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峽谷試劍

關燈
與此同時,在峽谷左邊的山崖頂端,卻有兩人并肩而立,正由高處俯視着峽谷中的激鬥。

     左首白衣人年紀二十一二,身材修長,鳳目淡眉,鼻峰挺直,面容纖細白皙,頭戴束發金冠。

    乍眼望去給人印象深刻的,并非是他那清秀俊雅、英氣畢露的外貌,而是其全身不沾一塵的飄逸與沉靜如山的持重。

     站在右首的是一位十七八歲的藍衣少年,劍眉虎目,齒白唇紅,身材高大挺拔,雖是一動不動,卻似有飛揚的青春活力欲要破體而出。

    他腰間配着一柄長劍,劍長五尺,劍鞘吞金鑲玉,十分華貴。

    如果說白衣人給人的感覺是一位身份高貴的翩翩公子,藍衣少年看起來則分外灑脫且略帶玩世不恭,帶着一種生于濁世卻孑然獨立的驕傲。

     峽谷内正激鬥不止,崖頂上的二人從容旁觀,雖然均為年紀相仿的年輕人,一般的相貌俊秀,身材勻稱,可謂一時瑜亮。

    但白衣人沉靜如山,隐含一種不合年紀的老成與威嚴;而藍衣少年則微垂着頭,似乎在白衣人的強勢裡有意表現出一種抑壓驕傲天性的謙恭态度。

     兩人目視峽谷内的戰局,隻見童顔并不拔劍,僅憑靈動的身法在四名黑衣人的劍陣中左沖右突,顯已穩占上風,藍衣人不由微皺了皺眉頭。

     白衣人忽道:“瞻宇,你可注意到他們的足印?” 那藍衣少年名叫桑瞻宇,他凝功運目望向雪地上清晰的足印,隐有所悟:“堂主提醒得極是,虎組四人雖呈敗象,但足印尚淺,說明仍然留有實力。

    畢竟此次并非生死之戰,而本堂武功最大的竅要卻是置之死地而後生,若是放手一搏,對方未必能夠如此輕松。

    ” 被稱為堂主的白衣人正是吐蕃國師蒙泊的大弟子宮滌塵,他另一個不為人知的身份就是江湖上極為隐秘的禦泠堂堂主。

    他聽了桑瞻宇的解釋,忽而嗫唇發出一長兩短的嘯聲。

     随着宮滌塵的嘯聲,峽谷中的戰況突起變化,又有四名手執長刀的黑衣蒙面人現身,加入戰團。

    而旁觀戰局的鶴發則不時發出幾句點評,而且并不厚此薄彼,言語間反而更多是針對黑衣人的武功。

     “狼組、虎組合擊!”桑瞻宇不無擔心地道,“那個名叫童顔的少年劍法卓絕,出手狠毒,幾不虛發,隻怕重壓之下會全力以赴,我方不免有所損傷。

    ” 宮滌塵卻似胸有成竹:“童顔不出全力,我堂中弟子亦缺少實戰的壓力。

    何況若是鶴發不能管教好自己的徒弟,豈有資格在我堂立足?” 見桑瞻宇不語,宮滌塵笑道:“我知道你心中必在懷疑我為何不顧惜堂中子弟的性命。

    然而你可曾想過,我處心積慮逼迫鶴發童顔出手,到底是為什麼?” 桑瞻宇正色道:“請堂主指教。

    ” 宮滌塵忽轉話題:“你可知兩軍交鋒時,若是彼此的實力相差無幾,決定勝負的最大關鍵是什麼?” 桑瞻宇思索一下,猶豫着搖搖頭。

     宮滌塵淡淡道:“你不必搖頭,我知你心中必有好幾個答案,隻是難以選擇,唯恐答錯。

    謹慎是你的優點,但在某些情況下亦是你緻命的缺陷。

    ” 桑瞻宇略微一怔,宮滌塵卻沒有逼他開口,自顧自道:“有道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當兩軍實力相當,士氣與對敵經驗便占據了主導地位。

    ”他手指峽谷,侃侃而談,“如果堂中子弟皆以為這是一場毫無危險的戰鬥,豈能達到練兵的目的?當真正的戰鬥來臨時,他們又如何能激發出自身舍我其誰的勇氣?我絕非不顧惜他們的安危,恰恰相反,今日流一滴血,甚至傷亡幾名弟子,卻能換回大多數人在日後戰鬥中的安全。

