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論道天涯
關燈
小
中
大
許驚弦不知封冰口中的“他”是指楚天涯還是魏公子,本想問個清楚,忽又覺得意興索然,畢競這都是局内人的事情,旁人再着急亦無意義。
一直悶不作聲的葉莺突然開口道:“我不喜歡封女俠了。
”一言既出,滿座皆驚,君東臨連聲咳嗽,許驚弦則是恨不得去捂住她的嘴。
封冰泰然自若:“葉姑娘可以不說出你的理由是什麼。
因為無論你喜歡與否,我都仍是封冰。
” 葉莺氣沖沖地道:“我偏要說、哼哼,我本以為你是個爽利的女子,誰知競是如此拖泥帶水,枉我以往那麼喜歡你。
”又回頭瞪着許驚弦弦;“你拽我做什麼?我又沒說錯話。
”許驚弦被她弄得滿臉通紅,哭笑不得。
君東臨打個圓場:“葉姑娘大概不清楚那段往事,所以有所誤會吧。
” 葉莺不吃他這一套,連珠炮般地嚷道:“别以為我不清楚就不能說了,愛就是愛,恨就是恨,隻要兩情相悅,一切本來就是簡簡單單,何必搞得那麼複雜?人生不過百年,就圖活個痛快,心裡想什麼就去做什麼,扭扭捏捏可不是咱們江湖兒女的姿态。
本姑娘從來都不信什麼來生再續前緣的鬼話,若是等到快要入土的時候後悔,那才真是冤枉透頂……”自古女子都講求三從四德,縱然有此想法,也必是深埋于心間,隻是自己說給自己聽,哪有像她這般口無遮攔,公然訴之于衆。
言語雖非大逆不道,态度卻足稱得上是驚世駭俗,不過這番話倒是恰合許驚弦的心意,若非于封冰在場,必是拍手稱快。
封冰轉過臉來,咬唇揚眉,黑白分明的眸子盯住葉莺。
“葉姑娘說得好,可算是講出了天下女子的心聲,當可引為我的知己。
” 葉莺與封冰對視,假公主遇見了真公主,倒也絲毫不落下風,她撇撇嘴道:“你何必表面上假裝認可,内心裡卻對我不屑一顧?” 封冰淡然一笑:“葉姑娘忘了一件事。
” “什麼?” “你那番話的前提是——兩情相悅。
” “難道你對楚天涯……” 封冰截斷葉莺的話:“目前為止,我這一生隻愛過一個人,那就是魏公子。
至于楚公子,或許有欣賞,但并不是愛。
魏君臨死前,我曾立下重誓:此生決不再有第二個男人。
不錯,我已報了殺父之仇,天湖老人又已死,一切恩怨盡可了斷,時隔數年,當初的誓言也未必一定要遵守。
但是,至少還需要遇見另一個值得托付終身的男人能夠讓我忘記魏公子,能夠讓我真心實意地去愛慕、去敬重。
我不介意像個普通女人一樣為魏公子守節盡忠,也不會在面對真正的幸福時拘泥于昔日的誓言裹足不前。
但我可以肯定,我決不會委屈自己嫁給一個對他沒有足夠感情的男人。
”她望着葉莺,眼裡閃動着女子才能夠領悟的目光。
“從某種角度來說。
其實我們是一樣的。
都是甯願背天棄地也要忠于自己感情的人” 滿室皆靜,甚至連君東臨都驚得膛目結舌,或許直到此刻,他才第一次真正聽到了封冰的心聲。
他的眼中隐隐泛起淚光,既為了當年的主人——太平公子魏南焰,也為了現在的主人——封冰。
葉莺難以置信地望着封冰,終于長舒了一口氣:“我心直口快,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嘻嘻,好姐姐千萬莫要怪我莽撞。
