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非常之道
關燈
小
中
大
鶴發澀然一笑:“那時青霜令尚未找回,青霜令使之位有名無實,虛席以待,又如何談及與小妹的姻緣?”他有意無意地望一眼許驚弦,“唉,昔日的禦泠四使,如今隻有紅塵使甯徊風尚在其位,卻也不知所蹤,以後的禦泠堂就全靠你們這些年輕人了。
” 許驚弦冷然道:“我已離開了禦泠堂,請先生不要把我算在其中。
” 鶴發聽許驚弦口氣堅決,知他心意已決,難以更改,隻得一聲暗歎。
繼續道:“恰好那時我有事要外出數月之久,也就暫時放下小妹之事,隻是拜托晁雨暗中照看她。
何曾想,等我外出歸來時,小妹卻已不在禦泠堂中。
我便去找晁雨詢問,起初他支支吾吾不肯實言,被我逼緊了,終于道出了真相。
“原來我走後,小妹百無聊賴,便纏着晁雨說是也想要替禦泠堂做些事情。
晁雨雖然對小妹心生愛慕,卻是個穩重之人,自然不會由得她胡鬧,隻是推托不肯。
但小妹任性慣了,既然心裡定了主意,無論如何都要做到。
她見硬求不成,便改為軟磨,先譏諷晁雨雖做了紫陌使,卻無實權,什麼事皆作不得主;又說待得悶了,非要離開錫金不可…… “晃雨被她弄得心煩意亂,加上确實很想替心上人分憂,便在暗中征得南宮大哥的同意後,交給她一項任務。
“——原來恰好那時禦泠堂的某位對頭到關中,南宮大哥正打算派人去暗中監視他。
這個任務并無危險,隻須将對方近期的行動如實觀察記錄即可,晁雨料想小妹身無武功,人又機靈,加上本就是關中人氏,應該不會引起對方的懷疑…… “可誰知,小妹這一去起初還傳回來一些零星的消息,之後就再無回音。
晁雨放心不下,接連派出幾名弟子前去打探,得到的都是同樣的情報:那個對頭早已離開關中,不知去向,而在他離開的前數日,确有一位妙齡女子與之過從甚密。
通過對那女子外貌特征的描述來看,應該就是小妹無疑。
“晃雨還道小妹是不肯放棄任務,執意跟蹤那人,無可奈何之下,也隻好盼她早些回來。
又過了幾日,南宮大哥卻意外地收到了小妹的來信……” 鶴發聳聳肩膀,面色古怪:“你道如何?原來小妹竟說她已不由自主地愛上了那個人,甯願跟他一起遠走高飛,海角天涯亦不離不棄……等我回來時,這事已過了近兩個月,而且根本不知他們去了何處,一切都已無法挽回。
“我細看小妹的來信,字裡行間裡倒是滿溢着快樂與幸福,而且她說知我必會對此事大發雷霆,所以要過段時間再回來,屆時還将請我與南宮大哥同去主持她的婚禮…… “我了解小妹的性格,既然她一意孤行,恐怕包括我這個大哥在内,誰也無法輕易改變。
我隻好苦笑着自我安慰一番,好歹她已尋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我亦不必再為她的親事而頭疼。
“小妹向來眼高于頂,心高氣傲,卻能對那人意亂情迷至此,連我這個大哥也棄之不顧,亦算是前世的孽緣。
而那人雖是禦泠堂的對頭,但我卻信任他是個用情專一的人,會好好對待小妹。
何況他雖曾有妻室,但愛妻早亡,一直未再另娶,他既然願意明媒正娶,可見對小妹亦是情深義重,我還有何話說?” 許驚弦聽到這裡,不由露出一絲笑意。
想這鶴發的小妹雖然任性妄為,但敢愛敢恨,當是性情中人。
他對那禦泠堂對頭的身份十分好奇,鶴發既然能夠放心将小妹托付終身,想必雖是敵人,卻也赢得了鶴發的敬重。
不過看鶴發說話的模樣殊無歡喜欣慰之态,面容還微微扭曲着,與往日的沖淡迥異,猜想其中或是另有隐情。
