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方知此老真面目
關燈
小
中
大
沿着山巒向西飛馳了半個時辰,估計距離原來地點已有八九十裡,蓑衣鬼農方始在一處林木茂密的山壑間停下來。
這時已近中午,蓑衣鬼農把司馬玉峰放落,自己在一顆巨石上坐下來,撚須微笑道: “司馬玉峰,你知道最使老夫念不忘的是什麼?” 司馬玉峰屈膝跪下,恭敬的磕了幾個響頭,擡頭笑道: “師父,是這樣麼?” 蓑衣鬼農喜得眉開眼笑,似乎渾身每一塊肉都在跳動,一把将他拉起,哈哈大笑道: “好徒弟,為師高興的要掉眼淚啦!” 說着,眼淚真的掉下來了! 司玉峰甚為感動,深深覺得眼前這位出名難惹的武林奇人,實在也是性情中人,除了綽号有一個“鬼”字稍嫌不雅之外,也像一般老人一樣慈祥,自己能夠拜得這樣一位師父,亦可謂不世奇緣了,當下正色恭聲道: “師父,人家說?‘金鐘銅鑼好為客,鐵钯蓑衣鬼見愁’,但弟子卻覺得您老人家并沒有什麼不好!” 蓑衣鬼農道: “為師生性耿介而孤獨,一向不喜歡與同道中人來往,如上時常立稻草人劃定禁區,許多人就把為師當作‘鬼’看待了,其實,認真說起來,為師一生行事雖然乏善可陳,但自信做的壞事還沒有别人多!” 司馬玉峰趁機問道: “師父為何喜歡穿蓑衣?” 蓑衣鬼農面上掠過一絲苦笑,仰頭緩緩道: “你也許不相信,為師是放牛童出身的,為師九歲便失怙恃,全靠替同鄉人放牛過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住宿于破田寮中,那間破田寮會漏雨,為師隻好穿着蓑衣戴着箬笠睡覺,久而久之,不覺成了習慣,一天不穿,便有一種惴惴不安的感覺,因此索性晴雨不分,天天穿起蓑衣來。
” 司馬玉峰體會得出這裡面包含着許多辛酸,也因此更對眼前這位奇人多了一層的了解,當下又問道: “後來師父是怎樣練成武功的?” 蓑衣鬼農目凝虛空,面露回憶神情道: “那是為師十一歲的那年,有一天晚上,天下着大雨,為師正要上床睡覺,突有一個過路的老人沖入我的破田寮避雨,他衣着破爛不堪,渾身盡為雨水濕透,冷得牙齒直打戰,為師看他很可憐,便生火給他取暖,又煮水給他喝。
他深為感激,問了為師的身世後,遂在地上拾起一支稻草管,抖手打出,‘笃!’的一聲,竟然打穿五尺外的一支竹桂,然後笑着對為師說: ‘小娃兒,你要不要學這個?’ 那時為師年紀雖小,倒也看得出那是一門非常厲害的武功,當即表示願意學,于是他便收我為徒,從第二天起,他每夜都來教我武功,風雨無阻,如此八年之後,為師武功學成了,他也于翌年離開了人世……” 司馬玉峰肅容道: “師祖名号如何稱呼?” 蓑衣鬼農道: “綠野公公長良春,是當時武林四大高手之一,個性之怪,天下第一,他為了報答為師生火給他取暖和煮水給他解渴的些微好意,竟把一身武學都傳給了為師!” 司馬玉峰紅臉羞笑道: “而弟子得拜您老人家為師,卻是偷吃了您老人家的靈芝果!” “是啊,所以你是個幸運兒,但你是監園人司馬宏的兒子,為師能收你為徒,也覺得非常光榮呢!” 司馬玉峰頓時血液沸騰起來,急道: “對了,師父,關于弟子生父的一切,現在可以告訴弟子吧?” 蓑衣鬼農微一點頭,反問道: “你知道何謂‘監園人’?” 司馬玉峰道: “顧名思義,應是‘監督龍華園的人’,是不?” 