡紫色的絲穗,穗上穿着一顆寶光四射的明珠,襯托之下,更使得人感到她在婀娜之中,透露出一股淩人的英氣。
隻見她下得馬來,伸出一隻春蔥似的玉手,挽住缰繩,把馬定住,然後一個回旋,轉過身來,氣定神閑地,用眼向涼棚裡打量。
這幾下動作的姿态美妙到了極點,端的像仙子下凡,令人看得發呆。
那個小姑娘,更是粉堆玉砌,頭上梳着兩條小辮,兩隻眼睛,又大又圓,嘴角微一牽動,臉蛋上就泛起兩個小小的酒渦,不由的使人感到可愛。
與坐在涼棚裡的那個小男孩一比,就像天生成的一對金童玉女。
這個小女孩,也像那少婦一樣,混身上下,清一色的翠綠打扮。
手裹挽着的絲帶,還沒有收轉,跳下了馬,可不像少婦那麼安靜,一個箭步,就要往涼棚裹竄去。
幸好少婦的另一隻手,趁勢一擋,才把她攔住。
女孩的身子,雖然停了下來,卻見她把小嘴一撅,像個大人似的,氣虎虎地朝着涼棚裡面叫道:“喂,小娃娃,趕快給我把那個小猴子送過來!” 大家回頭一看,才發現不知在甚麼時候,小男孩的手裡,抱着一頭火眼金睛的小白猿,一身細毛,純白得和那小孩的衣服一樣,沒有一點雜色,一隻長臂正挽着小孩的脖子,另一長臂,卻抓着一枚朱紅色的葉子,往小孩的嘴裡直塞,神态極為親熱。
在小孩的身邊,還蹲着一隻比人還高的狼犬,一身皮毛,墨也似黑,烏油油的,亮得可以滑倒蒼蠅,眼睛望着小孩,尾巴亂擺,舌頭猶自一伸一縮地在那裡喘氣。
小孩正在嚼着那枚朱色的葉子,沒有顧得回話,隻把頭一偏瞪了小姑娘一眼。
等了一會,小孩把朱葉吞下以後,要想站了起來,又是一片銀鈴似的聲音,在棚外響了起來:“喂,你這個小娃娃聽到了沒有,趕快給我把那個小猴子送出來呀!” 隻見小孩一手把小白猿放下,另一隻手卻伸出一個指頭,在臉上頑皮地劃着,說“羞啊,羞啊,也不拿鏡子照照,自己究竟有多大,也叫别人做娃娃。
”随後口氣一轉:“好沒來由,這猴子又不是你的,幹嚒要我送出來給你?” 小姑娘把頭一掀,辮子向後一摔,發怒說:“小鬼,你想讨死,這猴兒是我從前邊樹林裡面,趕了出來的。
趕快給我送來,否則叫你好看。
” 小孩也像生氣了,冷冷地笑了一聲:“哼,是你的,為甚麼見了你就跑?見了我就不走啦,也不看看清楚,那裡有野猴子會在身上挂着玉牌的。
” 大家順着小孩手指的地方一看,果然看到白猿的頸子上,用絲線系着一塊小小的玉牌,因為毛色和玉一樣,不留心根本不易看得出來。
小姑娘是出了名的刁蠻性子,回聲罵道:“哼甚麼,我追的東西,你敢留下,怎見得那塊玉牌,不是剛才你方給挂上的?”邊說邊揚起手裹的絲帶,就要向着小孩的頭上兜下。
隻聽得少婦一聲大喝:“蘭兒,不準胡鬧。
”可惜出手稍為遲了一點,沒有阻住,眼見小孩就要被絲帶套住。
大家眼睛一花,一條黑影一閃,仿佛是那條黑狗從小孩的身邊竄起,又好像尾巴一擺,那條絲帶就失去了準頭,飄向涼棚外面,打到一棵碗大的樹上,嚓的一聲,那棵碗大的樹竟經不起這條絲帶一碰,嘩啦啦地齊腰震斷,倒向一邊。
大家定睛一看,那條黑犬,仍然蹲在小主人的身邊,根本不像跳動過的樣子,小男孩也像沒事人一樣,滿臉稚氣的傻笑着。
這一下,突起意外,不但把涼棚裹的人,驚得說不出話來,就是站在涼棚外邊,那個小姑娘和少婦,也愕然不知所措,呆呆地楞在那兒,好一會兒,才回過味來。
小姑娘這下火可大了,跳起腳來,大聲叫道:“哼,看不出你這個小鬼,倒會一點武功,怪不得強橫霸道,敢搶我的猴子。
有種的同我比劃比劃,赢得姑娘兩隻拳頭,我就不再問你要猴子了!”那一付刁蠻的樣子,配上兩個圓圓的小酒渦,小腿一蹬一蹬地,簡直像是撒嬌,那裹看得出來是在生氣。
