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非常之道
關燈
小
中
大
風越刮越急,陰暗的天空已有夾雜着冰屑的落雪,寒冷異常。
許驚弦專門去照看了蒼猊王一會兒,卻見它仍是緊閉雙目,不飲不食,不由大感焦躁,輕聲道:“我知你本是高原上的百獸之王,如今受傷落難心中自是極不好受。
但就算你被族群舍棄,也不必求死啊?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隻要養好了傷,日後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他這幾年心中郁結難解,卻又不願宣之于口,這番話既是相勸蒼猊王,亦是講給自己聽的。
蒼猊王緩緩睜開眼睛,靜靜望着許驚弦,目光中似已少了許多敵意。
許驚弦見事有轉機,大覺振奮,試探着拿起一塊鮮肉湊到蒼猊王的唇邊。
蒼猊王努力偏開頭去,奈何身體虛弱,難以避開,血腥的氣味不斷刺激着它的神經……它終于張開大嘴,将鮮肉吞下。
許驚弦大喜,一面不斷地給蒼猊王喂食,一面伸手輕輕撫摸它的頸毛。
蒼猊乃是高原之上最為兇猛的獸王,耐力堅韌,生命力頑強,蒼猊王略吃了些食物後精神漸長,隻是它受傷太重,失血過多,依舊委頓卧地,難以站立,此刻安然躺于許驚弦的身邊,全無戒備,看來已接受了他的好意。
許驚弦恍惚又想起當年收服扶搖的情形。
像這等具有靈性的野獸猛禽,一旦認定主人後皆是忠誠不移。
蒼猊王即使斷了一隻前爪,但隻要休養數日回複元氣後,依然是自己不可多得的臂助。
可是,盡管蒼猊王已不再一心求死,但它那沉凝的神态,以及目光中流露出濃重的哀涼之色,仍然讓許驚弦隐隐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這座土堡雖然不大,但藏物頗豐,三人尋到些凍肉清水,在竈前生起火飽餐了一頓,又再四處察看一番,熟悉了一下土堡的地形,然後各懷心事地調整休息,準備着與非常道殺手之間那場即将到來的惡戰。
僧道四派各有奇功異術,無念宗門下以“須彌芥納”的氣功見長;媚雲教則以用毒、投蠱之術聞名于江湖;而非常道殺手因為一向藏身于暗處擊殺目标,并未洩露武功虛實,隻知其詭計多端,令人防不勝防,并且從未失手;至于僧道四派中最為神秘的靜塵齋,雖然号稱地處恒山,卻查不到其具體所在,因門人少現江湖,幾乎無人知曉他們的虛實。
據傳聞,靜塵齋擅用一種名喚“天魅凝音”的奇功,能夠千裡傳遞信息,而其傳人隻替皇室貴族進行某種特殊服務,所以有數股強大的勢力在背後暗中扶植…… 鶴發特意單獨叫來許驚弦,聲明非常道殺手向來隻取目标的性命,若是他袖手旁觀,便不會被殃及。
但許驚弦如何肯讓童顔孤身對敵,執意不肯,鶴發隻得一歎作罷。
事實上連鶴發自己亦抱着極為矛盾的心情,拿不定主意是否應該破誓出手,隻希望童顔能在強敵的重壓下激發潛力,如果能過了這一劫,武功便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可是倘若童顔當真遇險,自己則勢必不能置身事外。
他終身未娶,這十三年來與愛徒朝夕相處,早已視其如子。
童顔原本并未把來犯之敵放在心上,但看着鶴發如臨大敵的神情,亦收起一貫玩世不恭的态度,變得有些心事重重。
到了亥時正,蓄勢許久的風暴終于降臨!狂風肆虐,刮起鵝毛大的雪片撲天蓋地而來,十步之外便難視物,風中的冰屑刺在臉上宛若刀割。