鶴發續道:“我瞧晁雨數月不見,已然消瘦了許多,隻怕他内心不無對小妹癡心付之東流之痛,隻好好言安慰他一番。
隻是南宮大哥那裡不好交代,對方畢竟是禦泠堂的敵人,小妹此舉雖是率性而為,我卻心中有愧。
誰知南宮大哥見我後卻并無怪責,隻是輕描淡寫地揭過此事,似乎毫不介意。
“我瞧出南宮大哥的态度有些古怪,還猜想莫非他亦有與對方化敵為友的念頭,當下再無顧忌,還當真盼着某一日去參加小妹的婚禮……”鶴發一聲悲歎,“隻恨我那時乍聞小妹生死不明,擔心她的安危,亂了方寸,一旦知她無恙,心中歡喜,又完全忽視了許多不合情理之處,若能及早發現,或許還能挽回……我萬萬沒有想到,與小妹這一别竟就是永訣。
而這件事情,亦成為我與禦泠堂和南宮大哥決裂的根源!” 許驚弦小心發問:“難道這一切都是南宮老堂主的安排?” 鶴發搖搖頭:“南宮大哥雖然身負家族重任,卻決不會行此卑鄙行徑。
他智慧過人,早把前因後果看得通透,明知此事已不可挽回,又何必強求?我那時不過二十多歲,把一切都想得太過理想,還隻道兩家聯姻或可化解恩怨,卻是談何容易。
而事情的真相,更是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
“小妹的信件仍不時傳來,情緒卻顯得變化無端。
有時說與那人感情相笃,相敬如賓,仿佛生活無憂,開朗快樂;有時又說自己孤身在外,十分想念我,又提到逝去的雙親,顯得仿徨無依,内心愁苦…… “我勸她有空回來看看,她卻推托說南宮大哥必不容她,隻是不肯。
我還隻當她與那人的感情略有波折,便會有這些胡思亂想,以小妹的性格,過幾天便會無事,倒也沒有放在心上。
至于請我與南宮大哥參加婚禮之事,南宮大哥雖是并不反對,但紅塵使甯徊風與紫陌使晁雨皆怕其中有詐,堅決不同意,也隻好作罷。
“替她傳信之人是一個忠心耿耿的中年漢子,木呐寡言,隻負責帶走我的回信,每當我問起小妹的住址他就沉默無言。
晁雨本打算派人暗中跟蹤他,借以查清小妹的去向,但南宮大哥堅決不允,唯恐此舉激怒對頭,反倒令小妹為難。
而我因為事務繁忙,一直也無餘暇,去見小妹之事就此耽擱了下來…… “過了幾個月,小妹來信說她已有了身孕。
她知我少年時遭逢情變,立志終身不娶,特地聲明願意将孩子過繼給我,還非要讓南宮大哥為孩子取個名字。
我那時隻念着小妹将做人母,心中歡喜無限,哪還想到其他?直到她産下一子後,堂中忽打探到消息,那個敵人在江南的某地現身,與他同行的卻是另一位女子。
“我不由勃然大怒!小妹分娩不久,他卻在外面逍遙快活,如此薄幸寡情之人,我定要去好好教訓他一下,好歹被南宮大哥勸阻。
随後我又接到小妹的來信,她竟絲毫不提此事,終于讓我生出了疑心,回信嚴辭追問,她才被迫說出實情。
“原來小妹與那人早已分開,卻因懷有身孕,無顔回來見我,又不忍拿掉孩子,所以才想出種種借口。
我一時氣得七竅生煙,羞憤交加,聲明與她斷絕兄妹之情。
但這本是我一時沖動,料想她終會回到我身邊,但小妹自幼被我寵愛,如何受得了這份責難,竟就從此與她斷了音訊。
我之後痛悔不已,她一個身無武功的弱質女子,帶個孩子在外漂泊,叫我如何心安? “我礙着面子,從此在堂中不提此事。
但紫陌使晁雨癡心一片,不肯放棄,借用禦泠堂強大的情報網暗中尋查小妹的下落。
可是茫茫人海,想到找到小妹又談何容易,直到兩年後的一天,晁雨才總算查到她的下落。
