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鐵闆銅琶
關燈
小
中
大
你認為陶家的血仇你沒有責任,你就帶着你的徒弟趕快離開,别誤了我們的事。
” 許君武道:“這是什麼話?說什麼我也不離開你,何況事還由我而起呢……隻是以後……” “沒有以後……” 許君武頓了一頓。
林綽約輕歎道:“我已經把衣缽交下去了,以後的事由小芙決定,把這件事辦完,我再也不出江湖,我要恢複我沒練武以前的身份。
” 許君武想了一下,突然明白了道:“對,綽約,江湖生涯我也混夠了,辦完了這件事我們回家去,重新開始我們以前的生活,陶姑娘,你準備一下,我起首!” 羅秋遠忙道:“師父,這該弟子來……” 許君武道:“不必,這是我自己的事,我稱你師妹為陶姑娘,就是擺脫了我師伯的身份,以私人的立場來向陶家表示歉意。
” “門戶的事,我已經交給你了,至于以後兩家是否合并,你可以向陶姑娘商量,陶姑娘,你留神了。
” 話才說完,他手中的報君知已經叮叮地擊起來。
說也奇怪,雖然是兩片沒有生命的鐵闆,在許君武手中敲起來,竟具意想不到的威力,每個人都感到心頭同時一震。
陶芙也不由自主,取起銅琶,随着鐵闆的音節,彈動她手中的那具銅琶,發出如狂風暴雨似的急奏,使得每個人的心弦也跟着跳動,熱血開始沸騰。
劉光遠卻慢慢地回到座上,與李光祖、馬光前三個人并肩坐下,臉上帶着傲然的笑意,環顧左右。
他若無其事地道:“鐵闆銅琶合奏,乃天下雙絕,俺們自信還挨得過,你們卻不見得能挺,最好還是站遠點,免得受波及。
” 四座群豪早已被那兩種聲音擾得心神不安,聽見劉光遠的吩咐後,立刻像潮水般散開來。
葉開甲也勉強地挨了一下,終于漸漸地退到一邊。
古秋萍等三人本來還在一旁守候的,可是挨了一下,崔妙妙與崔可清母女都有搖搖欲倒的樣子。
古秋萍忙把她們扶到一邊,走到壓力稍輕的地方,安排好了他們二人,再想走回去,哪知未走幾步,即有一股無形壓力,迫使他退了回來。
鐵闆銅琶,到底不同凡響,他隻好遠遠地看着,場子中心,林綽約與羅秋遠因為深懂音律,懂得如何趨避,神态十分安詳,不為所動。
陶芙與許君武配合得很好,彈奏很急,卻不互相幹擾,琵琶聲掩不了一聲聲清脆的鐵闆,互相奏合,一緊一松,好像是彈棉花似的,将人平穩的心神彈成松蓬的棉絮,使人的血脈為之贲張了。
奇怪的是三大天魔,他們在座上飲談自如,高聲談笑,說的都是當年在江湖殺人越貨之事。
而且他們還非常得意,笑聲頻傳,琶闆之聲,對他們毫無作用,這可見他們功力之深厚真不可輕視。
群雄中真正懂得音律的沒有,隻有古秋萍一人是行家,但他僅僅懂得音律之妙,不知道音律可以化為武功,因此也隻能作一個大概的揣摩。
所謂大殺絕調,實際上是将内勁貫注在音樂中借一種無形的感應,摧毀人體的血脈内腑。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學士,曾有一阙寄調念奴嬌的赤壁懷古,是脍炙人口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這一阙長調詞意豪壯凄涼,撫今追昔,道盡詞人的無限感慨,音調之美,傳為千古不朽的佳作。
後人有評曰:“此調宜用關東大漢,和鐵闆銅琶以歌之,方能盡其氣慨。
” 林綽約所說的天殺絕調,可能就是根據此一靈感所生的至殺之音,所以才由鐵闆銅琶合拍奏出。