這種惡劣的天氣最适合突襲,三人不敢大意,在土堡牆頭懸起數盞風燈,輪流值夜,和衣而睡。
到了三更初,正是輪到許驚弦守夜,月黑風勁,雪舞天穹。
忽就聽到數記嘯聲由四面八方傳來,尤以東北方的那聲長嘯最為勁激,猶如鋒利的刀片般穿透風雪,直刺入耳,多半是由香公子發出。
夜空中突然亮起微光,如若鬼火般悠悠飄來,乃是一盞塗有白磷的燈籠,那閃動的磷光在空中隐隐現出童顔的名字,鬼氣森森,令人望之心怯。
在無星無月的暗夜裡,除了這盞透着妖異的燈籠外,前方盡是一片濃重的黑暗,根本看不到非常道殺手的影子。
非常道地處東海,行徑詭秘,中原武林對其有許多真假莫辨的傳聞。
據說他們信奉生命輪回,每殺一人都會大做法事,超度亡魂,所以雖然行的是殺手行當,卻并不嗜血濫殺,或許眼前的這盞燈籠就是招魂之用。
不過在如此風狂雪驟的情景下,燈籠能升空已屬不易,竟然還不被狂風撕裂,能自如控制方向——如此推測,那燈籠固然是特制,而放燈籠之人亦必定有非常的能耐。
香公子那夜枭般的怪笑聲遙遙傳來:“冤有頭,債有主。
此次隻取童顔一命,無關人等盡可回避。
” 許驚弦長身而起,學着香公子的語氣大叫道∶“我們隻要香公子一人首級,其餘人等退避三舍,可保無事。
”他自知内力不足,難以傳音及遠,是以這句話是放開嗓門拼盡全力喊出的。
在禦泠堂學藝三年,許驚弦雖習得不少武功,但始終對自己的能力有所質疑。
他内心憋悶日久,這聲大叫仿佛一下子将他所有的怨氣盡皆吼出,真是說不出的快意。
一直伏于許驚弦懷中的扶搖亦騰空而起,發生長鳴,為主人助威。
香公子啧啧而歎:“小子内力平平,膽氣倒是不弱。
一炷香之後本公子便将攻入土煲,此際還可抽身事外,不然管叫你後悔莫及。
” 鶴發和童顔此刻已來到許驚弦身邊,三人對視一眼,心中皆有些隐隐的不安。
按理說殺手出動本應悄無聲息,但香公子卻連進攻時間都提前告知,對方如此招搖,顯然自以為實力遠勝己方,所以才如此有恃無恐。
而聽香公子的口氣,仿佛并不奇怪許驚弦叫出了自己的名字,想必已知無名老人到訪之事,隻不知老人此時是否也在對方的陣中。
許驚弦見敵人氣勢嚣張,心頭不忿,有意煞煞敵人的威風,大吼道:“莫說一炷香,就算是一百年後我也絕不會後悔!香公子你既然急于送死,小爺就成全你吧……”他本還想再諷刺香公子幾句,奈何中氣不繼,隻得停聲喘息,摸出一枚鷹笛,對扶搖發出号令。
扶搖早被許驚弦訓練得如臂如措,聽到主人的笛聲,立即從高空中疾落而下,利喙如電般啄出,端端釘在一盞燈籠的連線上,失去控制的燈籠轉眼間便被狂風吹得不知去向。
香公子也不動怒,隻是陰慘慘地道:“死到臨頭,還冥頑不靈。
”說話間,第二面燈籠又悠悠飛起,隻是燈籠上那閃動的磷光換成了“吳言”二字。
許驚弦先是一怔,之後才想起“吳言”乃是鶴發對那無名老人介紹自己時所用的化名。
這本是鶴發信口胡捏的名字,對方卻煞有介事地寫在燈籠上,大概以此宣告将自己列入了欲殺名單之中。
不知寫了一個錯誤的名字,若是自己待會兒戰死當場,非常道的招魂之術是否依然有效?想到這裡,雖值生死關頭,許驚弦卻覺無比滑稽,不由放聲哈哈大笑:“香公子你最好牢牢記住小爺的名号,免得到了閻王面前不知去告誰的狀!” 以往與林青在一起時,縱然遇見任何強敵,他都對林青充滿着絕對的信心,一開始就确信自己将立于不敗之地,從未落人生死懸于一線的境地。
如今暗器王已逝去三年,面對着一群冷血殺手,以非常道從未失手的記錄,許驚弦暗想或許今夜就是自己的斃命之時,但此刻他的心中卻充溢着一種快意生死的豪情,口中大聲譏諷着香公子,恨不能立刻就拔劍殺人敵陣。