蓑衣鬼農道: “對的,周夢公在創設龍花園之前,就收了兩個徒弟,大徒弟王則原,二弟司馬宏,龍華園創立兩年後,周夢公便撒手西歸了,聽說他臨終前夕,曾召集龍華九長老和兩個徒弟到病榻前,取出‘龍華金印’和一把單刀,問龍華九長老應将園主一位傳給何人,龍華九長老經過一次會商後,一緻認為園主一位應由大弟子王則原繼任,周夢公遂把那把單刀交給你爹司馬宏,任命你爹為‘臨園人’,終身監督龍華園主的行為,那把單刀定名為‘過關刀’,代表他本人,如果發現龍華園主有任何不合理的作為,可持‘過關刀’入園糾正,并規定那把‘過關刀’一直傳下去,嗣後凡持‘過關刀’者,便是‘監園人’,可以不必過五關而直接進入龍華園。
同樣的,龍華園主年老逝世前,也要将園主一位傳給理想人選,如此代代相傳,龍華園便會永遠存在于武林中,也因為‘監園人’的存在,可使龍華園主不緻走入歧途,周夢公這樣做,可謂用心良苦,獲得了天下武林人的普遍稱頌! 你爹被任命為‘監園人’時,周夢公并遴選四人做他的随身護法,于是在周夢公仙逝後,你爹便帶着‘過關刀’和四大護法離開了龍華園。
據說按規定‘監園人’和四大護法不得居住于龍華園中,而且他們在園外的居處,也不得為處人所知,顧爾你爹等人一離開龍華園後,便成了行蹤不明的神秘人物,因此為師所知道的,也隻有這麼多而已……” 司馬玉峰原以為自己的生父既是天下聞名的“監園人”,必有許多人知道自己的“家”在什麼地方,沒想到竟有這麼一段内委,不由大為失望,垂頭神傷道: “連龍華園主也不知道我爹的住處嗎?” 蓑衣鬼農道: “是的,龍華園主當然不能知道,不過,也許龍華九長老會知道,因為龍華園主每有重大的革興或決定時,必須先取得‘監園人’及九長老的同意,是以九長老應該知道你爹的住處才對,但問題是,十多年前你們一家既發生了變故,如今你父母如尚健在人間,必也不在原來的地方了,你說是麼?” 司馬玉峰點點頭,轉問道: “我爹離開龍華園後,可曾再去過龍華園?” 蓑衣鬼農搖頭道: “這個為師的就不知道了。
” 司馬玉峰沉默有頃,又問道: “師父可知弟子的師伯——龍華園主的為人如何?” 蓑衣鬼農道: “給人的印象是‘嚴明公正’四個字,但由于他從未離開過龍華園,為師對他實在也不大清楚。
” 司馬玉峰覺得不該懷疑到師伯,因又問道: “我爹随身的四大護法,他們的名号叫什麼?” 蓑衣鬼農道: “一位叫‘蝸居隐叟關雲陽’,一位叫‘雲溪釣翁姜萬福’、另兩個是出家人,一是‘蓬萊道人’,一是‘苦瓜禅師’,據說四人都有一身神鬼莫測的武功,果真如此,他們衛護你爹,應不緻發生差錯才對。
” 司馬玉峰黯然道: “可是結果還不是出了岔了麼?” 蓑衣鬼農一歎道: “正是,隻因你爹一離開龍華園後便隐迹不出,是以為師甚至不知道他生有你這麼一個兒子,唉!明在想來,事變的發生,可能起于那把‘過關刀’!” 司馬玉峰一怔道: “師父是說有人觊觎‘過關刀’,因而發生兇殺?” 蓑衣鬼農神色嚴肅地道: “是的,那把‘過關刀’曾被武林人物視為無上瑰寶,也許有人欲圖對龍華園有所要協,乃想奪取你爹的‘過關刀’進入龍華園生事,那把刀代表武聖周夢公本人,有着無上權威,持刀入園,便可對龍華園主發号施令!” 司馬玉峰想起家裡那半截斷刀,不由欣慰道: “假如是這樣,那麼,那把‘過關刀’,隻有一半落入奸人手中!” 蓑衣鬼農注目問道: “你怎麼知道?” 司馬玉峰道: “弟子前已說過,十五年前,弟子被生母遺棄于終南山下時,身邊放着一柄斷刀,弟子雖不知那把‘過關刀’的式樣,但猜想那半截斷刀必然就是‘過關刀’的一半!” 蓑衣鬼農點頭道: “不錯,至于它因何斷了,那隻有将來找到你父母後方能明白,在未找到之前,你須好好保存那把斷刀!” 司馬玉峰道: “是的,那把斷刀此刻留在弟子義祖母手裡,不會丢掉的。