”這聲姐姐一出口,顯然宣布封冰重又回歸她“喜歡”的名單中。
許驚弦看看封冰,又看看葉莺,同樣是有着高貴氣質的“公主”,可謂各擅勝場,一個讓他覺得可敬,另一個讓他覺得……很可愛。
君東臨長歎一聲:“有機會我去找楚兄弟好好談一談。
” 封冰搖頭道:“彼此相忘于江湖,何須挂念?或許他早就明白了我的心意。
”她輕輕一拍手,冷靜地掃視全場:“好啦。
吳少俠與葉姑娘遠來是客,可不能為了我一點私事擾了大家的興緻,還是說說正題吧。
”那個因杯念而傷情的女子轉眼間已重新成為焰天涯的主人。
葉莺尚未從方才的情緒中恢複過來,呆呆道:“談什麼正題?” 封冰微微一笑:“吳少俠的任務已完成。
葉姑娘在長江上力斃羅氏雙雄,琵琶峰上獨戰黃家七傑,涪陵城三香閣一招斷臂技驚四座,身法飄浮,内力陰綿,腕間一對銀環靈動犀利,變幻莫測,以武功而論,在擒天堡恐怕僅次于龍堡主一人。
葉姑娘身為擒天堡帳下重将,丁先生的左膀右臂,來到焰天涯決不是隻負責護送吳少俠吧。
”她言笑盈盈,說得不疾不緩,自信而不張狂,褒揚而絕無誇張,仿佛葉莺就是她的下屬一般。
葉莺驚得杏目圓睜,啞口無言。
她來到天擒堡後出手不多,除了那晚在小船上與許驚弦交手外,其餘三次封冰無一遺漏。
涪陵城三香閣中将趙鳳梧的随從一招斷腕時有許多人在場,封冰知道并不出奇,但另兩次皆是秘密剌殺擒天堡的對頭,封冰竟也了如指掌,着實令她驚詫莫名,再加上封冰對自己的武功特點如數家珍,隻差沒有說出眉梢月的名字了……川滇三大勢力中,焰天涯人數最少,平時行事最低調,最不顯山露水,但寥寥數語間卻顯示了其擁有極其高效的情報網,令人刮目相看!兵貴在精而不在多,有了封冰與君東臨這兩人,足可抵得上千軍萬馬。
許驚弦見慣了葉莺的伶牙俐齒,還是首次看到她如此理屈詞窮、氣急敗壞的表情,肚子裡早就笑翻了天。
心想惡人自有惡人磨,我許驚弦好男不和女鬥,平日讓你占盡上風,遇到封冰這樣厲害的女子,總能鎮得住你了吧。
封冰對葉莺的震驚視如不見,神情笃定,悠然道:“如果葉姑娘此行的任務還是希望焰天涯與擒天堡聯盟,那就不用說出來了。
” 葉莺總算緩過氣來:“明将軍大軍不日将至,封姐姐以為焰天涯明哲保身就可安然無恙麼?不過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封冰并不直接反駁葉莺,轉而望向許驚弦:“吳少俠如何看待此事?” 許驚弦不願插手,搖頭道:“我隻負責替楚大哥傳話,其餘一概不知。
” 封冰也不勉強:“我想聽聽君先生的意見。
” 君東臨略一沉吟,緩緩道:“大理媚雲教勢力覆蓋川滇兩境,楚雄府與大理相距不過數百裡,焰天涯對于媚雲教來說猶如骨鲠在喉,隻是懾于焰天涯的實力,這些年來總算彼此相安無事。
但如今形勢已變,泰親王借兵烏槎國,意欲重奪權柄,京師豈能坐視不理?必會派明将軍率兵讨伐中原與烏槎國之間戰火一觸即發,媚雲教投向泰親王,換取的條件必是獨霸滇境,一旦挫敗明将軍,下一步必将拿焰天涯開刀,不得不防。
” 葉莺接口道:“世人皆知焰天涯與将軍府的關系,朝廷大軍若勝,恐怕明将軍也決不會放過焰天涯。