    所以此次表面上隻是相試鶴發師徒,暗地裡我卻想要堂中弟子在面對真刀實槍之前先體會到生死攸關的緊張。

    ” 桑瞻宇恍然大悟:“屬下明白了,必會把堂主的良苦用心轉達給諸位弟子。

    ” 宮滌塵微笑擺手:“這倒不必了。

    身處高位,須得有統領全局的眼光,讓手下捉摸不清并非壞事,重要的是灌輸給他們必勝的信念。

    若有一日你處在我的位置,定要記住這一點。

    ” 桑瞻宇原本聽得連連點頭,但宮滌塵的最後一句話卻令他呆立半晌,不敢稍有異言。

     宮滌塵冷然道:“以你的聰明才智,豈會猜不到我刻意栽培你的目的,又何須故意表現出吃驚的樣子?現在我要你如實回答我一個問題:對堂主之位,你究竟是心懷期待還是自認無力承擔?不必擔心名份問題,你雖自幼父母雙亡,但母親本就是堂中的重要人物,就算并無南宮世家的血統,而你的名字是我父親親自所取,亦可算成他的義子。

    何況外姓加入本家族并非沒有先例,前提條件第一是能力與才幹,其次才是忠誠與武功。

    ” 桑瞻宇情知在宮滌塵面前,自己的任何掩飾都毫無用處,唯有如實作答方能得其信任。

    他深吸一口氣,擡頭沉聲道:“若說期待,不免顯得過于自負;但若說難以勝任,又會被視為缺少自信。

    在屬下還未擁有做堂主的足夠實力之前,必會懷着期望去努力争取。

    ” 宮滌塵微笑:“當然,你還有充足的時間去提高自己的實力,過程中也會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你面對的是一條萬分艱難的道路,你隻是幾名候選人中最為接近成功的一位。

    ” 桑瞻宇一時不知如何應對。

    任何一個首次見到堂主的弟子,往往會驚訝于宮滌塵的年輕,但隻要對他稍稍了解之後,每個人都會忽視他的年齡,且絕對無法忽視他的智慧。

    那是一種并不咄咄逼人、而是如山川大河般天經地義存在于世間的智慧,所有陰謀詭計和玲珑心思在其面前都會無所遁形。

     宮滌塵又道:“你當然應該懷疑我把這個信息透露給你的用意。

    這是一種測試,對于心如明鏡的人來說,知道與不知道的區别是巨大的,你日後的表現将會給我一個明确的答案。

    ” 桑瞻宇極小心地回答道:“事實上我首先想到的是,如果堂主心萌退意,隻怕會令許多弟子心寒。

    ” 對于桑瞻宇的疑慮,宮滌塵沒有給出答案,隻是将目光轉向峽谷。

     在八名黑衣人的聯手圍攻下,童顔終于将短劍擎在手中,面色也凝重了許多。

    他并不貿然發劍,仍多是閃避騰挪,偶有發招,亦是針對黑衣人的陣勢弱點,看來他恪守鶴發的警告,不到萬不得已決不傷人。

    九人争鬥雖烈,但幾乎不聞兵器相交之聲。

     宮滌塵又發出兩聲長嘯,八名黑衣人如潮水般退下,另有八人接替。

    這八人不再限于刀劍,奇門兵刃盡皆登場,有赤手空拳的鷹爪擒拿,蛾眉刺、判官筆的精巧細膩,亦有鐵盾、重錘的沉穩厚重,甚至還有一人手持近百斤重的獨腳銅人,揮動間虎虎生風,勢不可當。

    童顔對這些奇門兵器并不習慣,雖仍疾步如風,但頗有吃力之感。

    經鶴發幾句指點後,他不再遊走進擊,而是落足原地不動,以掌力牽引重型兵刃。

     宮滌塵悠然道:“瞻宇可知道他們的來曆?” “鶴發童顔來自西南邊陲一個名喚烏槎的小國,雖然中原鮮聞其名,但在烏槎國兩年前的一次比武大會上,一位弱冠少年異軍突起,連挫十五名勇士,而且招不虛發,每出一劍必沾血而還,因而聲名大噪,被烏槎國君拜為上卿。