扶搖雖不懂人言,但善解主人之意,又要對第二面燈籠撲下,許驚弦卻恐激怒非常道施放暗器招呼扶搖,便發出号令讓扶搖飛至高處。
鶴發沉穩的聲音在許驚弦的身後低低響起:“逞血氣之勇,非欲成大事者所為。
你以為死在這些殺手的手裡,與死在明将軍的手裡并無區别?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得毫無價值。
” 許驚弦聞言一震,自己的内心深處是否就因為報仇無望,所以才這般不顧惜性命呢? 這邊鶴發朗聲長笑:“堡内有酒有肉,卻還要委屈香公子在曠野中餐風飲露,真是失禮。
且以一杯水酒聊表敬意。
”言罷捏起一個雪團射出。
那雪團在空中化為一道水箭,正正射在第二個燈籠上。
那燈籠蓦然一暗,随即炸開,燃燒的燈籠碎片在空中隐隐形成一個“香”。
四周此起彼伏的嘯聲盡止,鶴發談笑間的出手已震懾住衆殺手。
他高明的眼力與準頭尚在其次,若沒有精湛的内力,斷無可能在刹那間以雪化水,先擊毀燈籠,再以燈籠的碎片組成字迹,武功實已達到收放自如的一流境界。
香公子澀聲道:“原來鶴發先生深藏不露,本公子倒真是失敬了。
” 在端木山莊中鶴發并未出手,香公子被山莊的情報誤導,再加上方才見許驚弦内力不足,對鶴發童顔師徒二人的實力估計有誤。
雖然非常道殺手人數衆多,依然占據上風,但想要如願殺掉童顔,隻怕亦非易事。
鶴發笑道:“若是還有第三盞燈籠,不妨也一并升起。
”此言一出,他心内一聲暗歎,為了愛徒的安危,十餘年的誓言今晚終于是告破了。
“既然先生不肯置身事外,本公子隻好多有得罪。
”香公子怪嘯一聲,聲音轉而冷厲,“先殺那多嘴的小子……” 他話音方落,土堡牆頭一聲炸響,爆起一團煙霧,煙幕中彈出幾道人影,皆朝許驚弦撲來。
原來那些嘯聲雖是遠遠傳來,卻都隻是障眼法,早已有殺手偷偷掩近土堡。
香公子看出許驚弦乃是三人中最弱的一環,此刻發出暗号,命手下先行殺之,以收震敵之效! 三人本聽到香公子聲明一炷香後攻擊,正暗中蓄勢待發。
誰知此際才過了半柱香,非常道就偷施辣手。
許驚弦猝不及防之下,挺劍勉強擋住一根鐵棒的重擊,眼見又有一柄短刀直剖心口而來,竟然閃避不開。
他急中生智,腳下故意一軟,從牆頭上直墜下去,雖然狼狽,總算免去了開膛破腹之禍。
童顔及時沖上,将幾名殺手擋住,大叫道:“香公子,枉你還是個成名人物,竟然說話不算,真是太不要臉!” 香公子冷笑道:“蠢才,你師父沒有教過你兵不厭詐麼?” 許驚弦一落地便翻身而起,奮力躍上牆頭與童顔并肩拒敵。
敵衆我寡,土堡是他們唯一可以利用的屏障,一旦被敵人強行攻入,在混戰中彼此難以照應,便不免被敵所乘。
惡戰驟然爆發,憑借暴風雪的掩護,非常道殺手紛紛由藏匿處現身,皆是以布蒙面:白衣者形迹飄忽,化于風雪,黑衣人形同鬼魅,隐于暗夜,有的殺手甚至是從地底下鑽出…… 幸好這土煲地處荒野,周圍并無高大的樹木掩護,殺手一旦靠近便在風燈的照射下無所遁形。
童顔與許驚弦背靠背立于牆頭,拼力抵擋着敵人的襲擊。
鶴發卻靜立原地不動,細觀戰局。
擒賊擒王,他在等待最好的時機,以一舉搏殺香公子,但香公子雖然不斷發話,卻語音飄忽,似近似遠,以鶴發之能竟也無法判斷出對方的确切位置。
不過還好,那些非常道殺手似乎也并不急于猛攻,隻是進退有序,輪番沖前,消耗着童顔與許驚弦的體力,而對于鶴發則盡量遠離,不知是忌憚他的武功還是得了香公子的号令。
鶴發眼見敵人由四面八方擁來,遠不止十一之數,心頭暗驚。
——按理說,殺手的行動倏忽來去,一擊即退,何須如此大張聲勢?而且非常道遠在東海之濱,僅僅為了一個童顔便興師動衆、精銳盡出,實在是不合情理。