他隻怕小妹不肯回來見我,竟悄悄綁架了她的孩子,然後留書一封說明情由,還聲明隻要小妹願意,他仍願娶其為妻…… “唉,也難怪晃兄弟得不到小妹的芳心,也不想想以小妹的心高氣傲、剛烈性情,就算他癡心不改,但小妹也隻會以為這是一種‘施舍’,又怎能接受?她念子心切,又無顔回錫金,竟然、竟然就此自盡了……” 說到這裡,鶴發已是語不成聲,許驚弦亦是唏噓不已,抱着一線希望問道:“晁雨可親眼見到她的屍體麼?或許隻是無顔相見,所以詐死……” 鶴發面色痛楚,扼腕長歎:“晁雨當時并不知此事,直到回到禦泠堂中後,南宮大哥才收到小妹的絕筆。
事實上我也隻是看到了小妹的來信,也未見其屍身,對于她是否自盡仍是懷着僥幸。
“但何曾想晁兄弟耿直重情,得知小妹自盡,隻當是自己綁架那孩子這才害了她,當即大叫一聲,竟當場拔劍自勿!我與南宮大哥皆不及阻止,事已至此,就算小妹未死,但晁兄弟因她而死,我又如何能與她相認?何況這些年來再也沒有小妹的下落,我隻怕她早已不在人世。
每年忌日,我都會給小妹與晁兄弟同上一炷香,唯盼他們能在九泉之下做一對同命鴛鴦,也不枉晁兄弟的一片深情……” 許驚弦聽得悚然一驚,由紅塵使甯徊風、青霜令使簡歌身上所得的印象,他總以為禦泠堂中皆是冷血無情、心計陰沉之輩,想不到竟也有晁雨、鶴發這般重情重義之士。
鶴發靜默許久,輕拭眼角,再度開口:“南宮大哥搶救不及,眼睜睜地看着晁雨自刎,他這才告訴了我真相……” 許驚弦心中一動,脫口道:“原來小妹真正愛上的人是南宮老堂主!” 鶴發驚訝地望一眼許驚弦:“難怪滌塵如此看重你,隻怕任何蛛絲馬迹在你天生的洞察力面前都無所遁形。
在南宮大哥告訴我真相之前,我卻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一點。
” 許驚弦不過出于直覺信口而言,想不到竟然一語中的。
不過對于鶴發的感想他卻并不贊同,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鶴發身陷局中,自然不容易想到這一點。
出身南宮世家之人,舉手投足間皆有一種舉世無雙的魅力,令人不由傾心,僅由宮滌塵身上便可見一斑,一個妙齡女子愛上南宮堂主,也是情有可原。
“我真是個傻子,一心想替小妹選個好妹夫,卻不知她真正愛上的人竟然就是南宮大哥。
但南宮大哥年長她十餘歲,一直都隻當她如妹妹一般看待,何況滌塵出生時母親難産而死,南宮大哥悼念亡妻,又如何能接受小妹的一番情誼?小妹苦戀不遂,無法受此打擊,所以才惹來這許多事情。
我現在也不知她與那個禦泠堂的敵人之間究竟是兩情相悅還是想借此故意刺激南宮大哥,而請南宮大哥主持婚禮、又讓他替孩子起名之舉,大概亦是出于相同的原因。
不過小妹懷孕生子後,恐怕已自知配不上南宮大哥,不由自怨自艾,也許這才是導緻她自盡的真實原因吧。
“我乍聞真相,認定南宮大哥才是害死小妹的真兇,狂怒之下再也不顧許多,就此與南宮大哥反目成仇,立下毒誓脫離禦泠堂,離開錫金這個傷心之地。
經過三年浪迹天涯的生活後,直至在烏槎國遇見童顔,才從此駐留南疆,絕足中原,這十六年了,還是第一次重回故地。
” 許驚弦欲語無言,唯有一聲長歎。
鶴發又道:“我在南疆反複思索此事。
我雖終身未婚娶,卻知道這‘情’之一字,實是不可理喻。
愛上一個人并沒有錯,錯的隻是沒有在适合的時間、适合的地點遇上适合的人。
小妹縱然是紅顔命薄,但晁兄弟又有何錯處呢?憑心而論,南宮大哥的做法也并無不妥,他為了照顧我與他的兄弟情誼,對此事一直秘而不宣,根本就無可厚非,隻是想不到卻讓晁兄弟因此為情捐生,想必他的心裡亦是悔恨不已。
後來我得知他第二年去西域尋找青霜令,歸來後身患惡疾而亡,或許也與這份心結不無關系。