” 君東臨不置可否:“若按葉姑娘的分析,無論雙方勝負如何,焰天涯都将處于極危險的境地之中。
于此生死關頭,焰天涯的決斷更須慎重,一步走錯,就将牽連到數百名子弟的性命……” “既然左右為難,何不将賭注押在泰親王身上,也免得與媚雲教起沖突。
” 君東臨胸有成竹地一笑:“葉姑娘想得太簡單了。
首先,媚雲教徒多為舞、苗、瑤、白、傣等異族,加之偏安一隅,對朝廷全無好感,聯手烏槎國無可厚非。
焰天涯尊重媚雲教的選擇,卻決不可能效仿。
”封冰颔首撫拳,以示贊許。
她身為北城王之女,雖然被朝廷視為叛黨,但畢竟是正宗皇室血統,豈可借助外夷反噬中原? “其次,明将軍絕非剛愎自用之人,隻要焰天涯不公然反抗朝廷,他也不會輕國事而重私怨,擅自對焰天涯用兵。
最後……”君東臨略一停頓。
加重語氣道,“在當前的局勢下,更需要一個第三方的力量。
” 葉莺一怔:“君先生此言何解?” “若僅是兩軍對壘,其結局或是一方敗亡,或是保持均衡,劃地為界,共治天下,無論雙方是戰是和,皆是全無轉圜的餘地,但如果除了二者之外另有勢力,局面就會大不相同從政治上來說,三方鼎立是最不穩定的一種結構,充滿着更多的變數。
” “君先生莫非以為焰天涯保持中立,就可置身事外?” “并非絕對的中立,而是因勢而定。
明将軍立足未穩,泰親王實力稍弱,一旦開戰都有顧忌,有焰天涯在其中掣肘,對交戰的雙方皆有好處。
” 葉莺思索道:“但如此做法,明将軍與泰親王都将視焰天涯為敵,對你們又有麼好處?” 君東臨語出奇兵:“諸位可聽過劉邦和項羽的故事?” 許驚弦與葉莺面面相觑,不知君東臨為何在這個時候突然離題萬裡,顧左右而言他。
唯有封冰面含微笑,似是早有所料。
君東臨朗然道:“強秦暴虐,先有陳勝吳廣于大澤鄉揭竿而起,再有劉邦于沛縣、項羽于江東舉兵反秦,連番征戰後,小股勢力瓦解殆盡,唯有秦、項、劉三軍成鼎足之勢。
且看三強之間的實力對比:大秦擁有虎狼之師,氣吞山川,橫掃六合前所未有之疆域,雖因暴政而失民心,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實力最強;項羽乃力可拔山的蓋世英雄,雄踞中原富饒之地,楚軍實力僅次于大秦;而劉邦雖說手下人才衆多,文有張良、蕭何,武有樊哙、周勃,但兵少将寡,漢軍的實力乃是三強中最末的一位。
但是結果呢?最強大的秦早早滅亡,楚霸王項羽無顔見江東父老,自刎于烏江,反倒是實力最弱的劉邦建功立業,成為一代開國雄主。
這到底是為什麼?” 許驚弦喃喃道:“劉邦好像還有一個軍事奇才淮陰侯韓信……” 葉莺道:“韓信乃是劉邦封為漢王後方才前來投奔,大泰的滅亡與他無關。
”許驚弦不料競被葉莺指出錯誤,羞得臉上發燒,垂頭不語。
君東臨大為驚訝:“想不到葉姑娘文武雙修,竟連這一段曆史也知道。
” 葉莺得意一笑:“師父管教嚴厲,我自小學文習武皆不耽誤。
嘻嘻,師父還誇我說若去趕考,至少也能中個秀才呢。
” 許驚弦暗暗稱奇,那曰在清水鎮蔡家莊與葉莺定下暗語時,曾聽她說自己滿腹經綸,才高八鬥,還以為是在吹噓,想不到确是實情。