    這一對師徒原名不詳,隻因鶴發那怪異的形貌才得此名号。

    ”桑瞻宇略停頓片刻,又道,“三年前京師兵變,泰親王率千餘敗軍擺脫沿途追殺後,正是退守于烏槎國中。

    而這一次鶴發童顔師徒搶在我們之前強奪‘天脈血石’,多半也與此有關。

    ” “不錯,泰親王一日不除,必成中原隐患。

    但烏槎國位于邊疆偏遠之地,地形複雜,不但山野密林極難行軍,更有沼澤、毒泉、迷瘴等種種障礙,朝廷大軍不敢輕易涉足。

    依我判斷,太子派與将軍府此次運送‘天脈血石’,若能如願見到吐蕃王,必是請吐蕃發兵烏槎。

    而鶴發童顔師徒奪下血石後直接交給蒙泊國師,并未提出任何條件,應該隻有修好之意。

    畢竟對于包括吐蕃在内的各個異國來說,在沒有利益沖突的情況下,彼此間并不會徒生争端,反而對中原漢室皆有一種天生的敵意。

    ”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 “靜觀其變。

    依本堂目前實力,就算稱霸江湖亦力有未逮,如何能對朝中政局施加影響?但隻要充分利用我們的最大優勢——隐藏在暗處,當雙方勢均力敵、形成僵局之時,就是我們出手的最佳時機。

    你且記住,從古至今,本堂都沒有正面介入政治争鬥,這并不僅僅是為了保存實力,而是隐身于幕後才可以發揮最大的作用。

    且試問:如果奪得‘天脈血石’,你将會如何處理?” 桑瞻宇心頭一驚,聽宮滌塵的語氣,莫非已神不知鬼不覺地得到了“天脈血石”?他思索道:“本堂的宗旨是枕戈乾坤,既然有了‘天脈血石’這件利器,豈能不讓它發揮最大功效?權衡輕重之下,我們應該用某種不引人注目的方式讓‘天脈血石’流落于江湖,利用人們對權位貪婪的天性誘發一場争奪,隻要懂得随機應變,因勢利導,越複雜的形勢才越有可趁之機,本堂亦可從中漁利。

    ” “此法雖非最善,不過倒是符合你亂中求勝的性格。

    ”宮滌塵淡定一笑,“不過如此一來,我們得到‘天脈血石’的過程不免令人生疑,稍有不當,本堂亦會卷入是非之中,難脫幹系。

    ” “那麼不如就将它暗中交給蒙泊國師,再由他轉呈吐蕃王。

    雖然目前看來我們不會從中得到什麼好處,但或許那将是日後的一枚棋子。

    ” 宮滌塵不動聲色:“此物應用得當,價值連城,不然則與廢物無異。

    關鍵是找到一個适當的機會讓其發揮最大效用。

    鶴發童顔奪取‘天脈血石’雖然出于計劃之外,但隻要合理運用,依然可以達到想要的結果,并幫助我們完成最終目标。

    或許,你将是我計劃中的那個合适人選……”說到這裡,宮滌塵有意引而不發,靜靜望着桑瞻宇,似在觀察他的反應。

     桑瞻宇略顯緊張:“我們的最終目标……是什麼?” 宮滌塵一笑:“作為知道本堂最高機密的幾人之一,你何必明知故問?” 桑瞻宇臉上一紅:“禦泠堂的本意是扶持天後傳人重奪朝政,但如今看來,隻怕明将軍并無稱帝之念。

    ” “不能生存,一切都是奢談。

    先除内患,再禦外敵,最後才考慮開國立朝之事。

    ” 桑瞻宇沉吟不語。

    他雖接觸過禦泠堂的核心機密,但畢竟隻是二代弟子,不敢妄談本堂内部的争鬥。

     宮滌塵續道:“自從六年前上任堂主——我的兄長南宮逸痕無端失蹤後,幾位堂使蠢蠢欲動,觊觎堂主之位。

    先是紅塵使甯徊風在川西貿然發動,随後青霜、紫陌引發三年前的京師兵變。

    雖然現在三人皆不知所終,但永遠不要小看他們的能力,任何疏忽都有可能造成針對我們的緻命一擊。

    ” “但這三人能力超群,如袋中利錐,隻要有所作為,總會有蛛絲馬迹可尋。

    然而本堂遍布江湖的情報網卻沒有發現他們的任何行蹤,到底是為了什麼?反倒是一向低調的四大家族時有舉動。

    ” 宮滌塵胸有成竹:“作為本堂的千年宿敵,我對四大家族的了解可謂極深。

    他們自诩正統,行事處處被道義所拘,如今明将軍的态度令他們無所适從,唯一的目标隻剩下對付我們。

    正因如此,所以紅塵在觀望,紫陌在徘徊。

    而青霜令使,必隐伏于某地潛心研習青霜令。

    那其中包含着本堂最大的秘密,一日不能奪回,所有計劃都難以為繼,他才是我們的首要敵人!” “如果内憂外患皆除,我們下一步計劃又是什麼?” “與時俱進,何必墨守成規,先輩遺願并非不可變通。