鶴發暗忖,莫非香公子此次來錫金還另有要務? 許驚弦體内貯有蒙泊國師七十年的功力,盡管無法為己所用,以緻出劍發招時力道不足,卻令他的反應靈敏快捷,加上他由黑二處習得陰陽推骨術對方招數将發未發之際他已能料敵先機,雖然難以給敵人造成威脅,防禦卻是固若金湯。
有幾名殺手欺他内力不濟,手持重型兵器強攻,但與之長劍相交時,許驚弦的體内便自然産生一股力道彈開敵刃,絲毫不懼重擊。
童顔本還暗留着兩分力以助許驚弦,此刻見他守得穩妥,再無腹背受敵之憂,當即全力出手。
他身輕劍快,短短幾個照面已令三名殺手各受不同的輕傷,果然是出招必定沾血而還。
許驚弦察覺到黑暗中的敵人越來越多,此時雖還可憑借着堡牆抵擋一陣,但勢必難以久持,而敵方武功最高的香公子尚未出手…… 他明知今夜之局兇多吉少,心情反而陷人平靜,忽而轉頭對童顔道:“你有兄弟麼?” 童顔一怔:“我家世代單傳,并無兄弟。
” 許驚弦笑道:“有道是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
若是我們今夜一并戰死,九泉之下可别忘了我這個兄弟。
” 童顔生于收魂人世家,天性冷漠,對人情世故看得極淡,卻被許驚弦的這句話激得心中一熱,大喝一聲,短劍連閃,迫開幾名殺手,抱劍在懷,伸指将劍鋒上沾染的鮮血彈人空中,鄭重道:“好,我今日便歃血為誓,與你結為兄弟,若是你死了,我決不獨活!” 許驚弦哈哈大笑:“别忘了在我們死之前,定要多拉幾個殺手陪葬!” 兩位少年竟在酣戰之中義結金蘭,非常道殺手被他們的氣勢所懾,攻勢一時不由緩了下來。
兩人熱血上湧,對望一眼,隻想沖出,多殺他幾個敵人。
鶴發怕許驚弦與童顔有失,連忙上前一左一右按住兩人的肩頭:“你們胡說什麼?誰說做兄弟就一定要同日而死?你們應該活下去,一起共富貴同創一番大事業……”他雖是一副責怪的口氣,聲音卻已無往日的平靜沉穩,而是隐隐顫抖,目中微蘊淚光,此情此景,似乎也讓他想到了自己的少年時光。
忽而,就有一股奇異的味道傳來,仿如剛剛剖開野獸的肚腹,新鮮的熱血四濺中混雜着濃重的潮腥氣息。
在沉沉暗夜裡,一道錐形的光亮乍現,恍若明月蓦然由天空中墜下,朝着許驚弦直直撞來! 那不是明月,而是一枚鬥大的鐵铊,帶着仿佛來自鬼域的凄鳴追魂之聲。
就趁三人心緒浮動的一刻,香公子終于出手了! 鶴發眼明手快,搶先擋在許驚弦面前,聳肩擰腰,那根一直束于他腰間、灰帶狀的兵器已被他持在手中。
這兵器來曆不凡——在烏槎國中有一種無名異草,此草的汁液色澤暗灰,濃稠如涎,黏性極大。
十三年前鶴發來到烏槎國後,為了隐瞞昔日身份,将以往慣用的兵器棄之不用,他由諸葛孔明收服南疆、火燒藤甲兵的典故中得到啟發,便以千年老藤在這種草的汁液中浸泡數月,方得此物。
它外表看似平常,卻是軟如輕索,硬勝堅鋼,可曲可彈,韌性極強,點刺如槍矛,劈砍如刀劍,格挂如鞭銅,十分趁手。
雖然鶴發來到烏槎國後極少動武,卻對此兵刃愛不釋手,還特别起個名字,喚做“龍涎鞭”。
不過鶴發雖是見聞廣博,亦是第一次見到飛铊這等奇門兵刃,看那鐵铊在空中嗚嗚作響,來勢洶洶,不敢硬擋,便以龍涎鞭往系着飛铊的銀鍊上搭去,料想铊重鍊輕,這一搭定會令飛铊更改方向。
他還在暗中備下後招,意欲一舉奪下飛铊,煞煞香公子的銳氣。
哪知那龍涎鞭與銀鍊碰觸的一刹,銀鍊竟似渾不着力,反而借着龍涎鞭的彈力……就見那飛于空中的鐵铊蓦然一滞,忽換方向,畫出一道詭異的弧線,朝着童顔當頭砸下。