那時的女子讀書者甚少,識得幾個字已不多見,江湖女子中更是鳳毛麟角,所以出了一個才女駱清幽,頓時被敬若天人,奉若神明。
他未想到葉莺身為殺手,竟也能熟讀詩書。
由此看來,其師必是武林中超卓的人物,可惜自己數次相詢都被她推搪過去,至今也不知她的師父到底是何人。
封冰與君東臨也有同樣的懷疑,不過打探對方師承乃是武林忌諱,不便當面詢問。
事實上以焰天涯強大的情報網,幾個月前就已在着手調查丁先生與葉莺的來曆,但是盡管對這兩大高手在擒天堡的行動了如指掌,可對于他們之前的信息卻是一無所獲,二人猶如憑空出現,極不合情理。
如果說近期川滇武林中最為神秘的人物,無疑就是丁先生與葉莺。
君東臨續道:“盡管曆史無法真實地還原,但我們或可揣測一下三強各自的心态。
大秦軍事力量最為強大,能夠對它産生威脅的隻有項羽的楚軍,必除之而後快,至于劉邦的漢軍,可先安撫後滅之;從項羽的角度來看,強秦無疑是最大的敵人,但實力不及,隻有與劉邦聯合起來才有勝算,滅秦之後再對劉邦動手,天下唾手可得;而對于實力最弱的劉邦來說,處境最是危險,無論滅秦還是滅楚,自己都将是下一個犧牲品。
在這種情況下,劉邦采用了最佳的戰略方針,先與項羽結成聯盟,由楚軍硬撼秦軍主力,卻趁秦楚大戰之際乘隙攻入鹹陽,劫掠物資擴充實力;滅秦之後劉邦隻帶貼身數騎親赴鴻門之宴,以釋項羽疑心。
随後劉邦受封漢王入漢中燒棧道麻痹楚軍,獲得喘息之機,直待到羽翼漸豐方才揮師東進,繼而經過長達四年的楚漢戰争,終于平定天下,建立大漢王朝……” 許驚弦與葉莺聽得津津有味。
初見君東臨一派文士風範,言語謹慎,态度謙恭,完全被封冰的光彩所掩蓋,此刻他侃侃而談,意興豪邁,神采飛揚,方知之前隻是有意低調,以免喧賓奪主,搶了封冰的風頭。
“以史為鑒,試觀今日之局勢:明将軍率精銳王師,身經百戰,戰無不勝,可比作大秦;泰親王聯合烏槎國及擒天堡、媚雲教等川滇兩地武林勢力,憑地利之便,可比做楚軍;而處于弱勢的第三方力量,包括焰天涯與一些保持中立的幫派,雖然既無戰後被株連之災禍,亦無稱霸天下之野心,與當年漢軍的處境不可同日而語,但居安思危,很有必要參照劉邦的例子,戰術上兩不相助,戰略上靜觀事變,如此方可保得無虞……” 許驚弦小心翼翼地發問:“依君先生之見,明将軍正如昔日強秦,最終亦難逃一敗麼?” 君東臨一哂:“戰場上千變萬化,無有定論,勝負尚屬未知。
但明将軍勞師遠征,泰親王以逸待勞,雙方實力的對比并沒有表面上那麼懸殊,何況曆史上以弱勝強的例子不勝枚舉。
依我之預測,明将軍不過略有勝算,縱能一舉平定泰親王,攻下烏槎國,定也傷亡極重,慘勝如敗。
” 傲骨堂裡靜了下來,每個人都在細心咀嚼君東臨的話。
昔日江湖傳言“将軍的毒、公子的盾、無雙的針、落花的雨”,說的是江湖上公認最難惹的四個人,分别是将軍府的第三号人物毒來無恙、魏公子帳下第一謀臣君東臨、關中無雙城主楊雲清和落花宮宮主趙星霜。
除了毒來無恙六年前在劍閣棧道上死于楚公子之手外,另三人如今都依然是江湖上威震一方的人物。
這四人武功或許并不算很高,但各有絕藝。
毒來無恙以毒成名,傷人于無形之間;無雙城補天旗地針法小巧機敏,認穴精準;落花宮的飛葉流花南暗器百變,令人防不勝防。