“唉,如今我也早不是當年那個容易沖動的魯莽少年,已經看開了許多,過去的事就讓它們都過去吧。
” 許驚弦心思敏銳,鶴發的叙述中雖沒有确切的年代,但他已默算出那個孩子如今應該是十七八歲的年紀,腦中靈光乍現,已想到一事:“原來桑瞻宇就是那個孩子,也就是你的親生外甥!” 鶴發早已領教過許驚弦的判斷力,聞之并不吃驚:“我本名桑雨鴻,小妹将那孩子過繼與我,便随我而姓。
那時他才一歲半,而我傷心小妹之死,遷怒于這孩子,離開禦泠堂時亦棄之不顧,直到此次重回錫金,才聽滌塵說南宮大哥對他視為己出,已取名為‘瞻宇’,悉心調教。
十六年不見,如今瞻宇已長大成人,我對他并沒有盡到做舅舅的責任,實在是心有愧疚。
” 許驚弦心道難怪在禦泠堂中鶴發與桑瞻宇相處時神情古怪暖昧,原來竟有這一層關系:“他是否知道自己的身世?而他的親生父親到底是誰?” 鶴發的語氣并不肯定:“來到禦泠堂時瞻宇年紀尚幼,應該不知自己的身世吧。
不過我并不确定小妹是否告訴過他,他的親生父親是誰。
那個人的身份特别,你知道得越少越好。
無論如何,我隻希望瞻宇能夠忘記老一輩的恩怨,相信小妹的在天之靈也是此意。
” 許驚弦卻想到鶴發的小妹癡情無望,孤身一人帶着孩子漂泊無依,責天怨地之下,濃重的恨意會不會都發洩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而桑瞻宇那張英俊面孔下陰冷沉郁的心思,是否就來自于他童年生活的陰影? 一種莫名的恐懼頓時湧上他的心頭。
桑瞻宇屬于那種從不會洩露自己想法的人,在那彬彬有禮的外表掩蓋下,是否他還有着不為人知的仇恨?對于桑瞻宇坎坷的童年,他努力試着給予一絲同情,卻突然發現自己感覺到的,隻有不寒而栗! “好了,故事講完了,我們也該走了。
”鶴發收拾情懷,面容重歸平靜。
許驚弦卻立于原地不動:“先生打算往何處去?” “我相信童顔有足夠的能力與非常道殺手周旋,我們不妨先行一步,到了烏槎國等他歸來。
” 許驚弦漠然道:“先生太小看我了。
我費盡千辛萬苦才離開禦泠堂,又豈會繼續跟着你?” 鶴發愕然:“我早已不屬于禦泠堂,你又何必有所顧忌?” “若不是宮堂主的叮囑,你又豈會帶我同行?” 鶴發暗中歎息,心知無法瞞過這個心思敏捷、觀察力驚人的少年。
便如實道:“不錯。
滌塵知你鐵心離開禦泠堂,卻怕你獨闖江湖會有危險,所以才求我照顧于你。
我知道你們也曾義結金蘭,既使你不認他是大哥,他仍當你是好兄弟,這一片苦心你又何必不肯承情?” “我感激先生的教誨,也知道宮大哥對我情深義重,但是……”許驚弦略一停頓,方才一字一句道,“我一定要給自己證明,就算離開禦泠堂的庇護,我許驚弦亦會有所作為!” 鶴發望着許驚弦,從這個倔強無畏的少年身上,仿佛看到了過去的自己。
盡管從理智上他不願意違背對宮滌塵的承諾,但從感情上,他卻真心地希望許驚弦能夠擺脫一切外部的束縛,闖出一片新天地。
許驚弦長吐一口濁氣,對鶴發深深一躬:“總有一日,我會去烏槎國與先生再見,共抗明将軍!”然後他毅然轉身離開土堡,沒有再回頭。
在許驚弦的面前,或許是一條未知且充滿艱難險阻的道路,但他有信心沖破一切障礙,找到屬于他自己人生中的光明大道。
許驚弦推測鶴發會往西尋找童顔的下落,便往東行去。
偌大天地,隻有扶搖與他相伴,但他的心裡已不再有四處漂泊、無依無靠、流離江湖的感覺,反而刻意體會着那份俯仰天地的孤獨寂寞。