練武的人不論正邪,其心胸都是豪壯的,久于江湖的人,其感觸一定也是多得很,天殺絕調正利用這兩點,先以豪情激動雄心,使人在不知不覺間為其所引,全神貫注,功力差的人聽了前幾阙,就會血脈贲張,内腑碎裂而死。
功力深的人,能挨得過前幾阙,也很難挨得過下手阙的感歎,那是一種年華已逝壯士消磨之悲,昔日英雄今安在?黃土白骨野草中,這是千古英雄的歸宿。
沒有一個英雄能不死,沒有一個英雄能不老,死固可哀,老更可悲,空有一腔壯懷,其奈筋骨垂衰。
烈士暮年,千古同悲,也許不一定每個人都懂得音律,可是每一個江湖人都有這種感覺和慨歎。
而天殺絕調最佳的妙處,就是能借着音響的作用,将人的思想導入那種境界,這時曲調已由高亢進入消沉。
鐵闆的叮叮聲也不如先前那樣清脆,一聲聲轉為低啞,像是一位白發老将,撫着殺人盈萬的寶劍而歎息。
琶音低泣如訴,人耳有一種莫名可狀之難受感。
李光祖忽而道:“老三,從你披發出家之後,我去看過你幾趟,隻有一次碰上你念經,腔調可實在夠人受的,驢叫已夠難聽了,跟你的經唱一比,我甯願聽驢叫。
” 馬光前也哈哈笑道:“老二,你怎麼忽然提起這個來了? 咱家本是想念念經,為自己超度一下。
” “誰知咱家一開口,不但廟裡那些和尚們跪了下來,連座上的四大金剛也跑了下來,向咱家連連打拱作揖。
” 劉光遠道:“我倒不曉得三哥有這麼深的道行,居然能感動神靈,你是怎麼念的?” 馬光前笑道:“四大金剛向咱家打拱作揖,是受不了咱家的聲音,他們奉如來佛之命,隻要咱家肯住口不念,佛祖一定保佑咱家長命百歲。
” 劉光遠大笑道:“難怪三哥越來越健朗了,原來是得到西大佛祖的保佑,你怎麼沒替我們也求求福呢?” 馬光前道:“誰說沒有?咱家當時就把你們也提了出來,四大金剛也一口答應了,隻是有一個條件你們兩人必須盡快把咱家拉出廟門還俗,好讓廟裡清靜清靜。
” 李光祖道:“老三,可是我今天聽這兩個瞎子的鐵闆銅琶之音後,竟開始懷念起你念經的聲音了。
” 馬光前一笑道:“怎麼?老二,你挺不住了?” 李光祖笑道:“怎麼會挺不住呢?再聽上一天也動不了我一根汗毛,隻是人家明知我們不懂,偏要對我們弄上這一手,存心在罵咱們是蠢牛呢。
” 馬光前道:“我不懂你的意思。
” 李光祖道:“對牛彈琴你該懂吧?他們自以為風雅,咱們也不能丢人,必須得還他們一點顔色。
” 劉光遠笑笑道:“這也說得是,三哥,你苦修的獅子吼神功是佛門絕學,不妨也施展一下讓他們聽聽。
” 馬光前笑了一笑,聚勁凝氣,然後開口一聲長笑,接着一聲一字,宣了一聲佛号:“阿彌陀佛。
” 就好像平地裡響起了四聲驚雷,一聲比一聲猛烈,最後一聲煞住時,首先是當嘟一聲,許君武的鐵闆斷了下來。
接着铮铮連響,銅琶上的銅弦整整斷了四根。
曲音收住了,許君武滿頭汗水,步伐踉跄,搖晃了幾下,終于一屁股坐了下來,陶芙則幾乎被震昏了。
一旁的羅秋遠也面容失色,隻有林綽約面容依舊。
劉光遠哈哈大笑道:“三哥的獅子吼畢竟不同凡響,鐵闆銅琶雙絕響,也經不起你一聲大吼。
” 許君武在羅秋遠的扶持下站了起來問道:“綽約,你怎麼了?” 林綽約手托着陶芙,沒讓她倒下去,淡然應道:“我很好,一點感覺都沒有。
” 許君武長歎一聲道:“想不到三魔的功力精進如此,我們隻好認栽了,咦!你怎麼會毫無影響呢?” 林綽約淡然一笑道:“我的功力差不多散失了,像個廢人一樣,雖然不能跟人動手,卻也有點好處,這些内家氣功,對我起不了作用了。