” 蓑衣鬼農問道: “現在你跟你義祖父還有沒有聯絡?” 司馬玉峰搖頭道: “沒有,他老人家曾說要在龍華園外等候弟子消息,這會不知還在不在……” 蓑衣鬼農又問道: “今後你打算如何尋找你的父母?” 司馬玉峰道:“過段時期先去龍華園見的師伯,把一切情形告訴他,再跟他研究出一個尋找的辦法。
” 蓑衣鬼農笑道: “那現在就可以去啊!” 司馬玉峰苦笑道: “現在不行,弟子被他們誤為少園主而蒙上了破壞王羅兩家結親的罪過,且别說龍華園主和北天霸主此刻正在氣頭上,放不過弟子,而據醉和尚和飄萍奇俠兩位說: 王羅兩家的結親是武林兩大勢力的結合,可以平息武林中一場巨變,如今發生了這種意外,龍華園主為安定了武林計,極可能把一切诿過于弟子,而忍痛把弟子殺死,所以弟子還是過些時日再去認親為妙,另一方面,弟子也想趁此機會苛練武功,憑武功去闖五關!” 蓑衣鬼農不勝驚異道: “奇怪,那少園主王子軒的相貌為何會和你一模一樣?” 司馬玉峰舉手猛抓頭皮,道: “這委實是件怪事……” 蓑衣鬼農忽然挺身起立,笑道: “一切改天再談,現在你且在此躲避一會,為師要下山去購置些食物和日用品,明天一早,為師就要開始傳授你武功了!” 半年之後—— 一個暮春的早上,祁連接天崖“輪回橋”前的山前上,出現了一個白衣青年。
這白衣青年面貌不甚端正,一雙螺旋眉,一對伏犀眼,嘴唇略向右歪,神态陰沉冷峻,是個毫不掩飾外貌的壞胚子。
他緩步來到輪回橋前,負手靜立,雙目默注那條臨空搖幌的鋼索好一陣,又舉目仰望那座高聳入雲形若猛虎下撲的接天崖一眼,然後收回視線,望向輸回橋前那面刻着“有情輪回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的崖石上,突然間神色大變,退步駭呼道: “啊!這……” 原來,他看見一樣出乎意料之外的東西! 那是一面新立上的大石碑,上面有着用“金剛指”寫下的一段文字: “敬告天下武林英雄: 本園創立二十年,承蒙各方垂愛,莅臨過關而獲得武士身份者多達六千多人,唯本園地處邊荒,距中原遙遙數千裡,緻有許多武林英雄因不耐長途跋涉而打消前來過關之念,殊為可惜,茲為便利各方武林英雄就近過關起見,本園決定遷移至太華山,自明年元月一日起,本園改在太華山繼續接受過關,一切設置與規定依舊,特此周告。
龍華園主王則原謹白” 噫,龍華園搬家了? 白衣青年不勝驚奇的注視着那面大石碑,目瞪口呆,形同木頭人。
這的确是他做夢也沒想到的一件事,想想自己半年來日夜苦練武功,今天懷着滿腔熱望和雄心而來,卻撲了個空,龍華園竟然遷到中原的太華山去了! 龍華園真是為了便利過關者而“搬家”的麼? 不!如果路途遙遠是個問題,當年的創始人“武聖周夢公”早該考慮到才對,哼,這中間必有其他緣故! 白衣青年呆立良久,終于回過神來,他頹然若喪的搖搖頭,突地踏上橋端,大聲呼道: “喂,那邊有人麼?” 中氣異常充沛,聲浪傳出數十丈外,碰着山壁,起了嗡嗡的回音! 對面不見一個人影,也沒聽見有人回答,一切靜悄悄的,隻有那四十丈長的鋼索仍在空中寂寞地搖晃着…… 白衣青年沉忖片刻,蓦然騰身四丈餘,輕飄飄降落在鋼索上,踏着鋼索向對岸疾馳過去! 身法輕靈迅捷,飛馳于搖晃不定的鋼索上,如履平地,這時如有武林人物在場,必能看出這個白衣青年已身懷超凡絕俗的驚人武功! 隻見他幾個起落間,已飛渡過第一關,置身于形勢險惡的虎頭洞之前。