而江湖盛傳公子之盾君東臨勝于
一直悶不作聲的葉莺突然開口道:“我不喜歡封女俠了。
”一言既出,滿座皆驚,君東臨連聲咳嗽,許驚弦則是恨不得去捂住她的嘴。
封冰泰然自若:“葉姑娘可以不說出你的理由是什麼。
因為無論你喜歡與否,我都仍是封冰。
” 葉莺氣沖沖地道:“我偏要說、哼哼,我本以為你是個爽利的女子,誰知競是如此拖泥帶水,枉我以往那麼喜歡你。
”又回頭瞪着許驚弦弦;“你拽我做什麼?我又沒說錯話。
”許驚弦被她弄得滿臉通紅,哭笑不得。
君東臨打個圓場:“葉姑娘大概不清楚那段往事,所以有所誤會吧。
” 葉莺不吃他這一套,連珠炮般地嚷道:“别以為我不清楚就不能說了,愛就是愛,恨就是恨,隻要兩情相悅,一切本來就是簡簡單單,何必搞得那麼複雜?人生不過百年,就圖活個痛快,心裡想什麼就去做什麼,扭扭捏捏可不是咱們江湖兒女的姿态。
本姑娘從來都不信什麼來生再續前緣的鬼話,若是等到快要入土的時候後悔,那才真是冤枉透頂……”自古女子都講求三從四德,縱然有此想法,也必是深埋于心間,隻是自己說給自己聽,哪有像她這般口無遮攔,公然訴之于衆。
言語雖非大逆不道,态度卻足稱得上是驚世駭俗,不過這番話倒是恰合許驚弦的心意,若非于封冰在場,必是拍手稱快。
封冰轉過臉來,咬唇揚眉,黑白分明的眸子盯住葉莺。
“葉姑娘說得好,可算是講出了天下女子的心聲,當可引為我的知己。
” 葉莺與封冰對視,假公主遇見了真公主,倒也絲毫不落下風,她撇撇嘴道:“你何必表面上假裝認可,内心裡卻對我不屑一顧?” 封冰淡然一笑:“葉姑娘忘了一件事。
” “什麼?” “你那番話的前提是——兩情相悅。
” “難道你對楚天涯……” 封冰截斷葉莺的話:“目前為止,我這一生隻愛過一個人,那就是魏公子。
至于楚公子,或許有欣賞,但并不是愛。
魏君臨死前,我曾立下重誓:此生決不再有第二個男人。
不錯,我已報了殺父之仇,天湖老人又已死,一切恩怨盡可了斷,時隔數年,當初的誓言也未必一定要遵守。
但是,至少還需要遇見另一個值得托付終身的男人能夠讓我忘記魏公子,能夠讓我真心實意地去愛慕、去敬重。
我不介意像個普通女人一樣為魏公子守節盡忠,也不會在面對真正的幸福時拘泥于昔日的誓言裹足不前。
但我可以肯定,我決不會委屈自己嫁給一個對他沒有足夠感情的男人。
”她望着葉莺,眼裡閃動着女子才能夠領悟的目光。
“從某種角度來說。
其實我們是一樣的。
都是甯願背天棄地也要忠于自己感情的人” 滿室皆靜,甚至連君東臨都驚得膛目結舌,或許直到此刻,他才第一次真正聽到了封冰的心聲。
他的眼中隐隐泛起淚光,既為了當年的主人——太平公子魏南焰,也為了現在的主人——封冰。
葉莺難以置信地望着封冰,終于長舒了一口氣:“我心直口快,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嘻嘻,好姐姐千萬莫要怪我莽撞。
”這聲姐姐一出口,顯然宣布封冰重又回歸她“喜歡”的名單中。
許驚弦看看封冰,又看看葉莺,同樣是有着高貴氣質的“公主”,可謂各擅勝場,一個讓他覺得可敬,另一個讓他覺得……很可愛。