    既然明将軍無意登基九五,一統天下,我們也并不一定非要輔佐天後傳人。

    ”宮滌塵緩緩轉身,銳利的目光鎖住桑瞻宇,一字一句道,“包括你我,都有可能是扭轉乾坤、改寫天命的那個人!” 桑瞻宇心頭一陣狂跳,還不及答話,宮滌塵又輕松一笑:“千裡之行始于足下。

    任重道遠,一切為時尚早,有野心并非壞事,最糟糕的是徒有野心,卻沒有與之相符的能力。

    ” 桑瞻宇讪讪一笑,轉開話題:“那個青霜令中到底有什麼秘密?” “等你有資格坐上堂主之位,我會将一切都告訴你。

    ” 突然,一位黑衣人上到崖頂,半跪于地:“啟禀堂主。

    ” “何事?” “收到密報,今日辰時镖隊六人橫死于丹宗寺前,其中包括顧思空與‘金字招牌’二镖頭、少镖頭,應是童顔所為。

    ” 宮滌塵微微一怔,歎了一聲:“知道了,你下去吧。

    ”又轉頭問桑瞻宇,“你如何看待此事?” 桑瞻宇低聲道:“此子心狠手辣,行事果決任性。

    若不能收為己用,趁早斬草除根。

    ” “很好。

    ”宮滌塵點頭贊許,“我的誇獎并不僅僅針對你做出的判斷,而是你對我直承心迹的态度。

    ” “我豈敢在堂主面前有所隐瞞。

    ” “不過,我雖同意你的觀點,但鶴發對童顔情深義笃,一旦殺了童顔,他決不肯再為我所用,此事頗為棘手。

    ” “鶴發對本堂的作用如此重要麼?” 宮滌塵神秘一笑:“先且不論鶴發與本堂的關系。

    此人眼光獨至,觀察力之強絕世無雙,不但能針對敵人的弱點進行打擊,亦可以根據對方的優勢與長處發揮其最大的潛力,僅憑童顔驚世駭俗的武功已可見一斑。

    本堂選拔人才的方式并不同于江湖各門派,首要條件是智慧,武功尚在其次。

    如此人物若能為本堂所用,必将令我方如虎添翼。

    ” “但他放任童顔殘忍嗜殺,遲早會釀成大禍。

    ” “那麼你可知道童顔嗜血的心态從何而來?” “請堂主指點。

    ” “童顔本是烏槎國收魂人之後。

    ” “收魂人?” “邊陲小國,亦有自己的法治。

    烏槎國風俗奇特,認為殺人者的靈魂難以輪回,将會世世代代受到詛咒。

    所以處決犯人皆由烏槎國君指定之人執行,稱為收魂人,久而久之便成為一個家族。

    每一個烏槎國民對收魂人的态度都混雜着輕蔑與懼怕,但無論烏槎國如何改朝換代,出身卑微的收魂人地位始終固若金湯,亦算一件奇事。

    ” “收魂人世代單傳男丁,在家族的耳濡目染之下,甚至有時稚齡幼子也會操刀行刑,這就是童顔嗜血天性的由來。

    據我所知,童顔八歲時就砍下了一人的胳膊,他也正是在那一天被客居烏槎國的鶴發看中,收為了弟子。

    ” 桑瞻宇目瞪口呆,怪不得童顔殺人幹脆利落,不浪費一絲力氣,幾乎每劍都必中要害。

    原來是因為他殺人的經驗異常豐富,對人體結構的了解遠勝常人。

     “而鶴發能從一個年僅八歲的孩子身上瞧出武學天賦與根骨,這是他無可匹敵的長處,亦是我必須收服他的原因。

    ” “叮”的一聲,從峽谷中傳來巨響。

    在童顔巧妙的牽引之下,獨腳銅人重重砸在鐵盾之上,兩名黑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