對于許驚弦來說,此刻已沒有了禦泠堂的束縛,他終于得到了一直想要的自由,一如那翺翔于藍天的扶搖——它的眼裡沒有敵人,展翅高飛隻是為了超越自己能力的極限。
先有與非常道殺手一番險死還生的惡戰,再
” 許驚弦冷然道:“我已離開了禦泠堂,請先生不要把我算在其中。
” 鶴發聽許驚弦口氣堅決,知他心意已決,難以更改,隻得一聲暗歎。
繼續道:“恰好那時我有事要外出數月之久,也就暫時放下小妹之事,隻是拜托晁雨暗中照看她。
何曾想,等我外出歸來時,小妹卻已不在禦泠堂中。
我便去找晁雨詢問,起初他支支吾吾不肯實言,被我逼緊了,終于道出了真相。
“原來我走後,小妹百無聊賴,便纏着晁雨說是也想要替禦泠堂做些事情。
晁雨雖然對小妹心生愛慕,卻是個穩重之人,自然不會由得她胡鬧,隻是推托不肯。
但小妹任性慣了,既然心裡定了主意,無論如何都要做到。
她見硬求不成,便改為軟磨,先譏諷晁雨雖做了紫陌使,卻無實權,什麼事皆作不得主;又說待得悶了,非要離開錫金不可…… “晃雨被她弄得心煩意亂,加上确實很想替心上人分憂,便在暗中征得南宮大哥的同意後,交給她一項任務。
“——原來恰好那時禦泠堂的某位對頭到關中,南宮大哥正打算派人去暗中監視他。
這個任務并無危險,隻須将對方近期的行動如實觀察記錄即可,晁雨料想小妹身無武功,人又機靈,加上本就是關中人氏,應該不會引起對方的懷疑…… “可誰知,小妹這一去起初還傳回來一些零星的消息,之後就再無回音。
晁雨放心不下,接連派出幾名弟子前去打探,得到的都是同樣的情報:那個對頭早已離開關中,不知去向,而在他離開的前數日,确有一位妙齡女子與之過從甚密。
通過對那女子外貌特征的描述來看,應該就是小妹無疑。
“晃雨還道小妹是不肯放棄任務,執意跟蹤那人,無可奈何之下,也隻好盼她早些回來。
又過了幾日,南宮大哥卻意外地收到了小妹的來信……” 鶴發聳聳肩膀,面色古怪:“你道如何?原來小妹竟說她已不由自主地愛上了那個人,甯願跟他一起遠走高飛,海角天涯亦不離不棄……等我回來時,這事已過了近兩個月,而且根本不知他們去了何處,一切都已無法挽回。
“我細看小妹的來信,字裡行間裡倒是滿溢着快樂與幸福,而且她說知我必會對此事大發雷霆,所以要過段時間再回來,屆時還将請我與南宮大哥同去主持她的婚禮…… “我了解小妹的性格,既然她一意孤行,恐怕包括我這個大哥在内,誰也無法輕易改變。
我隻好苦笑着自我安慰一番,好歹她已尋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我亦不必再為她的親事而頭疼。
“小妹向來眼高于頂,心高氣傲,卻能對那人意亂情迷至此,連我這個大哥也棄之不顧,亦算是前世的孽緣。
而那人雖是禦泠堂的對頭,但我卻信任他是個用情專一的人,會好好對待小妹。
何況他雖曾有妻室,但愛妻早亡,一直未再另娶,他既然願意明媒正娶,可見對小妹亦是情深義重,我還有何話說?” 許驚弦聽到這裡,不由露出一絲笑意。
想這鶴發的小妹雖然任性妄為,但敢愛敢恨,當是性情中人。
他對那禦泠堂對頭的身份十分好奇,鶴發既然能夠放心将小妹托付終身,想必雖是敵人,卻也赢得了鶴發的敬重。
不過看鶴發說話的模樣殊無歡喜欣慰之态,面容還微微扭曲着,與往日的沖淡迥異,猜想其中或是另有隐情。
鶴發續道:“我瞧晁雨數月不見,已然消瘦了許多,隻怕他内心不無對小妹癡心付之東流之痛,隻好好言安慰他一番。
隻是南宮大哥那裡不好交代,對方畢竟是禦泠堂的敵人,小妹此舉雖是率性而為,我卻心中有愧。
誰知南宮大哥見我後卻并無怪責,隻是輕描淡寫地揭過此事,似乎毫不介意。