君東臨長歎一聲:“有機會我去找楚兄弟好好談一談。
” 封冰搖頭道:“彼此相忘于江湖,何須挂念?或許他早就明白了我的心意。
”她輕輕一拍手,冷靜地掃視全場:“好啦。
吳少俠與葉姑娘遠來是客,可不能為了我一點私事擾了大家的興緻,還是說說正題吧。
”那個因杯念而傷情的女子轉眼間已重新成為焰天涯的主人。
葉莺尚未從方才的情緒中恢複過來,呆呆道:“談什麼正題?” 封冰微微一笑:“吳少俠的任務已完成。
葉姑娘在長江上力斃羅氏雙雄,琵琶峰上獨戰黃家七傑,涪陵城三香閣一招斷臂技驚四座,身法飄浮,内力陰綿,腕間一對銀環靈動犀利,變幻莫測,以武功而論,在擒天堡恐怕僅次于龍堡主一人。
葉姑娘身為擒天堡帳下重将,丁先生的左膀右臂,來到焰天涯決不是隻負責護送吳少俠吧。
”她言笑盈盈,說得不疾不緩,自信而不張狂,褒揚而絕無誇張,仿佛葉莺就是她的下屬一般。
葉莺驚得杏目圓睜,啞口無言。
她來到天擒堡後出手不多,除了那晚在小船上與許驚弦交手外,其餘三次封冰無一遺漏。
涪陵城三香閣中将趙鳳梧的随從一招斷腕時有許多人在場,封冰知道并不出奇,但另兩次皆是秘密剌殺擒天堡的對頭,封冰竟也了如指掌,着實令她驚詫莫名,再加上封冰對自己的武功特點如數家珍,隻差沒有說出眉梢月的名字了……川滇三大勢力中,焰天涯人數最少,平時行事最低調,最不顯山露水,但寥寥數語間卻顯示了其擁有極其高效的情報網,令人刮目相看!兵貴在精而不在多,有了封冰與君東臨這兩人,足可抵得上千軍萬馬。
許驚弦見慣了葉莺的伶牙俐齒,還是首次看到她如此理屈詞窮、氣急敗壞的表情,肚子裡早就笑翻了天。
心想惡人自有惡人磨,我許驚弦好男不和女鬥,平日讓你占盡上風,遇到封冰這樣厲害的女子,總能鎮得住你了吧。
封冰對葉莺的震驚視如不見,神情笃定,悠然道:“如果葉姑娘此行的任務還是希望焰天涯與擒天堡聯盟,那就不用說出來了。
” 葉莺總算緩過氣來:“明将軍大軍不日将至,封姐姐以為焰天涯明哲保身就可安然無恙麼?不過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封冰并不直接反駁葉莺,轉而望向許驚弦:“吳少俠如何看待此事?” 許驚弦不願插手,搖頭道:“我隻負責替楚大哥傳話,其餘一概不知。
” 封冰也不勉強:“我想聽聽君先生的意見。
” 君東臨略一沉吟,緩緩道:“大理媚雲教勢力覆蓋川滇兩境,楚雄府與大理相距不過數百裡,焰天涯對于媚雲教來說猶如骨鲠在喉,隻是懾于焰天涯的實力,這些年來總算彼此相安無事。
但如今形勢已變,泰親王借兵烏槎國,意欲重奪權柄,京師豈能坐視不理?必會派明将軍率兵讨伐中原與烏槎國之間戰火一觸即發,媚雲教投向泰親王,換取的條件必是獨霸滇境,一旦挫敗明将軍,下一步必将拿焰天涯開刀,不得不防。
” 葉莺接口道:“世人皆知焰天涯與将軍府的關系,朝廷大軍若勝,恐怕明将軍也決不會放過焰天涯。
” 君東臨不置可否:“若按葉姑娘的分析,無論雙方勝負如何,焰天涯都将處于極危險的境地之中。