但見“虎頭洞”内兩排虎牙緊閉着,每顆牙齒還很完整,隻是兩邊通向虎耳門的石級已經破損不堪,幾乎已看不出一點石級的樣子,那是被掌風打碎的! 白衣青年在虎口前伫立望了會,忽然自言自語道: “入寶山豈可空手返,我仍得進去看看!” 語畢,向虎口走去。
敢情他也知道過關者必先拔掉兩顆虎牙才進得去,那些虎牙每顆重足六百斤,但這對他似乎不當一回事,他神态從容的伸手拖住一顆虎牙,微運真力往外一拉—— 嘿,虎牙竟分毫不動! 他頗感意外的輕“咦”了一聲,立即增加二成真力再往外一拉,那知虎牙依然紋風未動,他大吃一驚,脫口呼道: “噫,難道這些虎牙不止六百斤?” “不,那裡面已經用一種特制的‘石漿’粘死了!” 身右附近,蓦地飄來一片冷峻峻的聲音! 白衣青年心弦一震,轉頭望去,卻不見一個人迹,不由渾身一寒,立時半轉身軀,亮掌護胸,開口喝道: “哪一位?” 冷峻的話聲由“無形之中”飄來道: “别問老夫是誰,輪回橋前的石碑上已寫得很清楚,閣下如是過關來的,還請到太華山去!” 聽聲音,分明隻在二丈之外,可是二丈外隻有一座形若屏風的崖石和一顆合抱大的松樹,崖石之後是一面光秃的峭壁,那上面躲不了人,松樹也是一目了然,并無一個人影! 白衣青年大大的抽了一口冷氣,不覺退後一步,駭然道: “喂,你是人是鬼?” 那冷峻的聲音答道: “你又不是找老夫來的,何必多問?” 白衣青年霎了霎眼皮,突然鼓勇抗聲道: “我就是找你來的,你出來!” 那冷峻的聲音“嘿嘿”笑道: “别鬧火氣,年輕人,老夫适才已看見你飛渡輪回橋的身法,假如你肯就此回頭,而去太華山過關,你大概可以獲得三品武士的頭銜!”
這時已近中午,蓑衣鬼農把司馬玉峰放落,自己在一顆巨石上坐下來,撚須微笑道: “司馬玉峰,你知道最使老夫念不忘的是什麼?” 司馬玉峰屈膝跪下,恭敬的磕了幾個響頭,擡頭笑道: “師父,是這樣麼?” 蓑衣鬼農喜得眉開眼笑,似乎渾身每一塊肉都在跳動,一把将他拉起,哈哈大笑道: “好徒弟,為師高興的要掉眼淚啦!” 說着,眼淚真的掉下來了! 司玉峰甚為感動,深深覺得眼前這位出名難惹的武林奇人,實在也是性情中人,除了綽号有一個“鬼”字稍嫌不雅之外,也像一般老人一樣慈祥,自己能夠拜得這樣一位師父,亦可謂不世奇緣了,當下正色恭聲道: “師父,人家說?‘金鐘銅鑼好為客,鐵钯蓑衣鬼見愁’,但弟子卻覺得您老人家并沒有什麼不好!” 蓑衣鬼農道: “為師生性耿介而孤獨,一向不喜歡與同道中人來往,如上時常立稻草人劃定禁區,許多人就把為師當作‘鬼’看待了,其實,認真說起來,為師一生行事雖然乏善可陳,但自信做的壞事還沒有别人多!” 司馬玉峰趁機問道: “師父為何喜歡穿蓑衣?” 蓑衣鬼農面上掠過一絲苦笑,仰頭緩緩道: “你也許不相信,為師是放牛童出身的,為師九歲便失怙恃,全靠替同鄉人放牛過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住宿于破田寮中,那間破田寮會漏雨,為師隻好穿着蓑衣戴着箬笠睡覺,久而久之,不覺成了習慣,一天不穿,便有一種惴惴不安的感覺,因此索性晴雨不分,天天穿起蓑衣來。