“我瞧出南宮大哥的态度有些古怪,還猜想莫非他亦有與對方化敵為友的念頭,當下再無顧忌,還當真盼着某一日去參加小妹的婚禮……”鶴發一聲悲歎,“隻恨我那時乍聞小妹生死不明,擔心她的安危,亂了方寸,一旦知她無恙,心中歡喜,又完全忽視了許多不合情理之處,若能及早發現,或許還能挽回……我萬萬沒有想到,與小妹這一别竟就是永訣。
而這件事情,亦成為我與禦泠堂和南宮大哥決裂的根源!” 許驚弦小心發問:“難道這一切都是南宮老堂主的安排?” 鶴發搖搖頭:“南宮大哥雖然身負家族重任,卻決不會行此卑鄙行徑。
他智慧過人,早把前因後果看得通透,明知此事已不可挽回,又何必強求?我那時不過二十多歲,把一切都想得太過理想,還隻道兩家聯姻或可化解恩怨,卻是談何容易。
而事情的真相,更是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
“小妹的信件仍不時傳來,情緒卻顯得變化無端。
有時說與那人感情相笃,相敬如賓,仿佛生活無憂,開朗快樂;有時又說自己孤身在外,十分想念我,又提到逝去的雙親,顯得仿徨無依,内心愁苦…… “我勸她有空回來看看,她卻推托說南宮大哥必不容她,隻是不肯。
我還隻當她與那人的感情略有波折,便會有這些胡思亂想,以小妹的性格,過幾天便會無事,倒也沒有放在心上。
至于請我與南宮大哥參加婚禮之事,南宮大哥雖是并不反對,但紅塵使甯徊風與紫陌使晁雨皆怕其中有詐,堅決不同意,也隻好作罷。
“替她傳信之人是一個忠心耿耿的中年漢子,木呐寡言,隻負責帶走我的回信,每當我問起小妹的住址他就沉默無言。
晁雨本打算派人暗中跟蹤他,借以查清小妹的去向,但南宮大哥堅決不允,唯恐此舉激怒對頭,反倒令小妹為難。
而我因為事務繁忙,一直也無餘暇,去見小妹之事就此耽擱了下來…… “過了幾個月,小妹來信說她已有了身孕。
她知我少年時遭逢情變,立志終身不娶,特地聲明願意将孩子過繼給我,還非要讓南宮大哥為孩子取個名字。
我那時隻念着小妹将做人母,心中歡喜無限,哪還想到其他?直到她産下一子後,堂中忽打探到消息,那個敵人在江南的某地現身,與他同行的卻是另一位女子。
“我不由勃然大怒!小妹分娩不久,他卻在外面逍遙快活,如此薄幸寡情之人,我定要去好好教訓他一下,好歹被南宮大哥勸阻。
随後我又接到小妹的來信,她竟絲毫不提此事,終于讓我生出了疑心,回信嚴辭追問,她才被迫說出實情。
“原來小妹與那人早已分開,卻因懷有身孕,無顔回來見我,又不忍拿掉孩子,所以才想出種種借口。
我一時氣得七竅生煙,羞憤交加,聲明與她斷絕兄妹之情。
但這本是我一時沖動,料想她終會回到我身邊,但小妹自幼被我寵愛,如何受得了這份責難,竟就從此與她斷了音訊。
我之後痛悔不已,她一個身無武功的弱質女子,帶個孩子在外漂泊,叫我如何心安? “我礙着面子,從此在堂中不提此事。
但紫陌使晁雨癡心一片,不肯放棄,借用禦泠堂強大的情報網暗中尋查小妹的下落。
可是茫茫人海,想到找到小妹又談何容易,直到兩年後的一天,晁雨才總算查到她的下落。
他隻怕小妹不肯回來見我,竟悄悄綁架了她的孩子,然後留書一封說明情由,還聲明隻要小妹願意,他仍願娶其為妻…… “唉,也難怪晃兄弟得不到小妹的芳心,也不想想以小妹的心高氣傲、剛烈性情,就算他癡心不改,但小妹也隻會以為這是一種‘施舍’,又怎能接受?她念子心切,又無顔回錫金,竟然、竟然就此自盡了……” 說到這裡,鶴發已是語不成聲,許驚弦亦是唏噓不已,抱着一線希望問道:“晁雨可親眼見到她的屍體麼?或許隻是無顔相見,所以詐死……” 鶴發面色痛楚,扼腕長歎:“晁雨當時并不知此事,直到回到禦泠堂中後,南宮大哥才收到小妹的絕筆。