于此生死關頭,焰天涯的決斷更須慎重,一步走錯,就将牽連到數百名子弟的性命……” “既然左右為難,何不将賭注押在泰親王身上,也免得與媚雲教起沖突。
” 君東臨胸有成竹地一笑:“葉姑娘想得太簡單了。
首先,媚雲教徒多為舞、苗、瑤、白、傣等異族,加之偏安一隅,對朝廷全無好感,聯手烏槎國無可厚非。
焰天涯尊重媚雲教的選擇,卻決不可能效仿。
”封冰颔首撫拳,以示贊許。
她身為北城王之女,雖然被朝廷視為叛黨,但畢竟是正宗皇室血統,豈可借助外夷反噬中原? “其次,明将軍絕非剛愎自用之人,隻要焰天涯不公然反抗朝廷,他也不會輕國事而重私怨,擅自對焰天涯用兵。
最後……”君東臨略一停頓。
加重語氣道,“在當前的局勢下,更需要一個第三方的力量。
” 葉莺一怔:“君先生此言何解?” “若僅是兩軍對壘,其結局或是一方敗亡,或是保持均衡,劃地為界,共治天下,無論雙方是戰是和,皆是全無轉圜的餘地,但如果除了二者之外另有勢力,局面就會大不相同從政治上來說,三方鼎立是最不穩定的一種結構,充滿着更多的變數。
” “君先生莫非以為焰天涯保持中立,就可置身事外?” “并非絕對的中立,而是因勢而定。
明将軍立足未穩,泰親王實力稍弱,一旦開戰都有顧忌,有焰天涯在其中掣肘,對交戰的雙方皆有好處。
” 葉莺思索道:“但如此做法,明将軍與泰親王都将視焰天涯為敵,對你們又有麼好處?” 君東臨語出奇兵:“諸位可聽過劉邦和項羽的故事?” 許驚弦與葉莺面面相觑,不知君東臨為何在這個時候突然離題萬裡,顧左右而言他。
唯有封冰面含微笑,似是早有所料。
君東臨朗然道:“強秦暴虐,先有陳勝吳廣于大澤鄉揭竿而起,再有劉邦于沛縣、項羽于江東舉兵反秦,連番征戰後,小股勢力瓦解殆盡,唯有秦、項、劉三軍成鼎足之勢。
且看三強之間的實力對比:大秦擁有虎狼之師,氣吞山川,橫掃六合前所未有之疆域,雖因暴政而失民心,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實力最強;項羽乃力可拔山的蓋世英雄,雄踞中原富饒之地,楚軍實力僅次于大秦;而劉邦雖說手下人才衆多,文有張良、蕭何,武有樊哙、周勃,但兵少将寡,漢軍的實力乃是三強中最末的一位。
但是結果呢?最強大的秦早早滅亡,楚霸王項羽無顔見江東父老,自刎于烏江,反倒是實力最弱的劉邦建功立業,成為一代開國雄主。
這到底是為什麼?” 許驚弦喃喃道:“劉邦好像還有一個軍事奇才淮陰侯韓信……” 葉莺道:“韓信乃是劉邦封為漢王後方才前來投奔,大泰的滅亡與他無關。
”許驚弦不料競被葉莺指出錯誤,羞得臉上發燒,垂頭不語。
君東臨大為驚訝:“想不到葉姑娘文武雙修,竟連這一段曆史也知道。
” 葉莺得意一笑:“師父管教嚴厲,我自小學文習武皆不耽誤。
嘻嘻,師父還誇我說若去趕考,至少也能中個秀才呢。
” 許驚弦暗暗稱奇,那曰在清水鎮蔡家莊與葉莺定下暗語時,曾聽她說自己滿腹經綸,才高八鬥,還以為是在吹噓,想不到确是實情。
那時的女子讀書者甚少,識得幾個字已不多見,江湖女子中更是鳳毛麟角,所以出了一個才女駱清幽,頓時被敬若天人,奉若神明。
他未想到葉莺身為殺手,竟也能熟讀詩書。