這飛铊的應用之法果然與尋常兵器迥然不同,原先襲向許驚弦隻是
許驚弦專門去照看了蒼猊王一會兒,卻見它仍是緊閉雙目,不飲不食,不由大感焦躁,輕聲道:“我知你本是高原上的百獸之王,如今受傷落難心中自是極不好受。
但就算你被族群舍棄,也不必求死啊?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隻要養好了傷,日後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他這幾年心中郁結難解,卻又不願宣之于口,這番話既是相勸蒼猊王,亦是講給自己聽的。
蒼猊王緩緩睜開眼睛,靜靜望着許驚弦,目光中似已少了許多敵意。
許驚弦見事有轉機,大覺振奮,試探着拿起一塊鮮肉湊到蒼猊王的唇邊。
蒼猊王努力偏開頭去,奈何身體虛弱,難以避開,血腥的氣味不斷刺激着它的神經……它終于張開大嘴,将鮮肉吞下。
許驚弦大喜,一面不斷地給蒼猊王喂食,一面伸手輕輕撫摸它的頸毛。
蒼猊乃是高原之上最為兇猛的獸王,耐力堅韌,生命力頑強,蒼猊王略吃了些食物後精神漸長,隻是它受傷太重,失血過多,依舊委頓卧地,難以站立,此刻安然躺于許驚弦的身邊,全無戒備,看來已接受了他的好意。
許驚弦恍惚又想起當年收服扶搖的情形。
像這等具有靈性的野獸猛禽,一旦認定主人後皆是忠誠不移。
蒼猊王即使斷了一隻前爪,但隻要休養數日回複元氣後,依然是自己不可多得的臂助。
可是,盡管蒼猊王已不再一心求死,但它那沉凝的神态,以及目光中流露出濃重的哀涼之色,仍然讓許驚弦隐隐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這座土堡雖然不大,但藏物頗豐,三人尋到些凍肉清水,在竈前生起火飽餐了一頓,又再四處察看一番,熟悉了一下土堡的地形,然後各懷心事地調整休息,準備着與非常道殺手之間那場即将到來的惡戰。
僧道四派各有奇功異術,無念宗門下以“須彌芥納”的氣功見長;媚雲教則以用毒、投蠱之術聞名于江湖;而非常道殺手因為一向藏身于暗處擊殺目标,并未洩露武功虛實,隻知其詭計多端,令人防不勝防,并且從未失手;至于僧道四派中最為神秘的靜塵齋,雖然号稱地處恒山,卻查不到其具體所在,因門人少現江湖,幾乎無人知曉他們的虛實。
據傳聞,靜塵齋擅用一種名喚“天魅凝音”的奇功,能夠千裡傳遞信息,而其傳人隻替皇室貴族進行某種特殊服務,所以有數股強大的勢力在背後暗中扶植…… 鶴發特意單獨叫來許驚弦,聲明非常道殺手向來隻取目标的性命,若是他袖手旁觀,便不會被殃及。
但許驚弦如何肯讓童顔孤身對敵,執意不肯,鶴發隻得一歎作罷。
事實上連鶴發自己亦抱着極為矛盾的心情,拿不定主意是否應該破誓出手,隻希望童顔能在強敵的重壓下激發潛力,如果能過了這一劫,武功便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可是倘若童顔當真遇險,自己則勢必不能置身事外。
他終身未娶,這十三年來與愛徒朝夕相處,早已視其如子。
童顔原本并未把來犯之敵放在心上,但看着鶴發如臨大敵的神情,亦收起一貫玩世不恭的态度,變得有些心事重重。
到了亥時正,蓄勢許久的風暴終于降臨!狂風肆虐,刮起鵝毛大的雪片撲天蓋地而來,十步之外便難視物,風中的冰屑刺在臉上宛若刀割。
這種惡劣的天氣最适合突襲,三人不敢大意,在土堡牆頭懸起數盞風燈,輪流值夜,和衣而睡。
到了三更初,正是輪到許驚弦守夜,月黑風勁,雪舞天穹。