事實上我也隻是看到了小妹的來信,也未見其屍身,對于她是否自盡仍是懷着僥幸。
“但何曾想晁兄弟耿直重情,得知小妹自盡,隻當是自己綁架那孩子這才害了她,當即大叫一聲,竟當場拔劍自勿!我與南宮大哥皆不及阻止,事已至此,就算小妹未死,但晁兄弟因她而死,我又如何能與她相認?何況這些年來再也沒有小妹的下落,我隻怕她早已不在人世。
每年忌日,我都會給小妹與晁兄弟同上一炷香,唯盼他們能在九泉之下做一對同命鴛鴦,也不枉晁兄弟的一片深情……” 許驚弦聽得悚然一驚,由紅塵使甯徊風、青霜令使簡歌身上所得的印象,他總以為禦泠堂中皆是冷血無情、心計陰沉之輩,想不到竟也有晁雨、鶴發這般重情重義之士。
鶴發靜默許久,輕拭眼角,再度開口:“南宮大哥搶救不及,眼睜睜地看着晁雨自刎,他這才告訴了我真相……” 許驚弦心中一動,脫口道:“原來小妹真正愛上的人是南宮老堂主!” 鶴發驚訝地望一眼許驚弦:“難怪滌塵如此看重你,隻怕任何蛛絲馬迹在你天生的洞察力面前都無所遁形。
在南宮大哥告訴我真相之前,我卻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一點。
” 許驚弦不過出于直覺信口而言,想不到竟然一語中的。
不過對于鶴發的感想他卻并不贊同,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鶴發身陷局中,自然不容易想到這一點。
出身南宮世家之人,舉手投足間皆有一種舉世無雙的魅力,令人不由傾心,僅由宮滌塵身上便可見一斑,一個妙齡女子愛上南宮堂主,也是情有可原。
“我真是個傻子,一心想替小妹選個好妹夫,卻不知她真正愛上的人竟然就是南宮大哥。
但南宮大哥年長她十餘歲,一直都隻當她如妹妹一般看待,何況滌塵出生時母親難産而死,南宮大哥悼念亡妻,又如何能接受小妹的一番情誼?小妹苦戀不遂,無法受此打擊,所以才惹來這許多事情。
我現在也不知她與那個禦泠堂的敵人之間究竟是兩情相悅還是想借此故意刺激南宮大哥,而請南宮大哥主持婚禮、又讓他替孩子起名之舉,大概亦是出于相同的原因。
不過小妹懷孕生子後,恐怕已自知配不上南宮大哥,不由自怨自艾,也許這才是導緻她自盡的真實原因吧。
“我乍聞真相,認定南宮大哥才是害死小妹的真兇,狂怒之下再也不顧許多,就此與南宮大哥反目成仇,立下毒誓脫離禦泠堂,離開錫金這個傷心之地。
經過三年浪迹天涯的生活後,直至在烏槎國遇見童顔,才從此駐留南疆,絕足中原,這十六年了,還是第一次重回故地。
” 許驚弦欲語無言,唯有一聲長歎。
鶴發又道:“我在南疆反複思索此事。
我雖終身未婚娶,卻知道這‘情’之一字,實是不可理喻。
愛上一個人并沒有錯,錯的隻是沒有在适合的時間、适合的地點遇上适合的人。
小妹縱然是紅顔命薄,但晁兄弟又有何錯處呢?憑心而論,南宮大哥的做法也并無不妥,他為了照顧我與他的兄弟情誼,對此事一直秘而不宣,根本就無可厚非,隻是想不到卻讓晁兄弟因此為情捐生,想必他的心裡亦是悔恨不已。
後來我得知他第二年去西域尋找青霜令,歸來後身患惡疾而亡,或許也與這份心結不無關系。
“唉,如今我也早不是當年那個容易沖動的魯莽少年,已經看開了許多,過去的事就讓它們都過去吧。