” 司馬玉峰體會得出這裡面包含着許多辛酸,也因此更對眼前這位奇人多了一層的了解,當下又問道: “後來師父是怎樣練成武功的?” 蓑衣鬼農目凝虛空,面露回憶神情道: “那是為師十一歲的那年,有一天晚上,天下着大雨,為師正要上床睡覺,突有一個過路的老人沖入我的破田寮避雨,他衣着破爛不堪,渾身盡為雨水濕透,冷得牙齒直打戰,為師看他很可憐,便生火給他取暖,又煮水給他喝。
他深為感激,問了為師的身世後,遂在地上拾起一支稻草管,抖手打出,‘笃!’的一聲,竟然打穿五尺外的一支竹桂,然後笑着對為師說: ‘小娃兒,你要不要學這個?’ 那時為師年紀雖小,倒也看得出那是一門非常厲害的武功,當即表示願意學,于是他便收我為徒,從第二天起,他每夜都來教我武功,風雨無阻,如此八年之後,為師武功學成了,他也于翌年離開了人世……” 司馬玉峰肅容道: “師祖名号如何稱呼?” 蓑衣鬼農道: “綠野公公長良春,是當時武林四大高手之一,個性之怪,天下第一,他為了報答為師生火給他取暖和煮水給他解渴的些微好意,竟把一身武學都傳給了為師!” 司馬玉峰紅臉羞笑道: “而弟子得拜您老人家為師,卻是偷吃了您老人家的靈芝果!” “是啊,所以你是個幸運兒,但你是監園人司馬宏的兒子,為師能收你為徒,也覺得非常光榮呢!” 司馬玉峰頓時血液沸騰起來,急道: “對了,師父,關于弟子生父的一切,現在可以告訴弟子吧?” 蓑衣鬼農微一點頭,反問道: “你知道何謂‘監園人’?” 司馬玉峰道: “顧名思義,應是‘監督龍華園的人’,是不?” 蓑衣鬼農道: “對的,周夢公在創設龍花園之前,就收了兩個徒弟,大徒弟王則原,二弟司馬宏,龍華園創立兩年後,周夢公便撒手西歸了,聽說他臨終前夕,曾召集龍華九長老和兩個徒弟到病榻前,取出‘龍華金印’和一把單刀,問龍華九長老應将園主一位傳給何人,龍華九長老經過一次會商後,一緻認為園主一位應由大弟子王則原繼任,周夢公遂把那把單刀交給你爹司馬宏,任命你爹為‘臨園人’,終身監督龍華園主的行為,那把單刀定名為‘過關刀’,代表他本人,如果發現龍華園主有任何不合理的作為,可持‘過關刀’入園糾正,并規定那把‘過關刀’一直傳下去,嗣後凡持‘過關刀’者,便是‘監園人’,可以不必過五關而直接進入龍華園。
同樣的,龍華園主年老逝世前,也要将園主一位傳給理想人選,如此代代相傳,龍華園便會永遠存在于武林中,也因為‘監園人’的存在,可使龍華園主不緻走入歧途,周夢公這樣做,可謂用心良苦,獲得了天下武林人的普遍稱頌! 你爹被任命為‘監園人’時,周夢公并遴選四人做他的随身護法,于是在周夢公仙逝後,你爹便帶着‘過關刀’和四大護法離開了龍華園。
據說按規定‘監園人’和四大護法不得居住于龍華園中,而且他們在園外的居處,也不得為處人所知,顧爾你爹等人一離開龍華園後,便成了行蹤不明的神秘人物,因此為師所知道的,也隻有這麼多而已……” 司馬玉峰原以為自己的生父既是天下聞名的“監園人”,必有許多人知道自己的“家”在什麼地方,沒想到竟有這麼一段内委,不由大為失望,垂頭神傷道: “連龍華園主也不知道我爹的住處嗎?” 蓑衣鬼農道: “是的,龍華園主當然不能知道,不過,也許龍華九長老會知道,因為龍華園主每有重大的革興或決定時,必須先取得‘監園人’及九長老的同意,是以九長老應該知道你爹的住處才對,但問題是,十多年前你們一家既發生了變故,如今你父母如尚健在人間,必也不在原來的地方了,你說是麼?” 司馬玉峰點點頭,轉問道: “我爹離開龍華園後,可曾再去過龍華園?” 蓑衣鬼農搖頭道: “這個為師的就不知道了。