倒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少婦可看得很清楚,剛才絲帶揚起的時候,小孩根本坐在棚裹沒動,一點也不像個會武功的人,要不是有那一團黑影擋住,可不正好給絲帶套上。
至于那團黑影是怎麼起來的?又是怎麼消失的?竟然一點也沒有看出來。
論理小姑娘揚起絲帶,用的是柔勁,根本不可能把一棵碗大的樹震倒。
當然是受了那團黑影一碰的結果,是誰?會有這麼大的功力呢?少婦不免在心裡留下一個疑團。
因此,一面喝住小姑娘:“蘭兒,不準胡鬧,再不聽話,娘就不疼你了,小哥兒根本沒有動,那裡會甚麼武功,動不動就是比劃,要傷着人家,該怎麼辦?”另一方面卻用眼光向四周打量,想找出一點線索,解決剛才心裡所想的疑團。
仔細觀察的結果,涼棚外面,空蕩蕩的,一個人影也沒有。
涼棚裡面除了小孩以外,隻是一些土頭土腦的小商人,和幾個本地裝束的農夫樵子,行家眼裡一看,就曉得沒有一個練過高深的武功。
如果說是小孩身邊的那條黑狗,簡直太不可能了,擋開絲帶,震斷小樹的功力,就是一位武林裡的高手,也不容易達到這種程度,何況是一個畜牲呢?不由得皺起眉頭,在心裹面大叫奇怪。
這時,小姑娘因為剛才大家一笑,和少婦一喝,羞得滿臉通紅,把頭埋到母親的凄裡,亂搖亂揉的不依,說道:“娘盡幫着外人,那隻小猴子,分明是我們從樹林裡面趕出來的,就算他不會武功,也不能把小猴子讓給他呀!” 少婦沒有理她,隻管拿眼睛仔細地上下打量着涼棚真的小孩,竟是愈看愈愛,不自覺地走進涼棚,說道:“小哥兒,千萬不要見怪,我這個女兒從小就寵慣了,剛才多有得罪,我現在給你陪禮好嗎?” 小姑娘一聽母親的口氣,心裡可就急了,連忙嚷道:“娘,陪禮可以,小猴子還得給我。
”那蠻不講理的樣子,又惹得大家一陣哈哈大笑。
倒是小男孩給少婦瞧得怪不好意思地,紅着臉讪讪地說:“一定是小雪不好,才惹得小妹妹追它,讓我把它教訓一頓,給小妹妹消氣好了,” 小姑娘兩眼一瞪,說道:“誰叫你讨好,小猴子給我,我不會管,要你管,” 小男孩不覺愕住了,心裡想道:“這就怪了,小雪分明是我的,不管青紅皂白,追到這裡,還這樣蠻不講理,真是少見。
”本想頂她幾句,忽然記起義父平時對自己的教訓,話到嘴邊,又忍住了。
少婦也在這時,狠狠地看了小姑娘一眼,急說:“好啦,好啦,人家沒有怪你,你倒怪起人家來了,反正我也管不了你,還是把你送回去,和爺爺在一起算了。
” 小姑娘最怕爺爺,這才沒哼氣,嘟着一張小嘴,站在一邊生氣。
小孩看着好玩,朝她扮了一個鬼臉,卻很有禮貌的,指着那張鋪好了草墊的石凳子,對着少婦說道:“您請坐!”少婦是一個識貨的,一看那草墊的顔色和形狀,就知道那是一種武林中極難尋到的瑰寶,療毒聖藥清涼草,心想:“好多人經年累月地爬山越嶺,都不容易找到一株。
這個小孩卻把它編織草墊,一定大有來頭,倒得仔細盤問盤問,不要六十歲的老娘倒繃孩兒,看走了眼,那才糟呢!” 随即坐下,微笑着問道:“小哥兒,叫甚麼名字呀?家住在那兒?要到那裹去?” 小孩眼珠一轉,想了一想,方才說道:“我叫秦含柳,住在大涼山龍潭崖,現在要到昆明去,找一個世伯。
” 少婦馬上接着說:“啊,真巧極了,我也姓秦,叫做碧雲,算我托大,喚你一聲柳侄,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