” 三魔已同時起立,圍住他們四人——
” 許君武道:“這是什麼話?說什麼我也不離開你,何況事還由我而起呢……隻是以後……” “沒有以後……” 許君武頓了一頓。
林綽約輕歎道:“我已經把衣缽交下去了,以後的事由小芙決定,把這件事辦完,我再也不出江湖,我要恢複我沒練武以前的身份。
” 許君武想了一下,突然明白了道:“對,綽約,江湖生涯我也混夠了,辦完了這件事我們回家去,重新開始我們以前的生活,陶姑娘,你準備一下,我起首!” 羅秋遠忙道:“師父,這該弟子來……” 許君武道:“不必,這是我自己的事,我稱你師妹為陶姑娘,就是擺脫了我師伯的身份,以私人的立場來向陶家表示歉意。
” “門戶的事,我已經交給你了,至于以後兩家是否合并,你可以向陶姑娘商量,陶姑娘,你留神了。
” 話才說完,他手中的報君知已經叮叮地擊起來。
說也奇怪,雖然是兩片沒有生命的鐵闆,在許君武手中敲起來,竟具意想不到的威力,每個人都感到心頭同時一震。
陶芙也不由自主,取起銅琶,随着鐵闆的音節,彈動她手中的那具銅琶,發出如狂風暴雨似的急奏,使得每個人的心弦也跟着跳動,熱血開始沸騰。
劉光遠卻慢慢地回到座上,與李光祖、馬光前三個人并肩坐下,臉上帶着傲然的笑意,環顧左右。
他若無其事地道:“鐵闆銅琶合奏,乃天下雙絕,俺們自信還挨得過,你們卻不見得能挺,最好還是站遠點,免得受波及。
” 四座群豪早已被那兩種聲音擾得心神不安,聽見劉光遠的吩咐後,立刻像潮水般散開來。
葉開甲也勉強地挨了一下,終于漸漸地退到一邊。
古秋萍等三人本來還在一旁守候的,可是挨了一下,崔妙妙與崔可清母女都有搖搖欲倒的樣子。
古秋萍忙把她們扶到一邊,走到壓力稍輕的地方,安排好了他們二人,再想走回去,哪知未走幾步,即有一股無形壓力,迫使他退了回來。
鐵闆銅琶,到底不同凡響,他隻好遠遠地看着,場子中心,林綽約與羅秋遠因為深懂音律,懂得如何趨避,神态十分安詳,不為所動。
陶芙與許君武配合得很好,彈奏很急,卻不互相幹擾,琵琶聲掩不了一聲聲清脆的鐵闆,互相奏合,一緊一松,好像是彈棉花似的,将人平穩的心神彈成松蓬的棉絮,使人的血脈為之贲張了。
奇怪的是三大天魔,他們在座上飲談自如,高聲談笑,說的都是當年在江湖殺人越貨之事。
而且他們還非常得意,笑聲頻傳,琶闆之聲,對他們毫無作用,這可見他們功力之深厚真不可輕視。
群雄中真正懂得音律的沒有,隻有古秋萍一人是行家,但他僅僅懂得音律之妙,不知道音律可以化為武功,因此也隻能作一個大概的揣摩。
所謂大殺絕調,實際上是将内勁貫注在音樂中借一種無形的感應,摧毀人體的血脈内腑。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學士,曾有一阙寄調念奴嬌的赤壁懷古,是脍炙人口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這一阙長調詞意豪壯凄涼,撫今追昔,道盡詞人的無限感慨,音調之美,傳為千古不朽的佳作。
後人有評曰:“此調宜用關東大漢,和鐵闆銅琶以歌之,方能盡其氣慨。
” 林綽約所說的天殺絕調,可能就是根據此一靈感所生的至殺之音,所以才由鐵闆銅琶合拍奏出。