” 司馬玉峰沉默有頃,又問道: “師父可知弟子的師伯——龍華園主的為人如何?” 蓑衣鬼農道: “給人的印象是‘嚴明公正’四個字,但由于他從未離開過龍華園,為師對他實在也不大清楚。
” 司馬玉峰覺得不該懷疑到師伯,因又問道: “我爹随身的四大護法,他們的名号叫什麼?” 蓑衣鬼農道: “一位叫‘蝸居隐叟關雲陽’,一位叫‘雲溪釣翁姜萬福’、另兩個是出家人,一是‘蓬萊道人’,一是‘苦瓜禅師’,據說四人都有一身神鬼莫測的武功,果真如此,他們衛護你爹,應不緻發生差錯才對。
” 司馬玉峰黯然道: “可是結果還不是出了岔了麼?” 蓑衣鬼農一歎道: “正是,隻因你爹一離開龍華園後便隐迹不出,是以為師甚至不知道他生有你這麼一個兒子,唉!明在想來,事變的發生,可能起于那把‘過關刀’!” 司馬玉峰一怔道: “師父是說有人觊觎‘過關刀’,因而發生兇殺?” 蓑衣鬼農神色嚴肅地道: “是的,那把‘過關刀’曾被武林人物視為無上瑰寶,也許有人欲圖對龍華園有所要協,乃想奪取你爹的‘過關刀’進入龍華園生事,那把刀代表武聖周夢公本人,有着無上權威,持刀入園,便可對龍華園主發号施令!” 司馬玉峰想起家裡那半截斷刀,不由欣慰道: “假如是這樣,那麼,那把‘過關刀’,隻有一半落入奸人手中!” 蓑衣鬼農注目問道: “你怎麼知道?” 司馬玉峰道: “弟子前已說過,十五年前,弟子被生母遺棄于終南山下時,身邊放着一柄斷刀,弟子雖不知那把‘過關刀’的式樣,但猜想那半截斷刀必然就是‘過關刀’的一半!” 蓑衣鬼農點頭道: “不錯,至于它因何斷了,那隻有将來找到你父母後方能明白,在未找到之前,你須好好保存那把斷刀!” 司馬玉峰道: “是的,那把斷刀此刻留在弟子義祖母手裡,不會丢掉的。
” 蓑衣鬼農問道: “現在你跟你義祖父還有沒有聯絡?” 司馬玉峰搖頭道: “沒有,他老人家曾說要在龍華園外等候弟子消息,這會不知還在不在……” 蓑衣鬼農又問道: “今後你打算如何尋找你的父母?” 司馬玉峰道:“過段時期先去龍華園見的師伯,把一切情形告訴他,再跟他研究出一個尋找的辦法。
” 蓑衣鬼農笑道: “那現在就可以去啊!” 司馬玉峰苦笑道: “現在不行,弟子被他們誤為少園主而蒙上了破壞王羅兩家結親的罪過,且别說龍華園主和北天霸主此刻正在氣頭上,放不過弟子,而據醉和尚和飄萍奇俠兩位說: 王羅兩家的結親是武林兩大勢力的結合,可以平息武林中一場巨變,如今發生了這種意外,龍華園主為安定了武林計,極可能把一切诿過于弟子,而忍痛把弟子殺死,所以弟子還是過些時日再去認親為妙,另一方面,弟子也想趁此機會苛練武功,憑武功去闖五關!” 蓑衣鬼農不勝驚異道: “奇怪,那少園主王子軒的相貌為何會和你一模一樣?” 司馬玉峰舉手猛抓頭皮,道: “這委實是件怪事……” 蓑衣鬼農忽然挺身起立,笑道: “一切改天再談,現在你且在此躲避一會,為師要下山去購置些食物和日用品,明天一早,為師就要開始傳授你武功了!” 半年之後—— 一個暮春的早上,祁連接天崖“輪回橋”前的山前上,出現了一個白衣青年。
這白衣青年面貌不甚端正,一雙螺旋眉,一對伏犀眼,嘴唇略向右歪,神态陰沉冷峻,是個毫不掩飾外貌的壞胚子。