由此看來,其師必是武林中超卓的人物,可惜自己數次相詢都被她推搪過去,至今也不知她的師父到底是何人。
封冰與君東臨也有同樣的懷疑,不過打探對方師承乃是武林忌諱,不便當面詢問。
事實上以焰天涯強大的情報網,幾個月前就已在着手調查丁先生與葉莺的來曆,但是盡管對這兩大高手在擒天堡的行動了如指掌,可對于他們之前的信息卻是一無所獲,二人猶如憑空出現,極不合情理。
如果說近期川滇武林中最為神秘的人物,無疑就是丁先生與葉莺。
君東臨續道:“盡管曆史無法真實地還原,但我們或可揣測一下三強各自的心态。
大秦軍事力量最為強大,能夠對它産生威脅的隻有項羽的楚軍,必除之而後快,至于劉邦的漢軍,可先安撫後滅之;從項羽的角度來看,強秦無疑是最大的敵人,但實力不及,隻有與劉邦聯合起來才有勝算,滅秦之後再對劉邦動手,天下唾手可得;而對于實力最弱的劉邦來說,處境最是危險,無論滅秦還是滅楚,自己都将是下一個犧牲品。
在這種情況下,劉邦采用了最佳的戰略方針,先與項羽結成聯盟,由楚軍硬撼秦軍主力,卻趁秦楚大戰之際乘隙攻入鹹陽,劫掠物資擴充實力;滅秦之後劉邦隻帶貼身數騎親赴鴻門之宴,以釋項羽疑心。
随後劉邦受封漢王入漢中燒棧道麻痹楚軍,獲得喘息之機,直待到羽翼漸豐方才揮師東進,繼而經過長達四年的楚漢戰争,終于平定天下,建立大漢王朝……” 許驚弦與葉莺聽得津津有味。
初見君東臨一派文士風範,言語謹慎,态度謙恭,完全被封冰的光彩所掩蓋,此刻他侃侃而談,意興豪邁,神采飛揚,方知之前隻是有意低調,以免喧賓奪主,搶了封冰的風頭。
“以史為鑒,試觀今日之局勢:明将軍率精銳王師,身經百戰,戰無不勝,可比作大秦;泰親王聯合烏槎國及擒天堡、媚雲教等川滇兩地武林勢力,憑地利之便,可比做楚軍;而處于弱勢的第三方力量,包括焰天涯與一些保持中立的幫派,雖然既無戰後被株連之災禍,亦無稱霸天下之野心,與當年漢軍的處境不可同日而語,但居安思危,很有必要參照劉邦的例子,戰術上兩不相助,戰略上靜觀事變,如此方可保得無虞……” 許驚弦小心翼翼地發問:“依君先生之見,明将軍正如昔日強秦,最終亦難逃一敗麼?” 君東臨一哂:“戰場上千變萬化,無有定論,勝負尚屬未知。
但明将軍勞師遠征,泰親王以逸待勞,雙方實力的對比并沒有表面上那麼懸殊,何況曆史上以弱勝強的例子不勝枚舉。
依我之預測,明将軍不過略有勝算,縱能一舉平定泰親王,攻下烏槎國,定也傷亡極重,慘勝如敗。
” 傲骨堂裡靜了下來,每個人都在細心咀嚼君東臨的話。
昔日江湖傳言“将軍的毒、公子的盾、無雙的針、落花的雨”,說的是江湖上公認最難惹的四個人,分别是将軍府的第三号人物毒來無恙、魏公子帳下第一謀臣君東臨、關中無雙城主楊雲清和落花宮宮主趙星霜。
除了毒來無恙六年前在劍閣棧道上死于楚公子之手外,另三人如今都依然是江湖上威震一方的人物。
這四人武功或許并不算很高,但各有絕藝。
毒來無恙以毒成名,傷人于無形之間;無雙城補天旗地針法小巧機敏,認穴精準;落花宮的飛葉流花南暗器百變,令人防不勝防。
而江湖盛傳公子之盾君東臨勝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