忽就聽到數記嘯聲由四面八方傳來,尤以東北方的那聲長嘯最為勁激,猶如鋒利的刀片般穿透風雪,直刺入耳,多半是由香公子發出。
夜空中突然亮起微光,如若鬼火般悠悠飄來,乃是一盞塗有白磷的燈籠,那閃動的磷光在空中隐隐現出童顔的名字,鬼氣森森,令人望之心怯。
在無星無月的暗夜裡,除了這盞透着妖異的燈籠外,前方盡是一片濃重的黑暗,根本看不到非常道殺手的影子。
非常道地處東海,行徑詭秘,中原武林對其有許多真假莫辨的傳聞。
據說他們信奉生命輪回,每殺一人都會大做法事,超度亡魂,所以雖然行的是殺手行當,卻并不嗜血濫殺,或許眼前的這盞燈籠就是招魂之用。
不過在如此風狂雪驟的情景下,燈籠能升空已屬不易,竟然還不被狂風撕裂,能自如控制方向——如此推測,那燈籠固然是特制,而放燈籠之人亦必定有非常的能耐。
香公子那夜枭般的怪笑聲遙遙傳來:“冤有頭,債有主。
此次隻取童顔一命,無關人等盡可回避。
” 許驚弦長身而起,學着香公子的語氣大叫道∶“我們隻要香公子一人首級,其餘人等退避三舍,可保無事。
”他自知内力不足,難以傳音及遠,是以這句話是放開嗓門拼盡全力喊出的。
在禦泠堂學藝三年,許驚弦雖習得不少武功,但始終對自己的能力有所質疑。
他内心憋悶日久,這聲大叫仿佛一下子将他所有的怨氣盡皆吼出,真是說不出的快意。
一直伏于許驚弦懷中的扶搖亦騰空而起,發生長鳴,為主人助威。
香公子啧啧而歎:“小子内力平平,膽氣倒是不弱。
一炷香之後本公子便将攻入土煲,此際還可抽身事外,不然管叫你後悔莫及。
” 鶴發和童顔此刻已來到許驚弦身邊,三人對視一眼,心中皆有些隐隐的不安。
按理說殺手出動本應悄無聲息,但香公子卻連進攻時間都提前告知,對方如此招搖,顯然自以為實力遠勝己方,所以才如此有恃無恐。
而聽香公子的口氣,仿佛并不奇怪許驚弦叫出了自己的名字,想必已知無名老人到訪之事,隻不知老人此時是否也在對方的陣中。
許驚弦見敵人氣勢嚣張,心頭不忿,有意煞煞敵人的威風,大吼道:“莫說一炷香,就算是一百年後我也絕不會後悔!香公子你既然急于送死,小爺就成全你吧……”他本還想再諷刺香公子幾句,奈何中氣不繼,隻得停聲喘息,摸出一枚鷹笛,對扶搖發出号令。
扶搖早被許驚弦訓練得如臂如措,聽到主人的笛聲,立即從高空中疾落而下,利喙如電般啄出,端端釘在一盞燈籠的連線上,失去控制的燈籠轉眼間便被狂風吹得不知去向。
香公子也不動怒,隻是陰慘慘地道:“死到臨頭,還冥頑不靈。
”說話間,第二面燈籠又悠悠飛起,隻是燈籠上那閃動的磷光換成了“吳言”二字。
許驚弦先是一怔,之後才想起“吳言”乃是鶴發對那無名老人介紹自己時所用的化名。
這本是鶴發信口胡捏的名字,對方卻煞有介事地寫在燈籠上,大概以此宣告将自己列入了欲殺名單之中。
不知寫了一個錯誤的名字,若是自己待會兒戰死當場,非常道的招魂之術是否依然有效?想到這裡,雖值生死關頭,許驚弦卻覺無比滑稽,不由放聲哈哈大笑:“香公子你最好牢牢記住小爺的名号,免得到了閻王面前不知去告誰的狀!” 以往與林青在一起時,縱然遇見任何強敵,他都對林青充滿着絕對的信心,一開始就确信自己将立于不敗之地,從未落人生死懸于一線的境地。
如今暗器王已逝去三年,面對着一群冷血殺手,以非常道從未失手的記錄,許驚弦暗想或許今夜就是自己的斃命之時,但此刻他的心中卻充溢着一種快意生死的豪情,口中大聲譏諷着香公子,恨不能立刻就拔劍殺人敵陣。
扶搖雖不懂人言,但善解主人之意,又要對第二面燈籠撲下,許驚弦卻恐激怒非常道施放暗器招呼扶搖,便發出号令讓扶搖飛至高處。
鶴發沉穩的聲音在許驚弦的身後低低響起:“逞血氣之勇,非欲成大事者所為。