他緩步來到輪回橋前,負手靜立,雙目默注那條臨空搖幌的鋼索好一陣,又舉目仰望那座高聳入雲形若猛虎下撲的接天崖一眼,然後收回視線,望向輸回橋前那面刻着“有情輪回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的崖石上,突然間神色大變,退步駭呼道: “啊!這……” 原來,他看見一樣出乎意料之外的東西! 那是一面新立上的大石碑,上面有着用“金剛指”寫下的一段文字: “敬告天下武林英雄: 本園創立二十年,承蒙各方垂愛,莅臨過關而獲得武士身份者多達六千多人,唯本園地處邊荒,距中原遙遙數千裡,緻有許多武林英雄因不耐長途跋涉而打消前來過關之念,殊為可惜,茲為便利各方武林英雄就近過關起見,本園決定遷移至太華山,自明年元月一日起,本園改在太華山繼續接受過關,一切設置與規定依舊,特此周告。
龍華園主王則原謹白” 噫,龍華園搬家了? 白衣青年不勝驚奇的注視着那面大石碑,目瞪口呆,形同木頭人。
這的确是他做夢也沒想到的一件事,想想自己半年來日夜苦練武功,今天懷着滿腔熱望和雄心而來,卻撲了個空,龍華園竟然遷到中原的太華山去了! 龍華園真是為了便利過關者而“搬家”的麼? 不!如果路途遙遠是個問題,當年的創始人“武聖周夢公”早該考慮到才對,哼,這中間必有其他緣故! 白衣青年呆立良久,終于回過神來,他頹然若喪的搖搖頭,突地踏上橋端,大聲呼道: “喂,那邊有人麼?” 中氣異常充沛,聲浪傳出數十丈外,碰着山壁,起了嗡嗡的回音! 對面不見一個人影,也沒聽見有人回答,一切靜悄悄的,隻有那四十丈長的鋼索仍在空中寂寞地搖晃着…… 白衣青年沉忖片刻,蓦然騰身四丈餘,輕飄飄降落在鋼索上,踏着鋼索向對岸疾馳過去! 身法輕靈迅捷,飛馳于搖晃不定的鋼索上,如履平地,這時如有武林人物在場,必能看出這個白衣青年已身懷超凡絕俗的驚人武功! 隻見他幾個起落間,已飛渡過第一關,置身于形勢險惡的虎頭洞之前。
但見“虎頭洞”内兩排虎牙緊閉着,每顆牙齒還很完整,隻是兩邊通向虎耳門的石級已經破損不堪,幾乎已看不出一點石級的樣子,那是被掌風打碎的! 白衣青年在虎口前伫立望了會,忽然自言自語道: “入寶山豈可空手返,我仍得進去看看!” 語畢,向虎口走去。
敢情他也知道過關者必先拔掉兩顆虎牙才進得去,那些虎牙每顆重足六百斤,但這對他似乎不當一回事,他神态從容的伸手拖住一顆虎牙,微運真力往外一拉—— 嘿,虎牙竟分毫不動! 他頗感意外的輕“咦”了一聲,立即增加二成真力再往外一拉,那知虎牙依然紋風未動,他大吃一驚,脫口呼道: “噫,難道這些虎牙不止六百斤?” “不,那裡面已經用一種特制的‘石漿’粘死了!” 身右附近,蓦地飄來一片冷峻峻的聲音! 白衣青年心弦一震,轉頭望去,卻不見一個人迹,不由渾身一寒,立時半轉身軀,亮掌護胸,開口喝道: “哪一位?” 冷峻的話聲由“無形之中”飄來道: “别問老夫是誰,輪回橋前的石碑上已寫得很清楚,閣下如是過關來的,還請到太華山去!” 聽聲音,分明隻在二丈之外,可是二丈外隻有一座形若屏風的崖石和一顆合抱大的松樹,崖石之後是一面光秃的峭壁,那上面躲不了人,松樹也是一目了然,并無一個人影! 白衣青年大大的抽了一口冷氣,不覺退後一步,駭然道: “喂,你是人是鬼?” 那冷峻的聲音答道: “你又不是找老夫來的,何必多問?” 白衣青年霎了霎眼皮,突然鼓勇抗聲道: “我就是找你來的,你出來!” 那冷峻的聲音“嘿嘿”笑道: “别鬧火氣,年輕人,老夫适才已看見你飛渡輪回橋的身法,假如你肯就此回頭,而去太華山過關,你大概可以獲得三品武士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