練武的人不論正邪,其心胸都是豪壯的,久于江湖的人,其感觸一定也是多得很,天殺絕調正利用這兩點,先以豪情激動雄心,使人在不知不覺間為其所引,全神貫注,功力差的人聽了前幾阙,就會血脈贲張,内腑碎裂而死。
功力深的人,能挨得過前幾阙,也很難挨得過下手阙的感歎,那是一種年華已逝壯士消磨之悲,昔日英雄今安在?黃土白骨野草中,這是千古英雄的歸宿。
沒有一個英雄能不死,沒有一個英雄能不老,死固可哀,老更可悲,空有一腔壯懷,其奈筋骨垂衰。
烈士暮年,千古同悲,也許不一定每個人都懂得音律,可是每一個江湖人都有這種感覺和慨歎。
而天殺絕調最佳的妙處,就是能借着音響的作用,将人的思想導入那種境界,這時曲調已由高亢進入消沉。
鐵闆的叮叮聲也不如先前那樣清脆,一聲聲轉為低啞,像是一位白發老将,撫着殺人盈萬的寶劍而歎息。
琶音低泣如訴,人耳有一種莫名可狀之難受感。
李光祖忽而道:“老三,從你披發出家之後,我去看過你幾趟,隻有一次碰上你念經,腔調可實在夠人受的,驢叫已夠難聽了,跟你的經唱一比,我甯願聽驢叫。
” 馬光前也哈哈笑道:“老二,你怎麼忽然提起這個來了? 咱家本是想念念經,為自己超度一下。
” “誰知咱家一開口,不但廟裡那些和尚們跪了下來,連座上的四大金剛也跑了下來,向咱家連連打拱作揖。
” 劉光遠道:“我倒不曉得三哥有這麼深的道行,居然能感動神靈,你是怎麼念的?” 馬光前笑道:“四大金剛向咱家打拱作揖,是受不了咱家的聲音,他們奉如來佛之命,隻要咱家肯住口不念,佛祖一定保佑咱家長命百歲。
” 劉光遠大笑道:“難怪三哥越來越健朗了,原來是得到西大佛祖的保佑,你怎麼沒替我們也求求福呢?” 馬光前道:“誰說沒有?咱家當時就把你們也提了出來,四大金剛也一口答應了,隻是有一個條件你們兩人必須盡快把咱家拉出廟門還俗,好讓廟裡清靜清靜。
” 李光祖道:“老三,可是我今天聽這兩個瞎子的鐵闆銅琶之音後,竟開始懷念起你念經的聲音了。
” 馬光前一笑道:“怎麼?老二,你挺不住了?” 李光祖笑道:“怎麼會挺不住呢?再聽上一天也動不了我一根汗毛,隻是人家明知我們不懂,偏要對我們弄上這一手,存心在罵咱們是蠢牛呢。
” 馬光前道:“我不懂你的意思。
” 李光祖道:“對牛彈琴你該懂吧?他們自以為風雅,咱們也不能丢人,必須得還他們一點顔色。
” 劉光遠笑笑道:“這也說得是,三哥,你苦修的獅子吼神功是佛門絕學,不妨也施展一下讓他們聽聽。
” 馬光前笑了一笑,聚勁凝氣,然後開口一聲長笑,接着一聲一字,宣了一聲佛号:“阿彌陀佛。
” 就好像平地裡響起了四聲驚雷,一聲比一聲猛烈,最後一聲煞住時,首先是當嘟一聲,許君武的鐵闆斷了下來。
接着铮铮連響,銅琶上的銅弦整整斷了四根。
曲音收住了,許君武滿頭汗水,步伐踉跄,搖晃了幾下,終于一屁股坐了下來,陶芙則幾乎被震昏了。
一旁的羅秋遠也面容失色,隻有林綽約面容依舊。
劉光遠哈哈大笑道:“三哥的獅子吼畢竟不同凡響,鐵闆銅琶雙絕響,也經不起你一聲大吼。
” 許君武在羅秋遠的扶持下站了起來問道:“綽約,你怎麼了?” 林綽約手托着陶芙,沒讓她倒下去,淡然應道:“我很好,一點感覺都沒有。
” 許君武長歎一聲道:“想不到三魔的功力精進如此,我們隻好認栽了,咦!你怎麼會毫無影響呢?” 林綽約淡然一笑道:“我的功力差不多散失了,像個廢人一樣,雖然不能跟人動手,卻也有點好處,這些内家氣功,對我起不了作用了。
” 三魔已同時起立,圍住他們四人——