你以為死在這些殺手的手裡,與死在明将軍的手裡并無區别?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得毫無價值。
” 許驚弦聞言一震,自己的内心深處是否就因為報仇無望,所以才這般不顧惜性命呢? 這邊鶴發朗聲長笑:“堡内有酒有肉,卻還要委屈香公子在曠野中餐風飲露,真是失禮。
且以一杯水酒聊表敬意。
”言罷捏起一個雪團射出。
那雪團在空中化為一道水箭,正正射在第二個燈籠上。
那燈籠蓦然一暗,随即炸開,燃燒的燈籠碎片在空中隐隐形成一個“香”。
四周此起彼伏的嘯聲盡止,鶴發談笑間的出手已震懾住衆殺手。
他高明的眼力與準頭尚在其次,若沒有精湛的内力,斷無可能在刹那間以雪化水,先擊毀燈籠,再以燈籠的碎片組成字迹,武功實已達到收放自如的一流境界。
香公子澀聲道:“原來鶴發先生深藏不露,本公子倒真是失敬了。
” 在端木山莊中鶴發并未出手,香公子被山莊的情報誤導,再加上方才見許驚弦内力不足,對鶴發童顔師徒二人的實力估計有誤。
雖然非常道殺手人數衆多,依然占據上風,但想要如願殺掉童顔,隻怕亦非易事。
鶴發笑道:“若是還有第三盞燈籠,不妨也一并升起。
”此言一出,他心内一聲暗歎,為了愛徒的安危,十餘年的誓言今晚終于是告破了。
“既然先生不肯置身事外,本公子隻好多有得罪。
”香公子怪嘯一聲,聲音轉而冷厲,“先殺那多嘴的小子……” 他話音方落,土堡牆頭一聲炸響,爆起一團煙霧,煙幕中彈出幾道人影,皆朝許驚弦撲來。
原來那些嘯聲雖是遠遠傳來,卻都隻是障眼法,早已有殺手偷偷掩近土堡。
香公子看出許驚弦乃是三人中最弱的一環,此刻發出暗号,命手下先行殺之,以收震敵之效! 三人本聽到香公子聲明一炷香後攻擊,正暗中蓄勢待發。
誰知此際才過了半柱香,非常道就偷施辣手。
許驚弦猝不及防之下,挺劍勉強擋住一根鐵棒的重擊,眼見又有一柄短刀直剖心口而來,竟然閃避不開。
他急中生智,腳下故意一軟,從牆頭上直墜下去,雖然狼狽,總算免去了開膛破腹之禍。
童顔及時沖上,将幾名殺手擋住,大叫道:“香公子,枉你還是個成名人物,竟然說話不算,真是太不要臉!” 香公子冷笑道:“蠢才,你師父沒有教過你兵不厭詐麼?” 許驚弦一落地便翻身而起,奮力躍上牆頭與童顔并肩拒敵。
敵衆我寡,土堡是他們唯一可以利用的屏障,一旦被敵人強行攻入,在混戰中彼此難以照應,便不免被敵所乘。
惡戰驟然爆發,憑借暴風雪的掩護,非常道殺手紛紛由藏匿處現身,皆是以布蒙面:白衣者形迹飄忽,化于風雪,黑衣人形同鬼魅,隐于暗夜,有的殺手甚至是從地底下鑽出…… 幸好這土煲地處荒野,周圍并無高大的樹木掩護,殺手一旦靠近便在風燈的照射下無所遁形。
童顔與許驚弦背靠背立于牆頭,拼力抵擋着敵人的襲擊。
鶴發卻靜立原地不動,細觀戰局。
擒賊擒王,他在等待最好的時機,以一舉搏殺香公子,但香公子雖然不斷發話,卻語音飄忽,似近似遠,以鶴發之能竟也無法判斷出對方的确切位置。
不過還好,那些非常道殺手似乎也并不急于猛攻,隻是進退有序,輪番沖前,消耗着童顔與許驚弦的體力,而對于鶴發則盡量遠離,不知是忌憚他的武功還是得了香公子的号令。
鶴發眼見敵人由四面八方擁來,遠不止十一之數,心頭暗驚。
——按理說,殺手的行動倏忽來去,一擊即退,何須如此大張聲勢?而且非常道遠在東海之濱,僅僅為了一個童顔便興師動衆、精銳盡出,實在是不合情理。