” 許驚弦心思敏銳,鶴發的叙述中雖沒有确切的年代,但他已默算出那個孩子如今應該是十七八歲的年紀,腦中靈光乍現,已想到一事:“原來桑瞻宇就是那個孩子,也就是你的親生外甥!” 鶴發早已領教過許驚弦的判斷力,聞之并不吃驚:“我本名桑雨鴻,小妹将那孩子過繼與我,便随我而姓。
那時他才一歲半,而我傷心小妹之死,遷怒于這孩子,離開禦泠堂時亦棄之不顧,直到此次重回錫金,才聽滌塵說南宮大哥對他視為己出,已取名為‘瞻宇’,悉心調教。
十六年不見,如今瞻宇已長大成人,我對他并沒有盡到做舅舅的責任,實在是心有愧疚。
” 許驚弦心道難怪在禦泠堂中鶴發與桑瞻宇相處時神情古怪暖昧,原來竟有這一層關系:“他是否知道自己的身世?而他的親生父親到底是誰?” 鶴發的語氣并不肯定:“來到禦泠堂時瞻宇年紀尚幼,應該不知自己的身世吧。
不過我并不确定小妹是否告訴過他,他的親生父親是誰。
那個人的身份特别,你知道得越少越好。
無論如何,我隻希望瞻宇能夠忘記老一輩的恩怨,相信小妹的在天之靈也是此意。
” 許驚弦卻想到鶴發的小妹癡情無望,孤身一人帶着孩子漂泊無依,責天怨地之下,濃重的恨意會不會都發洩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而桑瞻宇那張英俊面孔下陰冷沉郁的心思,是否就來自于他童年生活的陰影? 一種莫名的恐懼頓時湧上他的心頭。
桑瞻宇屬于那種從不會洩露自己想法的人,在那彬彬有禮的外表掩蓋下,是否他還有着不為人知的仇恨?對于桑瞻宇坎坷的童年,他努力試着給予一絲同情,卻突然發現自己感覺到的,隻有不寒而栗! “好了,故事講完了,我們也該走了。
”鶴發收拾情懷,面容重歸平靜。
許驚弦卻立于原地不動:“先生打算往何處去?” “我相信童顔有足夠的能力與非常道殺手周旋,我們不妨先行一步,到了烏槎國等他歸來。
” 許驚弦漠然道:“先生太小看我了。
我費盡千辛萬苦才離開禦泠堂,又豈會繼續跟着你?” 鶴發愕然:“我早已不屬于禦泠堂,你又何必有所顧忌?” “若不是宮堂主的叮囑,你又豈會帶我同行?” 鶴發暗中歎息,心知無法瞞過這個心思敏捷、觀察力驚人的少年。
便如實道:“不錯。
滌塵知你鐵心離開禦泠堂,卻怕你獨闖江湖會有危險,所以才求我照顧于你。
我知道你們也曾義結金蘭,既使你不認他是大哥,他仍當你是好兄弟,這一片苦心你又何必不肯承情?” “我感激先生的教誨,也知道宮大哥對我情深義重,但是……”許驚弦略一停頓,方才一字一句道,“我一定要給自己證明,就算離開禦泠堂的庇護,我許驚弦亦會有所作為!” 鶴發望着許驚弦,從這個倔強無畏的少年身上,仿佛看到了過去的自己。
盡管從理智上他不願意違背對宮滌塵的承諾,但從感情上,他卻真心地希望許驚弦能夠擺脫一切外部的束縛,闖出一片新天地。
許驚弦長吐一口濁氣,對鶴發深深一躬:“總有一日,我會去烏槎國與先生再見,共抗明将軍!”然後他毅然轉身離開土堡,沒有再回頭。
在許驚弦的面前,或許是一條未知且充滿艱難險阻的道路,但他有信心沖破一切障礙,找到屬于他自己人生中的光明大道。
許驚弦推測鶴發會往西尋找童顔的下落,便往東行去。
偌大天地,隻有扶搖與他相伴,但他的心裡已不再有四處漂泊、無依無靠、流離江湖的感覺,反而刻意體會着那份俯仰天地的孤獨寂寞。
對于許驚弦來說,此刻已沒有了禦泠堂的束縛,他終于得到了一直想要的自由,一如那翺翔于藍天的扶搖——它的眼裡沒有敵人,展翅高飛隻是為了超越自己能力的極限。
先有與非常道殺手一番險死還生的惡戰,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