鶴發暗忖,莫非香公子此次來錫金還另有要務? 許驚弦體内貯有蒙泊國師七十年的功力,盡管無法為己所用,以緻出劍發招時力道不足,卻令他的反應靈敏快捷,加上他由黑二處習得陰陽推骨術對方招數将發未發之際他已能料敵先機,雖然難以給敵人造成威脅,防禦卻是固若金湯。
有幾名殺手欺他内力不濟,手持重型兵器強攻,但與之長劍相交時,許驚弦的體内便自然産生一股力道彈開敵刃,絲毫不懼重擊。
童顔本還暗留着兩分力以助許驚弦,此刻見他守得穩妥,再無腹背受敵之憂,當即全力出手。
他身輕劍快,短短幾個照面已令三名殺手各受不同的輕傷,果然是出招必定沾血而還。
許驚弦察覺到黑暗中的敵人越來越多,此時雖還可憑借着堡牆抵擋一陣,但勢必難以久持,而敵方武功最高的香公子尚未出手…… 他明知今夜之局兇多吉少,心情反而陷人平靜,忽而轉頭對童顔道:“你有兄弟麼?” 童顔一怔:“我家世代單傳,并無兄弟。
” 許驚弦笑道:“有道是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
若是我們今夜一并戰死,九泉之下可别忘了我這個兄弟。
” 童顔生于收魂人世家,天性冷漠,對人情世故看得極淡,卻被許驚弦的這句話激得心中一熱,大喝一聲,短劍連閃,迫開幾名殺手,抱劍在懷,伸指将劍鋒上沾染的鮮血彈人空中,鄭重道:“好,我今日便歃血為誓,與你結為兄弟,若是你死了,我決不獨活!” 許驚弦哈哈大笑:“别忘了在我們死之前,定要多拉幾個殺手陪葬!” 兩位少年竟在酣戰之中義結金蘭,非常道殺手被他們的氣勢所懾,攻勢一時不由緩了下來。
兩人熱血上湧,對望一眼,隻想沖出,多殺他幾個敵人。
鶴發怕許驚弦與童顔有失,連忙上前一左一右按住兩人的肩頭:“你們胡說什麼?誰說做兄弟就一定要同日而死?你們應該活下去,一起共富貴同創一番大事業……”他雖是一副責怪的口氣,聲音卻已無往日的平靜沉穩,而是隐隐顫抖,目中微蘊淚光,此情此景,似乎也讓他想到了自己的少年時光。
忽而,就有一股奇異的味道傳來,仿如剛剛剖開野獸的肚腹,新鮮的熱血四濺中混雜着濃重的潮腥氣息。
在沉沉暗夜裡,一道錐形的光亮乍現,恍若明月蓦然由天空中墜下,朝着許驚弦直直撞來! 那不是明月,而是一枚鬥大的鐵铊,帶着仿佛來自鬼域的凄鳴追魂之聲。
就趁三人心緒浮動的一刻,香公子終于出手了! 鶴發眼明手快,搶先擋在許驚弦面前,聳肩擰腰,那根一直束于他腰間、灰帶狀的兵器已被他持在手中。
這兵器來曆不凡——在烏槎國中有一種無名異草,此草的汁液色澤暗灰,濃稠如涎,黏性極大。
十三年前鶴發來到烏槎國後,為了隐瞞昔日身份,将以往慣用的兵器棄之不用,他由諸葛孔明收服南疆、火燒藤甲兵的典故中得到啟發,便以千年老藤在這種草的汁液中浸泡數月,方得此物。
它外表看似平常,卻是軟如輕索,硬勝堅鋼,可曲可彈,韌性極強,點刺如槍矛,劈砍如刀劍,格挂如鞭銅,十分趁手。
雖然鶴發來到烏槎國後極少動武,卻對此兵刃愛不釋手,還特别起個名字,喚做“龍涎鞭”。
不過鶴發雖是見聞廣博,亦是第一次見到飛铊這等奇門兵刃,看那鐵铊在空中嗚嗚作響,來勢洶洶,不敢硬擋,便以龍涎鞭往系着飛铊的銀鍊上搭去,料想铊重鍊輕,這一搭定會令飛铊更改方向。
他還在暗中備下後招,意欲一舉奪下飛铊,煞煞香公子的銳氣。
哪知那龍涎鞭與銀鍊碰觸的一刹,銀鍊竟似渾不着力,反而借着龍涎鞭的彈力……就見那飛于空中的鐵铊蓦然一滞,忽換方向,畫出一道詭異的弧線,朝着童顔當頭砸下。
這飛铊的應用之法果然與尋常兵器迥然不同,原先襲向許驚弦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